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時隔新中國成立6年後,粟裕和一眾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韓戰中立下不朽功勳的將領,在北京參加了由周恩來總理擔任頒獎嘉賓的授銜儀式。
在授銜儀式上,粟裕被授予大將軍銜,而後被提升為中央軍委委員,對於適應現代戰爭的人才儲備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粟裕大將(左一)
粟裕從一個貧困的山坳走出,卻用大半輩子做出了驚動天地的偉大事業。開國元帥賀龍曾經說:「湘西出了許多人才,比如粟裕......」
1907年8月10日,這一年還是清光緒33年,卻剛好撞上農曆七月初七,牛郎織女在鵲橋相逢的日子!
粟裕故居
此時,在一處山清水秀的侗族小村內--楓木樹腳村,傳來了一陣嬰兒的哭啼聲。原來是清朝的落第秀才粟周亨家裡添了一口男丁,而這個男丁就是日後令主席誇讚不絕的「常勝將軍」--粟裕。
當時,粟周亨在取名字的時候,他希望粟裕日後能夠像自己一樣飽讀四書五經,做一個儒雅人士,並且繼承祖上傳下來的田產、家業,所以粟裕最初還有一個叫做「粟繼業」的名字。
但是,粟裕最終還是「辜負」了父親的厚望,走上了一條槍林彈雨、血雨風霜的鐵血崢嶸路!
粟裕故居的村子
小時候的粟裕,雖然說算是當地大戶人家的少爺。但是,粟裕卻沒有一點少爺的樣子,他時常幫著家中的木工幹活,還做得樂此不彼。
粟裕的童年,也許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無憂無慮吧。只見山坳深處,一個少年正在爬山上樹;魚塘、河流盡頭,一個少年又在那裡興奮地摸魚捉蝦。
湘西村落
幼時的粟裕雖然還比較稚嫩,但是對於父母的孝順可以算是很成熟了。當時因為湘西的封建思想還比較落後,幾百年的纏足舊俗依然在粟裕母親身上上演。那時,粟裕自然心疼母親,便專門給母親用木頭做了一條比較厚實的板凳。
當母親接過粟裕親手做的板凳後,心裡樂開了花,也就是粟裕手工打制的這條板凳讓他母親足足用了30多年。
母親出去逢人便說,這就是我家寶坨親手給我做的板凳,羨慕吧!
多少年來,湘西這個地方匪患無窮,民風剽悍,這也就讓粟裕從小對於那些俠客行俠仗義的故事充滿了興趣。
當時,粟裕的家裡僱傭了一個幹力氣活的長工。長工名叫阿陀,雖然也就20來歲樣子,但是身材卻非常魁梧,5、6個人都近不了他的身。
所以,痴迷武俠故事的粟裕經常讓阿陀教自己功夫。
粟裕和陳毅
阿陀經不住粟裕的軟磨硬泡,便只好傳授他兩個功夫,一個是「飛毛腿」,另一個就是兵器。還別說,正是因為阿陀教授給他這兩個技能,為粟裕在往後的行軍打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其中,特別是依靠他的飛毛腿技能,在擔任紅軍挺進師期間,他率領麾下部隊憑藉那一雙腿在雲霧瀰漫的湘西叢林打了三年遊擊戰,愣是讓多次前來圍剿的國民黨軍屢屢空手而歸,當時的國民黨軍還傳言粟裕能夠飛簷走壁,所以抓不著他。
在粟裕準備填寫入黨登記表的時候,有一則特長欄,粟裕直接大筆一揮寫道:飛毛腿(跑長路)!
同時,也正是因為長工阿陀傳授給粟裕這些技能,粟裕的軍旅生涯可謂是比較平穩。特別是在解放戰爭中,當蔣介石多次派出麾下大將準備生擒粟裕,卻讓粟裕一次次在他們眼皮底下,而且還俘虜了國民黨軍中的不少高級將領,從軍長到剿總副司令可謂是應有盡有。
所以說,粟裕將軍在晚年回憶道:長工阿陀真的可以算是自己的啟蒙老師了!
