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被朱元璋怒罵的「空心」植物

2020-12-16 華西都市報

苦楝:被朱元璋怒罵的「空心」植物

羽狀複葉。

楝花。

楝子手串。(圖片來自網絡)

楝樹花與宿存的果同枝。

  「(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練實(楝樹果實——編注)不食,非醴泉不飲」
  ——《莊子·秋水》
【編者按】
  夏日炎炎,酷暑難耐,欣賞和喜歡它的人可能不是很多。不過,王安石卻說:「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和王安石同時代的蘇舜欽在他的《夏意》裡,則描繪了一幅「別院深深夏簟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的幽美韻致,讓人讀後頓覺清涼。
  與古人相比,現當代文人眼中的夏天,則充滿了獨特的韻味。在《北平的夏天》中,老舍筆下北平的夏天是熱的,可一早一晚卻相當涼爽,可以做事。院內若搭起涼棚,就不會受到暑氣的侵襲。假若不願在家,可以到北海的蓮塘去划船,或在太廟與中山公園的老柏樹下品茗或擺棋。
  夏天,不只是一個炎熱、令人煩躁不安的季節,也是一個充滿無窮趣味的季節,千姿百態的夏天才是真正的夏天。
  夏天,在成都街頭的各種行道樹中,或很多人家的屋前房後,庭院曠野,都生長著一種與炎熱夏季「心心相印」的樹木。這種樹,就是苦楝樹。

  進入到綠肥紅瘦的夏季後,成都大街小巷時常可見淡紫色的楝花,花謝一地,便長出青青的小果實。《花鏡》說:「江南有二十四番花信風,梅花為首,楝花為終。」楝花盛開在春花盡落的暮春季節,古人將其稱為「楝花風」,有詩云「處處社時茅屋雨,年年春後楝花風。」
  楝,也叫苦楝,又名「苦苓」,諧音「可憐」,「苦戀」。一夜風雨,楝花零落,獨步於鋪滿楝花的路上,聯想起「可憐」這個詞,不由感嘆時光易逝,一轉眼間,花兒已隨細雨斜風零落成泥碾作塵,平添幾分無可奈何春又去的傷感。

空心的樹幹常形成樹洞

  楝是楝屬植物,據《中國植物志》記載,在中國有兩個種:楝和川楝。川楝的果比苦楝更大,小葉近全緣或具不明顯的鈍齒;花序長約為葉的一半。
  不過,在新的分類系統裡已經將川楝和楝都歸併到了楝這個種。這實在是個好消息,至少再不用區分它們之間細微的差異了。楝花的花序是腋生的圓錐花序,有很多分枝;花是兩性花,在一朵花中,同時具有雌蕊和雄蕊。
  楝花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它們居於中間的花絲會合生成紫色圓柱形的雄蕊管,管頂有10-12齒狀裂,雄蕊管上部的裂齒間著生花葯10-12枚。楝樹開花時,滿樹淡紫色花朵從葉腋處發出,一蓓數朵,芳香滿庭,淡紫芳華如煙。
  苦楝是落葉喬木,木質層粗糙有皺褶、質地較為輕軟,易腐爛中空。楝樹空心的樹幹常常形成樹洞,在樹洞裡,常有留存的雨水,還有樹木腐壞後形成的腐殖質,當鳥兒攜帶著其它植物的種子不經意地停留在苦楝樹洞裡,會無意中為其它植物在楝樹身體裡「播種」,久而久之,就可能會出現在一棵苦楝樹上長出了另外一種樹木的奇妙現象。

毒楝果,鳥兒的美食

  苦楝的果期在每年的10-12月,核果球形至橢圓形,掛滿枝頭經冬不綴,甚至在來年春天楝花又開的時候,還常有上年宿存的楝果掛在枝頭,花果同枝。楝果果熟時金黃色,被稱為「金鈴子」。傳說中,苦楝的果實是鳳凰的食物。《莊子·秋水》裡提到,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其中的「練實」就是楝樹的果實。
  冬日裡,楝樹的枝頭掛滿了苦楝果,這些對人類來說味極苦並且有毒的楝果,卻是鳥兒們的美食。灰椋鳥、灰喜鵲、白頭鵯等許多鳥類都以楝果為食,有些鳥類取食楝果後會將果核從嘴中嘔出,從而幫助其自然繁殖。白頭鵯通常會將果實叼到空曠的地方享用,來年在這些地方就會出現楝樹的幼苗。
  還有一些鳥類,囫圇吞棗地將整顆楝實吞下。楝果是一種肉質核果,種子受到堅硬果核的保護,經過鳥類消化道後,隨著鳥類糞便排洩後大多仍能保持完整的種子結構,從而通過鳥類傳播它們的種子。楝果的果核骨質,質地堅硬,外形多稜,將果核收集處理,稍加打磨,打孔後串起來可以做一個精美的手串。
  傳說上古之中,有一種獨角神獸叫獬豸(xie zhi),不畏懼苦楝的苦,反而以它為食物。「獬豸食楝,將以信其志。」據說,獬豸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圓睜,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被尊為「法獸」。

