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望郎媳」,和沈從文筆下的「童養媳」有區別嗎?

2020-12-11 瓊小敘

讀沈從文的《蕭蕭》,心中總有湧出一股莫名的無法言語的情感,在一個那麼乾淨,那麼純粹的大山村裡,卻因為「童養媳」的盛行,讓一個那麼單純善良的女孩和一個祖孫三代都是樸實佃戶的家庭,上演了一場「婚姻悲劇」。

女孩蕭蕭,十二歲就被家人安排做了童養媳。太年輕了,只有十二歲的她,怎能懂得什麼叫做「童養媳」?

蕭蕭從小無父無母,大伯家裡又甚是貧窮,沒有辦法,蕭蕭只得聽了大伯的安排。接親的那天,懵懵懂懂的她被扶著坐上了一頂花轎,聽著一路的嗩吶聲,睡上一覺,就來到了只有三歲的「小丈夫」的家裡。

一進家門,蕭蕭就承擔了帶小丈夫的任務,陪他玩,給他穿衣、餵飯,到了晚上,哄他睡覺。偶爾,蕭蕭還幫公婆做一點雜事。

蕭蕭就這樣成了一名名副其實的「童養媳」,生活在了夫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到了蕭蕭十五歲時,她已經高如成人,發育成一個亭亭玉立的女孩模樣了。在小丈夫家裡的長工花狗向她投來了熱切的眼光,蕭蕭只是長個,心卻還是一顆糊裡糊塗的心。

他總是趁著外人不注意,對著蕭蕭說一些羞人的情話,有時,還唱歌給她聽,把蕭蕭唱得心裡亂了。花狗又一番對她軟磨硬泡,海誓山盟,蕭蕭竟然當真了,就這樣,讓花狗唱開了心竅,成了個婦人。

接下來,命運又跟這名天真的女孩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她懷孕了。花狗怕事,獨自逃走了,蕭蕭肚子一日大過一日,事發後,長輩們紛紛指責她,按照從前的習慣,發生這種事情,多半是要沉潭的。伯父不忍,便要把她當作「二路親」再轉嫁,因為一時間也沒有人家來要蕭蕭,待她肚子裡的孩子生下來後,小丈夫家裡長輩見生的是兒子,就不讓蕭蕭嫁到別處了。

蕭蕭沒有上過學,也沒有去到山裡以外的世界去看看,她的認知和所思所想,全來源於周邊環境和人給她的影響。可以看出,她後來的所有行為,是沒有摻雜半點複雜的心性,一切,皆是自然天性使然。

花狗無疑是一個沒有擔當的「壞人」,他最大的壞,就是勾引了天真爛漫,不諳世事的蕭蕭,之後還拋下她,讓那樣一個弱女子獨自面對著一切的苦難和指責。

蕭蕭本可能面臨沉潭的命運,卻沒有,說明小丈夫的家人人心不壞;後來,看她生的是兒子,在農村,兒子可以當壯勞力,他們一家人又一併接受了蕭蕭和她的兒子。

十年後,蕭蕭和小丈夫「圓房」。

又過兩年,蕭蕭和花狗生的兒子牛兒十二歲了,家裡長輩也給牛兒找了一個長他六歲的童養媳……

我們仿佛看到,又一輪的悲劇即將重演。

這一切的悲劇源頭,皆因「童養媳」而起。

沈從文說,在湘西,每年到了臘月,就能成天的聽到接親的嗩吶聲;在清朝有民國時期,迎娶童養媳仍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

「童養媳」一般都發生在貧窮落後,生活能力十分低下的家庭。一些因為家境娶不起兒媳婦的人家,就會跑到外地去抱養一個女孩來做童養媳,而被抱養的女方家庭,大多也會有「養不起女兒不如早早找個婆家」的想法。

女孩出嫁時,一般都還是幼女甚至可能還是女嬰,一旦出嫁,她們就會一直生活在婆家,待到成年後再正式結婚。

「童養媳」是歷史時期一種特殊婚姻習俗,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但是對「望郎媳」這個詞,想必很多人都不熟悉。

童養媳是舊時貧寒家庭抱養童養女,以此解決兒子的結婚問題。那「望郎媳」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望郎媳」與童養媳基本相似,有所不同的是,童養媳一般都有一個明確的「小丈夫」,而「望郎媳」是先「嫁」到男方,等待未來「丈夫」的出世。

我們熟知的中國十大元帥之一的朱德,他的夫人康克清在還是女嬰時,就曾當過望郎媳。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大清王朝傾覆,民國建立。康克清就出生在那個風雨飄搖的一年,她的父親是江西萬安縣一個漁夫,全部身家僅有一條破船。康克清出生後,康父由於交不起漁稅被抓坐牢,家無口糧,還在月子期間的康母奶水嚴重不足。