私塾
再次回到粟裕的童年時期,1913年,這一年的粟裕剛滿6歲,他被父親打斷了對於武俠的嚮往!
粟周亨希望通過私塾老師的嚴厲管教,來讓粟裕成為自己心中規劃的樣子,似乎把粟裕的未來已經安排地明明白白。
因為粟裕家境當時還算優越,所以粟周亨親自把粟裕的個人私塾安排在了家中西院,而教授的老先生便是粟裕的一個堂伯父。但是,粟裕對於這些生硬四書五經根本不起興趣,也許從那時起,粟裕便心中便萌發不想做一個腐儒書生的想法。
新式學堂
相比較堂伯父的舊式私塾,粟裕逐漸對從長沙回鄉的二叔,創辦的新式學堂產生了濃烈興趣。在這座新式學堂裡,沒有人苦讀四書五經,課程非常多樣,有算術、音樂、體育、國文等,這自然是粟裕非常嚮往的課堂。
當粟裕把自己想去新式學堂讀書的想法告訴父親後,卻遭到了父親義正言辭地反對,粟周亨依然帶著傳統思想說新式學堂就是一些旁門左道,也明令禁止粟裕前往那裡求學。
既然父親不準,粟裕只好想其他辦法來新式學堂聽課!
在私塾老師的一次講課間隙,粟裕便背著老師快速跑去新式學堂,並在學堂裡津津有味地聽了好幾節課。當粟裕從新式學堂滿懷一腦子收穫回來時,卻發現私塾老師早已拿出戒尺在教室裡等待他的出現,私塾老師隨即狠狠地打了粟裕的手掌。
當粟周亨知道這個消息以後,也連忙上前訓斥粟裕。但是,這一次,粟裕並沒有在父親的嚴厲斥責下改變自己的主意。最後沒有辦法,粟周亨只好同意粟裕前往新式學堂求學,而後順利地進入了二叔創辦的楓木樹腳村「第八國民學校」。
粟裕故居(始建於鹹豐年間)
1916年,這一年的粟裕剛滿9歲,準備吃10歲的飯了。可就在這時,粟裕的家裡突然遭遇了一些變故,原本比較富足的家庭隨即衰落。同時,因為粟裕家裡的人口比較多,而當時官府收納的苛捐雜稅又非常重。雖然說家裡有30畝薄田,但是常常是入不敷出,就算是有收成,大多還是被當稅收走了。
同時,第二年又爆發了護法戰爭,粟裕的家鄉也被波及,潰兵劫掠了村子。當時,粟周亨連忙帶著一家老小上山藏在叢林裡,這也才躲過一劫。隨後,兵災沒過多久,湘西的匪患又逐漸強勢起來,看來村子裡是住不下去了。
護法戰爭
緊接著,粟周亨連忙帶著一家老小前往會同縣城,希望能夠得到暫時的安寧,而粟裕也隨即轉入了會同縣城裡的第一高等小學繼續讀書。
但是,會同縣城內也並非他們想的那麼安全,城裡的軍閥部隊經常搶奪商鋪、過往行人。不過,年幼的粟裕卻對這些痞子兵絲毫不放在眼裡。
在一次放學時,粟裕和一眾同學為了給這些痞子兵來一個下馬威,便和同學在馬路上對撞這些痞子兵,並且還不時地對罵。這也讓這群痞子兵對於這群小學生產生了極大的仇恨,尤其是對粟裕而言,痞子兵頭頭更是對他恨之入骨。
隨後,在一次廟宇內,粟裕和一幫同學又與這群痞子兵起了衝突,眼見大家都不是這些人的對手,粟裕便帶人跑回學校,拿出放置在床前的木棍、匕首,只待痞子兵上門。
最後,痞子兵果然上門,準備抓走粟裕。但是,痞子兵的連長卻又及時制止了這一行動,畢竟惹到學校到時還會牽連上級。所以,痞子兵這才撤出了學校。
但是,許多家長當即把自己的孩子轉學,不希望他們遭到這群痞子兵的報復。粟裕也明白單純依靠自己的蠻力是解決不了這些問題的,自己必須擁有更多的人馬,才能讓這些驕兵悍將付出應有的代價。
1923年的冬季,寒風陣陣!
