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如何守好上海疫情防控的「東大門」?今天的新聞發布會為您揭秘!

2020-12-17 上海發布

今天下午,上海舉行第77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邀請浦東新區常務副區長董依雯、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浦東新區衛生健康委主任李新明、金橋鎮鎮長沈英、浦東醫院院長餘波介紹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威主持新聞發布會。來看文字實錄↓

鄭錦:下面我介紹一下相關情況。一、病例情況。5月13日0—24時,無新增境外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治癒出院2例,其中1例來自俄羅斯,1例來自巴西。

5月13日0—24時,無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截至5月13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321例,治癒出院301例,在院治療20例(其中1例危重、1例重症)。待排查的疑似病例1例。

截至5月13日24時,累計報告本地確診病例339例,治癒出院332例,死亡7例。沒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

截至5月13日24時,沒有在醫學觀察中的無症狀感染者。

今天上午,又有5位患者出院,其中3位男性、2位女性,均為中國籍。明確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後,轉入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治療,在醫護人員精心診治和護理下,經專家組評估,認為符合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出院標準,於今日出院。為做好出院患者的健康管理,醫療機構將對患者開展必要的隨訪觀察。

二、醫療救治情況。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醫療救治。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完善常態化防控機制,持續強化發熱門診管理,不斷完善預檢分診,通過關口前移快速分篩、合理限流,有效防止發熱門診區域人群聚集。持續加強發熱門診能力建設,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快配置專屬CT,提升影像診斷能力。

各級醫療機構堅持一手抓常態化疫情防控,一手抓日常醫療服務,進一步做好分時段預約,在做好院感防控的基礎上,有序開展日常醫療服務,更好滿足群眾就醫需求。

市衛生健康委繼續開展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督導,做好各類場所的衛生監督檢查。

上海市公共衛生建設大會召開以來,本市積極貫徹大會精神和「公共衛生建設20條」要求,加快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現代化建設,不斷提升上海這座超大城市的公共衛生應急處置能力。

明天是第27個「國際家庭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將舉行全國宣傳活動,並在上海設分會場。活動主題是「守護家庭健康,助力健康中國」,將圍繞「家」展開,弘揚家風美德,守好小家、守護我們的大家,聆聽健康新節奏,熱愛健康、追求健康。在上海分會場活動上,本市將有多位專家圍繞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等進行解讀。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健康是人民群眾的期盼,讓我們一起不斷促進家庭健康。

董依雯:下面由我介紹一下浦東新區的相關情況。目前,浦東新區「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任務仍然繁重,特別是承擔著守好上海「東大門」的重任,發揮著全市經濟壓艙石的作用,新區更是毫不鬆懈全力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手硬、兩手贏。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新區貫徹落實「包幹」制度,做到街區、樓宇、樓組、村組、市場、企業等全覆蓋,近10萬工作人員奮戰在第一線,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嚴防嚴控,有效遏制了疫情蔓延。

截至5月14日零時,浦東新區累計確診病例61例,自3月2日以來浦東無新增本地病例,到3月21日所有確診病人均已治癒出院,無死亡。共開設集中隔離點42個,累計落實集中、居家隔離觀察共89062人(其中接收機場轉送入境人員20950人)。

經濟發展方面,一季度浦東部分重點指標逆勢上揚,實到外資21.6億美元,同比增長36.6%;吸引內資項目3948個,增長6.1%;新增內資註冊資本1176億元,增長1.8倍;工業投資97.5億元,增長26.8%。

一、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常態化各項措施。重點是守牢「東大門」。一是堅持「三個閉環」管理。(1)建立專用通道閉環落實分流排查,飛機落地後發現發熱或疑似症狀旅客,在10分鐘內安排急救車輛轉送指定醫療機構。(2)建立「直通車」閉環做好接送轉運,對居家隔離觀察人員形成「機場駐點登記、集中接送臨時集中留驗點、街鎮交接、居家隔離觀察」工作閉環,實現接送車輛全天候投入,社區人員24小時保障。對集中隔離觀察人員,到達集中隔離點後15分鐘左右完成入住。(3)建立社區閉環屬地隔離,社區為居家隔離人員協助安排日常生活服務,招募外語防控志願者,配合村居委會講解防疫政策。

