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兩山」論 從現代牧場看洪雅農業綠色發展

2020-12-25 四川新聞網眉山頻道


村民集中收割牧草

四川新聞網消息(餘靜 文/圖)曾經談起養殖場,很多人便「聞味色變」。近日,筆者來到位於洪雅縣東嶽鎮的現代牧業洪雅牧場,映入眼帘的是整潔的養殖環境、現代化的牛舍和生態養殖循環系統,也聞不到刺鼻的「臭味」。

據悉,現代牧業洪雅牧場佔地1000餘畝,目前存欄奶牛7000餘頭,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單體現代化奶牛養殖場。近年來,該牧場立足於資源化循環利用,以無廢棄物排放為目標,構建起一條「飼草種植—奶牛養殖—糞汙處理—沼氣發電—糞肥還田」的綠色循環產業鏈。其建成的沼液低壓灌溉管網輻射洪雅縣東嶽、中保、槽漁灘等鎮,形成6萬畝「沼液+草、茶、蔬菜、藤椒」等種養循環基地,實現糞汙資源化循環利用,成為全省循環經濟示範。

現代牧業洪雅牧場

種養循環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為不斷提升牛奶品質,現代牧業獨創「種養+」一體化生產模式:牧場建在草場,工廠建在牧場,完成奶業產業鏈的「最後一公裡」,實現全產業鏈、各環節無縫連接,生產過程實現無死角監管。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對該牧場而言,除了要養好每一頭奶牛,還要處理好奶牛排出的糞便。該牧場的每棟牛舍都配有刮糞機,刮糞機每隔一小時作業一次,將奶牛糞便收集到糞溝,再運到旁邊的調節池發酵,產生沼渣、沼氣和沼液。

「牧場產生的沼渣主要用於奶牛的臥床墊料,這樣既避免了潮溼的環境,又有助於奶牛產奶;產生的沼氣用於牧場發電,一年可以為牧場節約能源運營成本10萬元以上;產生的沼液則用於農田施肥灌溉。這樣,周邊農戶可以不再添加化肥,每畝大概節約生產成本500元。」該牧場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

據洪雅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餘能武介紹,該縣從2006年起,開始研究種養循環技術,逐步探索形成「牛場糞汙—沼氣發酵—沼液前置處理與儲存—低壓管灌溉農作物—牧草養牛」的循環體系。在牧場產生糞汙發酵處理後,通過長距離的沼液管網,密閉輸送到槽漁灘、中保等鎮的田間地頭,供當地農民隨取隨用,運用現代技術打造一個「現代牧場」,真正實現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

現代牧業洪雅牧場設施

撬動產業鏈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洪雅縣以現代奶業為重點,突出「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的綠色發展理念,依託新希望、現代牧場等龍頭企業,走「龍頭企業+基地+專業合作社+適度規模養殖戶」模式,形成牧草種植、良種繁育、奶牛養殖、乳品加工、品牌營銷等「多業聯動」的循環經濟鏈條。

近日,在洪雅縣中保鎮種養循環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的牧草種植基地,農戶正在進行冬季黑麥草的田間管理工作。作為牧場的下遊產業,該種植基地裡種植了牧草與其他農作物共計3000餘畝。其經過牧場管道輸送的沼液施肥灌溉後,長勢十分喜人。

現代牧業洪雅牧場養殖圖

「我們生產出來的優質牧草提供給現代牧業洪雅牧場,生產的綠色有機蔬菜則全部銷往市場,優質牧草和有機蔬菜都是利用循環經濟管網提供的沼液進行灌溉。」洪雅縣瑞志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介紹,種養循環,不僅為農戶節約生產成本,還減少環境汙染。現在,該合作社每畝土地相比以前增收約300元,合作社成員每戶每年增收約1000元。

在該園區還有一個四川省農科院「多花黑麥草—高丹草試驗項目」基地。「2020年7月,我們來洪雅考察,發現洪雅基地的黑麥草平均畝產量高於其他地方試驗基地2至3噸。同時,黑麥草的品質更好。根據試驗數據,各類粗蛋白、無氮浸出物、微量元素均高於平均水平。調查後發現,試驗基地都是在種養循環示範區內,有機沼液的合理運用改善了耕地肥力,提高了農產品產量和品質。」四川省農科院院長牟錦毅在洪雅縣舉行的「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零碳農業」行動計劃發布會上談到。