這時,一戶羅姓人家剛剛經歷孩子夭折,那位母親還有奶水,他們便提出要領養康克清做他們家的「望郎媳」。

康克清的母親自是十分不舍,她的父親權衡左右後說:「孩子留在我們身邊,沒有奶水,又缺衣少食,實難養大,不如送給人家,也許是條生路。」

在康克清出生40天後,羅家派人前來抱孩子,康母抱著女兒,給她餵了口吃的後,緊緊摟著,不依不舍,最終不得不忍痛將女兒交到了羅家人的手上。

就這樣,康克清成了「望郎媳」被羅家抱養,羅母用她的奶水餵養了她,希望她能給羅家再帶來一個兒子。

遺憾的是,羅母不久後懷孕了,卻生下了一名女孩,而且,那個孩子不到半個月就夭折了。從那以後,羅母再未生育,羅家人便把康克清當作了養女,到康克清六七歲時,她在羅家已經能燒飯、縫補、打柴了。

羅家養母待她還算可以,養父則是陰晴不定,康克清活幹得不順眼了,養父會一通打罵;幹得乖巧讓人滿意時,略通文化的他也會給康克清說上幾段戲文、講上一個故事,什麼穆桂英掛帥、花木蘭從軍等,這些戲文與故事讓小小年紀的的康克清生出了一些智慧,增長了一絲骨氣。

1924年夏,大革命開始了。不到14歲的康克清借著上山打柴和挖豬草的機會,瞞著家裡人報名參加了青年赤衛隊,再之後,她還加入了紅軍,成為了一名革命戰士。1927年,她跟著遊擊隊來到了井岡山,在那裡,見到了紅軍的總指揮朱德,再往後,他們成為了革命生死伴侶……

相比而言,康克清無疑是望郎媳中幸運的那一位。

因為,從前的童養媳或是望郎媳,她們大多都沒有選擇,不會被送去上學讀書,從小就只能呆在家裡學習家務。不少童養媳和望郎媳從小就受到「公婆」們的歧視與虐待,如果遇到惡婆婆或是家庭氛圍不好的人家,打罵一定是少不了的,等到長大一些後,女孩不願意「圓房」的,還會被用上強迫手段。

就算是遇到待人好一點的家庭,童養媳和望郎媳在成年後才與「小丈夫」完婚,可是,他們之間的年齡差距較大,有的女子要比男子大五到十五歲不等。這樣結合的婚姻,大多都是湊合與將就著過日子,談不上幸福與不幸福。

新中國成立以後,共產黨領導全社會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解放,首先,就從婚姻制度入手,為中國的女性打開了婚姻的枷鎖。從此,無論男女,婚姻可以自主了,童養媳、望郎媳也可以帶著土地回娘家了,寡婦可以再嫁人,被出賣的女兒也能回到家中和父母團聚了!

女性同胞,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奴隸,她們一個個走向社會,獨立自主,成為了頂起半邊天的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童養媳、望郎媳已經成為歷史。

不過,再次品讀沈從文的這本聚集了山村女子的明潔素樸與城市女子的空幻猥瑣的《蕭蕭集》,對女性對抗環境改變命運,還是有了不一樣的體會。世間萬物,皆有因,皆有果……或許,你也可以看看。

