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這場突如其來沒有硝煙的戰爭,肩負著安嶽縣脫貧攻堅使命的162支駐村工作隊積極響應號召,組成一支抗擊疫情的鐵軍,迎難而上、衝鋒在前,實幹擔當、勇挑重擔,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為廣大人民群眾築起一道道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
吹響「衝鋒號」,築起堡壘與防線
「讓我們同時間賽跑、與疫情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面對疫情,縣委組織部通過微信、QQ工作群向全縣駐村工作隊發出「動員令」,並印發《關於有序組織全縣脫貧攻堅幫扶力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吹響了全員聯動、全力以赴抗擊疫情的「衝鋒號」。
一時間,全縣駐村工作隊迅速返回工作崗位,積極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正月初二,我就返崗與村『兩委』幹部一道入戶摸排,並發動村上黨員參與疫情防控,村黨員趙小強還為村上捐贈口罩600個。」雙龍街鄉五峰村第一書記郭令林說。每個駐村工作隊包括隊長(第一書記)1名、隊員2名。全縣486名駐村工作隊員像郭令林一樣,提前結束休假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組成了配合各鄉鎮(街道)、村(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先遣隊」。
為有序高效推動各村疫情防控工作,各駐村工作隊堅持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宣傳發動黨員、村社幹部和群眾,組建宣傳隊、巡邏隊、執勤隊、消殺隊、黨員服務隊等精幹隊伍,築起了疫情防控的戰鬥堡壘與防線。隊伍之間相互協同配合,持續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重點疫區返鄉人員摸排和「5+1」管控服務、村社道路設卡執勤、家庭環境消殺等工作。
臥佛鎮木門村7組村民陳元合等十餘戶房屋較為集中,平時鄰裡關係較好,加之子女返鄉,相互串門較為頻繁。針對這種情況,第一書記趙純東賡即組織駐村工作隊多次上門宣傳,並教他們使用微信,通過手機視頻方式在家進行聊天,大大減少了病毒交叉感染的機率。
「我們通過廣播、微信群、面對面講等多種方式向老百姓宣傳疫情防控的相關要求和知識,提醒大家儘量減少外出,指導居家防控,做好心理疏導。」大平鎮紅鶴村第一書記陳利說道,經過多次走訪宣傳,現在全村老百姓都非常理解、支持、配合防疫工作。
多出「一份力」,踐行初心與使命
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全縣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們爭當「先鋒」、喊響「我是書記」「我是工作隊員」「我是黨員」,讓踐行「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的旗幟高高飄揚在防疫一線。
參與志願服務活動。「我是黨員、我是第一書記,疫情當前,我想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分擔。」興隆鎮大驥村第一書記代小勇如是說。他報名參加了縣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志願服務,成為一名志願者,負責在縣城中迪尚東購物超市門口防控點,對進出市民測量體溫、宣傳防控知識、指導正確佩戴口罩、勸返未佩戴口罩人員等工作。拱橋鄉東安村第一書記蔣錦仕、石羊鎮天成村第一書記陽舉均等第一書記也積極參與到志願服務中,在縣城地中海、元象嶺郡等小區開展宣傳教育、清潔消毒、體溫監測、垃圾清運、小區封閉管理等防控工作。目前已排查過往汽車500多輛,勸導隨意外出人員280餘人次、未佩戴口罩人員400餘人次,監測體溫7000餘人次,勸返外來車輛172臺次、外來人員80餘人次、回收廢棄口罩400餘只,勸散聚集聚餐19次,幫助小區業主採購食材19次。全縣41名第一書記、隊員主動請戰擔任志願者,在縣新冠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的統一安排下,參與防控工作。
積極為民辦事服務。疫情發生以來,為應對各鄉鎮暫停趕集活動給村民生活帶來的不便,不少駐村工作隊主動出擊,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掌握群眾對蔬菜、肉類、米、面、油等生活物資的需求,定期幫他們採購生活物資,解決實際困難。「多虧了工作隊他們,現在我小的那個外孫又有奶粉吃了,謝謝他們!」興隆鎮三合村村民楊思寬老人如是說。三合村第一書記唐九龍說:「我們組織各社社長摸底,掌握村民需求,現在已經拉了3次物資進村了。」李家鎮瓦窯村第一書記毛波和長河源鎮金堂村第一書記鄧政介紹說,近日他們共為40多戶農戶採購生活物資,老百姓不用出戶就能補充到蔬菜、肉類、油、鹽等,減小了疫情防控對生活帶來的影響,解決了不少村民的後顧之憂。
「舍小家」「為大家」。疫情防控教育宣傳,排查、登記外來返村人員,做好體溫測量和登記……這些是臥佛鎮蘆龍村第一書記劉淵和妻子周禮鎮安樂村工作隊員顧娟的第一要務,而他們1歲多的孩子卻因常常見不到父母而哭鬧不止。與村「兩委」一起24小時輪流值守村口、挨家挨戶宣傳防疫知識……南薰鎮報恩村第一書記陳洪剛和妻子南薰鎮報恩村工作隊員鄒華、雲峰鄉平頂山村第一書記李茂坤和丈夫兩板橋鎮自生村隊員李剛等「夫妻檔」放棄休假、與家人分離,戰鬥在貧困村抗疫第一線。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不僅是傾巢而出的「夫妻檔」,全縣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聞令而動,村落院壩、道路卡口,駐足的腳印、不變的音影,更加夯實了勝利的路子……他們堅信,只有群策群力守住了萬戶「大家」,才會有幸福安穩的「小家」。
奉獻「一份愛」,真情幫扶正當時
連日來,全縣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無畏抗擊疫情的英勇精神,極大地感染和影響著身邊幹部群眾。越來越多的群眾主動向抗擊疫情和助力脫貧攻堅工作靠攏,知恩報恩、奉獻愛心,貢獻自己的力量。
「瞬間感覺暖心!非常感謝大家的愛心捐贈。」2月7日,3輛載滿青菜、紅苕、豌豆尖、蒜苗、蓮花白、水白菜、大蔥、芹菜等蔬菜的小貨車駛入縣人民醫院。這是臥佛鎮大象村和鴛大鎮鳳儀村90餘戶脫貧群眾自發捐贈給防疫一線人員的蔬菜。
「在抗擊疫情面前,一線人員確實都很辛苦。」脫貧群眾方世英是大象村的蔬菜種植大戶。連日來,她通過電視、廣播、手機新聞了解到,這次疫情比較嚴重,就萌生了給醫務人員捐贈蔬菜的想法。「現在國家的政策好,讓我們脫貧了,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當前國家有困難,我們也想儘自己的一份力。」
千佛鄉瓦屋村駐村工作隊得知因疫情防控需要取消趕集,村民種植的時鮮蔬菜大量成熟卻無法外銷。面對村民的擔心和焦慮,駐村工作隊聯繫幫扶單位資陽師範校和資陽保安公司組織89名幫扶責任人、幹部、黨員以購代扶,購買白菜、花菜、萵筍、蘿蔔等蔬菜2000餘公斤,解決了群眾的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