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似現代玻璃杯,鑑定後驚豔世界,專家:除了穿越沒有更好的解釋

2020-12-20 解憂文史

解讀文物,傳承文化。迄今為止,在被考古發現的華夏文物之中,有很多令現代人都嘆為觀止的製造工藝,或者當今科學無法進行合理解釋,或者現代工藝無法完成仿製,被專家無奈地稱為「黑科技」。

今天小解就為大家介紹一盞來自於戰國時代的「玻璃杯」,它表面看起來與我們日常所用的水杯無異,普通人見了可能連正眼都不會瞧一下,但實際上它的身上卻蘊含巨大玄機,三大疑點至今成謎,剛被發現就被國家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

1990年秋天,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一座民營磚廠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燒制工作。磚廠工人在山上取土燒磚時,偶然發現了一個直徑約一米的洞口,考古隊聞訊很快趕到,判斷這是一個盜洞。考古隊隨即展開了一次大範圍的發掘,果然在磚廠附近發現了戰國晚期的大型墓葬群。

打開墓室後,內府早已殘破不堪,考古隊立即對其進行了搶救性挖掘。在距離地面不到一米深的位置,專家挖到了一個亮晶晶的「玻璃杯」,與超市裡標價五塊錢一個的簡直一模一樣。在場的不少人都大失所望,因為他們認為杯子是盜墓賊帶進去的,這說明這座墓葬很可能已被洗劫一空。

然而一位老專家卻心思縝密地看出端倪,他觀察到杯子的材質不太像玻璃,而更像是水晶。為了還原真相,考古隊將杯子送到了北京文物鑑定中心進行求證。事實證明,老專家的眼光沒錯,這盞神似現代玻璃杯的容器,就是戰國時期的珍稀水晶杯!

更為罕見的是,這盞水晶杯是由一塊大水晶整體挖鑿、打磨而成,精湛的弧面打磨工藝和拋光工藝幾乎能與現代機工相媲美,流利的線條與平滑的杯口令人很難想像,古人是用何種工具將莫氏硬度為7的水晶,馴服得如此完美!

戰國水晶杯現已成為杭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禮膜拜。它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迅速躥紅為文物明星,得益於它身上的三大未解之謎,每一個都讓考古學家傷透了腦筋,百思不得其解。

第一點,遙遠的戰國何處尋來如此高純度的水晶?水晶杯高15.4cm、口徑7.8cm、底徑5.4cm,上寬下窄呈敞口狀,周身光潔透亮、無絮狀雜質,同玻璃杯無二。別說在開採技術落後的戰國,就算是放眼當下中國境內,都找不到這麼大塊、純度這麼高的水晶。那麼製作水晶杯的原料是從哪裡獲得的呢?

第二點,如何對內壁進行拋光?由於水晶杯特殊的形制特點,杯口只有不足八公分,如雞蛋的長度一般,且越往下越窄,這就限制了工匠的發揮,因為手根本伸不進去。但是我們仔細觀察水晶杯,可以發現它的內壁及其底部被打磨得十分平整光潔,簡直像是用模具澆鑄出來的一樣,令人大惑不解。

第三點,整塊水晶原石如何取芯?水晶非常硬,且脆性強,如果強行利用鑽進工具進行開鑿,很容易使原石裂碎。假設工匠採用的是玉器的管鑽方式,那麼要將水晶鑽出15公分的洞,恐怕要猴年馬月才能完成。再者,工匠如何保證鑽進方向不發生偏離也是個大問題。

