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粒米的一生縮短到30天,阿里在直播全程

2020-12-25 商業街探案

今年天貓618,阿里巴巴推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計劃:30天小鮮米。

大米是國內消費者的主糧,但人們對其品質標準的關注和認知似乎遠不如生鮮食品,討論日本電飯煲和國產電飯煲哪個煮飯更好吃,對「五常大米」有個品牌認知,可能就是最「深度」公眾辯論了。

於是,阿里巴巴第一次告訴消費者:原來綜合保質期、新鮮度、口感等幾個標準,16%水含量的大米才是口感更好的大米,當然,除了諸如「合理的脫氧包裝」這樣的技術手段處理外,在30天內脫谷的大米,水分含量才會保持在16%左右。

換句話說,小鮮米從田間到消費者的餐桌,脫了殼的日子要不超過30天,這聽起來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傳統流通渠道的大米可能會脫谷3個月以上,水含量在14.5%左右。要做到「30天小鮮米」,生產端改造、銷售前置、加工技術升級、物流降本增效、倉儲恆溫幾個環節缺一不可,聽起來,又是一次有關零售供應鏈全鏈路的改造升級嘗試。

對消費者直觀的維度而言,阿里新零售的標杆案例盒馬鮮生解決了對線下空間做了全新的定義,「30天小鮮米」計劃顛覆的關鍵則在於「時間」,而這一次計劃的起源,是從阿里針對內蒙興安盟的生態助農開始。

在內蒙的數字農場:賣的居然不是牛羊肉

在外人固有印象裡的內蒙古,應該是蒼茫草原,藍天黃土,錯落有致的坐落著一些蒙古包,山上遊蕩著一群羊;風吹草低,牧民黃色的臉都是風沙洗禮過的痕跡,大體上,聽到哪個企業跑去助農,第一時間聯想到的應該就是怎麼把高品質的牛羊肉賣給消費者,甚至阿里巴巴大農業發展部高級運營專家章新光在第一次去內蒙落地助農項目前,在杭州也是計劃從牛羊肉開始的。

興安盟大米標準示範基地

中宣部在興安盟科右中旗當地掛職的幹部說:「一般人都不知道在我們草原深處肥沃的黑土地上還盛產大米。」

事實上,興安盟種植大米的地理條件完全不輸著名的五常。

地勢廣闊的內蒙古,從烏蘭浩特機場到科右中旗需要兩個小時車程,遠山可見,溼地也存,而流經興安盟科右中旗的河流主要是霍林河,系黑龍江水系嫩江右岸一級支流,流程358公裡,流域面積14113平方公裡。

當地的農戶告訴【商業街探案】:內蒙雖然氣候條件乾旱,但霍林河的存在保持著當地的綠草茂盛,和吉林省處於同一緯度,這裡也具有天然的農業條件,100年前,戰爭年代的人口遷移使得一部分朝鮮族人遷移到內蒙,善於農耕的朝鮮族人影響了當地,開啟了當地人從遊牧生活到農業生活的轉變。

科中右旗的總人口是26萬,其中86%的蒙古族,由於從遊牧民族到農耕文化的時間不到一百年,基本來看,耕作方式還是比較落後的,但在如今,「落後」也意味著優勢,因為空氣、土壤、水都是沒汙染的。

就拿科右中旗杜爾基鎮來說,科右中旗有10萬畝稻田,其中一半在杜爾基鎮,稻田靠霍林河灌溉,不但河水沒汙染,本身也比地下水灌溉出來的稻米口感更好。河兩邊的土地叫「衝積平原」,當地人叫它草甸土,本身含有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就多,同時,該地又是農牧業結合的地區,動物排洩物經過發酵後,直接就可以作為農家肥。

但在阿里入駐前,杜爾基鎮90%的農戶都只能種植圓粒稻,這是一種最初級的稻穀,只能作為國家儲備糧出售,不能夠參與市場競爭。

當地農民也嘗試過種植一些增值產品,比如長粒稻,以便參與到市場賣出溢價,但基本處在遠水解不了近渴的階段,比如一個農民有200畝地,他會把200畝地分成三到四塊,三塊種圓粒稻,長得快容易變現,一塊種長粒稻,慢慢賣,但每家種的品種不一樣,只能借一些加工倉粗加工,到市場上競爭又因為品質和品牌五花八門,形不成合力,打不起品牌,當地政府和企業曾試過出去打廣告擴大銷路,但種植端的根本問題沒解決,最後發現打廣告也是很不經濟的一件事兒。

