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百名記者進百村」走進沁陽九渡

2020-08-30 沁陽網

遊客在九渡村丹河上泛舟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陳學樺 姬姣姣 攝

在南太行,有一個叫九渡的村子,最近去那裡的人都說,村子美得很,不僅有好多古樹、古民居、水磨坊,而且山清水秀,頗有點「豫北小桂林」的意思。

在九渡村,有個叫桂林的人,自打記事起就面對座座山,守著一條河,和村裡的老老少少年復一年過著緊巴巴的日子。

「山上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地無三尺平,大小災害多。」說起這個順口溜,桂林心裡不是滋味,「那會兒大部分村民住的還是石頭房,路不順,水不通,村裡無產業,集體沒收入,群眾收入低。」2016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00戶295人。

桂林姓劉,2016年,他放棄在山下的村醫工作回到山上,擔任沁陽市常平鄉九渡村黨支部書記。

8月初,沿著山路一路向北,路過河道乾涸的一渡、二渡……直到進入九渡,眼前一亮,豁然開朗。青山簇擁著小村,河水清凌凌的,棕黃色的蜂箱散布在蔥綠的山坡上,成群結隊的黑山羊沿著山路踏著餘暉歸來……相比名揚天下的桂林山水,這裡的山水多了幾分質樸、寧靜。

村子咋就變了樣?

村子咋就變了樣?劉桂林說,變化從焦作市發改委駐村幫扶工作隊「駐村」開始。

基礎設施差?修路挖井「補窟窿」!2015年8月,第一任駐村第一書記王晶來了。

她籌資130萬元,帶著自發組織起來的村民,人工鑿山擴路,用時8個月在懸崖邊修出一條3公裡長5米寬的路;九渡村13個自然村中有9個是靠天吃水,她找到當地富有經驗的「土專家」測到水脈,用時2個月打出了沁陽市目前最深的水井。

缺項目沒產業?內引外拓「建平臺」!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楊波、第三任駐村第一書記常紅虎來了。

兩人先後幫助村集體成立了丹峽旅遊建設有限公司、沁丹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發茵陳茶、蒲公英茶、連翹飲等產品,為深山裡的「寶貝」找到了「好婆家」。

2020年年初,第四任駐村第一書記程鑫進村了,半年多時間裡,他帶領全村發展「供銷社+旅遊」「水磨坊+旅遊」,在脫貧道路上走得堅定自信。

劉桂林說自己是扶貧的參與者,也是脫貧的見證者。

走出去學。他帶著村「兩委」幹部去山西學、去鄭州看,啥項目新、啥點子奇,他都記在小本子上。

請進來看。他領著城裡來的設計師在村裡轉,帶著攝影師在村裡拍。

功夫不負有心人。群眾眼看著九渡村變了:路通了,水清了,遊客多了;老磨盤變成了遊客打卡的「網紅點」,百年的石頭房變成了攝影師、畫家的「採風地」,村民釀的蜜、割的山韭菜、醃的韭花,都成了「香餑餑」。

曾經因窮困而愁容滿面的鄉親們,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

劉桂林說,不只是村子變樣了,村民的「精氣神」也不一樣了。

丹河邊,一個涼皮攤旁,劉雲正忙著招呼客人,臉上的笑容從容而自信。

劉雲家裡有5口人,父親年齡大了沒有技術,母親患病住院,還有兩個年幼的孩子,生活的重擔都壓在她的肩上。2014年,經常平鄉黨委和九渡村黨支部精準識別,劉雲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貧困的帽子戴在頭上可不好受,要自立,要翻身。」90後的劉雲立下脫貧志。她在駐村幫扶隊的幫助下學會了做涼皮,在景區擺起了涼皮攤,照顧母親和孩子的同時,每年能為家裡增收近2萬元。她家已順利地摘掉了「窮帽」。

飲水思源。劉雲能熟練操作電腦,作為村裡的「金融協管員」,她主動攬下了「煩難事」「跑腿活」,為全村脫貧攻堅工作忙前忙後。去年,劉雲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申請書裡寫道:「飲水思源就是俺的入黨初心。」