苦楝子的毒性最強

  雖然傳說中的百鳥之祖鳳凰和神獸獬豸,都喜歡吃楝實,苦楝樹的果實也是現實中許多鳥類的食物,不過,對人類來說,誤食楝果會中毒,誤食過多楝果或過度使用苦楝藥劑都可能導致中毒並危及性命。楝樹全株有毒,以苦楝子毒性最強,其有毒成分主要為川楝素,對人類的消化道有刺激作用,還可能引起腎臟,肝臟損害及心血管功能障礙。食入果實6—8顆即可引起苦楝子中毒。因此從苦楝果實中分離出的天然化合物對一些有害昆蟲有較強的生物活性,可用於防治農作物害蟲。
  苦楝樹的果實稱練實,也稱「苦練子」,除了藥用,古人記載,禾灰及子可浣衣,故稱為「練」,後從「木」旁而為「楝」,可見,楝樹的名字來源於古人對它的利用。《爾雅翼》中記載:「楝葉可以練物,故謂之楝。」
  楝葉是如何練物的呢?成書於戰國的《周禮·考工記·慌氏》記載了楝絲和楝帛的過程:「楝絲以涗水,漚其絲七日,去地尺暴之,晝暴諸日,夜宿諸井,七日七夜,是謂水楝。」燒苦楝木為灰水,把帛浸於其中,放在光滑的容器裡,塗上蛤灰,用水澄去灰渣,擰去水分曬乾,抖去細灰,再用楝灰水浸,又塗蛤灰,放入光澤的容器裡過夜,第二天又浸楝灰水,曬乾,白天在陽光下暴曬,晚上浸入井中,如此經過七日七夜。這種方法就叫做水楝。
  這種方式練絲帛,通過使用楝木楝葉製成的鹼性藥劑,除去了絲帛上的絲膠和雜質;通過曬,利用日光紫外線對生絲或坯綢來漂白。經過這樣練制的絲帛更加白淨、光澤,具有柔軟的質感。

楝樹是傳統鄉土植物

  楝花開後,楝樹葉加快生長,更加繁茂,物候也很快進入到了夏天。此時的楝樹已形成了枝葉繁茂的樹冠層。楝樹的葉極容易辨識。楝樹每一片樹葉是由許許多多的小葉組成的,小葉又由葉軸分枝2-3回,在葉軸的兩側排列成羽毛狀,小葉兩兩對生,有一頂生小葉,小葉的數目為單數。楝樹的這種葉被稱為2-3回奇數羽狀複葉。
  在民間,夏季如果被蚊蟲叮咬了,居民常常摘幾片楝樹樹葉揉成汁塗抹一下,可止癢、消炎。在中國南方,端午祭祀屈原時,因為祭祀的粽子常被蛟龍魚蝦偷吃,所以用楝樹葉包粽子投入江中。《荊楚歲時記》記載「蛟龍畏楝,故端午以葉包粽,投江中祭屈原。」古人用這種方式來寄託對屈原的懷念和保護之情。宋朝人還有在端午節時以「楝葉插頭,五採系臂,謂為長命縷」的風俗。
  楝樹在我國分布很廣,也算是我國傳統的鄉土植物了,而我們的祖先也很早就在栽培利用這種樹木。楝樹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溫潤的沃土上生長迅速,在酸性土、中性土及石灰巖地區也能生長,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區的良好造林樹種,在村邊路旁種植更為適宜。
  自古江南民居便流行「前樟後楝」,宅前種樟,宅後植楝。江南處處植楝,楝花風成為江南的一道獨特風景。「小雨輕風落楝花,細紅如雪點平沙。槿籬竹屋江村路,時見宜城賣酒家。」 叮叮貓/文