二是堅持柔性管控,高效保障隔離點規範有序運行。(1)爭分奪秒,部門聯動增設隔離點。新區第一時間成立由多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做好人員接收和隔離安置工作。在防境外輸入高峰時期, 3月份24天開出36個隔離點,緊急配備2000餘名管理力量。最多一天開出4個隔離點。

(2)精準服務,暖心傳遞浦東溫度。新區的集中隔離觀察點除了接收入境、密接等人員外,還專門設置了用於安置入境航班機組人員、包機回國留學生的點位。比如,針對留學生群體,隔離點配齊配強管理安保醫護人員,加配心理醫生、專業社工,開展臨時陪護、情緒疏導、政策解讀等工作。

(3)優化流程,全面推進科學管理。依託區防控辦機場聯絡小組,隔離點加強與機場、發熱門診、相關街鎮之間的聯絡對接,暢通信息溝通渠道,制定人員接收方案、應急處置預案;規範集中隔離制度,完善旅客入住流程,確保接收及時、管理到位。

同時,新區疫情常態化防控關鍵是繼續發揮「5+1+2」包幹機製作用,抓住「落腳點」,管好「流動中」,服務「就業崗」,看緊「學校門」,做強「監測哨」。

二、有力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市復業。新區多措並舉,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創造有利條件。

一是雪中送炭,加快政策落實,加大財力扶持。全面推進落實支持服務企業18條政策舉措,確保「房租補貼、應急技改、科技型小微企業貸款貼息、科技創新券、人工智慧應用、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小微雙創政策申報」等即時落地。為近萬家企業給予財政資金支持;協調各金融機構為新區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和受疫情影響的中小企業落實貸款。

二是精準復工,千方百計推動產業鏈全鏈條有效復工復產。通過長三角聯動機制,全力確保交通物流運輸暢通,協調解決重點企業涉及江浙兩地的供應商、物流企業復工復產,快速推進51家產業鏈企業復工復產。聚焦新基建,制定5G基站建設實施方案,在「中國芯」「創新藥」等六大硬核產業中形成多項垂直行業典型示範應用,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力。

三是危中抓機,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注重發展在線經濟等新產業新經濟。利用浦東現有的產業基礎和制度創新環境,運用人工智慧、5G、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優勢,瞄準無人工廠、遠程辦公、在線文娛、在線展覽、在線教育、在線研發設計,大力發展在線新經濟(盒馬鮮生和叮咚買菜帶動全區網上零售增長70.3%)。

四是儘可能創造條件,全力推動各行各業加快回到正常發展軌道。(1)支持對境外來滬、部分國內地區來滬人員開展核酸檢測,確保重點人群「應檢盡檢」、其他個人「願檢盡檢」。截至5月13日,已經完成核酸採樣20164人,迄今未發現核酸陽性。(2)從抓應急物資的穩產增產,逐步轉向推進復工復產復市,從抓企業機構的恢復生產,逐步轉向推進全面生產和實現達產。目前,工業、主副食品、商貿服務、外資外貿等多領域均已全面開業復工。旅遊領域,「五一」假期新區開放的19家景區接待總人數74.2萬人次,全市佔比26%。從5月8日開始,坐落在浦東的20家A級景區以及迪士尼樂園、海昌海洋公園等重要景區已經陸續恢復開放,做到「限量、預約、錯峰、有序」。

——熱點問答——

浦東新區全面復工復產復市,加快恢復經濟社會運行秩序

Q

解放日報:請問董區長,浦東新區承擔了大量的防輸入工作,在壓力之下,如何繼續發揮好經濟壓艙石的作用,兼顧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