這種狀態讓當地的領導感到有些痛心,科右中旗杜爾基鎮黨委書記金德曉告訴【商業街探案】:「我們興安盟大米的種植面積在120萬畝,五常150萬畝,差不了多少,但是我們名氣完全不如五常。」

也因此,章新光在到內蒙後,也是由旗領導根據當地的產業結構和基礎設施,提出從「糧油米麵」開始,阿里在全國布局的14個扶貧項目裡,又以科右中旗的落地效率最高。

「產-供-銷」全鏈路數位化升級

章新光給興安盟大米提出了一個四部曲建議:

先提升品質,再打市場覆蓋率,隨後建設品牌,最後創造溢價。

即先讓農民加入數字農場,通過科學化種植與精細加工,加上前臺天貓適度的流量扶持,讓農民原先的出售價可以多售出2-3毛每斤。

科右中旗杜爾基鎮雙金嘎查村長韓玉亭告訴【商業街探案】:「不要小看這兩三毛錢,這在種地裡就是很大的數字了,如今大米畝產可以到1200斤,每斤多賣兩三毛,一畝地就能增收240元,全村就能增收240萬元。」

在當地的農戶王梅花家,【商業街探案】已經看到了數字農場給當地人帶來的改變:

王梅花家是利落的磚瓦房,在參觀家裡的稻苗和她交流時,她一直在笑。據王梅花表示,所住的房屋於兩年前由政府所建,用於扶持房屋山洪石沙所掩埋的村民,以前種植20畝水稻,整日勞作,而如今加入數字農場,兩口人種了100畝,家裡其他的人出去打工增收,這兩件事解決了他們人生最重要的兩件事,政府的扶持讓他們心裡有底氣,不再是天災之下的惶恐。

八個環節升級:降本增效

王梅花很滿足,但政府、阿里自然不滿足於此。章新光告訴【商業街探案】,還是要幫助農民從原來的圓粒稻改種長粒稻。圓粒稻國家收儲價如今是1.3元,增收空間不高,但長粒是市場化競爭的品種,如今興安盟大米在天貓可以賣到49.9元十斤,扣除物流和加工費用後,農民的增收還是很可觀的。

章新光做了個預計:原來種圓粒大米每畝地商品化的糧食只能賣到2540塊,改成長粒大米之後最低的每畝地的大米能夠產生3120塊的收入,每畝增收大概是580塊錢。

當然,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章新光表示:耕、種、管、收、倉(儲)、(加)工、貿、運八個環節,都要做到升級。

首先,在生產端要解決兩個基本的問題:

第一,把種子統一品種,項目組為當地設計了四個高品質的稻種以種植,包括綏粳18龍陽、龍稻、稻花香。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過程裡,項目組不但為農民負責,也在從消費者的角度考慮,如何在源頭上保證種子不摻假,對此,項目組一方面和種子企業直接對接,把控商業風險;一方面做到種子的數位化管理,確保品質。

第二,就是土地的集約化經營,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通過土地流轉等手段,讓土地可以由統一的設備進行耕種,就如王梅花的家人一樣,實際上沒必要都留在村裡,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為家庭創造財富。

數位化農業設備的田裡用機器插秧

在規模化的基礎上,整個耕、種、管、收都可以由數字農場的數位化設備管控。

數字農場聽起來很前衛,實際門檻不高,沒讀多少書的王梅花表示,她可以很好的配合阿里巴巴,只需要觀看阿里釘釘上顯示的農田數據就可以了,而阿里方為此所做的是:

統一育苗建設,監控稻苗溫度控制整體積溫;鋪設基礎設施,由衛星、無人機、遙感技術等檢測水稻溫度、病蟲害、稻苗生長周期、是否缺肥等,也就是土地、作物、水稻的一手信息;整理數據將信息通過阿里釘釘發送到農戶的手機上,完成數位化監控;在農場之上,自動灌溉系統也會自行完成檢測或灌水,完全不用人為的去操心此類事情,解放勞動力。

在數字農場規範下的水稻,所產出的米綠色安全,因其儘可能低的控制農藥的使用;口感香糯,因其嚴格計算積溫以控制水稻內澱粉比例;顆粒飽滿,因遙感技術檢測土壤內營養物質是否均衡;綠色生態,和水稻共生蛙蟹成群……

在倉儲和物流端,阿里也做了相應的革新,比如文章開頭所述,阿里希望把興安盟大米做到16%的口感,就把倉儲做到15度的恆溫;在物流層面,如果從內蒙古往外省發貨,在沒有政府政策補貼的情況下,物流成本通常會佔據到30%以上,而阿里在努力把物流成本降低到15%以下,比如阿里已經在長春建立了一個大倉,興安盟的大米首先配送到長春的倉庫,再向天貓、淘寶、大潤發、盒馬分發,以這種方式大大降低了配送的成本。

