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早晨,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昭平縣的黃姚——一個興建於明朝萬曆年間、鼎盛於清朝乾隆年間的千年古鎮。寂寥悠長的街巷、斑駁暗淡的老牆、披著薄紗的拱橋、倒映水中的古榕,清晨的黃姚給予我們的是心靈的饋贈。
黃姚古鎮景區一角。董州 攝
一方風水寶地 一塊世外田園
黃姚屬於南亞熱帶氣候,海拔208米。古鎮在挺拔的姚峰和一座座喀斯特地貌的石山下,鎮外奇峰聳立,鎮內古木森森,被小珠江、姚江和興寧河這3條蜿蜒的河流所環繞。
黃姚地處嶺南,受南海季風槽帶來的西南氣流影響,夏季高溫多雨。先民因地制宜,鎮內建築按九宮八卦陣勢布局,多以青磚瓦房為主,這種設計利於通風採光。古鎮四面有山,背山而建利於擋風和採光,傍水而居生生不息,利用地勢蓄水可以防洪抗旱,利於作物生長。
古鎮的先民在選址和建築設計上會依據自然環境與氣候特點展開民居的布局。黃姚年平均降雨量為1770.1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5—6月,古鎮為了避免汛期發生過強的洪災,在防水設計上十分用心:古鎮三面環河道,河道排水,熔巖地貌防水,3條主要河道都是徑流量較小的次級支流,因此不易發自然水災;鎮內建築設計也很講究,巷、街節點處都為丁字口,有利於緩解暗溝的排水壓力,青石板鋪砌也便於防水,加上民居入口方向設簷擋雨,相鄰的住宅通過共牆相連使山牆防雨,所以綜合設計來看古鎮都不易積水內澇,防水特徵明顯。
石跳橋是黃姚古鎮中最具特色的橋,由31個石頭墩子排列而成,石墩間距按人行走步伐排列,既方便行人,又不影響洩洪。帶龍橋則是黃姚15座橋梁中最大的一座,除了供行人來往,橋面用腰型鐵塊連鎖的石板還能在發洪水時作分洪之用,好萊塢電影《面紗》曾在此取景。
仙人古井中的泉水常年翻騰而湧,無論多旱多澇,始終保持不變。婦人們聚在這裡洗菜洗衣。古井水極為清澈,布局與一般的井完全不同,它不是圓圓的泉眼,而是由幾座方池相連,從泉眼流出的水先供飲用,然後再依次進入洗菜池、洗衣池,最後匯入河中。
古鎮以樟樹和榕樹為風水樹,有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樹,黃姚夏季太陽輻射強,姚江邊的古榕樹根深葉茂,雨季時洪水在它身軀底下奔騰而過,炎熱時它撐著巨傘為人們庇蔭納涼,村民在榕樹下圍坐石墩歡歌笑語,姚江穿過石山峰叢,村莊、古宅、老樹點綴其間,一幅世外田園景象呈現眼前。
黃姚古鎮龍爪榕。董州 攝
一種恍然隔世 一幅山水畫卷
黃姚古鎮,不需刻意的點染,就有渾然天成的美。小橋流水,亭臺樓閣,賦詩楹聯,書畫牌匾,一座黃姚古鎮,就像是一部完整的桂東民居文化史。
古鎮內,山與水,橋與亭,民居與街巷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鎮內完整保存著明清古建築300多座、青石板街8條、亭臺樓閣10餘處、寺觀廟祠20多座、特色橋梁11座、楹聯匾額上百幅。
漫步在橋頭亭外,輕聲吟讀文人心跡,在古道上脫掉鞋子光著腳,踏在光滑厚重的青石板,看著小巷兩旁遊客進出的商鋪,可以想見明清時期這裡的繁華喧囂,同時也感受到文化堆砌的濃厚氣息。沿著石板街走上圓形拱橋,看著一草一木,一磚一瓦,聽著橋下潺潺流水聲,眼前出現的是一幅青綠山水畫捲圖,自有一番堅實、古樸而又迷人的意境。
一陣醬香飄來 一次味蕾享受
走在黃姚的大街小巷,不時能聞到從街頭巷尾飄來的陣陣醬香,這些醬香的源頭多是門店前一個個小缸裡的豆豉醬、辣椒醬。
黃姚豆豉選用黃姚鎮特有的黑豆製作而成。黑豆是喜溫作物,黃姚全年平均氣溫為20.2℃,適合黑豆的植株生長發育。秋季的黃姚白天溫暖、晚間涼爽,有利於同化產物的積累和鼓粒。優越的地理氣候條件,適宜大豆作物的生長,又為黃姚豆豉的生產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黃姚豆豉炊浸洗豆時俱利用仙井泉水,加上當地人古老獨特的製作工藝,製作出來的豆豉透心柔軟、色澤鮮黑油潤、顆粒完整、香甜無異味。黃姚豆豉在清朝時曾被列為皇帝貢品,目前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走累了,坐下來花幾塊錢便可吃到地道的豆豉米粉。食材簡單卻如此美味:豆豉的香味在唇齒間瀰漫,配上店家自泡的昭平綠茶,帶給味蕾極致的享受。不僅是賀州當地人愛吃黃姚豆豉,來黃姚玩的遊客都對它獨特的風味讚嘆不已,帶走一瓶黃姚豆豉,已成為「到此一遊」的標配。
黃姚古鎮帶龍橋。董州 攝
一場紅色經典 一本千年詩篇
駐足在這座建於明萬曆初年,廣西現存裝飾最美、保存最完好的古戲臺前,似乎隱約可以聽到鏗鏘的銅鼓聲。戲臺兩邊亦有楹聯:「鑼鼓喧天管弦悅耳共慶清平樂,霓裳漫舞羽曲高歌齊呼可以興。」歷代文人墨客留有贊詠黃姚詩詞100餘首,黃姚就如同千年詩篇。
抗日戰爭後期,黃姚被定為敵後根據地,高士其來了,歐陽予倩、莫乃群、千家駒來了,何香凝也來了,他們演話劇,辦中學,辦起了圖書館和《廣西日報》,發出了抗戰的強音。黃姚還是抗日戰爭後期中國共產黨廣西省(今廣西壯族自治區,當時設置委省)工作委員會所在地,在時任工作委員會書記錢興的帶領下,黃姚成為廣西堅強的革命鬥爭堡壘。現在,革命烈士留下的遺蹟遺物也成為了實施革命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珍貴資源和生動教材。
站在橋上,看向水裡,水面清明如鏡,低頭仿佛可以看見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時間總會流逝,歲月自會如歌,但黃姚淳厚的質感讓人感覺不到時光的流逝,不自覺停駐在此刻的美好之中。
夜色悄無聲息的降臨,黃姚的夜晚十分靜謐,斑駁的磚牆上印著燈籠昏黃的光茫,褪色後的紅磚青瓦——這是古鎮最純粹的色彩,這是一種源於時間深處的靜美。
黃姚如夢,夢如黃姚,古鎮在夜深中沉睡,沉睡在如洗的年華裡,令人不舍睡去,只想靜靜地享受著這份寧靜與祥和的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