A

董依雯:在常態化推進疫情防控的同時,浦東新區全面復工復產復市,加快恢復經濟社會運行秩序,重點抓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推動重點項目開工建設,開展多次集中簽約活動,在汽車、醫療器械、智能製造、資產管理等領域,累計落地近4000個項目、投資總額超過3100億元。

二是持續推進投資上強度、上速度、上效益。今年新基建、交通設施、產業發展、文體項目等全社會固定資產年度投資超過2300億元,全年投資增10%以上。

三是著力打造特色園區,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六大硬核產業」,規劃布局20個具有產業特色和功能優勢的品牌園區。目前,正在加快推進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人工智慧島、機器人谷、金融數據港、智能製造服務園等建設,著力提高產業空間承載力和經濟密度。

四是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利用浦東在人工智慧、5G、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技術優勢和制度創新環境,在無人工廠、在線文娛、在線醫療、生鮮電商、無接觸配送等領域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一季度在線新經濟領軍企業均實現成倍增長。

五是積極釋放消費潛力,全力響應上海「五五購物節」,我們在品牌消費、新興消費、汽車消費、美食消費、家裝消費、夜間消費、文旅消費7個領域,推出160餘項營銷活動,日日有活動、周周有亮點,優化市民消費體驗。

防控境外輸入疫情,做好「三個閉環」

Q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CGTN):剛剛區長也提到,浦東是上海的「東大門」。請問新區在落實屬地責任、保障口岸防控方面,具體是怎麼做的?

A

李新明:前面董依雯副區長提到,浦東新區為了守牢「東大門」,做好「三個閉環」。新區衛生健康系統,為了防控境外輸入疫情,也是做好「三個閉環」,那就是醫療救治閉環、醫學觀察閉環、流行病學調查處置閉環。

一、醫療救治閉環。一是安排120急救車24小時在機場待命,確保10分鐘內車輛到位,將有症狀旅客送往定點醫院。二是集中隔離點和留驗人員每日定時健康監測,一旦出現症狀及時由120送醫。三是居家觀察人員每日定時健康監測,一旦出現症狀及時由120送醫。浦東共設發熱門診18家,隔離留觀定點醫院15家,發熱哨點41家。為應對輸入疫情,及時將隔離病房數量擴增一倍,為7家區屬綜合性醫院配置了發熱門診專用CT。

二、醫學觀察閉環。醫學觀察工作努力實現觀察全流程無縫隙、突發事件預案無空白。13家區屬公立醫院就近「包幹」42個集中隔離點,累計派出1700多名醫護和疾控、衛監等專業人員,嚴格消毒措施、落實個人防護、體現人文關懷,尤其是為小留學生、孕婦等特殊歸國人員制定特別預案。對65周歲以上老人等6類不適宜集中隔離的人員,經嚴格核實後,落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與街鎮、公安等協同開展居家隔離醫學觀察。

三、流行病學調查處置閉環。疾控中心抽調骨幹,組成66人的流行病學調查隊伍、49人的收送樣隊伍、21人的實驗室檢測隊伍。一是流行病學調查迅速反應、專業精準、全面可追。二是實驗室檢測三班輪轉、當日收樣當日清。三是規範有序分類做好接觸者管理。同時,我們也認真抓好「入城口」「落腳點」「流動中」「就業崗」「學校門」「監測哨」六個關鍵點,加強「內防反彈」工作不放鬆。

普通市民到浦東醫院看病不受疫情防控影響

Q

新聞晨報:請問餘波院長,浦東醫院作為接收浦東機場入境人員的定點醫院之一,具體做了哪些工作?如何協助海關、機場做好分檢分診,確保無縫銜接?另外,承擔了這些任務,對市民日常看病就醫有影響嗎?