至於銷售渠道,本來就是阿里最核心的優勢,興安盟當地幹部介紹,去年雙十一對科右中旗的大米銷量就有顯著的拉動,截至目前,「銷售水稻是18000斤,收入2700萬元,幫助銷售稻米是160萬斤,收入是480萬元。從幫助品牌打造上來說已經在淘寶上叫響了興安盟大米的品牌。」

當然,政府也為興安盟大米的宣傳做了許多工作,我們從北京南苑機場飛往呼市白塔機場的路線,一路都看得到興安盟大米的廣告牌。

從助農項目到新零售的數字生態

熟悉阿里的人應該都知道,阿里做事有個基本的理念:搭臺唱戲。就拿助農來說,馬雲就說過一個基本的原則:要有公益的心態,要用商業的手法,不違背商業基本規律,做到授人以漁,用可持續的方式去踐行公益。

章新光告訴【商業街探案】:「阿里承擔了品牌規劃、數字農業資源整合、系統軟體的開發等研發運營投入,阿里除了通過數字農業的方式幫助農民降本增效外,正常的農業生產和流通的成本,就需要由農民和企業自我承擔,但我們希望通過帶動產業的良性發展,最終讓這些合作回到商業合作層面。」

這就意味著,扶農這個「項目」,最終還是要變成一個產業生態。

阿里巴巴大農業發展部高級運營專家章新光說,阿里把農村事業稱之為產業生態聯盟,而這一聯盟,成員包括阿里巴巴、科右中旗政府以及當地民營企業二龍屯有機農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二龍屯)、物流公司、電商運營公司等角色,通過產業賦能共建共享方式,搭建完整生產鏈。

二龍屯擁有完整的產米及包裝、存儲設備,同時擁有嚴格的管理機制,以此保證水稻在存儲之時的質量,去年的二龍屯還在用傳統的人工方法,但今年徹底升級了自動化,全生產線無人工幹預,每包米下生產線,均可精確到秒、精確到操作人員、精確到倉庫,在考察二龍屯生產車間時,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個米所磨出來的環節。

30天內新鮮脫殼的興安盟小鮮米

(天貓618期間淘鄉甜將上線30天內新鮮脫殼的興安盟小鮮米)

值得一提的是,在興安盟大米項目中,阿里真正通過改造生產線實現了產品的「可追溯」,該「可追溯」並不是簡單的掃碼看原產地,而是真正從種子開始,到哪塊土地,哪個農戶耕種?用了什麼農資?甚至無人機飛了幾次?全場生長過程裡風力溫度是多少? 儲存溫度在哪兒?溫度是多少?所有的數據都可以全部留存和查詢,其價值不僅僅在於增強產品的溢價,更在於實現數據的循環,比如不但消費者可以掌握生產端的數據,甚至消費者端的評價和數據可以返回給生產端,如果該數位化改造的鏈條進一步輻射到全國,改變農民「看天吃飯,看市種糧,穀賤傷農」的傳統命運,並不是夢想。

