近年來,夜間旅遊在中國發展迅速,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夜間旅遊廣受旅遊經營者的歡迎,想方設法參與到經營浪潮之中呢?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
戴斌
夜間旅遊是當代旅遊發展理論體系的研究新領域、學術新成果,是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需求新潛力、供給新動能,是國家和地方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新方向、效能新提升,夜間旅遊的發展應引起地方政府、企業、研究者和媒體的關注和合作,共同推動夜間旅遊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景域驢媽媽集團副總裁
奇創旅遊集團奇創公司總經理
邢小麗
夜間經濟是從時間到場景的全方位消費升級。夜間經濟作為都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繁榮程度是一座城市經濟開放度、活躍度的重要標誌。是城市活力的新名片、城市競爭的新賽道、城市發展的新動能。
柏年智能董事常務副總經理
劉俊
夜經濟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傳統燈光已經不能再滿足新時代夜景經濟發展的需要,而文創燈光能美化夜間環境、提煉和表達當地文化特色、塑造夜景地標,甚至改變顛覆部分傳統產業。
良辰文旅執行總裁
唐小丹
全域旅遊是時間競爭,只有時間延長才能輻射周邊產品,所以通過夜遊帶動整體夜間經濟的發展、延長遊客停留時間,是很重要的抓手。而從燈光亮化到美化也是城市更新很重要的模塊,這也助推了夜遊的進一步發展。
自2004年以來,各地相繼出臺政策推動夜間經濟發展。2020年被疫情洗禮後,「夜遊」更是被重磅提上發改委日程,發展城市夜間旅遊是旅遊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城市新文旅發展的好樣板。各級政府紛紛推出政策進行引導。
北京
北京市商務局印發《北京市關於進一步繁榮夜間經濟促進消費增長的措施》,推出十三項具體舉措。到2021年底,在全市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管理規範、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夜京城」地標、商圈和生活圈,滿足消費需求。打造了夜京城2.0行動計劃,將設計開發10條左右「夜賞北京」線路,策劃舉辦10場精品螢光夜跑、夜間秀場等戶外主題活動;出臺「深夜食堂」門店最高50萬元的扶持政策,打造了朝陽合生匯為主體的「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
上海
上海商務委等九部門聯合出臺「十條政策」,圍繞打造「國際範」、「上海味」、「時尚潮」夜生活集聚區的目標,推動上海「晚7點至次日6點」夜間經濟繁榮發展。上海豫園商城圍繞「豫園故裡、豫園漫步、空中豫園」三大主題重塑空間場景,打造以文化為主題的豫園文化夜經濟活動。從9月初該項目啟動以來,夜間來豫園的遊客數量較去年同期明顯增長,上海本地消費者的比例也有顯著提升。
廣州
廣州多部門聯合推出「夜間經濟」發展措施,計劃至2021年,在全市打造30個夜間經濟聚居區,打造「廣州之夜」品牌。
根據2019年中國旅遊研究院市場調研數據,對遊客喜歡城市夜遊的原因、遊客體驗過夜遊項目排名、遊客願景排行和遊客夜遊產品體驗偏好詞頻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城市夜景、街區景區和夜市/美食街是夜遊主旋律。但夜遊不只有城市夜景、街區景區和夜市/美食街,更有夜間節事活動和公共文化場館夜遊。24小時書店、茶舍、劇院、博物館夜遊是夜間消費的文化亮點,其中三聯韜奮書店、誠品書店、保利劇院、國家大劇院等文化場所夜間消費熱度高漲。
根據文旅產業指數實驗室2020年5月城市夜遊人氣指數TOP10數據可知,上海、廣州、杭州、成都、西安、長沙、南京、重慶、深圳、天津位列前十。其中,上海建立了「夜間區長」和「夜生活執行長」並打造出一批地標性夜生活集聚區,實現了夜間經濟的規模效應,上海地鐵的夜間客流量指標遠超早高峰和晚高峰的累計增幅,側面印證了上海夜消費人群的「行動力」;成都作為休閒娛樂之都,一直以夜生活聞名,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成都發展出了極具特色的夜間餐飲業和酒吧業商圈。
根據中國旅遊研究院區域熱度分析可知,深圳夜遊市場表現特徵是沿海走;重慶夜遊市場表現特徵是團塊狀,最受歡迎的是步行街,是舌尖上的不夜城。
深圳城市夜間經濟區域熱度分析圖
重慶城市夜間經濟區域熱度分析圖
夜間經濟在政策與市場雙向驅動而蓬勃發展,競爭也隨之激烈,旅遊經營者該如何依勢而為,提升夜遊產品吸引力?詳見《五類產品驅動夜遊 中國夜遊產品設計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