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畢業,你想到的是什麼?與同學、老師依依告別,離開心愛的校園,拍畢業照時扔起來的學士帽,還是食堂裡最美味的那道菜?
在這個特別的夏天,華東理工大學為返校、未返校的畢業學子們,精心準備了一系列畢業盛宴,卡通Q版「雲合影」、壯行紅燒肉、各院錯峰畢業典禮直播……他們玩得歡脫,又有點淚目。
Q版「雲合影」
這樣的一張Q版畢業合影,是如何「拍攝」出來的呢?小編聯繫上了華東理工大學黨委學工部的老師。
按學校安排,進入華理的本科生將在奉賢校區完成大一至大三3年的學習,第四年搬入徐匯校區。而在畢業季,很多學生都會回到生活時間更長的奉賢校區,拍上幾張照片留作紀念。但在今年這個特殊時期,奉賢校區尚未對外開放,不少學生跟老師反映,好想再跟奉賢校區的一景一物合影。
學生有要求怎麼辦?當然是滿足他們啊!
說幹就幹,學工部的老師帶著幾位學生,十幾天前開始了新一輪的忙活,「之前我們剛剛做了一個『與母校雲合影』的活動,我們提供了幾張不同的背景,有徐匯校區的、有奉賢校區的,掃碼後上傳自己的照片,再選擇背景,馬上就可以得到一張照片,還可以現場『美顏』。」
有了這個經驗,再加上兄弟學校提供的技術支持,他們馬上自創了華理的各種卡通場景、形象,以及帶有華理元素的獨特卡通服裝、配件,在雲端雲換裝,完成一張有華理特色的卡通Q版「雲合影」,當然也可以上傳自己的臉部照片、自定義背景,發揮想像力進行更自由的創作。
活動一經推出,馬上受到了學生的歡迎,不到2天的時間,就有三千多人「拍攝」了畢業照,不少大一大二大三的學生也加入進來,學工部的老師說,這也會成為華理的「保留」節目。
畢業季,自然少不了華理傳統的紅燒肉。濃油赤醬、肥而不膩、酥而不爛,華理的紅燒肉曾在2011年奪得上海校園「十大美食」一等獎及「最佳口感獎」榮譽,很多同學入學的第一頓「愛校餐」,就是從紅燒肉開始。
畢業季的這塊壯行紅燒肉與平時食堂的紅燒肉相比,絕對是大塊頭。學校還同時向畢業生派發「紅燒肉領取券」,憑券領取,既可以在食堂用餐,也可以打包帶回宿舍享受。
紅燒肉的美味,要得益於大廚的用心烹飪:首先,食材要好,即選擇品質好的肉;其次,師傅製作精心,在配料、火候上都恰到好處,保證燒出來的肉色、香、味俱全。紅燒肉由已退休的生寶琳師傅創製,是華理食堂的招牌美食,也是華理在上海高校的一張名片。
這塊紅燒肉,傳遞著學校對畢業生的深深祝福,也讓返校的學生們感受到母校濃濃的愛。
因為疫情影響,華理今年沒有舉辦大型的畢業典禮,取而代之的是錯峰、多場次、各具特色、直播式的畢業典禮。一大半的畢業典禮也從室內搬到了林蔭道下、廣場上,同學師生之間依依惜別,陸續踏上人生徵程。
化工學院舉辦線上畢業晚會,同學們把校園當做舞臺,錄製精彩的節目,通過B站進行晚會直播,觀看人次達到1.2萬。
塗柏均、田果、陳昊一曲《海闊天空》燃爆現場,也是對同學美好的祝願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王利民教授與學校漢服社學生合作,為今年從課題組畢業的1名博士、4名碩士、3名本科生舉辦了漢服主題畢業典禮活動。同學們身著漢服走上典禮臺,將漢服文化中蘊藏的端莊典雅詮釋得淋漓盡致。典禮中,同學們以茶代酒,向王利民行「鄉飲茶禮」,王利民老師則送上畢業捲軸,師生互禮互敬為本次典禮畫上圓滿的句號。
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將本屆畢業典禮按研究生、本科生各專業分為6個批次先後舉辦,將舉辦地選在了學院草坪。學院老師第一次在室外為畢業生贈送畢業捲軸,並撥穗正冠。
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的兩名學生,還為即將畢業的學長學姐手繪畢業照,費時一周,畫了七個班級兩百多人,發布後收到很多很好的反饋。畫裡的學長學姐紛紛轉發,不少人還聯繫他們要手繪原圖,誇獎他們,讓他們很欣慰:「希望每個學長學姐在未來都可以成為幸運且幸福的人,可以嘗試更多的不可能。」
信息來源:華東理工大學網站、華東理工大學微信、學在華理微信、《中國青年報》
圖片、視頻由校提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