所以有專家便調侃道:除了從現代穿越過去,沒有更好的解釋。戰國水晶杯看似很簡單,實際上製造工藝極其複雜,工匠們千錘百鍊、反覆琢磨才將這份驚豔留在了世間。不知大家看完這件「玻璃杯」後,是否也被驚豔到了呢?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上疑似穿越的文物,古代男拿玻璃杯,女提包包
    但這些文物卻好似穿越的文物,完全可以看到現代物品的影子,咱們來看看來自咱們生活物品的前世今生。一、古代的便當盒1984年,在三國吳大將軍朱然的墓中出土過這麼一件文物,古代飯盒,他的形狀甚至是飯盒形狀完全就是現代飯盒的設計,只是材質不同而已。雖然說此墓曾被盜墓者盜過,但根據當時那個朝代來說,這件文物的真實性是極高的。
  • 18歲少女跟舅舅埋一棺材,考古出土「玻璃杯」,存在穿越時空?
    玻璃是現代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材質,用途廣泛,處處可見。車窗,門窗,玻璃杯,擺飾品等等,這都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東西。但你可曾想過著玻璃製造工藝最早的起源是什麼時候呢?我可以給出的答案是戰國時期。在戰國時期就有玻璃杯的生產了。
  • 千年前的水晶杯被專家讚嘆為國寶,竟與現代玻璃杯完全一樣
    考古專家也對這個稀世珍寶讚嘆不已,直言它是難得一見的國寶,這件文物究竟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呢?這件絕世珍寶名為水晶杯,在1990年出土於杭州市半山區石橋鄉的一個戰國時期的古墓中。考古工作者在發掘中,發現了這件文物,對於它的模樣十分驚詫,立即將它送往北京由專家專門鑑定。
  • 杭州半山鎮古墓出土一件國寶,疑似穿越之物,現代工藝也無法複製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古國,中華民族勤勞智慧展現在世界面前。我們的老祖宗曾經創造出了燦爛的文明,像我們熟知的四大發明,讓全世界都享受到了文明的成果。其中陶瓷、絲綢等文明,也曾讓世界為之傾倒,然而遺憾的是,在幾年前的文明傳承中,很多高超的技藝都消失了。
  • 丫頭拿出撿的「發光」石頭鑑寶,鑑定時專家顫抖,鑑定後丫頭顫抖
    傳統手工藝發展到了現代,已經到了非常精湛的水平。現在鑑寶的節目有很多,節目上經常出現很多民間的藏品,各種造型,來歷也都各種各樣,不僅讓觀眾們大開眼界,觀眾們還能在節目中了解到很多中國的傳統文化和鑑賞知識,因此這樣的節目深受觀眾歡迎。
  • 絕世孤寶戰國水晶杯,是否證明有人進行了時光穿越?謎題揭曉
    到底有沒有時光穿越這回事?誰也說不清,從古到今流傳著無數的傳說,神話,從前只是讓人嚮往,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發現,時光穿越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但是目前仍然遠遠不可能。震驚,從專家到平民無一例外的震驚。難道戰國之前就有打磨玻璃杯的技術了?顯然是沒有的?難道這是某個人進行了時光穿越帶回去的?嗯嗯,有可能。
  • 市民殺雞得個"雞寶" 專家稱還需鑑定最好別吃
    對此,專家表示「寶貝」的身份需嚴謹鑑定才能確定,同時建議市民不要擅自食用類似異物。  「殺雞過八月十五,從雞肚子裡掏出一個東西,可能是雞寶。」15日,萊西的孫先生撥打本報熱線96663反映了此事。據孫先生介紹,他住在萊西水集街道範家疃村,中秋節當天,家人將自己養的一隻大公雞殺掉享用。清理內臟時,在雞腎旁邊發現了一個「肉疙瘩」,捏了一下很硬,將外面的一層肉皮切開,裡面是一團黃色塊狀物。
  • 戰國水晶杯:「穿越千年」的國寶
    它是那樣的特別,靜靜地佇立在博物館展櫃裡,透明、閃亮,叫人神思恍惚——這多像自己家裡的玻璃杯啊。真是難以想像啊,戰國時已經有了外形如此現代的器物!戰國水晶杯難道是穿越?當年,它被送到北京作鑑定時,中國考古學界泰鬥蘇秉琦先生捧在手裡讚嘆:「國寶!絕對的國寶!」
  • 小小的一塊石頭,專家鑑定後給出百萬參考價!
    當鑑定專家看到這枚石頭後都表現出對此物的喜愛,原來這是一枚同治年的昌化雞血石印章,且用料在昌化雞血石裡也是極品,此章的主人乃是清末時來中國修行的一位日本僧人。結合章體材質和其歷史價值,專家當時給出了100萬的市場參考價格!得到專家的解釋後潘先生心裡樂開了花,沒想到機緣巧合下得到的這枚小石頭居然這麼值錢!所以說不要小看不起眼的東西,沒準你就是一個百萬富翁!
  • 戰國水晶杯:很穿越,很夢幻