□連結
苦楝的「文化品相」

  苦楝是一種植物,但古今中外,它卻被賦予了許多歷史文化的內涵,很有意思。
  古人喜用楝花製作薰香。蘇東坡在雜記中曾記載,溫成皇后閣中香,用松子膜,荔枝皮,苦練花之類,沉檀龍麝皆不用。
  宋仁宗以謙恭節儉著稱於世,張貴妃每日燃焚用苦楝花、松子膜、荔枝皮這些尋常易得之物製成的香,而對在士大夫和貴族圈子中流行的沉、檀、龍、麝這樣的名貴香料一概不用。這種不走尋常路的方式甚合仁宗心意,其生前盡得天子寵愛,死後更被追贈為皇后。
  民間傳說中,當建立大明朝的朱元璋職業還是叫花子兼職和尚的時候,在一個寒風苦雨的冬天,又冷又餓的他靠著一棵楝樹休息,寒風颳過,樹上的楝果紛紛掉落,打在朱元璋長著癩瘡的禿頭上,朱元璋不由大怒道:「你這要死不活的爛心東西,不得好死!」後來,朱元璋逆襲成功,推翻了元朝當上了皇帝,派人一打聽,那棵欺負過皇帝的要死不活的樹居然還活得好好的,於是不依不繞地派人去將那棵楝樹砍了。那樹的主幹果然早已中空,應了當年的爛心咒。
  日本平安時期才女清少納言在《枕草子》中這樣提到楝樹:「楝樹之姿雖不美,而楝花十分可愛,花朵乾爽清麗,若盛開於五月五日,則更合時宜。」清少納言描寫事物常常寥寥數語,文字清淡而極有意趣。
  清少納言在《枕草子》還提到,端午時節,知己愛人之間用紫色紙包了楝花,青色紙包了花菖蒲的葉子,卷得很細的捆了,相互寄送表達心意。在中國,苦楝諧音「苦戀」,一樹花開,終結了春天,真是美好得讓人心醉又讓人無可奈何。也許,苦苦相思而心口難開的紅男綠女,可以大大方方地給對方寄上一枝苦楝花。
  叮叮貓/文

