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州,人們把油炸叫「泡」。
最著名的油炸小吃就是「泡蝦」。泡蝦跟麥蝦一樣都是叫蝦不見蝦的,問題是麥蝦是一條條的,勉強有點蝦的形狀。但是泡蝦?
泡蝦,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
泡蝦:怪我咯!
泡蝦還有個名字叫「油鼓」,油炸的,形狀有點鼓,這就非常寫實了。
泡蝦是台州小孩心頭的白月光。早年的泡蝦很簡陋,一團麵糊裡裹著那麼一丟丟肉末和蔥花,大鐵鍋裡,裝著不知道炸了多久的黑乎乎的油,小小的一枚泡蝦,從鏟子到油鍋,一路經受著小孩們目光的洗禮。攤主在鏟子上攤平麵糊,手指頭戳一點肉末,那盆肉末經過無數次手指掠過,仿佛永遠也不會少下去,再捏幾顆蔥花,把麵糊翻折一下,包裹住肉末,然後把鏟子上的帶餡兒麵糊推入油鍋,瞬間油鍋沸騰起來。
雖然泡蝦都差不多,但每個小孩都認得鍋裡翻騰著的屬於自己的那一枚。
好不容易泡蝦出鍋,放在濾油的鐵架子上稍微晾涼後,攤主抓起兩張用報紙或者作業本裁出來的方形紙片,包住泡蝦遞過來。
泡蝦還是滾燙的,從左手倒騰到右手,再倒回來,中間迫不及待咬一口:真香!
泡蝦攤一般不固定,大多是跟隨著廟會、戲班子到處遷徙流動,沒有人會認真看戲臺上演的什麼,但戲班子的鑼鼓聲,是記憶裡最深刻的吃泡蝦BGM。
除了專屬BGM,泡蝦還有專屬的量詞,台州人說泡蝦不是論「個」、「只」、「枚」,而是「關」。
台州話考題:
一個台州人說:幾日吃了一關泡蝦,松,好戳!
請問是什麼意思?
後來,泡蝦裡放的肉末越來越多,也給它加上了更名副其實的蝦仁,還有加魷魚的,有段時間椒江陵園路的泡蝦很紅,那家的泡蝦肉末用量很足,還可以加辣、加醋,辣是直接加到餡料上,醋則是出鍋後咬一口後再倒進去,酸辣口味的泡蝦確實更「板則」。有時候工作日下午同事們一起叫泡蝦外賣,會引發一陣歡呼。
不過量太足的泡蝦剛開始很美味,吃到一半就會膩,再配上奶茶的話,基本就可以不用吃晚飯了。
所以我還是很懷念那種只放一丟丟肉末的小泡蝦,這樣的古早味道,自己在家也可以輕鬆復刻。
泡蝦
材料:麵粉、豬肉末、小蔥、酵母(麵粉用量的大約1%)
豬肉剁成肉末,如果買的是現成的肉末,也要繼續再剁一會兒,不能有大顆粒。
加入蔥花、一勺料酒、一勺生抽、一小匙鹽,攪拌均勻。
起油鍋燒熱。
油溫在烹飪裡是一種玄學,對初學者來說,幾成熱的油溫是很難理解的,在這裡要將油燒至冒出小氣泡。
平的木鏟(或其他設備,比如菜刀)上抹一層麵糊,放上肉末。
將多餘的麵糊推上去蓋住肉末(前一張圖上的麵糊是不夠的,後來又補了一些)
炸的過程中,用鏟子將泡蝦壓扁一些,薄了更易炸熟炸透。
因麵糊和肉餡都有水分,炸泡蝦的過程中會有油花四濺的情況,生手操作要小心。
這是一關熟了但還沒炸透的泡蝦,被我撈起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吃掉了。
100克麵粉炸了大概5關泡蝦,到拍照的時候就剩下這三兒了。
看起來皮有點厚其實還好,非常香酥,肉末因為放得少顯得愈加美味
(講真,少放肉是「古早味」一大精髓)。
油炸的碳水化合物+肉真是快樂源泉啊!
對了,上面的台州話測試題的答案是:
今天吃了一枚泡蝦,酥脆,好吃!
其他台州古早味文章
台州古早味|山粉糊就是甜糟羹嗎?
台州古早味|紅糖饅頭的要點
台州古早味|鴿子蛋桃漿,甜品中的補品
台州古早味|「嗜姜狂魔」台州人之:薑汁核桃調蛋
台州古早味|「嗜姜狂魔」台州人之:薑湯面
如果沒有食餅筒,台州人該怎麼過節?
台州古早味|千萬不要自己做楊梅幹
台州古早味|楊梅季裡楊梅飲
台州古早味|不是很烏的烏飯麻餈
台州古早味|復刻2毛錢1根的綠豆棒冰,教你一個訣竅
台州古早味|石蓮豆腐和青草糊,你喜歡哪種?
台州古早味|八寶飯:是飯,點心,還是甜品?
台州古早味|據說椒江人的夏天不能沒有洋菜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