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記得零九年仙劍三播出時,很多人都對紫萱和徐長卿相愛卻不能相守的愛情唏噓不已。
人們不理解為何兩個人明明彼此情濃卻要將對方深埋於心;
用相忘於江湖取代了相融與沫的與子偕老,以一句「成全對方」為三世的情緣寫下結語。
而今,時隔多年再回首這部劇時,我突然發覺自己從心底裡接受了這樣的結局。
並從他們愛情的執拗中明白了,感情並不是束縛住自己和所愛之人的理由,有時候離開才是解決所有紛爭,獲得美好的最好方式。
誰人都不能夠確保自己的感情一帆風順,一見鍾情並從一始終總不能佔據所有的可能性。
在董卿的情感經歷中,她的三段感情發於真心也得到了雙方的細心呵護,但最終還是在走到一半時劃上了休止符。
對此,董卿有遺憾,有悲傷,有嘆息,但獨沒有對當初選擇的懊悔,也沒有對曾經伴侶的怨恨。
感情的世界是變化莫測的,誰也不能夠保證最初的怦然心動能夠抵禦沿途的波瀾駭浪。
在現實的眾多抉擇中,雙方需要在感情和利益中取捨,感情需要在升溫或是淡然中重新審視過去種種和未來所盼。
02.
董卿的第一段感情,與大多數人青春正茂時的單純美好一樣,是異性間純粹的愛慕和欣賞,是在稚幼和成熟的交融中萌發的暖流。
這樣出生的感情是青澀的果實,在品嘗到甘甜的果肉後人們會無可避免地被苦澀的果皮逼退。
對於年少時因為心智的不成熟和對愛情過於理想化的認知,而使兩個人不歡而散的感情會讓人們對此刻骨銘心。
而衝破這一環節的蛛網,撥開愛情的第一層即較為淺薄的外殼,是繼續前行的必要條件。
董卿從這位最初的戀人那得到的認知使她為日後的情感經歷積累了借鑑經驗,也有了更多成熟的理智。
03.
感情中總會遇到這樣的一個選擇題,「麵包和愛情到底誰更重要」。
對此,董卿的回答是,「假如放手會讓兩個人更好,那麼愛情就不該成為阻止雙方追逐各自理想的絆腳石」。
黃輝和董卿的愛情在事業的變更上遇到了考驗,董卿在深思熟慮後選擇離開東方衛視去央視開拓她的職場。
對於這樣的抉擇,愛情必不可免因為雙方精力的轉移而慢慢淡化。
於此,兩人雖抱憾但皆是欣慰,他們幸然愛情的甜蜜沒有超越對於自己完善的渴望。
在失之東隅後,他們都在收之的桑榆中見到了撥開雲霧後的巍峨高山和蒼茫大海。
上帝在為你關上一扇門時會給你機會去打開一扇窗,與其苦苦哀求於緊鎖大門後已經轉身離去的人回頭。
倒不如在治癒傷疤時懷揣著希望推開全新的窗戶,給自己一次再次出發的機會。
以拼搏創出新的天地,於更高的平臺尋覓自己的出處。
04.
常聽老人們教誨後輩們感情講求門當戶對,雖然這聽起來像是對於現實的妥協。
但從各種角度出發,這句話所蘊含的也是愛情中真諦——平等。
董卿在央視工作時認識並愛上了當時炙手可熱的主持界新星程前,在這個才華橫溢的男人身上。
董卿看到的優點遠蓋過程前的劣勢,她對於程前的崇拜在一定程度上讓她在感情中處於低勢。
因為覺得眼前的男人是自己從未想過能夠得到的罕物,她的潛意識中會放低自己的姿態而去為了守住對方,也在期望越大中感受到了與想像不相匹配的落差。
所幸,董卿在時間的考驗中打破了最初的固有幻想。
在深知兩個人的差異後她離開了不會為自己帶來婚姻幸福的男人,為自己選擇了求索更多可能的寬闊未來。
而經由事實證明,董卿的選擇讓她不但在事業上取得了更大的收穫,也為她遇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創造了可能性。
希望是好東西,或許是世間最美好的事物。
一時的得失不會決定人的未來,懷抱著蕩然,眼載著憧憬,再去跌跌撞撞的前行總勝過在原地自怨自艾。
董卿失去過很多,但也在挫敗中收穫了良多,轉身離開的勇氣是讓她成長為如今模樣的先決條件。
未來的未知值得期待,心懷芳香才能夠最終親歷耀眼的璀璨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