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套娃:精美手工藝品(二)

2020-12-24 網易旅遊

日前,在中俄文化大集中,俄羅斯手工藝品製作者展銷的手工藝術品頗受中國遊客青睞。小編特意盤點了精美的俄羅斯手工藝品,絕對讓人愛不釋手。去俄羅斯遊玩,可別忘了帶這幾樣特色的手工藝品回來!

在第五屆中俄文化大集上展示的俄羅斯手工藝品。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7月29日,在黑龍江省黑河市舉行的第五屆中俄文化大集上,參加展銷的俄羅斯手工藝術品受到中國遊客的青睞。

中國遊客選購俄羅斯手工藝品 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俄羅斯手工藝品製作者展示手工藝品 新華社記者 王建威 攝

1、俄羅斯套娃

俄羅斯套娃是一種木製玩具,是俄羅斯的特產,由好幾個繪有不同圖案的空心木娃娃組成的,這些木娃娃的大小不一,可以一個套著一個,因此叫做套娃。套娃上有許多的圖案,最常見的便是穿著民族服裝的俄羅斯姑娘,叫做「瑪特羅什卡」。

俄羅斯套娃還有許多的傳說,其中有一個是相傳有一對表兄妹住在相鄰的兩家,後來表哥離開了家鄉,由於十分想念表妹,因此每年都會做一個木娃娃,而且每年製作的木娃娃都比前一年的大一些,後來表哥回到家鄉後將娃娃套在一起送給了表妹,於是這種玩具便流傳了下來。


俄羅斯套娃 圖片來源:網絡

俄羅斯的套娃在十八世紀由日本傳入俄羅斯,並且在俄羅斯得到了發展。俄羅斯的被森林覆蓋的面積比較大,樹木繁盛而且有著很強的抗寒能力。樹木長得比較小,但是都比較結實,密度大。所以由它做出的套娃質量很好,套娃上的圖案由最初的三套車、雙頭鷹後來發展到如今的太子妃等等。每個圖案都有著自己的寓意,不同的顏色也反應了不同的意義,紅色是喜慶,紫色是高貴,黃色是活力,粉色是純潔,綠色是青春等等。

2、錫器

錫是古老金屬,錫之為器,自上古而延綿至今。錫素有「盛水水清甜,盛酒酒香醇,儲茶味不變,插花花長久」的美稱!

俄羅斯錫器工藝品已有三百多年歷史,錫是排列在白金、黃金及銀後面的第四種貴金屬。它富有光澤、無毒、不易氧化變色,具有很好的殺菌、淨化、保溫、保鮮效用。生活中常用於食品保鮮、罐頭內層的防腐膜等。


俄羅斯錫器 圖片來源:網絡

錫器上的圖案主要有玫瑰、宗教、莊園生活、還有荊棘等。常溫下錫的化學很不穩定,但是在很多的處理層序後,使錫器在常溫下很好地保存。金屬錫良好的伸展性,使雕刻的花紋可以展現。

3、德姆科沃玩具

德姆科沃玩具是源自城郊村莊德姆科沃鎮(現基洛夫)的一種傳統工藝製品,由粘土燒制。有著人和動物造型,是俄羅斯民族藝術形式之一,主要形象是婦女、馬、騎手和鳥樣造型的哨子。

德姆科沃玩具在維亞特卡已經有400多年歷史。它的出現與春天的節日——斯維斯杜尼亞節有關。在這一天,德姆科沃近郊的女性公民會用粘土塑造出公馬,公牛,公羊和鴨子形狀的哨子玩具。後來,這些造型就失去了神話色彩,成為孩子們的玩具,但這一行業並沒有消失,而是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這些玩具的生產就變成了藝術工藝。


德姆科沃玩具 圖片來源:網絡

玩具設計師開發出大量的裝飾圖案和色彩搭配。如今的德姆科沃玩具是俄羅斯受歡迎的紀念品之一。

第二頁:霍爾莫戈雷骨雕、紡織工藝品

相關閱讀》》》清邁手工藝 手工制傘

!

