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驚蟄":南方習俗"祭白虎"、"打小人"

2021-03-01 南方消費網

今日為農曆正月十六,傳統的元宵佳節剛過,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又接踵而至,寓意天氣轉暖,春雷始鳴。5日下午,文化學者胡野秋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驚蟄並非節慶,沒有形成固定統一的慶祝儀式,但在各個地方上也有些獨特的民俗活動,「人們會祭祀雷神祈求風調雨順,同時在一些地方還會『祭白虎』化解口舌之爭、『打小人』寓意驅趕黴運,祈求吉祥。」

溯源流變:驚蟄原名「啟蟄」 節氣神為「雷神」

二十四節氣在中國流傳已久,但「驚蟄」最初的名稱卻並非如此。胡野秋介紹,該節氣在歷史上原本叫做「啟蟄」,本意為天上開始打雷,蟄伏的小蟲子驚醒後也開始活動。但因與西漢皇帝劉啟的名字相同,為了避諱而將 「啟」改為「驚」。「舊時曾經『啟蟄』、『驚蟄』同時使用,後來可能因為『驚』更加生動形象,『驚蟄』一名遂廣為流傳。」

歷史上,伴隨著中華文化的影響力的加大,同時由於農耕文明在天氣方面有很多相同的訴求,因此包括驚蟄在內的二十四節氣被中國臨近國家接受,並保留下來。胡野秋笑著表示,早在唐代,韓國、日本等國便都開始使用中國的節氣系統,「節氣名稱都是音譯過去的,現在韓語中『驚蟄』的發音與漢語發音完全相同。」

一年之計在於春,驚蟄的到來意味著春耕的開始,為了祈求風調雨順,人們崇奉驚蟄的節氣神「雷神」。過去在這一天,家家戶戶貼上雷神的招貼畫,擺上供品,或者去廟裡燃香祭拜。在胡野秋看來,這也代表著對大自然的一種期待,不希望來年會氣象災害。

「還有的地方會出門擂鼓,因為鼓聲與雷聲很相似。這也是對『祭雷神』的一種呼應,核心意義還是祈求吉祥。」胡野秋稱。

各地習俗:「祭白虎」化解口舌之爭 「打小人」寓意驅趕黴運

在二十四節氣漫長的流傳過程中,不少民間相關的自發活動逐漸演變成民俗,全國各地均有不同。比如在廣東一帶民間有在驚蟄「祭白虎化解是非」的說法,據稱白虎為口舌之神,每年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傷人,所謂「祭白虎」,便是祭拜用繪製黃色黑斑紋的紙老虎。

「有些地方的土地廟裡會有老虎的圖騰雕塑,祭祀白虎後,要用豬油擦老虎的牙齒,使其難以出口傷人,避免以後一年中的口舌之爭。」胡野秋介紹道。

「打小人」也是驚蟄當天南方仍然存留的習俗之一。人們在紙上畫好類似人形的東西,以之代替內心痛恨的人,同時以小棒槌等物進行擊打,寓意趕跑小人,終年便不會再有什麼黴運。胡野秋表示,類似這種習俗都帶有一些迷信的因素,屬於在舊文明程度不高時的解決辦法。

在食物方面,驚蟄當天倒並無特別的講究,僅在陝西、甘肅一代留有「吃梨」的習俗,表示可以離家闖蕩。不過,在胡野秋看來,這實際上是因為春天伊始,乍暖還寒,吃梨的目的是調理身體,「比如有的地方,沒有梨的話會吃棗,用意相似。」

「這麼多年流傳下來,隨著社會的變化,農耕方式的改變,人們很少再按照節氣進行生產工作,節氣基本名存實亡。」胡野秋最後略有惋惜地表示,節氣將來很可能會變為文化遺產存於書面記載之中。

