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視頻紀錄片組局,跟著陳曉卿在福州街頭尋味「早餐」|探店

2020-12-11 一點劇讀

文 | 周銳

當一個人試圖用美食來了解一個城市,那麼他會發現這座城市遠比想像中遼闊,更不說當一個人想用美食來觸碰一種文化、傾聽一種聲音,他面臨的是一個新宇宙。

12月3日晚上,福州達明美食街的閩菜餐廳「燕壹品」裡開啟一個特別的「宵夜場」,《風味人間》總導演、騰訊視頻副總編輯陳曉卿,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紀錄片《早餐中國》的總導演王聖志帶著《向著宵夜的方向》總導演韓經國、《開動吧!海鮮》總導演肖陸寧等一群媒體、嘉賓,吃了一頓地道的福州「婚宴」,宵夜菜式從福州特色糟鰻、糟羊到紅蟳粉絲、醉排骨,這頓飯讓每個人都在「宵夜的方向」裡不能自拔。

十幾個小時後,福州迎來清晨,王聖志站在一家小吃店裡,興致勃勃地招呼隨行的媒體與工作人員,「來,試試福州的福清滑,味道有的人覺得不能接受,但吃了會上癮。」酸筍發酵的酸臭氣味慢慢濃鬱起來,一瞬間你以為自己穿越到了《早餐中國》現場。

同一天早晨,陳曉卿帶著另一隊人馬到了飯店「老福洲」,朱樂賢則領著隊伍打卡另一家福州30年老店,尚幹依心拌麵扁肉。從三角糕、馬蛋、馬蹄糕到拌麵扁肉,真心實意向同行隊伍投餵碳水炸彈。

——而這是騰訊視頻2020冬季溝通會的「前傳故事」。朱樂賢將這場溝通會的主題定為「了不起的煙火氣」,還未說話,先用兩頓沉浸式體驗飯局引出了騰訊視頻《早餐中國》與《向著宵夜的方向》兩部紀錄片。

「在騰訊視頻自製紀錄片的時候,我們最初是思考,我們希望在哪個方面有突破?我們選擇了美食。」朱樂賢說。「經過三年多時間的積澱,我們對美食紀錄片進行了規劃,我們希望它形成三個IP的矩陣:『風味人間』『一日之食』『小滋味』。」

公眾或許能夠感受到騰訊視頻美食紀錄片的「野望」,不是早餐、不是宵夜,也不僅僅是水土風味,而是「這人間煙火,都在我的涉獵範圍」。

從早餐到宵夜,為什麼會拍美食紀錄片?

2012年國內美食紀錄片迎來爆發期,所有人都迅速感知到國內紀錄片市場不缺美食題材了。

從全球視角人文精緻的《風味人間》系列,聚焦街頭市井飲食文化的《人生一串》《都在酒裡》《江湖菜館》,到細分至食物類別、用餐時間的《天下一鍋》《宵夜江湖》《爐火江湖》等,短視頻輕鬆化《早餐中國》《向著宵夜的方向》等,「優愛騰B」等頭部視頻平臺皆有入局,連帶著華為視頻等跨界玩家出現,西瓜視頻、快手、抖音等新玩家們也在躍躍欲試。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9年我國至少上線18部美食紀錄片,而2016年至2018年,我國最受網際網路用戶歡迎紀錄片的類型,從歷史變為了美食,2018年美食題材紀錄片佔據了市場的45.6%,美食紀錄片呈現高密度霸屏狀態。

這樣的狀態好還是不好,美食紀錄片內容是成功還是失敗?答案是辯證的。陳曉卿在被觀眾市場視為一線美食紀錄片導演獲得認可的同時,但也遭遇了一部分批評。

「有一個國內的美食大佬說陳曉卿拍的片子、包括《風味人間》,這樣的內容讓中國美食無法走向世界,永遠去喜歡那些土得掉渣的,沒有文人氣質的,沒有審美的美食。一個紀錄片學術群裡面,也發生了同樣的問題。大家認為紀錄片應該是記錄時代,應該教育人民、鼓舞人民、弘揚正能量,不應該整天弄的這些,不是吃就是喝,太不嚴肅了。」陳曉卿玩笑道。

而在這個看似調侃的基調下,國內大部分美食紀錄片都被剝奪了意義。《風味人間》這樣尚且視角廣闊,人文氣息濃烈的作品,都被視為不嚴肅,那麼以短視頻形式拍攝了100集的《早餐中國》系列,還有同樣短視頻形式的《向著宵夜的方向》如何評價,以「食本位」聚焦於燒烤、火鍋、小吃等垂類食物的大部分紀錄片們又如何?

