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人民幣猜想系列之三:如何應對跨境自由流動?

2020-12-25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鏈得得注:在《數字人民幣猜想》的第一篇文章中,方宏進依次與大家探討了「數字人民幣與人民的關係」,「誰能持有並使用數字人民幣」,哪裡可以獲得數字人民幣」, 「數字人民幣的形態」,「什麼是數字錢包」和」誰來提供數字錢包服務" 七個問題。(完整文章:【得得專欄】原央視著名主持方宏進:數字人民幣的系列猜想之一)在第二篇文章,方宏進與大家分享自己對於「持有數字人民幣是否乎獲得利息收入」,以及「數字人民幣是否能存入銀行」兩個問題的理解和思考。(完整文章:數字人民幣猜想系列之二:商業銀行將面臨去中間化的巨大衝擊)。在本篇文章中,方宏進將分享關於「數字人民幣跨境自由流動」的看法。

方宏進: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焦點訪談》原總主持,上海東方衛視原總策劃。2016年起開始區塊鏈理論研究,專注於通證項目的頂層設計。2018年6月主持設計了全球第一款錨定離岸人民幣的穩定型數字貨幣,對穩定幣的頂層設計、監管方式等有完整的操作經驗。目前主導開發出離岸人民幣存款的數字憑證在國際結算中的應用、人民幣存款數字憑證在供應鏈金融中的應用、質譜檢測加區塊鏈技術在食品溯源中的應用等區塊鏈應用解決方案。

(上接第九個猜想)

十. 能把數字人民幣帶出國嗎?

如果我持有一定數量的數字人民幣,想保存在我自己的數字錢包裡帶到國外去,或者通過網絡直接把一筆數字人民幣點對點轉到一個境外朋友持有的數字錢包裡,這違法嗎?有人管嗎?或者進一步,有人會知道嗎?

這是對數字人民幣應用方式進行系列猜想時最令我困惑不解的問題之一。

眾所周知中國對資金的出入境都是進行管制的。除非得到特別準許,一般人出入境最多只能攜帶20000元人民幣或者等值於5000美元的外幣,超出部分如果被海關查出,極大可能會被罰沒。

同樣無論是人民幣還是外匯要以電匯等形式匯往國外的,除非是資本項目下的匯款,簡單說是外商來華投資企業掙的合法利潤之類的錢,經審核通過是可以匯出境外的,其他類型的對外投資或採購匯款,就必須經過一系列嚴格的申報審核批准流程,管理非常嚴格。而一般個人一年內最多只能以人民幣購買5萬美元匯往國外,要想多匯也必須有特殊理由申請,需要得到監管機構特別批准。

那麼監管機構是通過什麼辦法對資金出入境進行監管的呢?簡單說就是兩個方法,一是對帳戶上的資金進行境內外隔離,二是對現金進出境嚴加管控。

企業和個人都可以通過很多辦法在境外銀行開設帳戶,但是就算你有境外銀行帳戶,你也沒辦法自行將你境內銀行帳戶上的錢轉到你境外銀行的帳戶上,同樣你想從你的境外銀行帳戶向你境內的銀行帳戶轉款也不行,沒有特別準許的手續,境內外的銀行都不會給你辦理這樣的業務。

你如果試圖不經申報自己偷偷攜帶超過允許額度的現金出入境,被查出來不但帶的錢會被罰沒,還有可能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那麼有沒有在帳戶上和現金上都沒有跨境行為又實現資金跨境流動的辦法呢?有,《刑法》上有,寫清楚了這是刑事犯罪。每年外匯管理部門協同海關和公安機關都會對此進行打擊,這就是地下錢莊採用的俗稱「對敲」的跨境匯兌方式。