當時,湖南省的第二師範在湘西各地縣城招生,而粟裕所在的會同縣城僅有兩個預備讀生名額。
常德一中(原省立第二師範)
雖然說得到這個錄取名額非常苦難,但是粟裕還是準備大膽一試。隨後,粟裕便偷偷地報考了這次錄取考試,最終以優異的成績成為兩個錄取名額的其中之一。
但是,當父母聽到粟裕要去遠離家鄉百裡之遙的常德讀書,自然是不情願的。父親曾經對他說,給你取了一個大三歲的媳婦,就老老實實呆在家裡娶妻生子,幫我照顧家產就行了。所以說,粟裕並沒有把自己要去常德的事情告訴父親,而只有母親知道。
民國時期的常德街道(戰亂狀態中)
緊接著,母親說道,就算你要去常德(常德為湘西重鎮,兵家必爭之地)讀書,也要等到戰亂停了再說啊。你看看外面現在兵荒馬亂的,媽媽實在是擔心你的安全啊。
不過,粟裕還是堅持自己的想法。最終,趁著夜色,粟裕害怕父母阻攔苦求,便匆匆啟程前往常德。
當粟裕靠著雙腳步行一百多裡路後來到碼頭後,卻發現身上已經沒有了一分錢,更別提買船票的錢了。沒有辦法,他只好寫信向家裡尋求路費。隨後,粟裕的哥哥趕了幾十裡路,親自把粟裕接回了縣城。
粟周亨眼見粟裕長大了,也不想阻止他太多了。所以,粟周亨便東拼西湊了幾十塊銀元給粟裕,並且還將訂的包辦婚姻也取消了,讓他安心離家求學,並希望他日後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同時,在粟裕臨走前,粟周亨還專門給兒子辦了一場餞行宴。在宴會中,粟周亨拉住粟裕的手,久久不願撒開,眼裡的淚水不斷地往外流淌......
粟裕離家後不久,便收到了父親在家中逝世的噩耗,在悲痛之餘,也更加堅定了粟裕求學的信念。
1924年3月份,歷經八百裡的跋山涉水,粟裕終於來到了常德。不過,因為粟裕在路上的耽擱,已經錯過了招生考試。
幸好在常德親戚的幫助下,粟裕順利進入了常德二師附小的高三年級,而後轉入常德平民中學,成為了一名插班生。
熊希齡
在歷經1年的學習以後,粟裕再戰第二師範的招生考試,終於以優異的成績被錄取,正式成為了一名第二師範的學生。
因為第二師範的前身是著名洋務派人士熊希齡(中華民國時期的首任國務總理)的教習所,而後憑藉優秀的師資力量改名為湖南省第二師範。所以,許多有志青年均來這裡求學,在這裡走出的革命家、科學家也是不絕於耳。
第一師範
同時,第二師範和長沙的第一師範、衡陽的第三師範合稱為湖南三大學校!
當粟裕進入第二師範求學後,便由此進入了人生的新軌道,也是在這裡他知道了只有共產主義才能救中國的道理,並積極從事青年革命進步工作。
1926年11月,在得到上級批示後,粟裕順利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1927年6月,粟裕和幾個青年同學一起加入了葉挺指揮的國民革命軍第24師教導隊,並在同月由共青團員正式轉為共產黨員。
這一年粟裕20歲,他決心拿出槍桿子,用武裝鬥爭打倒一切反動軍閥和列強勢力。
從此以後,粟裕不管遇到什麼艱難險阻,也從來沒有放棄在幼時立下為民除害的誓言,以及為之一生以生命、尊嚴捍衛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