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日報第424期
今日名言:習慣是一個人思想與行為的領導者。——愛默生
看三農日報,發現更大的產業!
「要聞」
1、2019年全國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啟動
近期,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和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制定《2019年全國水產養殖用藥減量行動方案》,印發各地組織實施。《方案》提出減少用藥的5條技術路線。一是使用優質苗種減少用藥。二是控制病害發生減少用藥。三是依法精準用藥減少用藥。四是推廣生態養殖減少用藥。五是加強日常管理減少用藥。
2、農業農村部:力爭2020年底全國海洋禁用漁具基本杜絕
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下發關於做好2019年違規漁具清理整治「清網」行動的通知,通知指出,力爭2020年底全國海洋禁用漁具基本杜絕,漁具網目尺寸基本合規,漁獲物幼魚比例符合國家要求。
3、農業農村部:非洲豬瘟納入強制撲殺 每頭1200元
4月1日,農業農村部公開了對於人大代表「關於強化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建議」的回覆,其中披露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就非洲豬瘟撲殺問題進行了研究,已經將非洲豬瘟納入強制撲殺補助範圍,確定撲殺補助標準為1200元/頭,各地可以根據豬的大小、品種等因素細化標準。據悉,國際上撲殺補助標準的通行做法一般為市場價格的50%至100%,我國現在的撲殺補助標準達到了市場價格的75%左右。農業農村部還披露,近期中央財政提前下達了2019年動物防疫等補助經費,並緊急下達了非洲豬瘟疫情防控經費,支持各地做好非洲豬瘟強制撲殺等工作。
4、中央財政以獎代補支持300個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
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近日發布通知明確,2019年繼續開展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培育壯大鄉村產業,中央財政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對300個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予以適當支持。
通知強調,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由各地結合建設內容,按照填平補齊的原則,集中用於扶持壯大鄉土經濟、鄉村產業,推進產業融合發展,推動建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鼓勵各級農業農村、財政部門按照規定統籌整合其他資金,撬動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投資,集中支持實施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
「地方大動作」
5、浙江首個菜鳥「未來園區」啟用 實現全流程無人操作
近日,在浙江嘉興菜鳥「未來園區」,商品按照包裹地址的不同進行自動分撥。 當日,阿里巴巴旗下物流平臺菜鳥網絡宣布浙江省首個菜鳥「未來園區」在嘉興市正式投入運營。據了解,菜鳥「未來園區」從存儲、出庫、拆零、貼快遞面單,再到分撥,全流程無人操作,實現了倉儲及分撥的智能化。
6、上海:出臺農機購置補貼管理細則
近日,上海市農業農村委員會、上海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上海市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管理實施細則(暫行)》(以下簡稱《細則》),對相關工作作出了指導。
《細則》明確指出,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的補貼對象是在上海市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用戶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規定,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實行定額補貼,即同一種類、同一檔次農業機械在全市實行統一的定額補貼標準,且中央、市級財政補貼定額原則上不超過該補貼機具市場平均價格的50%。
7、至2020年廣東將建100個縣域助農服務平臺
日前,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供銷合作社新型鄉村助農服務示範體系建設實施方案》(下稱《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建成100個縣域助農服務綜合平臺和1000個鎮村助農服務中心;到2022年,助農服務綜合平臺和服務中心經營服務覆蓋全省涉農村莊,基本建立起覆蓋全程、形式多樣、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助農服務示範體系,成為廣東省新型鄉村助農服務體系的重要支撐力量。
8、黑龍江省出臺水稻智能浸種催芽補貼政策 每斤種子給予補貼0.5元
從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獲悉,2019年,黑龍江省實行水稻智能浸種催芽補貼政策。此項補貼政策對符合標準的水稻實際種植者,按照每斤種子給予智能浸種催芽補貼0.5元的標準進行補貼,每畝最多按8斤種子核算。
