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寵經濟爆發,湖南年輕人捨得掏錢
國慶長假創意寵物用品熱銷,寵物寄存服務節前就已預訂完
儘管價格不菲,但消費者依然願意為寵物用品買單。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朱蓉 攝
多個寵物消費、寵物市場行業研究數據顯示,我國寵物經濟正迎來快速發展高峰。2017年,中國寵物市場規模已達1470億元,預計到2018年其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678億元。而在湖南,16歲-25歲年齡段人群的寵物消費金額佔比高於平均指數,更願意為寵物花錢。
萌寵經濟的爆發,對市場而言又意味著什麼?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朱蓉 實習生 付嬈
節日寵物用品銷量達數千件
10月5日,在長沙市瀏陽河街道雙河社區經營一家寵物用品店的小劉告訴三湘都市報記者,收費為每天59元的國慶期間的大、中型犬寄存服務節前就已全部預訂完,「提供每天拍照服務,需要寵物主人自備狗糧。」
小劉的寵物店開了1年多,提供寵物洗澡、剃毛和寄養等服務,「除了一些生活服務,創意寵物用品也挺受歡迎,主要通過網絡渠道銷售。」
國慶長假期間,在網際網路銷售平臺上檢索「寵物月餅」,仍能看到不少創意寵物糧食商品在售。在一家「暱趣」寵物用品店內,「寵物月餅」6枚裝售價88元,銷售紀錄已達2879筆。據店員介紹,這款零食可以給貓、狗通用,不少顧客喜歡。
為寵物主人提供便利的「狗狗尿不溼」「龍貓別墅屋」的寵物創意用具也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一款名為「泰迪尿不溼」的售價29元的100片裝商品本月的銷售記錄更是高達4.4萬餘筆。
「除了生日蛋糕、專做的節慶食品,對寵物主人而言,各種為寵物準備的創意商品,如尿不溼、便攜水壺等都有難以抗拒的吸引力。」寵物店店主小劉說。
湖南年輕人更捨得為TA花錢
寵物創意用品的花樣齊出,背後是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寵物經濟」越來越被市場看重。
近日,南都-京東消費研究所發布《2018寵物消費趨勢報告》。這份最新的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寵物市場規模已達1470億元,預計到2018年其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678億元,而且在未來3-5年內,寵物行業將繼續維持20%以上的高增長。
另據相關媒體報導,從2010年至2016年,中國寵物行業年複合增長率為49.1%,是各行業增長之首。預計2020年,寵物經濟的市場規模將突破2000億元。雖然對我國寵物經濟的增長速度的判斷各有己見,但從這兩組數據中不難看出,對我國寵物行業和市場未來的發展,均保持了看好。
《2018寵物消費趨勢報告》提到,湖南京東PLUS會員的寵物消費金額達到2017年同期的4.4倍以上,增速較快,愛買的寵物商品是狗糧、貓糧、狗零食、貓砂/貓砂盆、魚缸/水族箱等商品。而對比全國平均數據也顯示,在湖南,16歲至25歲年齡段年輕人群的寵物消費金額佔比、男性用戶的寵物消費金額佔比以及未婚人群的寵物消費金額佔比這三項指標均高於平均值。這也意味著,湖南的年輕人對在寵物身上花錢這件事尤為大方。
分析
都市化越重,寵物經濟越發達
數據顯示,在新興的寵物服務市場,26至35歲人群佔絕對優勢。該份報告認為,這也說明了年輕人對新鮮事物的接受程度較高,再加上獨生子女家庭增多,寵物的陪伴屬性更加明顯。
此外,隨著城鎮化進程推進帶來的人口結構的巨大變革,空巢青年和晚婚晚育人群逐年增多,養寵情感需求逐步上升。在某種意義上,寵物充當了生活中伴侶的角色。相對的,未婚人群對待寵物所花費的心思和金錢也多得多。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胡女士認為,寵物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我國城市白領生活的都市化越來越明顯關係密切。她認為,雖然陪伴經濟帶火了寵物經濟,但也需要提醒寵物主人們要以責任心和愛心來飼養,購買商品也應理性待之,「不能因為興趣過了,或者換了一種興趣愛好,就草率棄養,這樣也容易造成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