(下面的描述有點像繞口令)在地下錢莊以信用進行擔保下,有境外資金需要的機構把自己境內銀行帳戶上的資金轉給有境內資金需求的機構,同時在這一境內帳戶上收錢的機構把其在境外銀行帳戶上的等額資金,轉給在境內給其轉款的這個機構在境外銀行的帳戶上,雙方同時在境內外都拿到了自己需要的資金,而安排這一交易過程的地下錢莊則獲取了手續費和換匯費用。僅從表面上看,這一交易確實沒有在境內外的銀行帳戶之間發生資金往來,也沒有實體現金被人在國境兩側搬進搬出,即便如此監管機構還是能夠通過境內銀行帳戶之間異常的轉帳行為挖出地下錢莊,違法者會被處以巨額罰款以及5到10年的刑期。

但是還有一種可以繞開銀行帳戶監管和現金出入境監管實現資金跨境流動的方式,至今還可以正常操作,就是近幾年開始出現的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買賣交易。

你要在境內買比特幣,先去那幾家聲稱都已搬到國外去了的數字貨幣交易所註冊登記,然後提出要拿多少人民幣買比特幣,他們一定給你推薦一位他們擔保可靠的所謂場外交易人聯繫你。你把你的人民幣轉到這位場外交易人國內的某個銀行帳號上,幾十分鐘後他就會把參照人民幣兌換美元牌價換成的USDT存入你在交易所開設的帳戶裡,只有每次金額別太大,這個場外交易過程基本可以順利完成。

儘管USDT是由高度不靠譜的Tether公司發行的,但是過去幾年還是基本保持了其價格與美元現金幾乎相同,用USDT這款數位化的穩定幣可以購買比特幣等其他數字貨幣。

其實如果是出於資金轉移的目的,你只要用人民幣換成了USDT,不管是放在你在交易所開的帳號上還是你自己的數字錢包裡,你的錢就已經算是出去了。眼下USDT雖然聲名狼藉,但是由於沒有其他更有信用保證的穩定幣替代它(我個人強烈希望數字人民幣在此領域實現良幣驅逐劣幣),所以還是有很多人願意接受USDT的。你只需找到一個境外信得過的人,把你的USDT直接打到他的數字錢包裡,他就應該可以把等額的美元轉入你境外的銀行帳戶裡,收多少手續費就看他跟你的交情了。

為什麼2017年「九·四」禁令發布後沒有把這一條曲線購買比特幣等加密數字貨幣的通道堵死?這是一個大家可以反覆琢磨的趣味題。直接解釋是有關部門不能承認比特幣之類的加密代幣是貨幣,因為這會觸犯鑄幣權僅能由國家所有的國際政治共識,所以大部分國家央行都把比特幣等當成「虛擬商品」,你可以腦補為網路遊戲裡那些能夠買賣的裝備。既然比特幣以及USDT等數字貨幣都是些個「玩意兒」,不是錢,那就不需要禁止人們在境內買賣了,央行只是三令五申不允許金融機構協助這類買賣轉帳而已。

你在境內買比特幣或者USDT,然後在境外賣掉換成美元或者離岸人民幣現金,也沒有經過境內外銀行帳戶之間的往來,也沒有攜帶現金實體出入國境,所以實質上也是繞開了管制的兩個方法,實現了資金的自由進出。

但是真要想通過買賣加密數字貨幣來往境外倒騰資產,還是很不方便很不安全的,一是因為額度大了就很難找到場外交易人接手;二是中間環節多萬一碰上個吧騙子都沒地兒說理去;三是比特幣這些非穩定型代幣的價格上躥下跳沒準譜,拿在手裡一夜之間跌沒個20%太正常不過。所以這一資產跨境轉移形式到現在還沒有成為必須重點打擊的對象。

但是如果數字人民幣來了,情況將會出現巨大變化,會不會成為跨境資金轉移新的重要工具呢?這裡我們必須先充分考慮數字人民幣帶有的三個特徵。

第一,不管是否完全採用區塊鏈技術,數字人民幣必定是數位化的,除了具有中國人民銀行信用背書、價格錨定人民幣現金、發行和監管中心化等幾個法幣數字貨幣的特徵外,它還會擁有其他數字貨幣的大多數應用特點,特別是點對點支付、不可雙花、轉移紀錄不可刪除篡改等,所以它應該是可以直接跟其他數字貨幣或資產進行交易的。

這一特徵決定了數字人民幣在一般使用形式上,會跟其他數字貨幣一樣,回到我們今天要猜想的問題上,就是數字人民幣應該可以方便地用於購買其他數字貨幣或資產,而一旦其變換成其他數字貨幣或資產,現有監管手段還怎麼繼續實施呢?

