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由新海誠執導的動畫長片《你的名字》,以209億日元(約合12億人民幣)的票房,奪得當年日本國內的電影票房冠軍(含真人電影與動畫電影)。
而到了17年的8月份,《你的名字》全球票房以2.81億美元,超過了宮崎駿《千與千尋》的2.75億美元,成為了全球票房最高的日本電影。
如果從2007年嶄露頭角的作品《秒速5釐米》開始算起,10年磨一劍,新海誠終於以一部令人讚嘆的作品,如同《秒速》中的火箭發射,一飛沖天。
從畫面上看,寫實逼真的景物描寫,靚麗的配色,相對簡化的人物造型,以及獨具特色如同真人電影般的鏡頭運用,毫無疑義地告訴觀眾,這是一部典型的新海誠作品。
然而,影片中透露出的強烈情感卻傳達出,除卻唯美清新的畫面,新海誠希望通過這個作品表達的,要遠遠超過畫面本身。
在2007年的《秒速5釐米》和2013年的《言葉之庭》中,新海誠就通過大量空中俯視的飛鳥,廣闊的原野,以及火箭升空等描寫,表達出對於天地之間聯繫的構想。
而在《你的名字》中,創造性地以一顆周期1200年的迪亞馬特Tiamat彗星來解讀天與地,時空與人生的轉換。
根據影片,正是1200年前的隕石撞擊,形成了糸守湖,後來有了糸守鎮,有了宮水神社,以及世代相傳的神官宮水三葉一家。
Tiamat名字來源於閃族語,ti = Life(生命),ama = Mother(母親),暗示著名字含義是"the mother (母親)。
在古巴比倫的神話中,提亞瑪特是創世的2神之一,死後其身體被用作創造宇宙萬物的材料。
這正是影片暗含的主題之一:生命來自於星空。
「糸」在古漢語中,是「絲」的略化寫法。
而新海誠將這個架空的山間湖泊和小鎮取名為「糸守」,頗具含義。
一方面,「絲」代表的結繩,貫穿了影片的全部,是瀧和三葉穿越時空的具象聯繫。
而另一方面,宮水神社,口嚼酒,秋祭與結繩,都代表了大米文化與農耕文化的古老傳承,與東京所代表的現代都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廝守傳統還是擁抱現代,正是影片的主題之二:傳統繼承與現代生活的艱難抉擇。
好在,不同於《秒速5釐米》中的貴樹和明理,也不同於《言葉之亭》中的秋月與雪野,新海誠終於在《你的名字》中,讓瀧和三葉在歷盡劫波之後,不但在茫茫都市之中尋得對方,也終於當面說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影片的多個主題--星空與大地,傳統與現代,男孩與女孩,縱橫交錯的線條,如同結繩一樣,五顏六色而又緊密交織地纏繞在一起,讓整部影片如同絢麗的星空,如夢似幻。
就像新海誠自己所表述的:「我想將這十幾年經歷的事,感受的東西,都反映出來。」
日本的真人電影自上世紀5,60年代以溝口健二,小津安二郎,黑澤明,成瀨已喜男等導演為代表的黃金一代之後,除了大島渚領銜的新浪潮,以及當代個別突出的導演如北野武和是枝裕和等之外,不復有規模的電影運動。
然而,拜次元文化的盛行,動畫電影,無論是電視劇集還是劇場版的大電影都是佳作不斷。以致於2016年日本票房前10的影片,全部是次元元素的影片。
這次,新海誠憑籍《你的名字》,終於與宮崎駿,押井守一起,進入了具有國際影響的頂尖動畫導演之列。
而且,隨著大製片公司的介入以及劇場版動畫製作過程的成熟,成名的時間之早更是超越了前輩:2001年宮崎駿拍出奧斯卡最佳動畫片《千與千尋》時已經60歲,2004年押井守推出坎城金棕櫚獎提名的《攻殼機動隊2:無罪》時是53歲, 而2016年新海誠執導出品《你的名字》時只有43歲。
可以說,新海誠的創作成熟期才剛剛開始,未來必將有更多的佳作可期。
也許,這就是作為觀眾的我們的另一種「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