這讓陳曉卿開始了一些思考:為什麼要拍美食紀錄片?美食紀錄片能夠傳達一些什麼意義?美食紀錄片應該怎麼拍?

陳曉卿沒有為這些嚴肅的問題給出具體的答案,他講了一個故事。他曾經在美國一個同事家裡呆過一段時間,這個家庭裡有一個9歲的小男孩,小男孩雖然數學水平是只能數數家裡有幾扇窗戶的程度,但是他的論文課題是「論文化」。這麼宏大的命題讓陳曉卿都有些不知所措,「我就問他什麼叫文化?他說我們老師說,文化就是由人類創造的,並為人類享受的一切。這句話影響我很長時間。」

這句話無形中指引了陳曉卿,或許也引導了整個騰訊視頻美食紀錄片板塊的發展。

「我們做《風味》,從那以後我就成了一個美食家,每天和飯菜打交道,我慢慢地知道了食物確實是文化,不僅僅能看到不同的生活樣態,我們看到了自然的山水,也看到了種族生存的一些痕跡。在這個過程當中,我也在想食物,它已經不是食物,它背後藏著非常多的東西。」

或許可以簡單理解為,陳曉卿與騰訊視頻不再糾結一些形而上的東西或者聲音,確信了心中的想法,食物代表著一種文化。你可以從臺灣的烏魚子裡看到全人類的共同智慧,可以根據一包番茄醬從西班牙、義大利追根溯源到福建泉州,你可以從食物裡感受到家庭、社會、人類情感與宏大的歷史。而更重要的是,即便沒有共同的語言,食物讓大家彼此相通。這也是美食紀錄片的意義。

那麼為什麼食物客觀存在,聯繫客觀存在,仍舊需要紀錄片記錄?或許是因為時間割裂了歷史與聯繫,朱樂賢吐露,《早餐中國》拍攝的所有小鋪子地址,一年中有10%消失了,可能兩年20%左右就找不到了。

而紀錄片在延長它們的存在與痕跡。「社會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我們很多東西在不停的消失,紀錄片它的一個重要的意義,記錄時代,我們實際上在用食物記錄時代,我們正是為行將消逝的食物背影,在做忠實的記錄者。」

而有了這個理念,行業與公眾就能在精神層面對美食紀錄片釋放更多的空間與想像。

從風味人間到一日之食、小滋味,騰訊的美食紀錄片矩陣

觀眾如果仔細觀察騰訊視頻美食紀錄片的內容,會發現導演們雖然都秉持著「美食撫慰人心」的大原則,但是想要傳達的信息各不相同。

騰訊視頻計劃的三個美食IP矩陣中,以陳曉卿《風味人間》系列為核心打造的風味系列IP,旨在用全球視野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感受不同文明飲食文化的差異,深度討論人與食物的關係,衍生出的微紀錄片《風味原產地》、美食脫口秀內容《風味實驗室》有意以不同維度滿足觀眾需求。據了解,《風味原產地》在Netflix美食類節目榜首霸榜半年,第三季在國外多地區挺進前十。

陳曉卿透露,《風味人間3:穀物星球》的內容,會講述穀物與人類學、民族文化之間的關係。

而騰訊視頻新推出的「一日之食」IP,脫離了大視角,聚焦人間煙火,普通人一天的時間維度與餐食滋味,通過食物展現不同城市的人群肖像。

如《早餐中國》拍攝三季,並沒有講述一個深刻的故事,而是以碎片化的餐食記錄展現出龐大繁雜的中國早餐飲食文化,導演王聖志總結《早餐中國》系列的價值傳達,第一季是吃了早餐你就一天元氣滿滿,第二季是吃了早餐,就能找到回家的方向,第三季是太陽照常升起,早餐的意義在於,「讓我們重新熱愛生活,找到生活的一個方向。」