相關焦點

  • 朱德妻康克清:從望郎媳到官至副國級,她史詩級奮鬥折射女性之光
    這時,一戶羅姓人家的一名女嬰剛剛夭折,羅母尚有奶水,對方提出要將康克清抱養作羅家望郎媳。那時,童養媳、望郎媳在江西當地的窮苦人家十分盛行,童養媳與望郎媳差不多,都是在很小的 童時候被婆家抱養。不過,兩者也有區別,童養媳在被婆家抱養時,都是有明確的丈夫的,當然,一般的童養媳都會比丈夫大上幾歲或十幾歲不等。而望郎媳,是先抱養到婆家,等待婆家生下兒子長大後再成親。
  • 沈從文:湘西作家筆下的深情和悽美
    沈從文曾經寫過一個悽美又細思極恐的愛情故事。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有兩個大兵在部隊過得很艱難,為了排解鬱悶,兩人經常忙裡偷閒,去附近的一個豆腐店喝豆漿。其實兩人的目的並不只是來喝杯豆漿,而是豆腐店的對面有一大戶人家,家中的女兒舉止優雅、美麗動人,兩人都對這位女子愛慕不已。但是他們知道自己無非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兩個窮大兵哪能得到這樣一位出身名門又美若天仙的女子青睞,他們只能把愛意埋在心底,希望能趁著喝豆漿的功夫多看一會兒。
  • 沈從文筆下的「翠翠!」鳳凰古城為她舉行了水上婚禮。萬人外觀
    沈從文筆下的「翠翠!」鳳凰古城為她舉行了水上婚禮。湖南湘西有一個美麗的古城!很多人都是熟知的!不過認識它的人都是根據這兩種方法,第一就是先現認識一個文學家沈從文先生!從沈從文先生的書裡面了解到了這裡!還有一種就是通過網絡了解到這裡的。其實看過《邊城》的這本書的人,都從沈從文先生筆下了解到這麼一個姑娘,她的名字叫做「翠翠。」沈從文先生筆下的翠翠給人一種天生善良,淳樸可愛、天真無邪,在她的生活倒印出了真、善、美。
  • 沈從文筆下的鳳凰古城,如今還有嗎?安寧不在,吊腳樓月租一萬五
    說到沈從文筆下的家鄉鳳凰,對湖南稍微有所了解的朋友都不會感到陌生,這是一座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邊陲小縣城。歲月流轉,今天的鳳凰古城還是沈從文《邊城》筆下那座幽靜的小鎮嗎?曾經的鳳凰古城與今天的鳳凰古城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 為何古代貴族要養「童養媳」?別再傻傻不知道,這是有錢人的套路
    別再傻傻不知道,這是有錢人的套路在電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現象,那就是在古代電視劇之中,窮人養不活自己的孩子,要不然把孩子送到貴人家當童養媳,要不把孩子送出去當丫鬟這是為了讓孩子有一條活路,那麼為什麼貴人家都願意養童養媳呢?畢竟養一個孩子不是小事,他們為什麼要花大價錢來養活這個孩子呢?
  • 隨筆|沈從文筆下遊俠與遊俠精神
    本文素材來自沈從文《鳳凰》與史記《遊俠列傳》,本文觀點個人一家之言,僅供參考。我之所以關注遊俠,是因為一樁小事。我經常去的一家化妝品小店有一女店員,曾經在另一家店處打工,老闆剋扣工資,我順手幫她要回工資,女店員感激不盡,每次見到我都特別高興,稱我為俠女。她竟然稱呼我為俠女,助人為樂就是俠女嗎?
  • 沈從文《湘女蕭蕭》:看似喜劇的結尾下,隱藏著濃濃的悲情
    剛讀完沈從文先生的《湘女蕭蕭》這篇文章,蕭蕭犯下大錯後被家人原諒,結尾喜劇收場,又過回了她的安穩人生,但是文章中所流露出來的悲情依然讓我久久不能平復。 蕭蕭十二歲時作為童養媳出嫁,那時她的丈夫才三歲並且還在吃奶階段。在她十五歲時,被家裡長工花狗引誘失身並懷了孕,犯下了傷風敗俗的彌天大罪。
  • 青花郎500ml與558ml究竟有什麼區別?
    最近,由於疫情的原因,很多酒的價格都有折扣和優惠,有很多的酒友趁著這個機會去擼酒的時候,發現青花郎20年有兩種,一種是500ml裝,一種是558ml裝,價格居然是一樣的,然後私信我說,這兩個有什麼區別?是不是500ml地寫著20,是不是基酒是20年的,558ml的要差一些?今天,就這問題給大家分享一下。
  • 沈從文筆下的邊城,真的就是鳳凰古城嗎?
    當然,這裡並不是真正的邊城,這裡只是沈從文老先生出生的地方。真正的邊城是在另外一個小鎮上,但是這裡鳳凰居然也有一個」邊城」的大寨門。今年一月底,我自駕車去廈門,竟然在晚上糊裡糊塗的來到了鳳凰,在這裡住了一夜,第二天觀賞了鳳凰的美景,之後再出發,並且平生第一次在這裡吃了一輩子不敢吃的油炸蠍子油炸蜘蛛油炸。。。嚇著您了吧?
  • 這個湘西古鎮,沈從文筆下的邊城,如今卻輸給了鳳凰古城