補貼對象為在經縣(市、區、局)認定的智能程控水稻浸種催芽車間進行水稻浸種催芽的水田(合法耕地)實際種植者,包括農民、農場(林場)職工以及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和農民(農機)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9、寧夏出臺新政鼓勵支持就業創業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發布《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促進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出臺政策鼓勵支持社會成員就業創業。
據了解,在加大創業擔保貸款及獎補政策支持力度方面,自治區對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人員自主創業,個人貸款額度從最高10萬元調整到最高15萬元,其中,對畢業5年內在境內創業的大學生,可提高到最高30萬元。小微企業當年新招用符合創業擔保貸款申請條件的人員數量達到企業現有在職職工人數25%(超過100人的企業達到15%),並與其籤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可申請最高不超過3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
「產業新勢力」
10、叮咚買菜與餓了麼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近日,在阿里本地生活生鮮夥伴大會上,口碑餓了麼宣布建立全新的生鮮開放平臺,通過數位化、供應鏈、配送、流量、金融等五大方式服務平臺商戶共同成長。
同時,平臺生鮮板塊的零售品牌叮咚買菜與口碑餓了麼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將共同探索包括物流、營銷、售後、會員等在內的合作方向。
11、科學家揭示茶樹主動防禦病蟲害新機制
近日,安徽農業大學茶樹生物學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宋傳奎教授團隊研究發現,茶樹在受到侵害時會釋放信號物質順—3—己烯醇,健康的茶樹一旦接收到該信號,就能在體內生成順—3—己烯醇糖苷這一「防禦武器」並儲存起來。同時首次發現並驗證控制這一糖苷化過程的關鍵酶基因。該項研究成果以「順—3—己烯醇糖基化介導茶樹種間相互作用」為題,發表在國際植物學權威學術期刊《植物細胞環境》上。
12、報告:中國餐飲業步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美團點評今天聯合餐飲老闆內參對外發布《中國餐飲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內容顯示,過去一年中國餐飲市場規模已達4.2萬億,首次突破「四萬億」規模。
報告指出,餐飲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是行業結構轉向、供給側數位化、商業模式升維、智能商業、餐飲零售、精細化運營。美團點評餐飲學院院長白秀峰認為,中國餐飲業步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大數據成為餐飲新動能,在此背景下,餐飲人要用「以用戶需求為中心」來判斷餐廳定位的準確性,用「大數據思維」來驗證這個判斷的準確性。
13、未來種業發展的四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主要糧食產品市場化收購大勢所趨。國家糧食局下調了今年的最低收購價,會採取直補的方式,適當補助種糧農民。
第二個方向是種業高質量發展不可逆轉。高質量種業發展大有可為。其中,大宗作物品種換代升級空間很大,高附加值作物種子市場潛力巨大,經濟、特色作物種子種苗市場空間廣闊。
第三個方向是企業多元化發展大勢所趨。未來,種業企業的發展方向將向以育繁推一體化、全產業鏈和跨界融合為代表的集團化,以聯結小農戶、大市場和科研院所的平臺化,以種業+種植業、畜牧業、農化服務和金融為內容的「種業+」時代即將到來。
第四個方向是種業深度融合勢不可擋。未來政策導向將支持科企深度融合,支持品種權保護和品種選育「共審定」。
「觀點」
14、馬化騰:產業網際網路春天才剛剛開始!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表示資本對網際網路產業的追逐是有周期性的,並非寒冬來臨而是現在比較冷靜了,產業網際網路的春天才剛剛開始,中國的創新還有很大機遇。
15、麥康森:應全面禁止直接用小雜魚進行水產養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麥康森:在我國的傳統養殖習慣裡,喜歡用小雜魚作為餌料來養殖大魚。這種用『小魚養大魚』的養殖模式,經濟上並不划算,效率是餌料養殖的20%甚至10%。這種用更多的漁業資源投入,換來更少的漁獲物的生產方式是不可持續的。
麥康森建議,應全面禁止直接用小雜魚進行水產養殖,大力普及高效的人工配合飼料,同時加快立法保護海洋漁業資源、養殖環境和保障養殖產品的安全。
16、徐正談生鮮零售:多業態才是布局未來的正確姿勢
每日優鮮創始人兼CEO徐正認為,未來十年零售行業百花齊放是大趨勢,多業態出擊的企業將會有更多機會。「零售是一門慢生意,更考驗操盤手長遠的洞察和眼光。做一件事情一定要看十年,思考行業十年之後的樣子。」
「融資」
17、農業SaaS供應商「芝麻地」獲Pre-A輪融資
農業SaaS供應商「芝麻地」已完成千萬級人民幣Pre-A輪融資,由寒武資本領投,啟程創投跟投。創始人郭興源透露,本輪融資後,將重點拓展銷售渠道,並根據場景迭代和升級產品。
芝麻地成立於2016年,主要為果蔬批發行業提供網際網路信息技術解決方案,通過一次性初裝費和年費盈利。
本文由農俠會整理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