    它是那樣的特別,靜靜地佇立在博物館展櫃裡,透明、閃亮,叫人神思恍惚——這多像自己家裡的玻璃杯啊。真是難以想像啊,戰國時已經有了外形如此現代的器物!  2002年, 國家文物局公布了64件(組)珍貴文物為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名錄,這隻戰國水晶杯,就是其中之一。  1990年10月,這隻水晶素光杯從杭州半山鎮石塘村工農磚瓦廠的一座戰國土墩墓裡現世。
  • 連專家都懷疑是「穿越」的文物,水晶杯不算啥,看到它:我懵了
    導語:連專家都懷疑是「穿越」的文物,水晶杯不算啥,看到它:我懵了文物是從古代遺蹟中發掘出的重要物品,有助於考古學家研究古代歷史和文明,對於歷史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可是文物反映了時代的發展演變,技藝和形態通常都是循序漸進的,但有些文物不走尋常路,出土後連專業人士都會有些無可適從,因為超前的出乎想像,簡直是穿越而來的一般誇張。那麼,就讓我們看看都有哪些超前到黑科技的文,玻璃杯不算啥,看到第3款青銅卡尺:我懵了。第一件,戰國水晶杯。
  • 韓國出土山海經殘頁,神似現代世界地圖,西方學者:這不可能
    當地專家得知消息後星夜趕到現場展開了保護性發掘,通過墓志銘與陪葬品,考古專家認為這應該是一座新羅時期的古墓。讓人意外的是,從這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本唐朝典籍,其中摻雜了一張山海經殘頁。出土的這張山海經殘頁竟然神似現代世界地圖,外面是圓的,並且還在唐朝的周圍標註出了韓國、日本等國的存在。
  • 周處墓挖出神秘金屬帶飾,鑑定後卻發現「穿越」物,令人吃驚
    周處墓挖出神秘金屬帶飾,鑑定後卻發現「穿越」物,令人吃驚在考古中會發現許多的歷史謎團,同樣也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的爭議,比如可能會因為一件文物而令專家們爭得面紅耳赤,也有可能因為一件文物讓各個領域的專家發生矛盾,但是這都是學術之間的爭議。
  • 難以置信:梁莊王墓取出的第一件「文物」,專家鑑定驚出一身冷汗
    於是,考古工作人員輪流站在梯子上向裡面觀察,看來看去,在樹根叢中掛著的那條顯眼的粉色紡織物,怎麼看都是一條現代毛巾!這就奇了怪了,為什麼在這座幽閉幾百年的明代王墓中,封門牆的裡面會出現一條現代粉色毛巾呢?
  • 1000多萬買了20年的古董,沒有一件真品,專家鑑定後笑了!
    1000多萬買了20年的古董,沒有一件真品,專家鑑定後笑了!也是因為這樣的鼓動市場就變得大了起來,很多人看到中國的古董市場不斷擴大,就產生了一些外心裡像古董市場投放了很多的假貨,可是對於我們來說鑑定古董真假的能力非常的低,所以根本分辨不出來自己想買的東西是真還是假的,於是就為了幫助這些人不再上當受騙,有一些鑑寶節目產生了,鑑寶節目產生後非常受到大家的歡迎,而小編在這裡也要跟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鑑寶的故事,男子帶來了香爐鑑寶
  • 大爺帶恐龍牙齒鑑定,專家鑑定後顫抖道:買賣是很困難的!
    大爺帶恐龍牙齒鑑定,專家鑑定後顫抖道:買賣是很困難的!自鑑寶節目開播以來,大家不用去博物館就可以看到很多國家級的文物鑑定,而且還有專家為我們講解那種文物的歷史,大家聽得多了,也能對古董稍微有一點了解,尤其是對很多收藏家來講,鑑寶節目播出是一件極好地事情。我們在鑑寶節目中看過幾千年前的玉器,也見過一百年前的青瓷,但是小編今天跟大家講的是幾萬年前的化石,這個的確罕見。
  • 東晉刺史用波斯國玻璃杯 七寶阿育王塔藏進口香料
    在布展現場,記者發現了一件南京象山東晉墓出土的透明玻璃杯。玻璃杯色澤泛黃,杯壁厚度僅有0.5釐米,腹部還裝飾有一圈花瓣及橢圓形紋飾,頗具異國風採。據專家考證,這件玻璃杯並非「國產貨」,而是來自波斯薩珊王朝的舶來品。  公元三至七世紀,是伊朗高原玻璃業最為興旺發達的時期,當時,做工精美的高級玻璃器皿除了專供上層社會享用之外,還大量出口外銷。
  • 如何評價央視《尋寶》節目的鑑定專家?
    至於專家,有人說4位,我印象中的就不下8位了,每期的專家都不太一樣。我最喜歡的就是蔡國聲老師和丘小君老師,還有王注貳也很喜歡。蔡國聲老師從事古董鑑定有40多年了,聽說王注貳和他是親戚(八卦一下),浙江人,在文物鑑定界被譽為「高產專家」。蔡老師素質很高,對文物鑑定的造詣也很高。
  • 專家又是如何解釋的?
    到了現代,野人的形象變得清晰了起來,但依舊渾身是毛,健步如飛,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於智慧型手機還沒有出現,時至今日,也沒人拍下一張有關於野人的照片。40種動物毛髮,最終鑑定「野人」的毛髮為「贗品」,這些毛髮大部分都是熊、金絲猴等各種動物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