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視頻
欄目介紹
《這裡是海南》是新海南客戶端上線後全新推出的一檔短視頻欄目,旨在打造海南首個反映海南生態、人文地理的微紀錄片欄目,通過挖掘海南的人文地理,記錄海南的生態自然資源,用適合在移動端傳播的微紀錄片形式,向世界展示海南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
海南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山溪水溝呈羽狀分布,是海南兩大江河南渡江、昌化江的發源地。這一地區生境多樣,包含著極豐富的淡水魚類,堪稱一座「魚類寶庫」。攝製組在鸚哥嶺自然保護區內拍攝到了黃鱔、溪蟹、脆皮大頭蛙、瓊中擬平鰍、虹彩光唇魚等,均是海南本土水生生物。
魚兒遊來遊去
水下的拍攝極其困難。「溪水不深,但水流很急,魚群遊動很快,很難固定機位拍攝到清晰的畫面。」《秘境尋蹤》攝製組人員米紅旭稱,由於水下的泥沙較多,如果直接踩進去,不僅會將底部的泥沙揚起,水質變得渾濁,魚類也會受到驚嚇,無法拍攝到畫面。「我們每次去都會經過溪流,前兩次拍攝的幾乎都是對不上焦或者渾濁的畫面。」米紅旭和攝製組經過多次嘗試,只能採用浮潛的方式,從岸邊浮潛近4米的距離到水中拍攝。在拍攝過程中,為了拍攝到穩定的畫面,攝製組只能用兩隻胳膊固定著機器、對抗著水流。
瓊中擬平鰍
「對於水下生物人們關注的並不多,通過這個片子我們可以看到海南本土的淡水水下生物的生存狀況。」米紅旭稱,根據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的科考數據,保護區擁有70餘種淡水魚,海南良好的生態環境為魚類提供了適宜的生存環境,生態保護的工作讓海南水下生物的多樣性得以體現。
黃鱔
文/圖:秘境尋蹤攝製組
出品人:郭志民 吳斌 林紹煒
監製:韓潮光 羅建力
執行監製:劉豔 於偉慧 黃丹
製片人/導演:李小崗
顧問:劉磊 米紅旭
解說:米紅旭(特邀)
攝影/製作:李小崗 劉孫謀
特約攝影/製作:徐威 米紅旭 周反美 符惠全 陳春香 麥嚴 龔裕茗
翻譯:謝敏
聯合製作: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 海南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局
鳴謝:海南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海南平頭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聯合出品:南海網 海南國際傳播中心
出品:南國都市報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
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繫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智慧財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