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今日驚蟄節氣,為何要「少說話」?民間習俗打小人、祭白虎是啥?
    驚蟄是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驚蟄節氣正處於「九九」豔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中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到0°C以上,江南早已是融融春光了。長江流域大部地區已有春雷,南方大部分地區亦可聞春雷初鳴。「驚蟄」節氣後氣溫明顯回升,淮河沿岸樹木開始發芽、春長,春播作物開始播種。
  • 千年餘韻,"武所"中山!
    今天來到了距離縣城十二公裡處,具有千年歷史的「百家姓"古鎮"中山鎮"。古鎮現居住著102姓人家,被稱為"天下一絕"。該鎮還以「軍家方言島」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軍家話"著稱,它是中國方言史上的一個奇葩,更是中國語言文化的一個奇蹟!軍聲以贛語言為基礎音,軍家話後人以贛東為主,特別是撫洲金谿縣,融合了粵語,閩南話,客家話等多種語言。關於"軍家話"的起源,目前學術界存在多種爭議!
  • 行走大美青海之二:"惡魔之眼"與"千佛巖"
    "艾肯"在蒙語的意思為"源頭"。最早確切記載艾肯泉的是俄國探險家旅行家普爾熱瓦爾斯基,他於1885年在青海和新疆探險時所著的《走向羅布泊》中首次介紹了艾肯泉。艾肯泉是一個熱泉,又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熱溫泉,因為含硫磺過高,泉眼周圍飛鳥野獸不敢靠近,泉水流經之處寸草不生。
  • "一本堂"的歷史傳說 <一>
    文 鄭志錫 攝影 安 安 <<一本堂>>位於本縣蘆溪鄉奇嶺口村河西,又名"唐大司徒鄭公祠
  • 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居住"碉樓 享有"天然空調"美名
    李仁奇 攝其完善的地下水網、四通八達的通道和碉樓合一的迷宮式建築藝術,被中外學者譽為"羌族建築藝術活化石"、"神秘的東方古堡"。"的習慣。",供奉羌人的白石神(一塊卵狀白色石頭)。活化石"。
  • 從"無味精"到"炒豬肉":北美中餐館裡鮮為人知的六個秘密!
    從"無味精"到"炒豬肉",以下是最突出的幾點:1、你永遠無法複製中餐館的食譜你自己在家裡很難複製出中餐館的菜的味道,主要原因是醬油。你在網上找到的食譜與在中餐館裡所使用的成分不同。餐館裡的醬汁,通常是各種調料和醬汁的摻雜合成,由此調出各家獨特的味道。而廚師掌勺的功力也會帶來很大的差異,信不信由你。
  • 不能在日本隨便說出"蛤"
    在中國人來說的"蛤?"說得非常普遍,像是聽不清楚,或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的時候就會用"蛤?"要是搞不懂對方的意思,就可以說:"蛤?什麼,可以再說一次嗎?"完全沒有不敬的意思。但是在日本人來說這是非常沒禮貌的語氣,疑似"媽的!你說啥"這個意思了。要你這樣說他們就會生氣,覺得你沒有禮貌,因為這個詞啊,只有日本人在跟別人吵架,或者是輕視別人的時候才會用的字。
  • 絕不能在日本說出"蛤"
    在中國人來說的"蛤?"說得非常普遍,像是聽不清楚,或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的時候就會用"蛤?"要是搞不懂對方的意思,就可以說:"蛤?什麼,可以再說一次嗎?"完全沒有不敬的意思。但是在日本人來說這是非常沒禮貌的語氣,疑似"媽的!你說啥"這個意思了。要你這樣說他們就會生氣,覺得你沒有禮貌,因為這個詞啊,只有日本人在跟別人吵架,或者是輕視別人的時候才會用的字。
  • 關於"旅行"
    現在有一個時髦的詞叫"打卡",上班打卡、跑步打卡、旅行打卡⋯⋯,其實打卡就是個儀式感,你真正應該在意的是你在打卡中得到了什麼,是一份堅持、一份努力,還是只是個形式和新鮮感?真正的悲哀可能是,你打了很多卡,可是你依然不快樂不成功不進步,那就不是為他人做嫁衣,而是自欺欺人了。
  • 在"溫州小張家界"優雅地張揚
    張家界"的美譽。回走一會兒,便開始進入峽谷,路牌顯示為龍門峽景區(又稱溫州小張家界),又有路牌提醒"景區未開發,請注意安全"。沒有清晰的路道,儘是驢友走出的野路。這裡的優美風光與原始的生態,吸引了遠近很多的驢友來踏足此地。