九渡村像劉雲這樣靠自己雙手脫貧的貧困戶已有86戶。

「有青山、有綠水,有歷史、有傳承,我們要利用好這些自然資源和文化遺存,大力發展鄉村特色旅遊,把遊客口中的『豫北小桂林』,變成實實在在的熱門旅遊地。」展望未來,劉桂林的眼睛又笑成了彎月牙。

採訪手記

九渡村是國家級傳統村落,因位於丹河岸邊的第九個渡口而得名。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通過駐村第一書記巧搭臺、引資源、注活水,村幹部思進、思變、思發展,美麗鄉村的環境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發展優勢,綠水青山變成了引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

在劉桂林的講述裡,美的不只是山水,還有一任任駐村第一書記赤誠的為民初心、一戶戶貧困戶堅定的脫貧信心、一位位村幹部奮進的致富決心,劉桂林從中看到了希望,有了幹勁,更有了期待。

在桂林敢比「桂林」的倔勁兒裡,記者看到,全村人攜手看青山、望綠水、奔小康,臉上的笑容真實而質樸,日子過得舒心而有奔頭。

鄉村名片

九渡村位於沁陽市常平鄉東北部、丹河峽谷風景區中心地帶。全村共13個自然村,208戶654人。九渡村曾是省級貧困村,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有100戶295人。通過發展鄉村旅遊、加工特色山貨、建扶貧小菜園等,2019年,該村退出貧困序列。

[來源: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陳學樺 姬姣姣]