第二,央行此番籌劃數字人民幣時,特別考慮要保護使用者的匿名性,所以採用了術語叫做「鬆耦合」的模式,使得擁有數字人民幣不一定依賴銀行帳戶,個人可以放在自己的數字錢包裡持有,可以在兩個數字錢包之間點對點支付轉移,無需在第三方註冊登記備案,無需委託第三方代付結算。

這一特徵決定了數字人民幣的持有者和使用者是匿名的,回到我們今天要猜想的問題上,這意味著既然無法知道一筆數字人民幣到底是誰持有的,那麼它在不同錢包中移動,你就怎麼判斷它是否出境了呢?

第三,央行官員在公開闡述數字人民幣所具有的功能時,特別強調數字人民幣上不會附加任何使用要求的智能合約,就像不允許在一張人民幣紙幣上註明只能用於買青菜、不能用於買大米一樣,數字人民幣必須具有普遍使用的價值,這既維護了其無限法償性的信用,又有利於人民幣的國際化。

這一特徵決定了央行不大可能發行兩種數字人民幣,一種是在中國境內以境內人民幣兌換的,另一種是境外以離岸人民幣兌換的。

回到我們今天要猜想的問題上,國境線是一個地理標示,國境線外開設的銀行與國內開設的銀行非常容易區別;人民幣現金如果是實體性的,就是一捆捆的現鈔的話,它放在國境線哪一邊也是可以辨認的。但是如果換成了數字人民幣,特別是這些數字人民幣本身沒有標明是在境內兌換出來的還是在境外兌換出來的話,把它存儲在沒有國別區分的網上帳號上,或者是一個硬碟錢包裡帶著出去周遊列國,我們是否已經失去了判斷它是境內還是境外的基本依據了呢?

模擬到現實操作中,假設我在國內某一家銀行的櫃檯上,用攜帶的人民幣現金或者從我存款帳號上提取的現金兌換出了一筆數字人民幣,直接存入了我的數字錢包。回家後我再把這筆數字人民幣分成若干筆存入我自己開設的其他幾個數字錢包,因為開設這些數字錢包可以是匿名的,這樣的話那家銀行紀錄的我兌換的這筆數字人民幣,就跟我當時提供給他們的那個數字錢包地址就沒有關係了,我可以矢口否認此後接收了這些數字人民幣的數字錢包屬於我。

如果沒有網絡限制,我可以直接用那幾個數字錢包裡的數字人民幣,到註冊在境外的數字貨幣交易所購買比特幣等加密數字貨幣,甚至可能屆時會有交易所開設數字人民幣兌服美元現金的服務。我如果有境外銀行帳戶,我可以把這些美元轉進去。我如果沒有境外銀行帳戶,也可以暫時將其換成不大靠譜的USDT,暫時放在我自己的數字錢包裡備用。

就算有網絡限制,我也可以在自己出境旅遊的時候完成上述操作,或者把我的數字人民幣點對點轉到境外我朋友的數字錢包裡,讓他幫我完成上述操作。

總之,只要無法限制我用我自己的錢在境內兌換數字人民幣,那麼是不是就意味著當我兌換出數字人民幣那一刻,它就已經是國際化的了?(關於數字人民幣是否會限量發行或限制個人兌換額度的問題,詳見我在系列猜想八中做過的分析)。

(未完待續)

說明:我們目前做出了關於數字人民幣應用的25個猜想,準備分3期陸續發出。歡迎大家就數字人民幣應用提出問題,如果我們掌握的資訊能夠以猜想的方式做出解答的話,我們會及時增加這一系列猜想的內容。(本文獨家首發鏈得得App)