A

餘波浦東醫院第一時間成立了24小時防境外輸入疫情防控指揮部和工作組,對於小留學生以及老人、孕婦等特殊旅客制定不同的應急預案,在科學防控、精準施策的基礎上,注重加強人文關懷。

為協助海關、機場分檢分診,醫院按照統一部署,組建由心內科、婦產科、重症醫學科、精神科等多學科專家組成的救治組,做好國際航班乘客的現場醫療保障工作,強化院前急救與院內救治的無縫銜接,全力守好上海「入城口」。

醫院將部分院內設施緊急擴建為獨立的隔離病區,對入境就診人員全流程、全閉環管理,保障嚴格排查、應收盡收,核酸陽性病例由負壓救護車轉運至市級定點醫院,疑似排除後的普通病例如果有基礎性疾病,則繼續留院治療,情況穩定的由120送隔離點,確保無縫銜接。

需要說明的是,普通市民到浦東醫院看病不會受到疫情防控的影響。醫院的境外人員隔離區是一個獨立單元,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實施封閉式管理。醫院發熱門診配置專用CT,提質增能到「六不出門」;對出入口、門急診預檢、發熱門診、病房探視陪護等各重點環節實施嚴格的管控措施。

浦東醫院還推出了多種便民舉措。包括率先推出網上預約掛號、預約住院、網上問診等服務,同時依託醫聯體,由家庭醫生協助籤約居民進行轉診預約,分時段來院就診。

正是因為這些措施,醫院得以在保障防境外輸入的同時,逐步有序地恢復日常醫療服務,手術人次恢復到去年同期72%,住院人次恢復到了65%,門急診人次已恢復到58%。

滿足基本醫療服務需求、保證危重症救治、保障慢性病人配藥

Q

文匯報:現在日常診療逐步恢復,如何在防控工作不鬆懈的前提下,保障醫療質量?另外,隨著復工復產,核酸檢測需求增加,目前新區的檢測情況如何?

A

李新明浦東新區各醫療衛生機構不斷加強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在守住「醫務人員零感染、院內感染零發生」兩條底線的基礎上,逐步有序恢復日常醫療服務,確保市民基本醫療服務需求能滿足、危重症救治有保證、慢性病人配藥有保障。目前,各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的門診、住院、手術等各項服務量已逐步恢復,部分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一是加強風險管控。強化病房管理,重點抓好新收治患者核酸檢測、出入口門禁管理、陪護探視管理、護工及工勤人員管理等關鍵環節。

二是實施分類服務。落實延伸處方、長處方等便民措施。重點保障孕產婦、急診手術患者、急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血液透析患者、惡性腫瘤患者等人群的醫療需求。逐步有序全面恢復預防接種、婦幼保健等公共衛生服務。

三是優化工作舉措。全面推行門診預約掛號、預約檢查,引導患者分時段就診,嚴格執行「一人一診一室」。支持區屬醫院建設網際網路醫院,推動「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發展。

此外,為支持企事業單位儘快復工復產,7家區屬綜合性醫院積極加強實驗室建設,提升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能力,目前日均可開展核酸檢測數近4000份。另外,區內還有6家具有核酸檢測資質的第三方醫學檢驗所,日均最大檢測能力可達近萬份,可以滿足日常復工復產檢測需求。現7家區屬綜合性醫院均能接受核酸檢測申請。

「接到人」「管好人」「守住門」

Q

東方網:基層社區是閉環管理中的「落腳點」,非常重要。請問金橋鎮,社區要落實哪些相應的責任?對於入境申請居家隔離的特殊人群,怎麼確保措施到位?

