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遠山墨雨
說到雲南個舊,很多人的腦海裡會出現「錫都」,沒錯,個舊是一個很典型的有色金屬冶金工業城市,以錫冶煉、錫生產而聞名中外。
這裡是世界上最早的產錫基地和中國最大的產錫基地之一,錫的保有儲量90多萬噸,佔中國錫儲量的1/3。錫礦開採、錫冶煉、錫加工,與錫相關的產業鏈,這裡都有,中外聞名的雲錫公司基地就位於個舊。在雲南工業發展中,個舊的地位舉足輕重。
曾經,箇舊市是雲南省紅河州的州府所在地,因為地形條件限制,城市發展空間受限,州府搬遷到了蒙自。有人說,個舊的發展滯後了、城市衰敗了;有人說,個舊氣候條件優越、城市小巧玲瓏,適合居家生活......關於個舊,聽說過很多很多。
不管別人怎麼說,個舊依然如故,生活在那裡的人們不緊不慢、自然而然。不斷聽到有關個舊天氣好、風景變美的消息,不禁讓人對這個曾經輝煌、如今依然驚豔的工業城市充滿了好奇。
前不久,我們去了一次個舊,雖然時間不長,卻體驗了一次個舊人的普通生活。對於個舊,這個從小就熟悉名字、卻有幾分陌生的城市,我們有了一份初體驗。
聽過很多人說個舊是一個夾皮溝城市,地處陰、陽兩山之間,東有老陰山、西有老陽山,市區呈長條形,在兩山之間、向南北分布。從蒙自出發前往個舊,過了穿越老陰山的錫都隧道,就進入個舊城了。
個舊城的地名很有趣,8號洞隧道、七層樓是很有特色的地名之一。詢問名字的由來,才知它們與個舊的發展故事有關。幾十年前,城市裡的樓房很少,一幢七層高的樓房已是最高建築,人們將那一帶稱為七層樓......
如今「七層樓」早已不止七層,這裡已變成一棟氣派豪華的地標建築了,知道「七層樓」的人估計也越來越少了。猜想8號洞的由來,一定也是有著一個關於老個舊的故事。
去到一個城市,最便捷的導航方式莫過於手機地圖了,只要輸入目的地,它就能為你推薦最合理的行走方式、也會告訴你道路的名字、讓你有了方位感,就算身處陌生城市也能快速找到方向。
從手機導航中我們知道個舊有五一路、中山路、人民路、青年路,似乎在其他城市也有這些相同的名字;金湖路是這裡特別的名字,環繞金湖而建。
金湖又名個舊湖,這是當仁不讓的黃金寶地,環湖四周片區皆為城市繁華地帶,政府部門、重要企業、熱鬧商圈、休閒廣場圍繞湖邊而建,金湖,就是個舊的城市之眼。
個舊的城區不大、建築密度卻不小。高樓林立、錯落有致。手機軟體查詢目的在大多在1-2公裡之間,步行前往也不費力。
受限於歷史、地理的原因,很多道路不太寬,雖然劃為單行道,卻依然車輛眾多,人車混行、車不讓人,行走路上得多加小心。
神奇的是,不太寬敞的道路上,卻在路邊劃有不少停車位,目測在個舊開車、停車可是個技術活。好不容易找到停車位,我們都不敢隨意動車,下次再來,你可能就沒有那麼幸運、能找到車位了。走路、打車,是我們在個舊城裡最常用的交通方式。
走上幾趟就發現個舊是個小山城,道路多有坡度,曲裡拐彎、石階眾多。不熟悉地形的外地人,跟著手機導航走,有時會持懷疑態度,因為常常在目測無路的地方,還藏著一個小臺階,走下臺階,又會是一片新的天地。
明明是住5樓的人家,走了兩層樓梯就到了,讓人有些納悶;從另一個門出入,卻要爬5層的樓梯。才發現,樓房是依山而建、依坡而立,山城獨有的特色盡顯,甚奇。
「網紅打卡」是時下特別熱門的詞彙,大意是指一個地方漂亮、有趣、有特色,因為網絡傳播、口口相傳的方式,吸引眾人前去遊玩。
在個舊,陽山生態公園是新晉網紅打卡地之一,市民喜歡去遊玩,結婚大喜的新人要去拍個外景,漂亮的風景、清新的空氣,陽山生態公園名符其實。
陽山生態公園位於市區西北部,原址為箇舊市老凹塘採選區,通過種草植樹、覆土種植,用生態溼地的方式修復工業廢棄地,也為市民提供了休閒鍛鍊、親近自然的一個好去處。
在箇舊市區乘坐10路公交車即可直達陽山生態公園,自駕前往也很便捷,不用太多時間就能到達。
目測公園的面積很大,山腳一片連綿起伏的山坡地中有兩個小型湖泊,一條紅藍相間的彩色健步道環湖而行、延展伸長。其間小路蜿蜒、錯落交織,方便遊人行走。
成片成片的花花草草分區域、有規律地散落、分布在公園中,營造出各種各樣的色彩,行走其間,觀景養心、吐故納新,休閒鍛鍊兩相宜。
粉黛亂子草是時下最火爆的網紅新寵,在很多城市的公園中都有種植,也是近期上鏡率比較高的風景之一。
在陽山生態公園裡也有很大的一片,已過了粉紅的時期,亂子草已變成淡黃色,草兒隨風搖曳的姿態也很有韻味。看到很多園丁正在草地裡勞作,他們用鐮刀將草割下、堆在路邊。
諮詢後知道,原來這些過了盛開期的粉黛亂子草需要將其割掉,到了明年又會重新盛放粉色的浪漫......