新上線的《向著宵夜的方向》雖然食物類型上沒有早餐系列的多元化,但凸顯的是市民的生活場景,聚焦身邊的、附近的美食關係,觀眾能從紀錄片中看見自己。

一日之食打造的是普通人的美食聯繫。此後,一日之食系列還將上線《沸騰吧火鍋 第二季》《開動吧!海鮮》等一系列紀錄片,「它是親切的,它是熟悉的,我們是立刻能夠進入的。」朱樂賢說。

而之後將推出的IP系列「小滋味」,是以味道為主題的細分領域紀錄片,切入視角更加微觀與私人化。「我覺得『小滋味』可能是我們記憶中的東西,可能是小時候的北海、小時候的白塔,我們青春的印記,成長的印記,它跟我們的個體心理感受是有關係的。」

在三個矩陣下,騰訊視頻的美食紀錄片通過宏大視角、精品化製作或者細分高垂直內容實現觀眾生活場景的全面覆蓋,紀錄片市場從單片生產走向了IP工業化生產。它一方面讓美食紀錄片市場擁有更多的視角,探索更多的內容可能性與連接性,另一方面讓用戶市場有了更多選擇,各部紀錄片門檻高低不同,或長或短,但總有一部能讓你點開屏幕,而這就能讓更多邊緣用戶進入圈層,擴大內容覆蓋面。

目前國內美食紀錄片還在持續發展中,內容上出現一波熱潮,但是商業價值開發還不成熟,大部分只是進行完成播出,內容付費,而美食紀錄片廣告、衍生周邊、線上線下商業聯動等開發還未出現穩定的體系。紀錄片IP矩陣化的運營,或許能為紀錄片市場商業拓展帶來更寬的發展空間,而騰訊視頻的美食紀錄片將實現怎樣的結果,值得期待。