4、霍爾莫戈雷骨雕

骨雕藝術是俄羅斯文化藝術中的瑰寶。經考古發現,通過對骨頭的加工製作而成多種工具是俄羅斯古老的傳統。霍爾莫戈雷骨雕產生於阿爾汗格爾斯克州霍爾莫戈雷村一帶,它的藝術風格中融合了各種文化傳統:俄羅斯北部、俄羅斯中部、西歐(引入了荷蘭和德國工藝品、木版畫的技術)以及北方本土的文化傳統。

用來加工骨雕的原料主要是牛的管狀骨,骨頭是白色的,表面要磨去光澤。在瓦爾納維納村的藝術工廠中有40多種骨雕。骨製品還有裁紙刀、鉤針、發卡,以及首飾,如耳環、項鍊墜、胸針、珠串項鍊、手鐲等等。工匠們利用各種方法對骨頭進行加工,如浮雕式和縷空式。浮雕式骨雕是在骨板上用雕刻刀刻出圖案,而縷空式則要在骨板上鑽孔。


霍爾莫戈雷骨雕 圖片來源:俄羅斯旅遊中文網

霍爾莫戈雷骨雕的一大特色是上面裝飾了由小樹枝,小野果或者各種植物圖案。

梳子是這種工藝品最古老的類型。此外,骨雕製品還有煙壺、小盒、首飾匣、酒杯、桌面裝飾、小型肖像甚至鑲有骨片的家具。臺式雕塑也頗具盛名,其中包括一些著名雕塑作品的仿品(如莫斯科米寧與波扎爾斯基雕像)。

5、紡織工藝品

巴甫洛沃鎮頭巾、達花邊和刺繡是三種具有鮮明俄羅斯特色的紡織工藝品。巴甫洛沃鎮頭巾是繪有圖案的女士頭巾,一般是在單一色彩為底色的頭巾上繪出鮮豔的大花。沃洛格達花邊是一種用亞麻、絲或棉線在鏤空細紗網格的背景上編織出花紋圖案的裝飾花邊,可作為桌布、披肩、毛毯、圍巾、窗簾、床罩、餐巾、壁畫等使用。刺繡是是在不同的材料上以手工或機器方式織出花紋和圖案,繡法根據裝飾對象的不同而不同。

巴甫洛沃鎮印花頭巾

巴甫洛沃鎮印花頭巾 圖片來源:俄羅斯旅遊中文網

巴甫洛沃鎮(莫斯科的一個城市)頭巾是繪有圖案的女士頭巾,一般是在單一色彩為底色的頭巾上繪出鮮豔的大花。

巴甫洛沃鎮印花頭巾是用傳統的彩色印花圖案裝飾的羊毛和羊毛混紡頭巾,這種圖案最早在1860-1880年出現在莫斯科近郊的巴甫洛沃鎮。

巴甫洛沃鎮(從前的巴格羅茨基鎮)是俄羅斯最古老的紡織中心之一。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上半葉這裡生產的巴格羅茨基頭巾和薩拉凡十分精美,因為那是用一種由金線縫製的無紡布做成的。後來這裡的絲織業發展起來,從1860年起開始生產繪有彩色印花的羊毛和羊毛混紡頭巾。生產規模逐漸擴大並且產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

「沃洛格達」花邊

「沃洛格達」花邊 圖片來源:網絡

「沃洛格達」花邊是俄羅斯北方的一種獨特的民間俄羅斯藝術,流行於俄羅斯沃洛格達州一帶,並享譽世界。它是一種用亞麻、絲或棉線在鏤空細紗網格的背景上編織出花紋圖案的裝飾花邊,可作為桌布、披肩、毛毯、圍巾、窗簾、床罩、餐巾、壁畫等使用。主要有花草、禽鳥、雪花等花紋圖案,具有圖案豐富、線條簡潔、立體感強、工藝精美等特點。

刺繡

刺繡是一種廣泛流傳的工藝美術的藝術形式,它是在不同的布料,皮革,毛氈和其他一些材料上用亞麻,棉花,毛,絲線(常常是彩色的),甚至是髮絲,小玻璃珠,珍珠,貴重石材,金屬片,錢幣為織料,以手工(針,有時也用小鉤)或機器方式織出花紋和圖案。利用布料,毛皮,毛氈,皮革繡出圖案(刺繡的變化,常常以繡出的花紋相區別)。繡法根據裝飾對象(衣物,日用品,風格各異的裝飾牆)的不同而不同。