·end·

監 制丨鄧學軍

主 編丨任戍東 統 籌丨李高聰 張培華

責 編丨尚發家亓萌 校 審丨陳改平 胡書華 韓菊豔

相關焦點

  • 「百縣百村百人」採訪活動走進巢湖三瓜公社
    「百縣百村百人」採訪活動走進巢湖三瓜公社 2020-11-09 11:14 來源: 合肥在線 據合肥在線消息  11月6日,在中國記者節即將到來之際,省委宣傳部、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共同主辦的慶祝第21個記者節暨「百縣百村百人」採訪活動在合肥啟動。
  • 百名記者進百村·遂寧全媒體大型採訪活動在射洪市沱牌鎮啟動
    8月1日上午,聚焦脫貧攻堅收官戰 記錄全面小康新生活——百名記者進百村·遂寧全媒體大型採訪活動出發儀式在射洪市沱牌鎮金舜村舉行,標誌著採訪活動正式啟動。  活動由中共遂寧市委宣傳部指導,遂寧市新聞中心、遂寧市扶貧開發局、市農業農村局主辦,遂寧傳媒集團、遂寧市新聞學會承辦,各縣(市、區)委宣傳部、各縣(市、區)融媒體中心協辦,將組織100名記者深入脫貧攻堅一線,去到田間地頭,走進農家小院,將鏡頭瞄準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決勝全面小康的生動畫面,深入挖掘遂寧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經驗、亮點和做法,講好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遂寧故事
  • 70多名記者、特約記者聚焦三百山
    12月12日至13日,贛南日報社2020年特約記者會暨聚焦安遠採風活動舉行,70多名記者在三百山映翠湖房車露營生態休閒公園,村集體帶領村民發展旅遊民宿,聽鳥鳴流水,夢幻愜意漸入夢鄉。同時,安遠縣找準旅遊和文化的嵌入點,推進客家民俗、贛南採茶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景區,讓遊客體驗到獨特的客家藝術魅力。在東生圍景區內,山水田園風光環繞著規模宏大、格局獨特的古圍屋建築群,遊客能賞四季花海、體驗客家文化、研學探索,親近自然山水。
  • 百名記者進百村|走進射洪市瞿河鎮中皇村
    12月10日《遂寧日報》05版村名片中皇村由原中和村、三皇村組成,距離射洪城區15公裡,全村幅員面積5.6平方公裡,下轄8個村民小組(村小組合併後),733戶、2040人,現有貧困戶108戶274人,均已脫貧。
  • 全國百名記者看鄭州,盛讚「冬天的鄭州變成彩色的啦」
    這次「豫記回家十年見鄭」和「百名豫記看鄭州」活動,由鄭州市委宣傳部、鄭州市委網信辦主辦,惠濟區委宣傳部、管城區委宣傳部承辦。  百名記者登上商代王城城垣遺址,參觀遺址保護及環境提升工程,工程以商城遺址為核心保護和展示對象,以還原文物本體真實性、具有歷史滄桑感的綠色開放空間為主要展示方法和手段,營造疏朗的景觀環境。
  • 「京畿福地 樂享河北」記者揭秘京西百渡的六大小鎮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 寇瑄)「京西百渡休閒度假區」包括淶水、易縣、淶源三縣,景區總面積6646平方公裡,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的北太行山中段,與北京房山區比鄰,交通便捷通達,處於京津1小時交通圈,擁有京津巨大的高端消費群體。
  • 百名記者進百村|協心村的民宿為啥這麼火
    山腳下,協心村駐村第一書記夏峰的房間裡燈火通明,端午假期要到了,他總睡不踏實,一起床就在微信群裡吆喝:「咱是旅遊村,形象可是飯碗,路邊不能亂擺攤,住宿保持乾淨衛生……」村民們也都攢著勁兒,夏峰的消息發出沒一會兒,群裡回復一長串。
  • 「主播進百村 帶你購好物」走進長江路街道果林村 為紫芽青蘿蔔代言
    「主播進百村 帶你購好物」走進長江路街道果林村 為紫芽青蘿蔔代言 2020-12-23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花百村,百村百味」尋味攻略①
    「周末去哪兒」升級版來啦「百花百村,百村百味」尋味小分隊馬不停蹄在路上美食、人文~大起底走村、串巷~尋族根那只是常規動作~~早上還在古鎮小攤咂摸著新鮮小餛飩的絲滑下午就能闖崇山峻岭環遊於石梯古道的風霜碼字修片急如火、視頻採編疾勝風一切努力,只為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鮮,最深入,最活潑的——「百花百村,百村百味」尋味攻略!
  • 百名記者百村行丨馬入田:「瑪汝!甜!」