  • 美政府對"美聯航"展開調查,施暴保安停職!股票一夜蒸發88億,CEO不知 "丁義珍"是誰
    你昨天知道的只是"冰山的一角"!最新進展是,美國政府已經對美聯航這一"虐待乘客"事件展開調查,那名負責 "實施"的保安人員被要求停職等待調查。該班機另一名乘客Tyler Bridges告訴CNN新聞,這名男子說,他是醫生,就因為他是華人,才被挑中拖下機。
  • 韓國女地鐵辱華:"你中國人吧,香港和大陸的都垃圾"!
    該女子對Fiona說"你是中國人吧,香港和大陸的都是垃圾",還咒罵Fiona大伯"你這麼大年齡了,應該在家等死啊!出來幹嘛"?然而,這名嫂子用中文罵老人,侮辱華人的原因只有一個:"因為她的男友沒座位"!
  • 加拿大籤證中心官網發布"重要通知":11月2日將有"新政"
    加拿大籤證中心網站(VFS)最新的一則"重要通知",通知說:"新的服務費"用於 2017 年 11 月 2 日周四起實施
  • 再遊"紅螺寺"品讀人文,觀養心境
    於是背上相機,約上好友,一起給"秋分"這一時刻留下些念想吧。經過75公裡的路程,來到了懷柔區"紅螺寺",一晃10年沒來了,就以拜訪老友一般的懷想,走進了紅螺寺!最早時寺院裡松樹很多,那時覺得非常肅穆莊重,現在種上了竹子,並竹已成林鬱鬱蔥蔥,真可謂曲徑幽長、柔翠剛勁,走在苔蘚點點的石板路上,朋友感慨!
  • 我參加"鐵色之旅.鷹廈回眸"的感受(二)
    有關舉辦"鐵色之旅.鷹廈回眸"活動的方案,我是在群裡看到的,剛開始並沒有很在意,過後又看了一遍,發現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旅遊活動。中學畢業後,又在陝西南部參加了鐵路建設,打隧道、架橋梁,還是和鐵路打交道。工作的幾十年間,我經常到外地開會、學習或者考察,選擇最多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車。這次參加"鐵色之旅.鷹廈回眸"活動,儘管路途遙遠,我還是乘坐火車往返。這種與鐵路之間的感情,可能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會真正的理解。
  • 重慶合川首屆"淶灘·宋風集市"助農文化節濃情開幕
    10月24日上午,千年古鎮淶灘甕城廣場古韻飛揚,重慶合川首屆"淶灘·宋風集市"助農文化節濃情開幕!下穿越的千年"鄉飲酒禮"表演、"金鼠嫁女"表演引來眾多遊人觀看,18種合川精品農特產品亮相集市,淶灘陰米、臘肉等展現千年味道!
  • "四知堂"是藥店招牌?楊家人不可不知的幾個故事!
    我們知道"四知"是東漢太尉楊震說的,但楊震這個人是誰?他來自什麼地方?這就要從頭說起。  一、洪洞楊國。        楊姓起源於商代。2700年前的周朝時期封了許多諸侯國,楊國就是其中之一,封地在今山西洪洞縣境內,歷史上洪洞縣就叫楊縣。古人以國為姓,楊國就是楊姓的祖源。古楊國遺址在今洪洞縣曲亭鎮安樂村以西、範村以東、敬村以北的原野上。
  • 美高梅參與"北京澳門周"大型路演豐富節目優惠與你歡度雙節慶
    繼在本月初與騰訊、阿里巴巴以及澳門航空合作推動"擴客源.興經濟.保就業"計劃後,澳門特區政府於9月26至29日在北京王府井大街舉辦"北京澳門周"大型路演,推動北京居民赴澳旅遊,加強京澳聯繫。是次路演美高梅以"傳統和創新的結合"、"實境和虛擬的結合"以及"大國與小家的結合"為設計主題,體現美高梅致力結合不同元素,為賓客打造耳目一新、獨一無二的極致文化娛樂旅遊。展位介紹美高梅旗下兩家綜合度假酒店的五星級服務及設施、藝術收藏、多元餐飲,以及多項澳門前所未有的藝文盛事等。
  • 我參加"鐵色之旅.鷹廈回眸"的感受(八)
    鐵道兵光大文化旅遊發展中心精心策劃的"鐵色之旅"系列活動的開局之旅,具有熟悉情況、積累經驗、豐富內涵、完善方案的作用,所以李衛華會長及組委會格外重視。"活動中,儘管在這之前,我倆有過微信私聊和語音通話。
  • 今日「驚蟄」:南方習俗「祭白虎」、「打小人」
    今日「驚蟄」:南方習俗「祭白虎」、「打小人」 2015-03-06 00:05:205日下午,文化學者胡野秋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驚蟄並非節慶,沒有形成固定統一的慶祝儀式,但在各個地方上也有些獨特的民俗活動,「人們會祭祀雷神祈求風調雨順,同時在一些地方還會『祭白虎』化解口舌之爭、『打小人』寓意驅趕黴運,祈求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