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女士從雞肚裡取出的「雞寶」。
看到家裡的一隻母雞「食欲不振」,家住肥西縣紫蓬鎮的蘇女士決定將其宰殺烹飪。讓人意外的是,在殺雞時竟然從母雞的肚子裡扒出了一個肉球,家人紛紛猜測這就是「雞寶」,十分金貴。不過,省農科院專家的解釋是不存在「雞寶」一說,肉球很有可能是腫瘤。
意外
殺雞發現肉疙瘩
蘇女士家住肥西縣紫蓬鎮,家裡一直養著雞。蘇女士的兒子程先生告訴記者,幾天前,看到家裡的一隻老母雞已經幾年「食欲不振」了,也不下蛋,決定殺了這隻老母雞。可一扒開雞肚子,卻把蘇女士給嚇了一跳——「喲,這什麼東西,這麼大一個?」
據程先生介紹,這個肉球是在雞腹腔的底部,雞屁股前發現的,整個「肉球」形似蛋黃,裡面沒有水,外面有一層包膜。
程先生得知母親殺雞殺出了個「肉球」,於是上網一查,網上的「雞寶」照片確實和自己家雞肚子裡扒出來的肉球很相似。
程先生表示自己也不清楚這個肉球是不是「雞寶」,一家人都對這個「肉球」到底是什麼困惑不已。
解釋
雞肚子裡長肉球,是一種病理變化
12日下午,記者就此事聯繫了安徽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獸醫研究室張丹俊研究員。張丹俊表示,雞肚子裡肉球的形成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卵黃掉落到雞腹腔裡,引起卵黃性腹膜炎,卵黃在腹腔裡面不斷形成一層包膜,慢慢形成一個橢圓狀的「肉球」。另一種可能則是腫瘤。「是否還有其他的形成原因,就要剖開看內部是什麼成分了。」張丹俊說。
據張丹俊介紹,網傳的「雞寶」並不存在,形成的「肉球」實際上是雞體內病理變化的結果,並不是生理變化的產物。
如果「肉球」獨立於雞腹腔內的其他器官,那麼這隻雞應該是可以燒了吃的,但張丹俊表示不建議食用。如果是腫瘤形成的雞腹腔「肉球」,這隻雞如果被食用可能對人體產生危害,不建議食用。(晨報記者 陳家靜 實習生 羅嘉珍)
■新聞連結
牛寶、狗寶、馬寶等確實有藥用價值
張丹俊表示,「馬寶」、「牛寶」等大型動物體內產生的一些球狀或橢圓球狀的東西,一般是動物體內礦物質沉積產生的,例如牛寶,通常具清熱解毒的作用。
狗寶:是生長在狗胃裡一種石頭樣的東西。多呈圓球狀或橢圓球狀,一般直徑1-5釐米,表面呈灰白色或灰黑色,略有光澤,並有多個類圓形突起。質地堅重細膩,指甲一划可見劃痕。傳統中醫認為具有降逆風、開鬱結、解毒之功能。主治胸肋脹滿、食道癌、胃癌、反胃等,是多種良藥的重要原料,為我國傳統中醫藥材。
牛黃(「牛寶」):是脊索動物門哺乳綱牛科動物牛肝臟的膽結石。牛黃完整者多呈卵形,質輕,表面金黃至黃褐色,細膩而有光澤。中醫學認為牛黃氣清香,味微苦而後甜,性涼。可用於解熱、解毒、定驚。內服治高熱神志昏迷、癲狂、小兒驚風、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腫痛、口瘡癰腫、尿毒症。天然牛黃很珍貴,國際上的價格要高於黃金,大部分使用的是人工牛黃。
馬寶:俗稱馬糞石、黃藥,馬寶為不常用中藥,始載於《本草綱目》,為馬科動物馬胃腸中的結石,《本草綱目》和《輟耕錄》中稱鮓答。具鎮驚化痰、清熱解毒之功,主治驚癇癲狂、痰熱內盛、神志昏迷、惡瘡腫毒及失血等。馬寶為我國傳統中醫藥材,自古與牛黃、狗寶並譽為「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