A

沈英目前,上海疫情防控已經從「一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雖然響應級別下調,但是疫情防控仍然不能鬆懈。目前,主要是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實做細居家隔離工作,管住管好居家隔離對象;二是做好首次來滬返滬人員進入小區時,身份信息、旅行史、健康狀況等基礎信息登記工作;三是持續倡導居民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比如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居家鍛鍊、密切監測健康狀態,使用公筷、公勺和推行分餐制等。

關於入境申請居家隔離的特殊人群的管理措施,做到「接到人」「管好人」「守住門」。「接到人」,就是特殊人群在經留驗點核酸檢測後,經本人申請,具備居家隔離條件的,我們安排專人專車接回社區,後續落實宣傳告知、監測體溫等措施。「管好人」,就是落實聯防聯控措施,確保居家隔離對象隔離時間達到14天。

「守住門」,就是守牢居家隔離對象的「家門」和「小區大門」,防止居家隔離對象隔離期內外出等現象。在服務方面,主要是提供「三個一」服務,體現社區溫度。向每戶隔離對象家庭提供1個「暖心服務包」,備有居家隔離注意事項、防疫友情提示卡等;為每戶隔離對象家庭建立1個微信群,根據對象需求,由居委幹部、志願者等為居家隔離家庭提供買菜、送餐等個性化服務;每天1個「愛心call」,由志願者通過愛心電話方式進行心理疏導。以上就是我們金橋鎮所做的工作和所採取的措施。

