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安徽大學老校區逸夫圖書館一管理員報警稱,圖書館古籍閱覽室內大量古籍線裝書失竊,價值數十萬元(本報曾報導)。昨日,合肥警方公布了這起合肥市首例盜竊古籍案的詳情。為掙錢發財,從2012年開始,來自青海的曾斌夫婦通過網上搜查各類古籍名目和館藏地點,「轉戰」全國各地多家圖書館,盜竊了大量古籍和珍貴圖書。可謂現代版「孔乙己」。曾斌交代,因去的地方太多,究竟偷了多少本書連他都記不清了。 3月11日和12日,他在安徽大學圖書館偷盜了137本古籍,終致案發。
【蹊蹺】古書名館記滿本
3月12日,安徽大學逸夫圖書館的保安發現,一中年男子似乎有一些不可告人的行為。於是,保安將男子扭送到派出所。
面對民警詢問,男子否認自己有不當企圖。可民警在男子隨身攜帶的物品中發現了一個筆記本,筆記本上記錄了很多圖書的名稱。同時,在一些書籍的旁邊還記錄了一些圖書館的名字。警方調查發現,這名男子和一名女子於3月10日入住了金凱瑞商務賓館。當晚,警方趕到賓館,看到房間內堆放了大量古籍圖書。
【驚人】
在安大兩天偷137本
民警獲悉,這對男女是夫妻,男子叫曾斌,生於1977年;女子叫牛楠,生於1988年,老家在青海。
警方還得知,3月10日9時許,曾斌、牛楠乘火車到南京後,牛楠在火車站等候,曾斌竄至南京市圖書館內盜竊兩本圖書後,又坐火車竄至合肥。3月11日,牛楠在賓館房間等候,曾斌到安徽大學逸夫圖書館古籍閱覽室內,將古籍塞入衣服,從閱覽室共計盜竊古籍101本,隨後帶回賓館交予牛楠。3月12日,曾斌再次竄至安大古籍閱覽室內,分兩次採取同樣的方式將34本古籍帶出,分別藏在安大自習室及圖書館報紙間內,當他再次返回古籍閱覽室,準備盜竊另2本古籍時,被發現。
【發財】
盜古書只為賣出換錢
警方介紹,曾斌雖然只是高中畢業,但對古書非常感興趣。平常就喜歡在網站和論壇,查看網友們對古書的討論。曾斌發現,很多網友對年代久遠或版本珍貴的古籍善本非常感興趣,有些人還要高價買書。於是,他意識到這或許是一條致富的捷徑。
之後,曾斌在網上查找網友感興趣的古籍善本的名稱。之後再查詢全國哪些圖書館會珍藏這些古書。弄清楚這些信息後,他都會記在筆記本上。然後和妻子去這些圖書館伺機下手。
曾斌交代,他去的比較多的地方是東三省。另外,南京、揚州等地的圖書館也曾被「光顧」過。有時為找一本珍貴的古籍,夫妻倆來往於各地的省市圖書館,甚至還專程去一些縣級圖書館。
【進展】
涉嫌盜竊罪兩人被批捕
據悉,從2012年開始,曾斌就帶著妻子,來往於全國各地,出入各個圖書館尋找「獵物」。歸案後,曾斌說,幾年來,他來往於全國各地的圖書館,因去的地方太多,他都記不清楚究竟偷盜了多少本古籍善本了。而部分圖書已被他高價賣掉。儘管如此,警方仍然查獲了大批古籍。目前,相關部門仍在對這些古籍進行鑑定。此外,曾斌有一個習慣,在偷盜古籍後,會用彩筆將這些書上的館藏地塗抹掉。讓書如何被偷成了謎團。鑑於該案盜竊古籍的性質嚴重,兩嫌犯流竄作案、多次作案且數量較大,蜀山區檢察院在受理此案後迅速對兩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批捕。
【揭秘】古籍沒磁條成竊賊「獵物」
辦案民警說,他們曾專程趕到曾斌的家中,「在他家中查獲了400多本古籍」。據了解,曾斌盜竊的古籍善本中,既有明清時期的珍貴古籍,也有民國、新中國成立後的稀有書籍。這些珍貴書籍是怎麼被偷出來的呢?原來,對於年代久遠的古籍善本,一般是禁止安裝磁條的。在安大圖書館,曾斌就瞅準了這個「機會」。而對於有磁條的圖書,曾斌一般會先將圖書帶到洗手間,偷偷撕掉磁條,再伺機帶出圖書館。
經安徽省古籍保護中心鑑定:曾斌在安徽大學逸夫圖書館古籍室內盜竊的137本古籍中,有15本為三級丙等古籍,其他122本古籍皆為四級古籍。警方介紹,15本三級丙等古籍中,包括了《孔子家語》、《江文通文集》、《潘黃門集》等古籍善本。(安徽商報 通訊員張靜 記者李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