相關焦點

  • 陳曉卿領隊騰訊視頻紀錄片美食之旅,釋放「了不起的煙火氣」
    本次活動以沉浸體驗的形式,由騰訊視頻副總編輯陳曉卿、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早餐中國》總導演王聖志帶隊,與來自全國六個城市的品牌、媒體、行業嘉賓深入福州市街頭小巷,在早餐、午餐、宵夜一日三餐中面對面交流美食心得,探店打卡本地美食,切身感受活動主題「了不起的煙火氣」。
  • 探店的兩天一晚:騰訊視頻紀錄片2020冬季溝通會全記錄
    作為一家自媒體的主編,筆者參加過各個平臺數不清的發布會、溝通會,但像騰訊視頻紀錄片2020冬季溝通會這樣富有沉浸感的活動還是頭一遭。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來到福州,分成三組,先以吃喝探店的形式,品嘗當地的各種美食。再以沙龍對談的形式,聆聽騰訊視頻2021年美食紀錄片的內容規劃分享。兩者融合在一起,令人對騰訊視頻美食紀錄片所希望傳達的「煙火氣」理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陳曉卿領隊騰訊視頻紀錄片美食之旅,釋放「了不起的煙火氣」
    本次活動以沉浸體驗的形式,由騰訊視頻副總編輯陳曉卿、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早餐中國》總導演王聖志帶隊,與來自全國六個城市的品牌、媒體、行業嘉賓深入福州市街頭小巷,在早餐、午餐、宵夜一日三餐中面對面交流美食心得,探店打卡本地美食,切身感受活動主題「了不起的煙火氣」。
  • 陳曉卿領隊騰訊視頻紀錄片美食之旅 釋放「了不起的煙火氣」
    12月3日至12月4日,騰訊視頻紀錄片2020冬季溝通會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本次活動以沉浸體驗的形式,由騰訊視頻副總編輯陳曉卿、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早餐中國》總導演王聖志帶隊,與來自全國六個城市的品牌、媒體、行業嘉賓深入福州市街頭小巷,在早餐、午餐、宵夜一日三餐中面對面交流美食心得
  • 探店的兩天一晚:騰訊視頻紀錄片2020冬季溝通會全記錄
    作為一家自媒體的主編,筆者參加過各個平臺數不清的發布會、溝通會,但像騰訊視頻紀錄片2020冬季溝通會這樣富有沉浸感的活動還是頭一遭。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來到福州,分成三組,先以吃喝探店的形式,品嘗當地的各種美食。再以沙龍對談的形式,聆聽騰訊視頻2021年美食紀錄片的內容規劃分享。兩者融合在一起,令人對騰訊視頻美食紀錄片所希望傳達的「煙火氣」理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跟著陳曉卿和《早餐中國》導演去吃早餐,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騰訊視頻副總編輯陳曉卿、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早餐中國》總導演王聖志帶領品牌、媒體、嘉賓組成的「餓人團夥」共享早餐、午餐、宵夜的「一日之食」。硬糖君就沒參加過這麼撐的活動,不愧是「了不起的煙火氣」。早餐的儀式感究竟是什麼?宵夜能夠幫助人更好睡眠?為什麼我們對碳水愛得深沉?
  • 一群饕餮客,跟著陳曉卿吃遍福州城
    12月3日晚,南國的福州秋風習習。穿過一條美食飄香的夜市,騰訊視頻副總編輯陳曉卿與全國一眾美食愛好者和媒體人士,在達明美食街一家名為「燕壹品」夜宵店裡坐了下來,品嘗著一道道福州的「夜味覺」。說是宵夜,實際菜色是按照婚宴標準安排,端上來的菜,一盤盤都豪橫的很。
  • 跟著陳曉卿老師去福州逛吃,是種怎樣的體驗?
    這兩天疏於寫稿,是因為我們借工作之名,在騰訊視頻紀錄片2020冬季溝通會,AKA跟著陳曉卿、朱樂賢、王聖志老師吃空鵝廠預算的活動上,實實在在體驗了兩天一夜的福州當地美食。  風味獨特的太平燕、扁肉拌麵,《早餐中國》裡的鍋邊糊、蝦煎,還有《風味人間》中的蟛蜞醬,我們都替你嘗過了。
  • 一群饕餮客,跟著陳曉卿吃遍福州城
    12月3日晚,南國的福州秋風習習。穿過一條美食飄香的夜市,騰訊視頻副總編輯陳曉卿與全國一眾美食愛好者和媒體人士,在達明美食街一家名為「燕壹品」夜宵店裡坐了下來,品嘗著一道道福州的「夜味覺」。說是宵夜,實際菜色是按照婚宴標準安排,端上來的菜,一盤盤都豪橫的很。
  • 在福州,和陳曉卿的一日食
    立刻起身去便利店掃蕩了六瓶橄欖汁,路過陳曉卿那桌,「咣」地放了兩瓶在他桌上,「一定要嘗啊,這是福州特色。」像一場喜宴,太平燕上了以後,陳曉卿、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早餐中國》總導演王聖志、被大家稱為「洪臺」的東南衛視總監洪雷,主桌上的人紛紛站起來輪桌敬酒。這場局排了6桌,擠滿了一樓整個大堂,臉喝得最紅的朱樂賢,被戲笑作今晚的新郎。