相關焦點

  • 苦楝:被朱元璋怒罵的"空心"植物
    楝,也叫苦楝,又名「苦苓」,諧音「可憐」,「苦戀」。一夜風雨,楝花零落,獨步於鋪滿楝花的路上,聯想起「可憐」這個詞,不由感嘆時光易逝,一轉眼間,花兒已隨細雨斜風零落成泥碾作塵,平添幾分無可奈何春又去的傷感。  空心的樹幹常形成樹洞  楝是楝屬植物,據《中國植物志》記載,在中國有兩個種:楝和川楝。
  • 苦楝樹苗3公分苦楝價格苦楝基地
    苦楝樹苗3公分苦楝價格苦楝基地大家好,我是太康縣豫農優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李軍營,今天我給你大家聊一下楝樹苗4公分苦楝樹價格苦楝樹作用我只說重點可以關注抖音豫農優品,苦楝樹是一種高大的喬木,多生長在曠野或者路旁,有時也會栽種,在房前屋後,這種植物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而且生命力極強,但它帶有一定毒性,也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特別是它的根皮和種子在入藥後能驅蟲止痛,也能消炎殺菌,下面是對苦楝樹功效與作用的具體介紹,大家可以重點了解一下。
  • 苦楝,苦楝!
    四顧尋花無果,才發現這奇香是來自頭頂上有著巨大樹冠的植物。一片片紫色的小花,如雲似煙,輕飄飄的罩在樹稍上。難怪這花的香味如此讓人沉醉。楝樹很高,它開滿了花的枝葉也很高,樹蔭下,楝花的香氣隨著春末溫暖而潮溼的空氣充滿了楝樹高大枝葉所覆蓋的空間。樹下的草地裡,也星星點點散著被吹落的楝花。很想探究下這是什麼花,可用了識花軟體也沒有結果。
  • 植物「雲」科普丨苦楝
    「紫絲暈粉綴鮮花,綠羅布葉攢飛霞」這是宋代梅堯臣讚美苦楝(liàn)樹的佳句。每逢春夏之交,苦楝樹開出一串串繁密的淡紫色花朵,散發出陣陣撲鼻的清香。明戲曲作家高濂在《草花譜》中便這樣贊道:「苦楝發花如海棠,一蓓數朵,滿樹可觀。」
  • 南京乞丐怒罵朱元璋,皇帝卻連連道歉,並賜她一座豪宅
    朱元璋脾氣絕不算好,他走出轎子來到罵人者的面前,這是一個乞丐一般的老婦人,見朱元璋到來依然怒罵不停,朱元璋問她為何咒罵自己,老婦人回復忘恩負義本就該罵。朱元璋讓她說明詳細情況,這婦人只一句話:我是韓成的老母。朱元璋得知她身份之後連聲道歉,並賜她一座豪宅安居,自己此後對老人盡到贍養的義務。
  • 苦楝:黃金果實掛滿枝
    楝樹除了樹幹粗壯,枝葉同樣是柔軟細緻,將細小的淡紫色花襯託得更加嬌媚迷人,花和樹如此懸殊的差異對比,使得苦楝花開時格外地引人注目。 進入盛花期的苦楝,具有一種特殊的香氣,滿樹的紫花乃由許多小紫花組成,細看每一朵小花都有五片花瓣,白中透著淡雅的紫,在初春陽光下看來花容如似霧,浪漫滿點。
  • 苦楝紫花浪漫 輕柔似煙霧圍繞
    每年三到四月苦楝花開,細細小小的紫花幾乎包覆著整棵綠樹,這樣輕柔又浪漫的花容,與紫藤流瀑的美全然不同,就像是被紫色的淡淡霧氣包圍,美得如煙似霧,而且還是紫色的煙霧。 儘管寶島春天不乏植物開紫花,人們卻將「紫花樹」美名給了它。春天看過苦楝盛綻模樣的人就會知道,「紫花樹」這名字還真適合它。苦楝為臺灣鄉土植物,臺灣人愛用臺語叫它「苦楝仔」,但因苦楝音似可憐,人們不喜將它種在庭院裡。
  • 滄縣14公分苦楝專業起苗
    滄縣14公分苦楝專業起苗14公分苦楝包括廢棄礦區、野郊公園、村鎮綠化等。苦楝作為北方地區的鄉土樹種,一直是園林綠化和荒山造林的重點應用樹種,目前苦楝樹的存圃量並不大,總體處於供不應求的態勢。當前,市場對苦楝的需求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是需求量大,二是品質要求高。近走的苦楝都是園林工程要的,對定幹高度,樹冠圓整度都有較高的要求。市場的精品苦楝樹並不多。這兩年有遠見、有實力的老闆就看到了這一點,早早行動起來,早改革早受益。苦楝稀植後,長得又壯又快,樹形又好,何愁沒有利潤。
  • 苦楝-中國法院網
    在我的家鄉,苦楝隨處可見,但因其名字帶有一個「苦」字,庭院中很難有它立足之地。  外婆的媽媽,被我們稱為「太姥」的慈祥老太太,院裡卻有一棵高大的苦楝。在綠樹合抱的村莊中,它居高臨下地俯瞰著村子,像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在呵護著他的臣民。  從我記事時起,太姥就是一個人生活。
  • 農諺:「菜青蟲,危害重,苦楝葉子要它命」是啥意思?