刺繡枕頭 圖片來源:俄羅斯旅遊中文網

相關閱讀》》》忍俊不禁!巴塞隆納街頭最惡搞工藝品

相關焦點

  • 你是不是在俄羅斯買到了義烏的套娃?!
    通過昨天的【外國人為什麼喜歡俄羅斯,最喜歡的部分又是什麼呢?】一文,我們了解到俄羅斯套娃是最受外國人喜歡的俄羅斯元素。 大淘寶如此便捷,何必捨近求遠,輕輕一點,好了,快遞哥哥已經把套娃給你送到手了。 只能粗略的看,細看那是不「允許」的~ 我可能買到了假的俄羅斯套娃,連續兩次被醜哭。 看看正版的俄羅斯套娃,這麼的美麗,這麼的可愛。再看看我買到的,感覺再也不會愛了!
  • 今天了解一下俄羅斯套娃的來歷,以後還有更多的套娃知識,爆贊
    第一節 俄羅斯套娃的來歷 大家好我是老明,從今天開始我將教大家俄羅斯套娃的製作過程,有喜歡木製品或套娃的,請關注我,我將一步一步的為大家講解
  • 只知道俄羅斯套娃精美可愛,原來「孕育」的故事如此動人
    俄羅斯套娃(俄語:матрёшка)是俄羅斯特產的一種木製玩具,一般就是許多個一樣圖案的空心木娃娃一個套一個組成,最多可達十多個,通常為圓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在桌面上,煞是可愛。俄羅斯套娃顏色豐富多彩,圖案各異,從14世紀發展到今天,形式和圖案都有很大的變化。最為傳統的圖案是一個穿著俄羅斯民族服裝的姑娘,叫做「瑪特羅什卡」,這也成為這種娃娃的通稱。
  • 趣知識:最俄羅斯的紀念品,關於套娃的6個小秘密
    比你想像的「年輕」俄羅斯套娃看似一個古老民間傳說的形象,但實際上,套娃誕生不過一百多年~套娃最早出現在1890年,藝術家謝爾蓋·馬柳京(С.В.上圖:七福神玩偶下圖:俄羅斯第一個套娃套娃的「真實姓名」套娃的俄語名稱Матрёшка(音譯:瑪特廖什卡/Matryoshka)是早期俄羅斯農村女性常用名字Matryona的暱稱,意為「女族長」、「家庭主婦」,這一名稱也形象體現了擁有
  • (小康紀事)黑龍江一面坡:俄羅斯套娃的中國生涯
    中新社哈爾濱1月22日電 題:黑龍江一面坡:俄羅斯套娃的中國生涯  作者 李柏楊 劉錫菊  走進黑龍江省尚志市一面坡鎮,一座座俄式老建築在皚皚白雪的映襯下顯得異域風情十足。四處可見的俄式小作坊裡擺放的各種款式「俄羅斯套娃」在陽光下璀璨奪目。近十年,一面坡有了一個新名字——「套娃鎮」。
  • 東正教聖殿聖三一大教堂,俄羅斯傳統手工藝套娃生產地
    俄羅斯超市裡賣的速凍餃子套娃是俄羅斯最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玩偶,不過其歷史不過百餘年,是19世紀末一位藝術家受一種類似的日本民間玩具的啟發創作的。套娃誕生於19世紀末,當時的工業技術已經有一定規模。因此套娃的製作工藝一開始就有一定的工業化成分。從選材、加工、染色、風乾,前後共有十幾道工序。製作套娃的最理想的木材是椴木。
  • 禁止套娃!俄羅斯套娃背後的恐怖傳說
    今天分享給大家的故事和俄羅斯套娃有關,俄羅斯套娃是俄羅斯的傳統工藝品,常常由多個同樣圖案但是大小不一樣的空心木製娃娃一個套一個組成。不過關於這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套娃,卻流傳著一個恐怖的傳說。一起來看看吧。
  • 俄羅斯套娃可愛的瑪特羅什卡小姑娘