沼液消納試驗田

現代牧業洪雅牧場種養循環模式,既有效破解了牛糞造成的面源汙染難題,又科學有效地實現了資源最大化利用,把以往讓人「頭痛」的牛糞「變廢為寶」,做到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共贏,通過帶動奶牛養殖產業鏈的發展,助力了鄉村振興。  

相關焦點

  • 從現代牧場看眉山洪雅農業綠色發展
    現代牧業洪雅牧場 攝影 餘靜種養循環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不斷提升牛奶品質,現代牧業獨創「種養+」一體化生產模式,即牧場建在草場,工廠建在牧場,完成奶業產業鏈的「最後一公裡」,實現全產業鏈、各環節無縫連結,生產過程實現無死角監管。
  • 【評論】踐行「兩山」理念 推動綠色發展
    【評論】踐行「兩山」理念 推動綠色發展 2020-12-01 1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以「兩山」理念引領現代農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之本,其核心是發展現代農業。現代農業是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為引領,以綠色驅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不斷提高農業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農業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互促共進。
  • 四川洪雅:踐行"兩山論"竹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堅定不移踐行&34;,帶領全縣人民結合&34;和&34;,持續實施&34;&34;&34;&34;四大工程,竹林總面積達44萬畝。當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竹產業發展,將竹產業融入康養旅遊發展,制定了加快推進發展竹產業的意見,出臺了相關扶持政策,初步構建了&34;產品、竹林旅遊、竹筍食品等產業為支撐的竹產業體系,打造了竹元科技、一品源、和鑫農業等品牌企業,&34;不斷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
  • 踐行「兩山」理念 堅持綠色發展——「十三五」旅遊業發展成就系列...
    ,堅持生態優先,並將發展民宿作為生態優勢向經濟效益轉化的途徑,去年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十三五」時期,我國旅遊業積極踐行「兩山」理念,堅持綠色發展,結出累累碩果。「『十三五』期間,旅遊景區實行預警提醒和限制性措施,預約旅遊得到普及;旅遊行業實施綠色認證制度,《國家綠色旅遊示範基地標準》等相關標準出臺,綠色飯店、綠色景區等標準體系建立,同時實施綠色發展監管制度,綠色旅遊供給與消費的良好環境已經形成。」浙江省旅遊發展研究中心旅遊營銷與新媒體傳播研究所所長張苗熒說。
  • 「兩山」論的理論品格
    中國化的理論品格「兩山」論是來源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又指導這一實踐的中國化的綠色發展理論,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內容。「兩山」論的萌發、形成和發展與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實踐密切相關。在了解到餘村幹部決心關停汙染環境的礦山,依靠生態優勢帶領群眾致富的思路後,他看到了生態優勢與經濟優勢相結合的契機,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餘村調研後不久,習近平分別發表了《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和《從「兩座山」看生態環境》兩篇文章,標誌著「兩山」論的初步形成。
  • 綠色發展要聞丨建設國家公園是踐行「兩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綠色發展要聞丨建設國家公園是踐行「兩山」理念的生動實踐 2020-08-20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社科視窗丨一以貫之踐行「兩山」理念 爭做綠色發展重要窗口
    習近平總書記此次重要講話的一個關鍵詞、高頻詞是綠色。總書記強調:「要讓公園成為人民群眾共享的綠色空間。」「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讓綠色成為浙江發展最動人的色彩。」這些講話充分體現出總書記對推動綠色發展、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
  • 踐行「兩山」理念 護航美麗濱海
    踐行「兩山」理念 護航美麗濱海 2020-09-14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咬定綠色聳豐碑: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打造踐行「兩山」理論示範區紀實