相關焦點

  • 舟山這座大橋要通車了 寧波到岱山全程縮短30分鐘
    全長3063米!岱山本島從此進入「全天候交通時代」。&nbsp&nbsp&nbsp&nbsp寧波到岱山全程縮短半小時!&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秀山大橋開通後,從9月26日起,寧波汽車南站至岱山方向班線也將相應調整,全程縮短30分鐘以上。
  • 阿里「造血式」助農深扎大涼山 「直播天團」現身淘寶直播
    因為在工作裡發現了當地世代賴以生存的主食苦蕎,具有神奇的效用,於80年代辭職下海,創立環太苦蕎品牌,開始了長達30年的涼山苦蕎產業開發與市場推動,首創中國第一代苦蕎茶品。然而,這個從大山裡走出來的小眾品類卻在打開市場上走了不少彎路。據王俊介紹,即便已在傳統渠道燒掉大量成本,還是面臨著尷尬的局面:「很多人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
  • 阿里旅行發力直播,與IP戰略合力商業化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安凌飛 直播最近一直很火熱。阿里旅行近日宣布,從5月初試直播開始,已經直播超過30場。據了解,未來,阿里旅行還準備嘗試多種直播形式,並把旅行直播往IP化和日常化兩個方向推動。花樣直播阿里旅行方面介紹,從2016年5月20日請美女直播介紹酒店開始,截至7月底,他們已經嘗試了大大小小的直播逾30場,地點遍布美國、法國、日本、泰國、香港等。6月16日上海迪士尼開園直播,阿里旅行請來現象級網絡節目《奇葩說》的明星姜思達,直播遊園體驗。
  • 線上授權委託從30天縮短到5分鐘
    今年3月,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過反覆論證和開發調試,上線了全國首個涉港澳「AOL授權見證通」平臺,港澳當事人只需與訴訟代理人在約定時間共同登錄「廣州微法院」微信小程序,便可在法官的見證下進行線上授權委託,全程僅需5分鐘。相較以往法官面籤、內地公證機構公證和傳統港澳律師見證,耗時約30天,此舉極大縮短了訴訟用時。
  • 熱乎乎,暖粒粒!降溫天,這30道佛山美食可以安排上
    12月伊始 冷空氣就放出大招 在這個「凍冰冰」的日子 來一道「暖粒粒」的美食 是佛山人對冷空氣 最起碼的尊重 毋米粥
  • 夢回阿里 | 阿里大北線(13天)
    圖/雁海【線路規劃】阿里北線13天   第1天 拉薩一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一江孜古堡—日喀則第2天日喀則一紮什倫布寺—定日—絨布寺—珠峰(日落、星空、日出)第3天 珠峰大本營—希夏邦馬峰—佩枯措—薩嘎第4天 薩嘎一馬泉河溼地公園—瑪旁雍錯(聖湖)—拉昂錯(鬼湖)-塔爾欽第5天  塔爾欽—岡仁波齊山(神山)—扎達土林—古格王朝—扎達第6天 扎達—皮央石窟群—獅泉河—班公湖—獅泉河第7天 獅泉河鎮—革吉縣→雄巴鄉→亞熱鄉一仁多鄉
  • 從拉薩到阿里多少公裡?去一趟阿里費用要多少?
    阿里地區的行署是在獅泉河鎮,從拉薩出發走南線(新藏線),大約5天即可到達獅泉河鎮,南線全程8天時間不含轉山,如果是走阿里大北線(大環線),不含轉山基本上需要13天。從拉薩布達拉宮到阿里的獅泉河鎮走公路全程共1556.2公裡,駕駛時間為1天14小時44分鐘;從拉薩走阿里南線沿雅魯藏布江而上經薩嘎、仲巴到達聖湖瑪旁雍錯,再南下到邊鎮普蘭,由此向西北到扎達縣,最後進人獅泉河鎮,全長1190公裡。
  • 從讀者到高薪作家 了了一生斬獲阿里文學至尊人氣獎
    在網文江湖,了了一生是一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從單純愛好到職業化,伴隨著網文的發展,自己也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尤其是阿里文學平臺,更是奠定了他在專業領域上的成功基石,了了一生通過不斷地提高文學素養,讓自己的作品也擁有了更廣闊的天地,同時也成為了阿里文學首位年薪過百萬的籤約作家。從讀者到作者,了了一生的人生其實也是一部充滿了傳奇色彩的升級小說。
  • 日本運通將與阿里合作 天貓日貨到國內運費降30%
    據外媒8月2日報導,日本運通公司將與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合作,使日本到中國的商品運輸費用降低30%。日本運通將來自天貓的訂單從日本運到中國,再由阿里巴巴負責處理國內商品的派送。這些商品可採取海外直郵,或是提前送到國內,儲存在倉庫中。  目前,日本郵政運送往中國的90%在線購物訂單,都由快遞服務以航空郵件的形式進行運輸的。但是今年6月,日本郵政快遞費用上漲,每斤商品快遞費上漲了約30%,達到每斤1400日元(約合人民幣91元),引起了不小風波。
  • 阿里南線8天遊記
    ,汽車在蜿蜒的山谷中登上山頂,約2小時後,眼球裡驀然出現一面晶瑩奇幻的蔚藍色寶鏡,人們無不驚嘆歡呼,這便是羊卓雍措給所有人的第一印象。3.5小時之後到扎達,翻過岡底斯山脈的阿伊拉山,就進入了環繞扎達的奇異土林地貌——扎達土林。扎達土林位於阿里地區扎達縣境內,面積達數百平方公裡,,其地貌在地質學上稱為「河湖相」。扎達以其土林聞名於世,一座座城堡、一群群碉樓、一頂頂帳篷、一層層宮殿,參差嵯峨,儀態萬千,氣勢磅礴,錯落有致……土林是經流水侵蝕而形成的特殊地貌,在高原迷幻光影的襯託下,這裡宛若神話世界。