【本文原發布於鏈得得,授權鈦媒體App發布,作者:方宏進】

相關焦點

  • 香港金管局:正在與央行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
    去年,在20國集團的推動下,國際金融社會就優化跨境支付展開了全面的研究。除了審視如何改善現行的機制外,亦提出探討應用新金融科技去克服這金融市場中的痛點。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能提供高效的跨境支付服務至為重要。事實上,金管局過往一直積極地通過發展金融基建,提供多幣種、多層面的平臺,並把支付系統與周邊地區及國際系統聯網,以推動更快捷、安全的跨境支付。
  •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香港金管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
    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昨日撰文稱,當前,金管局正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並作相應的技術準備。餘偉文稱,儘管世界各地的境內支付服務已高度數位化,跨境支付服務發展卻一直滯後。除了一些通過相同銀行或平臺的調撥之外,其他跨境支付普遍存在著需時長、成本高、透明度低等問題。究其原因,有各地營運時區不同、落實國際準則方式迥異、支付系統的技術標準不一等等。
  • 數字人民幣又有新消息!香港將首次測試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
    12月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發表一篇題為《金融科技新趨勢——跨境支付》文章指出,金管局目前正在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並作相應的技術準備。據21財經報導,此次試點由中國銀行(香港)和部分銀行員工以及商戶參與測試。
  • 行業分析:香港金管局餘偉文稱正與央行數研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
    香港金管局正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合作研究數字人民幣的跨境支付。港金管局正在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並作相應的技術準備。除與內地合作外,在央行數字貨幣的跨境支付研究上,餘偉文也提到,去年香港金融管理局聯同泰國中央銀行展開了研究,利用央行數字貨幣及區塊鏈平臺解決跨境支付中的各種問題。目前,聯合研究現時已進入第二階段,包括探討具體的業務應用方案,以及平臺的可營運性和伸延性(即擴展至三個或更多的央行數字貨幣)。
  • 支付寶微信:與數字人民幣如何競合
    不過,公眾仍存疑惑的是,在第三方支付已經足夠便捷的情況下,央行為何還會推出數字人民幣?對第三方支付又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使用數字人民幣和使用微信、支付寶有何不一樣?這一系列話題也引發業內熱議。  應用推廣難題仍存  今年以來,央行數字人民幣試點全面鋪開,試點腳步明顯加快。正如深圳派發千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5萬公眾齊揭數字人民幣神秘面紗,此外北京也推進數字人民幣冬奧會試點應用,探索跨境支付、零售支付等創新應用。  不過,儘管頻上熱搜,但數字人民幣離落地仍存在一定距離。
  • 香港將測試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 中國銀行(香港)參與其中
    12月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發表一篇題為《金融科技新趨勢——跨境支付》文章指出,金管局目前正在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並作相應的技術準備。據21財經報導,此次試點由中國銀行(香港)和部分銀行員工以及商戶參與測試。
  • 數字人民幣應用五大猜想:兌換要去銀行嗎?哪些場景可以用?
    近期,商務部發文稱將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也讓外界再次燃起對數字貨幣的遐想。啥是數字人民幣央行數字貨幣其實在概念上並不複雜。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數字貨幣指由央行發行的、與現鈔並行的數位化貨幣,是法定貨幣的數位化形式。而我國央行數字貨幣(DC/EP)簡單地說,就是人民幣的電子版形式,是數位化的人民幣現金。
  • 陳文:數字人民幣如何定位?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1日電 題:《陳文:數字人民幣如何定位?》 作者 陳文(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繼10月在深圳發完數字人民幣紅包後,中國人民銀行又於近日在蘇州展開了落地試點。
  • 劉曉春:央行數字貨幣僅為人民幣的表現形態,數字貨幣技術和數字...
    M1、M2中的流通中現金,其中一部分就是數字貨幣,從這個角度說,M1、M2中包括數字貨幣。但M1、M2的主要部分不是流通中現金,當然就不可能是數字貨幣。 最後,劉曉春就即將發行的央行數字貨幣提幾點建議:一、高度關注發行環節的流暢性。二、數字貨幣應當納入現金髮行系統統一管理。三、制定數字貨幣的會計規則。四、制定數字貨幣跨境使用和結算管理辦法。