    殺虎口旅遊風景區,是右玉發展的縮影。近年來,右玉依託近70年來打造的綠色生態優勢,踐行「兩山」理論,遵照習近平總書記對右玉的指示要求,大力弘揚右玉精神,一如既往珍視綠色,依靠綠色發展經濟,補齊貧困短板,築牢鄉村振興基礎,打造全域旅遊經濟新動能。一幅踐行「兩山」理論示範區的多彩畫卷,正迤邐展開。
  • 衢州:踐行「兩山」理念 打造美麗花園
    原標題:衢州:踐行「兩山」理念 打造美麗花園   這些年來,衢州市深入踐行「兩山」理論,一手抓生態保護,一手抓轉型升級,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2017年,全市省控以上斷面Ⅱ類水質全覆蓋;出境水質實現歷史性提升,首次達到Ⅱ類水。
  • 黃河流域煤炭礦區踐行「兩山」理論的思考
    傳統單一式、被動式的「末端治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有的生態環境治理與綠色發展需求。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要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
  • 甌江時評 | 踐行「兩山」理念 構建「紅綠融合」新麗水
    近年來,麗水牢固樹立「兩山」理念,堅持以「麗水之幹」擔綱「麗水之贊」,通過推動「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加快打通「兩山」轉化通道,激活高質量綠色發展潛能,用好跨山統籌、創新引領、問海借力三把「金鑰匙」,一手抓美麗,一手抓經濟,全力構建「紅綠融合」新麗水!踐行「兩山」理念,花園打造,建設注魂。
  • 踐行「兩山」理念|溫州:拓寬「兩山」轉化通道 打造鄉村振興品質高地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關鍵在於如何做好轉化這篇文章。近年來,溫州通過提升鄉村「顏值」、挖掘生態農業等有力舉措,加快拓寬「兩山」轉化的通道,推動群眾共建共治共享「兩山」轉化的成果,努力打造鄉村振興品質高地。
  • 打通「兩山」轉化通道的綠色金融機制創新研究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關鍵是將綠水青山的自然生態財富轉化為經濟社會財富。「兩山」轉化一方面由利用綠水青山自然生態財富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等實現,另一方面依託良好自然生態環境吸引經濟發展要素實現。綠色金融具有籌措資本、配置資源、強化激勵約束等功能,應該在「兩山」轉化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 四川洪雅:新起點 新業態 推動綠色經濟行穩致遠
    近年來,洪雅縣立足生態優勢,堅定市委「西優」方針,加快建設「兩山」轉化示範縣,吹響「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快國際康養度假旅遊目的地建設」的號角,實施提升綠色發展能級、拓展永續發展空間的戰略,開放布局高端新業態,力促產業聯動,在洪雅發展「綠色經濟」上行穩致遠。
  • 推動綠色發展丨綠色發展的洪雅經驗
    2018年,生態環境部公布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四川洪雅成功入選——這也是繼2016年獲得首屆「中國生態文明獎」後,洪雅再次蟬聯殊榮。 地處四川盆地西南、地貌呈「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洪雅,憑什麼能夠在全國眾多市縣中脫穎而出,闖出一條獨具特色的綠色發展之路?近日,記者走進洪雅縣一探究竟。
  • 各地林草頭條丨雲南:把「兩山」理念轉化為綠色發展的行動自覺
    魯家村的成功實踐,是對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一次大膽創新,解讀其發展模式,可為我省大型農業園區或村集體主導下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提供很多啟示。 規劃引領做好頂層設計。魯家村不惜重金聘請專業團隊,按4A級景區標準對全村進行規劃。
  • 山東省泰安市:發展生態水產 踐行「兩山」理論
    山東省泰安市:發展生態水產 踐行「兩山」理論2020-12-08 10:5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2017年以來,隨著東平湖網箱網圍取締工作全面完成,我縣堅持以「兩山」理念為引領,立足資源優勢,圍繞「提質增效、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目標,大力發展生態水產,穩步有序推進了東平縣漁業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聚焦轉型升級,打造東平湖大水面生態漁業。
  • 社科視窗28丨踐行「兩山」理念 建設生態強縣
    黨的十九大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同時強調「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簡稱為「兩山」理念)。磐安是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念重要萌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