  • 90後小夥黃河漂流38天,從銀川劃皮筏艇到濟南,還全程直播
    28日,這則消息引起眾多濟南網友關注。更有熱心網友還送來扒雞,並帶他遊覽了趵突泉。步凡為何會成為一個網絡紅人?一個多月前,這名90後小夥子帶上心愛的小狗,全程開啟直播,獨自一人乘坐皮筏艇,在激流湧蕩的黃河中漂流。他的勇敢和追逐夢想引起眾多網友點讚。然而,也有網友認為黃河正值調峰期,漂流有一定危險性,其行為是否值得鼓勵還有待商榷。
  • 8天穿越西藏無人區 | 從阿里南線到阿里北線
    阿里地區概況阿里囊括了普蘭縣、札達縣、噶爾縣、日土縣、革吉縣、改則縣、措勤縣這七個縣城, 海拔基本在4000米以上,一般我們常說的阿里經典大環線也就是從日喀則地區開始,到古格王朝截止。這一路涵蓋了風光無限的高原湖泊,神聖的神山之王,令人汗毛驚悚的故事,可以追溯到9世紀的王朝遺址,以及方圓幾十裡無人區的空曠,我想任何一個點都能在某一時刻戳中你的淚點。
  • 10月5日全程直播從青海到西藏
    10月1日至8日,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全景式展示「十三五」規劃成就和中國之美,8天8條主線帶你走遍祖國大好河山、聆聽中國故事。 在這一期節目當中,沿著青海西寧青藏線的起點出發,在青海境內的西寧火車站和青海湖風景區設立了兩個記者連線直播點以及若干個慢直播信號,將沿途的壯美景觀實時引入到大屏小屏展現。
  • 12月1日起ATM機轉帳有了後悔藥 火車票預售期縮短至30天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馬曉晴)  明天(12月1日)起,在ATM機轉帳24小時內可以撤銷,一個人在同一家銀行只能辦一張借記卡,註冊直播平臺需要實名認證。從下個月開始,火車票預售期將由60天縮短至30天,電信用戶實名率要達到100%,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證實行「兩證整合」。
  • 阿里一手打造的直播電商 可能是「引狼入室」?
    同理,原先直播、視頻與電商關係不大。「直播電商」這個模式,是淘寶團隊首先打造的,順便把薇婭和李佳琦等人捧紅,更是通過天貓淘寶平臺培養出了數以億計的直播購物習慣的消費者。在阿里的努力下,加上疫情的影響,直播電商GMV從2017年的300多億元直接幹到2020年的近萬億。 但這真是好事嗎?
  • 西藏阿里2020僅剩最後一團,全程陸巡穿越西藏以西!
    可能有的小夥伴是第一次看到這條貴到上天、也牛X到上天的路線,本稻就再重複一下,它有多特別——這是一條整整14天的超長路線!這是一條首次破萬的常規國內路線!這是一條全程使用硬派越野車的路線!這是一條平均海拔接近4000米的純粹高原路線!
  • 南沙大橋今日正式通車 從東莞到番禺縮短30分鐘車程
    屆時,從廣州南部到東莞的路程可縮短10公裡,從東莞到番禺縮短30分鐘車程,將大大緩解珠江口東西兩岸的繁忙交通,為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打通新的「動脈」,對於促進區域間人流、物流等經濟發展要素的快速流動,對於珠三角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完善交通體系、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意義深遠。
  • 天一大叔 | 在西藏30天,我被折騰得狼狽不堪
    然後,開始了西藏阿里的11天行程,西藏阿里的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第一天日喀則4000米左右,第二天巴松村4269米左右,第三天薩嘎縣城4489米左右,第四天神山岡仁波齊腳下的塔欽4600米左右。
  • 小米10完成首次手機全程拍攝日環食盛況
    就在昨天,在我國最佳觀測點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的「聖湖」瑪旁雍錯,小米10 pro聯合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天文臺、北京時間在前方設置的直播觀測站,通過專業團隊的配合首次完成對這一天文現象的全程記錄觀測,藉助小米10的超高像素和優秀圖像品質,完成了歷史上首次用手機鏡頭全程拍攝的40秒日環食天文盛景。
  • 阿里首個數字農場:聚焦「一粒米」,數位化這樣輸入「全鏈路」
    「產、供、銷」這條農業全鏈路繼續拆解開來,實際上是「耕 - 種 - 管 - 收 - 倉 - 工 – 貿 – 運」八個環節,這八個環節的數位化,在阿里數字農場中無一遺漏——在阿里數字農場提供的時間表上,今年4月,已完成數字農場田間監測環節建設,開始新米種植;數字農場糧倉及加工廠數位化升級將於8月底完成,這意味著,今年興安盟新米從田間、倉儲、到加工環節全部實現數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