  • 跟《舌尖》導演陳曉卿逛吃一整天,福州好吃的都在這裡
    這兩天疏於寫稿,是因為我們借工作之名,在騰訊視頻紀錄片2020冬季溝通會,AKA跟著陳曉卿、朱樂賢、王聖志老師吃空鵝廠預算的活動上,實實在在體驗了兩天一夜的福州當地美食。風味獨特的太平燕、扁肉拌麵,《早餐中國》裡的鍋邊糊、蝦煎,還有《風味人間》中的蟛蜞醬,我們都替你嘗過了。
  • 跟著陳曉卿和《早餐中國》導演去吃早餐,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虎嗅網
    我看過多少集《早餐中國》、刷過多少遍《風味人間》啊,對吃的熱愛、對美食的知識,相信自己絕不在人下。直到硬糖君遇到了「正主兒」——《風味人間》總導演陳曉卿,《早餐中國》總導演王聖志。 12月3日-12月4日的騰訊視頻紀錄片2020冬季溝通會有點特別,以至於硬糖君差點以為這就是個美食打卡之旅。
  • 陳曉卿攜《風味人間》重回!騰訊視頻以「風味」IP撬動紀錄片市場
    中國擁有最富戲劇性的環境和氣候,從荒漠到平原,從山地到海洋,人們因循自然……」10月28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稻來傳媒與企鵝影視聯合製作,陳曉卿擔任總導演的全新美食探索紀錄片《風味人間》首度亮相,播出僅3小時累計點擊量便破億,豆瓣評分更是達9.4,定義了美食題材紀錄片的又一新標杆。如何把國人耳熟能詳的「美食風味」做出新意?這一次,陳曉卿將目光投向了全球。
  • 騰訊視頻紀錄片美食之旅 釋放「了不起的煙火氣」
    12月3日至12月4日,騰訊視頻紀錄片2020冬季溝通會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本次活動以沉浸體驗的形式,由騰訊視頻副總編輯陳曉卿、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早餐中國》總導演王聖志帶隊,與來自全國六個城市的品牌、媒體、行業嘉賓深入福州市街頭小巷,在早餐、午餐、宵夜一日三餐中面對面交流美食心得,探店打卡本地美食,切身感受活動主題
  • 跟《舌尖》導演陳曉卿逛吃一整天,福州好吃的都在這裡
    這兩天疏於寫稿,是因為我們借工作之名,在騰訊視頻紀錄片2020冬季溝通會,AKA跟著陳曉卿、朱樂賢、王聖志老師吃空鵝廠預算的活動上,實實在在體驗了兩天一夜的福州當地美食。風味獨特的太平燕、扁肉拌麵,《早餐中國》裡的鍋邊糊、蝦煎,還有《風味人間》中的蟛蜞醬,我們都替你嘗過了。
  • 在福州,和陳曉卿的一日食
    立刻起身去便利店掃蕩了六瓶橄欖汁,路過陳曉卿那桌,「咣」地放了兩瓶在他桌上,「一定要嘗啊,這是福州特色。」像一場喜宴,太平燕上了以後,陳曉卿、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早餐中國》總導演王聖志、被大家稱為「洪臺」的東南衛視總監洪雷,主桌上的人紛紛站起來輪桌敬酒。這場局排了6桌,擠滿了一樓整個大堂,臉喝得最紅的朱樂賢,被戲笑作今晚的新郎。
  • 陳曉卿:美食紀錄片這麼做
    6月,他領銜創作的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2》圓滿收官,口碑與流量雙豐收;接檔播出的《尋味東莞》延續了火爆勢頭,許多城市的宣傳部門給他打來電話,力邀他去當地「尋一下味」。最近,《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在「稻來」見到了陳曉卿。「稻來」是他三年前創辦的紀錄片實驗室,當時他剛剛進入商業平臺騰訊視頻,開啟了新的職業旅程。
  • 《早餐中國》:一場關於早餐的文藝復興|專訪
    中國人早餐的豐富性、地域性與原生態,是王聖志起心動念做《早餐中國》的原因。 距離福州1500公裡外的北京,騰訊視頻紀錄片工作室總經理朱樂賢也在思索,如何讓早餐更多獲得年輕觀眾的文化認同。去年研發的《風味人間》系列IP獲得極高的反響,自製美食節目《宵夜江湖》、《奶奶最懂得》也將在今年陸續播出。
  • 一日之食的溫暖從福州開啟
    來福州很多次,這是我吃過的最豐盛、最地道的福州早餐。」」而非「美食家」的陳曉卿,這次是以「主人」的身份——騰訊視頻副總編輯來到福州,騰訊視頻2020冬季溝通會在此舉行。海峽衛視作為騰訊視頻的合作夥伴,當仁不讓做起了東道,約請福州美食大V馬語襄助,把一日之食安排妥當。這一早的餐點就有老福洲的小食、尚幹依心的扁肉拌麵以及福清滑(《早餐中國》的老粉想必知道,這可是「早餐」的主角之一),嘴刁的老福州看了自是點頭,而遠道而來的客人們又覺得如何呢?
  • 早餐深似海:煙火氣是「親密」,是熱愛生活的依據
    本文轉自【中國青年報】;福州早餐「鍋邊糊」騰訊視頻紀錄片供圖 你了解你所在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早餐嗎?紀錄片《早餐中國》第三季收官後,總導演王聖志、紀錄片導演陳曉卿和企鵝影視紀錄片工作室總監朱樂賢,做了一件頗有煙火氣的事:領著一群人在福州城大街小巷裡走,尋覓理想的「一日之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