    實際上沈從文先生寫的邊城,是湖南茶峒古鎮,如今改名叫做邊城鎮,卻很少有人知道。而這些共同組成了沈從文先生筆下《邊城》一書中的情景,美景加上文藝情懷,讓很多70後,80後遊客充滿了回憶。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人家。這人家只有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
  • 沈從文筆下的鳳凰古城,她還在嗎?
    醉美湘西是鳳凰——憶鳳凰古城沱江的水,悠悠地流,仿佛在訴說著什麼。說她是江,卻又那麼溫柔,似乎叫河更為貼切。河邊的水車,輕輕地轉,以她為伴。踏在千年的石板上,徜徉在古老的小巷中,靜靜回味這湘西往事,感受翠翠和邊城的魅力。
  • 女主是童養媳的小說推薦,穿越農家童養媳,夫君在戰場上杳無音信
    只是後來竟然發現有人假扮夫君,這是什麼情況?《重生之名門童養媳》 作者:夜月未明書評:重生之後甜寵無比的童養媳文,女主重生前籤下離婚協議書,從此和前夫兩清,只是就算她離婚,陰謀還是在繼續,她被一場有預謀的車禍葬送了性命,重生到了男主的童養媳身上,男主是大集團的少爺,女主面對這個粉嫩粉嫩的正太老公,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有一絲想笑,說自己對他毫無興趣,我們小正太男主當然不高興了
  • 適合一個人散心的小城 鳳凰:原來它才是沈從文筆下的《邊城》
    許多人都以為鳳凰是沈從文先生筆下的《邊城》,殊不知這個故事卻是發生在一個不起眼的小鎮-茶峒。書中記載,茶峒清幽,風景秀麗,獨有獨特的湘西文化風情和善良的風俗引人入勝古色古香的吊腳樓旁邊有一座白色的小塔,塔身斑駁,歲月已經在塔的身上留下了屬於它的痕跡。看到這裡,不僅想起了沈從文書中的描繪:「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自此,我的茶峒小城之旅便開始了。
  • 適合一個人散心的小城 茶峒:原來它才是沈從文筆下的《邊城》
    許多人都以為鳳凰是沈從文先生筆下的《邊城》,殊不知這個故事卻是發生在一個不起眼的小鎮-茶峒。書中記載,茶峒清幽,風景秀麗,獨有獨特的湘西文化風情和善良的風俗引人入勝。它位於湘,黔、渝三省交界處,濃鬱的苗族名族風情,古色古香的邊城風貌,說不定你會在這裡找到一位像翠翠一樣的女子!
  • 去鳳凰古城是因為沈從文,想去感受他筆下湘西風情
    去鳳凰古城是因為沈從文,想去感受他筆下湘西風情,定了兩天的行程。結果玩了一天,鳳凰的確很漂亮,從那些古老的巷子走過,沱江兩岸的吊腳樓,一路上有很多人拿著圖片問你,扎彩辮嗎,穿苗服嗎,去苗寨玩嗎,坐船嗎?
  • 沈從文,追尋的現代生命形式,以及不停拷問生命的意義!
    在文中作者明顯地流露出對這個人物的僧惡和譏刺同類的人物形象還有《棉鞋》中的教育股長,《嵐生同嵐生太太》中的男生,《宋代表》中的宋代表以及《血》中的掛號處的漢子等。他們身上融合了封建階級的庸陋腐朽與資產階級的唯利是圖,代表了沈從文筆下最醜陋的一種生命形式。當然,在沈從文筆下的都市世界裡,生命形式是豐富和多樣的。
  • 話湘西,讀沈從文/郭一鳴
    張家界是國家森林公園,有三千多座石峰,高數十米至四百米不等,據說因一億多年前地層隆起,經過長年累月的風化侵蝕,神工鬼斧造就恍如懸浮山的奇特地貌,從金鞭溪、十裡畫廊向上望,巍峨聳立、千姿百態,從袁家界往下望,山峰雲霧繚繞、變幻莫測,著名電影《阿凡達》曾在該地取景,「張家界地貌」已成為國際學術界專有名詞。
  • 沈從文筆下的邊城茶峒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岸邊有船夫。,叫「三不管島」。
  • 沈從文筆下人物,大多家庭殘缺,不得愛情,其實都是沈從文的孤獨
    他父親叫沈宗嗣,自小立志從軍學武,長得高大結實,一表人才,性格豪放爽直,喜歡交朋結友,可以說具備當將軍的一切條件。 在沈從文的幼年生活裡,父親沈嗣宗為了追尋自己的將軍夢,常年在外漂泊,對沈從文的照顧和教育並不多。 二、父愛缺失,自我孤獨 其實,在家庭教育中,父親並不是局外人,他對孩子的影響,再好的母親也不能替代。而父愛的缺失,在沈從文的創作中得到詮釋。
  • 湖南最火爆的古鎮,是沈從文筆下的"邊城",一張套票即可暢遊
    這樣的想法無疑是錯誤的,其實每個古鎮都有它自己的特點。說起古鎮,也許會有很多人想到一篇文學作品,那就是沈從文先生筆下的《邊城》。鳳凰古城依山而建,在靠近山的一面修有古老的城牆,如同長蛇一般守衛著古城。在靠水的一面建有碼頭,河面上飄滿了烏篷船,在岸邊修建著精緻的吊腳樓,地方特色濃厚,是個欣賞美景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