    因為,農諺就曾經說過,「菜青蟲,危害重,苦楝葉子要它命」,你完全可以利用苦楝葉子去消滅菜青蟲呀!孫大爺這麼一說,胡大哥大惑不解,胡大哥覺得苦楝葉子又沒有毒,怎麼能夠消滅菜青蟲呢?孫大爺見胡大哥有所疑惑,便詳細地給胡大哥聊起苦楝葉子消滅菜青蟲的事情來。
  • 煙臺苦楝樹苗如何種植與灌水要求
    概述苦楝是景區綠化中經常使用的花卉植物,它長勢優良,棵型好看,觀賞性很高。生長於小河沿岸、的原野、林緣和山谷。施肥方法要得當苗木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為了滿足苗木旺盛的生長需求,應及時對苗木進行追肥,追肥以速度效率肥為主。
  • 第十一章 驅蟲藥 苦楝根皮
    【藥用】本品為楝科植物川楝或楝樹的根皮。   【性味與歸經】苦、寒。有毒。入肝、脾、胃經。  【功效】殺蟲、療廯。  【臨床應用】1.用於蟲積腹痛  苦楝根皮驅殺蛔蟲作用顯著,為治療蛔蟲病的常用要藥,臨床上常配合檳榔、芫荑等同用;如單獨應用,也有療效。
  • 苦楝你認識嗎,一種苦苦眷戀家鄉的樹,全身都是寶貝
    苦楝春夏之交開花,花期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非常美麗,聞起來有淡淡的香味,漫天的淡紫碎花,點綴在綠葉叢中,一朵挨著一朵,一簇連著一簇,團團簇擁著明媚,恬靜而淡雅地綻放,陪襯著質樸寧靜的鄉間生活。苦苦地戀著家鄉土才能開的如此馥鬱。苦楝花開正是春晚時,這是一種「不與花魁爭春色」的普通樹花。
  • 發現鄉村美麗迷人的苦楝樹葉,冬日金黃的葉子熟悉的景色
    苦楝為楝科落葉喬木植物,高10-20m。樹皮暗褐色,縱裂,老枝紫色,有多數細小皮孔。生於曠野或路旁,常栽培於屋前房後。該植物在溼潤的沃土上生長迅速,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土、中性土與石灰巖地區均能生長,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區的良好造林樹種,在村邊路旁種植更為適宜。
  • 印象黃陂:苦楝花開
    苦楝花開,帶著淡泊,文靜的笑意。她柔美,細碎,嫵媚,羞澀,猶如一群情竇初開的少女,甚是可愛!苦楝的花期很長,有的年份竟能持續月餘。隨著花蕊的日臻成熟,花兒落了,便慢慢結出串串翡翠般的小楝果,隱藏在同樣翠綠的葉叢中,悄然成長。
  • 文山馬關:苦楝子樹下的甜蜜生活
    文山州馬關縣八寨鎮那古博砂仁種植。2012年以來,該村堅持「一村一品」產業扶貧思路,積極探索「支部+企業+種植大戶+農戶」的發展模式,帶領全村群眾進行苦楝子樹與砂仁科學套種,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 苦楝雜感:我們比之於野草野花的幸運
    為大戟科草本植物澤漆的地上部分。以全草入藥。春夏採集全草,曬乾入藥。嚯,以前都沒注意,原來還真是中藥呢!這種樹很快就能長得高高大大,還會開花結果,但這種樹聞起來就感覺苦,果子也不能吃,所以也叫苦楝。過年再回老家時,很少見過楝樹,倒是香遠益清的梔子樹、桂花樹,果子能吃的橘樹、桃樹和枇杷樹越來越多。
  • 【西散原創】陳珍秀作品 | 苦楝花開
    窗外,一樹的苦楝花正開得歡。細碎的紫花,碎碎地紫,團團簇簇地歡。在暮春的陽光下,大有雲蒸霞蔚之壯觀。微風吹過,一股芳香,馥鬱、清醇中又有那麼一點點甜膩味,彌散在空中。「一朵相應一朵精,一瓣更比一瓣新」。陽光下的苦楝花,開得與它的名字一點也不忌諱。繁密細碎的紫花,清新爽快。大傘似的樹冠,每一枝幹生長的樹葉,都像撐開的一把雨傘。
  • 一股馥鬱的香鑽進了鼻孔,原來是苦楝樹上的苦楝花香啊
    原來是苦楝樹上的苦楝花香啊。以前曾見過被伐倒的苦楝樹,它的樹皮有股怪怪的臭味,叫人作嘔,故長久以來,對它避而遠之,何況它結的果子不能像桃和梨那樣食用。在許多人眼裡,苦楝樹只用來防風,可它的枝幹往往易碎,這便剩最後一個用途了:做柴。
  • 苦楝花兒開
    找到柚子樹,找到了橘子樹,找到了薔薇花,找到了矮牽牛,小區的門口,終是看到那一樹苦楝花。    苦楝花,滿樹堆積,蓬鬆、柔軟、樸素、親切,淡紫的瓣,深紫的柱,蕊中一點金黃,就著五月的風,簌簌搖。星光萬千流瀉,紫霧薄薄瀰漫,明暖的陽光,淺淺的清風,紛紛揚揚的苦楝花,雲朵一般。    千言萬語滿溢而來,卻終是被一朵苦楝花,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