    5月中旬至下旬,因為「脫貧攻堅·百名記者百村行」的機緣,記者蹲點這個村,發現了這個村莊平凡中的不凡。村裡有哪些項目,如何實施,村集體有哪些收入,用在哪裡,都通過「四議兩公開」,讓村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以前,村民糾結的點在於不公開透明,現在呢,一切都在陽光下,優親厚友不見了,說閒話的人,到一邊去了。 主歌,用心用情幫扶。57歲的粟某患有精神殘疾,不願去辦理相關手續,楊石磊「連哄帶騙」,開車送他去縣城白沙,為他辦理了二類低保。
  • 關於百企幫百村活動情況匯報
    儋州市扶貧開發辦公室關於百企幫百村活動情況匯報> 根據《海南省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提質增效行動實施方案》要求,有9家民營企業響應參與「百企幫百村行動,其中9家企業籤訂了共建協議,9家企業進村入戶調研
  • 百名記者進百村|「玫瑰」下出「幸福蛋」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孟向東 司馬連竹10月4日早上6點,天色破曉,地處深山的淅川縣毛堂鄉銀杏樹溝村仍然籠罩在一片朦朧中。伴著此起彼伏的雞鳴聲,39歲的肖永福開始忙碌:配雞食、掃雞舍、撿雞蛋、添水,他在養雞場內穿行,不時抹去額頭的汗珠。新的一天開始了。
  • 東洲街道:百味農家新玩法|「百花百村,百村百味」尋味攻略⑫
    打卡點一:新沙島得知第一站是新沙島,尋味小分隊早早就等在渡口——聽說才剛渡了一船的車子去島上讓尋味小分隊帶著你走進紅旗村,感受一把大地的藝術,一探究竟到底農作物能怎麼作畫?第四站:黃公望隱居地驅車進黃公望隱居地,最大的感嘆便是黃公望作為書畫大家,果然是好眼力,怪不得《富春山居圖》能流傳百代——他隱居的地點可真步步生幽、風情自然!
  • |「百花百村,百村百味」尋味攻略⑥
    「周末去哪兒」升級版來啦「百花百村,百村百味」尋味小分隊馬不停蹄在路上美食、人文~大起底走村、串巷~尋族根那只是常規動作~~早上還在古鎮小攤咂摸著新鮮小餛飩的絲滑下午就能闖崇山峻岭環遊於石梯古道的風霜碼字修片急如火、視頻採編疾勝風一切努力,只為第一時間為您奉上最新鮮,最深入,最活潑的——「百花百村,百村百味」尋味攻略!
  • 百名記者進百村趙老屯的幸福「椒」「香」樂
    百名記者進百村趙老屯的幸福「椒」「香」樂 2020-09-25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程崗村的「木」字訣
    程崗村現有3家規模較大的板材加工廠、十幾家中小規模加工廠和幾十家「一臺機器就是一個加工點」的作坊。「俺村的幹部和駐村書記可能著哩!」村民任保中笑眯眯地說。程崗村「兩委」班子成員家家都有板材加工廠,他們不僅自己發展,還鼓勵村民自主創業,從產到銷,一路傳幫帶。在駐村第一書記的幫助下,村「兩委」積極招商引資、搭建訂單式生產平臺。前年,程崗村與許昌智能電控有限公司結成幫扶對子,成立盛業包裝公司,訂單生產,產品直供許昌智能。
  • 嶗山區「百場公益進社區活動走進「畫家村「
    半島記者 劉紅7月3日,嶗山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百場公益進社區」活動走進沙子口街道大石社區,來自膠州市文聯的二十多名藝術工作者走進「畫家村」進行了考察交流。據了解,嶗山區沙子口街道大石社區,這裡四面環山,發源於嶗山西南麓的南九水河將該村分為東岸和西岸,青島市第一條公路臺柳路從村中穿過。據了解,旅美畫家梁凱回青考察相中了這個小山村,對標深圳大芬村,社區書記段存恩與梁凱一拍即合打造大石農民畫家村,幫助村民們走上致富的道路。
  • 「許鴻飛雕塑藝術百村展」走進陽東大澳漁村 「肥女」與美麗漁村...
    「許鴻飛雕塑藝術百村展」走進陽東大澳漁村 「肥女」與美麗漁村幸福相約 來源 : 發布日期 : 2020年12月30日 編輯:陽江日報訊(記者/費先霞 通訊員/林智慧)冬日的陽東大澳漁村,陽光鋪滿海面,漁船隨波搖曳,沙灘上,憨態可掬的「肥女」雕塑,吸引了一波又一波遊客觀賞、拍照。
  • 農行河南省分行啟動「進百校 走千村」活動,普及金融消費知識
    12月5日上午,農行河南省分行聯合河南工業大學共同舉辦「進百校 走千村」金融知識普及宣傳活動啟動儀式,拉開了為期一年的「進百校 走千村」金融知識普及宣傳系列活動序幕。根據活動計劃,在未來一年內,農行河南省分行將在全省範圍內開展金融知識進校園、進鄉村主題宣傳活動,力爭覆蓋100所學校,1000個鄉村。
  • 「許鴻飛雕塑藝術百村展」走進大澳漁村
    12月29日,「許鴻飛雕塑藝術百村展」走進中國古村落——陽東大澳漁村,吸引了眾多鄉親和遊客。全國政協委員、廣州雕塑院院長許鴻飛講述了他的雕塑與鄉村振興不可分割的聯繫,村民們愉快地與藝術家進行了互動。在許鴻飛的指引下,人們一一參觀了本次展出的雕塑作品,了解作品背後故事,感受置身美麗鄉村、享受藝術薰陶的幸福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