在其他地方,是嚴禁進入草地拍照、與粉黛亂子草合影的,這個時候去陽山生態公園,你不但可以進入草地、與毛茸茸的亂子草相擁,還可以借用園丁手中的鐮刀,體驗生活也好、擺個造型也罷,走進這片米色的草田裡,開心快樂盡在其中。
陽山生態公園還在建設中,這裡既是一個生態環保工程,也是市民休閒鍛鍊的好去處,公園周邊有不少農家樂一類的設施,目測村民的小洋樓都很氣派......
可以想像,再過些日子,這裡會更加漂亮,來個舊旅行的人們,又有了一個好去處。
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箇舊市是雲南省最先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的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陰山這個天然屏障的存在,個舊人喜歡叫它老陰山,並把它視為母親山。
老陰山位於箇舊市東部,呈南北走向。山上建有老陰山風景區,山下有寶華公園。攀登老陰山有三種方式,一是開車前往,能直達山頂;二是乘坐觀光纜車,省力快捷;三是走路上山,走過數千級石階後直達山頂,需要些體力,卻能享受過程。根據個人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的就好。
因為時間有限,我們開車前往。全程道路都是柏油路面、條件不錯,盤旋而上的道路彎彎曲曲,得小心駕駛。山頂處是一片規模宏大的寺院群,雕梁畫棟、色彩斑斕。
靠近城市一側,修建了一條玻璃棧道,還有一個巨大圓形的玻璃觀景臺,延伸在老陰山山崖。目測在那裡觀光會有幾分刺激、心跳加速之感,相信也會有一種登高望遠、城市盡收眼底的豪邁。
我們沒有走玻璃棧道,沿著山間幽靜的樹蔭小道走走,在規模宏大的寺院群中看看,遠眺相對而立的老陽山、還有山腳的城市阡陌,這種一覽眾山小的愜意也是一份不錯的體驗。
除了寺院群,山頂還有一片規模很大的建築,走近才知那是出售燒烤飯菜、特色小吃等餐飲服務的地方,偌大的空間分隔成一個一個單元,經營著不同的特色美食。
目測現在經營的攤位不是太多,據說在長假期間、周末假期是時,這裡常常會人滿為患。看到小食攤上多在出售雜糧一類的米飯,蕎米飯、包穀飯、麥子飯、小米飯、紫米飯......有很多種色彩不同的粗糧米飯,很是壯觀。
據說,「個舊」是由彝語「果作」的音譯演化而來的,意即種蕎子、吃蕎飯的地方。去老陰山上吃蕎飯、吃雜糧,似乎是個舊當地人喜歡的一種休閒方式。
久聞個舊美食大名、品種繁多,時間有限,我們不能一一品嘗,卻對個舊美食有了很深的印象。我們去了金湖邊上,在十號樓賓館對面有一家現殺現炒的本地鱔魚米線。
它的經營方式獨特、本地食客眾多,每一碗米線都是將鱔魚現殺現炒,鮮美可口、令人回味。小店不算太起眼,面積也不大,若不是有人指引,我們是很難找到這樣地道的味道的。
2020年10月下旬,有機會走進雲南箇舊,我們走陽山生態公園、觀老陰山風景,對個舊的印象從想像變成了立體的真實。走馬觀花看錫都,感受宜居小城煙火氣,甚好。
(照片拍攝於2020年10月17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