編輯:周寶平

相關焦點

  • 疫情防控發布會 | 浦東新區:全力守好上海「東大門」
    【新民晚報·新民網】今天下午2時,上海市政府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浦東新區副區長管小軍,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吳曉華,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尹欣介紹上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況。
  • 上海:守緊進滬「大門」,守好入戶「小門」
    人民網上海2月7日電 (唐小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突如其來。幾乎每天,上海的防控措施和範圍都在升級。  1月24日宣布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機制,1月25日關閉公共場館、取消大型活動,1月26日啟動「三個覆蓋」和「三個一律」……  2月6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春運錯峰返程疫情防控、交通運輸服務保障等相關工作情況。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蔡團結表示,返程客流高峰將要到來,通過大數據分析,大概正月十六前後,客流量會提升,大城市輸入性疫情風險增加。
  • 心手相牽,同守「東大門」 ——浦東機場第四輪第三戰隊T1分隊
    心手相牽,同守「東大門」 ——浦東機場第四輪第三戰隊T1分隊 2020-05-13 0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金域醫學助守中國「東大門」嚴防境外病例輸入
    當前,中國的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全國已經連續兩天無本地新增確診病例。但境外疫情擴散蔓延則給我國疫情防控帶來了新挑戰。其中,作為中國的「東大門」,上海在出入境的疫情防控方面壓力增加,防範境外輸入成為當前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嚴格防控境外輸入疫情的風險,近日,浦東新區新冠病毒防控指揮部正式委託上海金域醫學檢驗所負責浦東新區重點國家入境人員的核酸檢測工作。
  • 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海已督導檢查兩大機場客運貨運17次
    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海已督導檢查兩大機場客運貨運17次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陳斯斯 2020-12-07 14:51
  • 守好疫情防控 「南大門」
    ■張東鋒最近幾日,廣州新增境外輸入關聯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及相關防控工作備受關注。廣東是祖國「南大門」,廣州市是國際交通樞紐和華南門戶城市。做好常態下的疫情防控工作,守好疫情防控「南大門」,責任重大,絲毫不能放鬆。
  • 揭秘廈門機場、廈航等如何守好「空中大門」
    如今,外防輸入已成為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作為境外旅客進入廈門的重要關口,口岸部門、廈門機場、廈航等公司是如何守好「空中大門」,實施全鏈條無縫隙閉環管理的呢?昨日,晨報記者採訪了相關人員,為您揭秘背後故事。登機前設置多重體溫檢測關口其實,在小吳登機前,航空公司已經掌握了他的行程信息。
  • 疫情防控衝鋒在前 臨沂這群志願者盡職盡責守好兩界東大門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4日訊 「後邊的車都提前下車進行登記,車上乘客都要量體溫!」在臨沂市沂南縣磚埠鎮與河東區搭界的縣界疫情防控點上,蘇慶祥站在馬路中間的隔離樁旁,一直在不停地維持秩序,引導車輛通過,儘量減少擁堵。
  • 疫情防控新階段 廣州如何守好「南大門」?
    4月12日,廣州舉行第73場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溫國輝出席並介紹了廣州疫情防控的情況和復工復產的主要情況。境外輸入病例和境外輸入關聯病例均通過主動排查發現溫國輝介紹,截至4月11日24時,全市累計報告確診病例479例。
  • 「管住大門,守好小門」,上海街鎮居委織起社區疫情防控大網
    目前,上海的疫情防控仍處於嚴防輸入的關鍵性階段,大量外來人員返滬將為防控工作帶來更多挑戰。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歸根到底要靠基層。來自基層的可在全市推廣的好經驗、好做法,將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紮實的基礎。
  • 守好「東大門」丨黎城築牢守護群眾健康的「銅牆鐵壁」
    守好「東大門」丨黎城築牢守護群眾健康的「銅牆鐵壁」 2021-01-09 09: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丨虹橋機場國際及港澳臺航班轉至浦東機場
    3月24日下午2:00,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張建明、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上海大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嚮導、上海合合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湯松榕介紹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 小區、商鋪、辦公樓如何強化疫情防控?今天的新聞發布會直擊熱點
    今天下午,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在市疾控中心舉行第27場新聞發布會,邀請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市城管執法局局長徐志虎、市房管局副局長張立新、市衛生健康委監督所所長盧偉,介紹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市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處處長尹欣主持新聞發布會。
  • 上海:做好浦東、虹橋機場疫情防控,加強入境人員健康管理|疫情防控...
    【新民晚報·新民網】今天下午2時,上海市政府舉行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上海海關副關長蔣原,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威介紹上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況。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介紹,上海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走訪了解區屬企業減免中小企業房租工作落實情況。繼續會同口岸交通組協調做好浦東、虹橋機場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加強入境人員健康管理。市衛生健康委部署啟動新一輪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督導工作,繼續做實做強發熱門診。
  • 90後「疫」線擺渡人:我要為江蘇守好「東大門」
    原來是機場聯絡人告知,2小時後,上海浦東國際機場T2航站樓將有3名入境江蘇的旅客,請崑山中轉基地做好接駁轉運工作。郭昊馬上拿起手機與相關設區市對接,從接到指令趕赴崑山到現在他已經30多個小時沒有好好睡覺了。
  • 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 介紹上海疫情防控有關情況
    (原標題:上海通報:感染源初步鎖定!) 11月23日上午10:00,上海舉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疫情防控有關情況。
  • 上海:加強浦東、虹橋機場疫情防控工作
    【來源:澎湃新聞】3月18日下午2:00,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市司法局一級巡視員劉平、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彭文皓,介紹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鄭錦表示,上海市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進一步加強推進浦東、虹橋機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強入境人員健康管理。繼續開展美容美髮場所、消毒產品生產企業疫情防控情況督導檢查。 市人社局出臺疫情影響的一次性就業補貼政策,對支持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企業和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困難企業給予補貼。
  • 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海16區進駐機場接送需居家觀察人員
    2020年3月7日下午2:00,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上海海關副關長蔣原、市民政局副局長曾群,介紹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威主持新聞發布會。
  • 眾志成城 守好新疆「東大門」
    自治區黨委對哈密的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視。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艾爾肯•吐尼亞孜率醫療專家駐哈  密指導疫情防控工作。他形象地指出,哈密是新疆的「東大門」,是進出新疆的咽喉要道,也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  第一道防線。
  • 北京疫情防控發布會:加強京津冀疫情聯防防控 北京通州區設27個...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1月12日,在北京市疫情防控第208場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通州區政府副區長董明慧介紹,通州區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地處京津冀重要的交通節點,緊鄰河北交界。通州區認真落實農村疫情防控和省際交界卡口管控工作,加強京津冀疫情聯防防控,切實守好首都的東大門。據介紹,今年以來通州區的農村地區檢測12245人、3468個環境樣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總臺央視記者 張偉澤 王豐 鄧煜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