  • 央行的數字人民幣,和支付寶有啥不一樣?
    除了對上述二者區別的困惑,大家對央行推行數字人民幣的意義和影響,也猜測紛紛。有部分業內人士對數字人民幣寄予厚望。比如10月27日,前中國銀行行長李禮輝就在第六屆區塊鏈全球峰會上,表示數字人民幣有可能跨境「溢出」,發展成全球性貨幣。
  • 歐科雲鏈研究院:央行數字貨幣如何衝擊國際支付清算體系?---詳解...
    隨著國內數字人民幣測試的正式展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央行數字貨幣給社會經濟帶來的變化。其中,央行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國際清結算方面的影響最引人關注。不少人認為央行數字貨幣將會給SWIFT帶來衝擊,重塑國際清算體系。然而,即便是在一些專業人士看來,SWIFT系統就代表著國際支付清算體系的全部,甚至對清結算概念本身都會感到困惑。
  • 香港金管局:中銀香港參與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測試
    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表示,金管局正在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並作相應的技術準備。他在12月4日的網誌指出:「人民幣在香港使用其實已十分常見,數字人民幣定位於流通中的現金,其使用會為兩地遊客帶來更大便利。
  • 深圳擬推個人跨境人民幣匯款
    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早報記者,試點後,中國境內個人每人每天可以通過上述銀行深圳分支機構的帳戶跨境匯款不超過人民幣8萬元資金。據了解,目前除對公業務上的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外,針對個人將人民幣直接匯向境外一直沒有政策開閘。如若這一業務真的開閘,也就相當於決策層面放開了個人人民幣境內外流動的閥門。
  • 香港金管局:將測試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中銀香港參與試點
    近日,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發表一篇題為《金融科技新趨勢——跨境支付》文章指出,金管局目前正在與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並作相應的技術準備。據報導,此次試點由中國銀行(香港)和部分銀行員工以及商戶參與測試。
  • 央行數字貨幣DCEP如何便利外國人來華行動支付?
    近期,由於農行、中行、建行相關試點圖片的洩露,央行數字貨幣(指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DCEP)的話題再次成為了大眾話題的焦點,其中也不乏商業機構對其應用場景的研究。基於此,我們來談一下,相對小眾的話題,那就是DCEP能否便利外國人來華行動支付。
  • 香港:參與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測試 提供高效跨境支付服務至為重要
    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表示,金管局正在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並作相應的技術準備。他在12月4日的網誌指出:「人民幣在香港使用其實已十分常見,數字人民幣定位於流通中的現金,其使用會為兩地遊客帶來更大便利。
  • 打開資金跨境流動的自由便利之門,《臨港新片區優質企業跨境人民幣...
    根據方案,銀行可以憑企業收付款指令,在「展業三原則」基礎上,直接為企業辦理貨物貿易及服務貿易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以及人民幣資本金、跨境融資(含全口徑跨境融資及外商投資企業投注差模式下的外債)及境外上市募集資金調回等項下人民幣收入在境內的依法合規使用,企業無需事前、逐筆提交真實性證明材料。
  • 香港金管局回應:中銀香港參與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測試
    他在12月4日的網誌指出:「人民幣在香港使用其實已十分常見,數字人民幣定位於流通中的現金,其使用會為兩地遊客帶來更大便利。雖然數字人民幣尚未有推出的時間表,但相信它將來會為有需要進行跨境零售消費的兩地居民提供多一個支付方式的選項。」
  • 香港金管局確認:中銀香港參與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測試
    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表示,金管局正在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並作相應的技術準備。他在12月4日的網誌指出:「人民幣在香港使用其實已十分常見,數字人民幣定位於流通中的現金,其使用會為兩地遊客帶來更大便利。
  • 管濤:並非跨境資金流動自由 海南自由港吸引力究竟在哪?
    所謂自由貿易港(以下簡稱「自由港」),是指設在國家與地區境內、海關管理關卡之外的,允許境外貨物、資金自由進出的港口區。因此,海南自由港建設中的跨境資金流動如何自由便利,金融開放、尤其是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和國際化方面有哪些具體安排,倍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