    套娃是俄羅斯的一種特產,是由白樺木做成的空心玩具,最早起源於14世紀。19世紀製作方法得以完善形成了今天人們所看到的套娃樣式。通俗點說套娃就是一種工藝品,孩子們的玩具,旅遊紀念品。它的製作十分考究,在初春時節把樹砍倒然後剝去樹皮,只剩少數幾環樹皮防止開裂,然後暴露在空氣中通風。
  • 幾千塊的高價俄羅斯套娃,竟然產自東北小鎮
    但你可知道,在俄羅斯買到的套娃其實大多數都是中國製造?在中國東北一些地方,還形成了套娃產業。套娃是怎麼來的?套娃是俄羅斯傳統手工藝製品,也是最具俄羅斯民族特色的裝飾品,大概是14世紀在莫斯科以南的扎廓爾斯科出現,不過當時還不是套娃,而是各種動物形象。套娃通常由一組五到十幾個數量不等的相同圖案空心木製娃娃組成。
  • 用紙做一套俄羅斯套娃,也能玩得停不下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狂丸科學,ID:kuangwanplay】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俄羅斯套娃是俄羅斯特產的木製玩具,一般由多個一樣圖案的空心木娃娃一個套一個組成。但其實這樣的套娃,用紙也能做出來,6種造型代表了6個不同的職業,有新意還很精美。再來說說這六個套娃的職業,這個紅色的套娃是農夫,外形的靈感來自於俄羅斯套娃。這個戴著耳機的套娃則是時尚前衛的音樂人。顯而易見,這是位科學家。
  • 俄羅斯旅行買套娃做伴手禮,哪種樣式的才最正宗的,可別鬧笑話了
    俄羅斯套娃基本上是俄羅斯最鼎鼎大名的紀念品了吧?而且老少皆宜男女不限,去俄羅斯如果不帶幾個可愛的套娃回來送人,感覺就像沒有去過俄羅斯一樣,就算為了自己也要買一個!簡直是俄羅斯必買紀念品之一呢。其實俄羅斯套娃(俄語:матрёшка)是一個個木質的空心娃娃,一個套一個組建而成的小玩具,最多的時候一個套娃當中可以套10多個小娃娃。在最早的時候,俄羅斯套娃也叫做"瑪特羅什卡",就是一個穿著俄羅斯傳統農村婦女服飾的小娃娃,據說最開始是由畫家馬留丁所見到的一個組七福神娃娃而產生的靈感。
  • 必買伴手禮 | 到俄羅斯除了套娃還能買啥?
    以下是來自戰鬥民族的朋友們為去俄羅斯旅行的遊客給出的遊覽順序建議——「首先去紅場拍照,給自己買一個套娃,一個護耳帽,一瓶伏特加,然後你就可以回家了。」雖然是個玩笑話,不過可以看出套娃和伏特加絕對是遊客的首選伴手禮,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些去俄羅斯一定要帶的伴手禮吧!
  • 《俄羅斯套娃》鎮三山-協助拍攝
    俄羅斯套娃(俄語:матрёшка)是俄羅斯特產的木製玩具,一般由多個一樣圖案的空心木娃娃一個套一個組成,最多可達十多個,通常為圓柱形,底部平坦可以直立。顏色有紅色,藍色,綠色,紫色等。俄羅斯套娃【第1幅圖】此作品由德州攝影愛好者張先生在著名的蕪湖地區拍攝
  • 在國內就可以看到美的俄羅斯套娃,充滿著三國風情,快來看看
    應該每個人都不陌生俄羅斯套娃,它是俄羅斯的一種極具代表性的工藝品,而現在,不必出門就能體驗到最豐富的套娃,因為在呼倫貝爾有一個極具俄羅斯風情的套娃廣場,它是全國唯一一個以俄羅斯傳統工藝為主題的廣場,同時也是我國5A級旅遊景區,這裡集俄蒙三國風情於一身,被譽為「最具特色的俄羅斯風情園」,這裡很有意思,充滿了童趣!
  • 異國展品齊聚大明湖畔 當俄羅斯套娃遇見胡桃夾子
    精巧的俄羅斯套娃引觀眾圍觀。胡桃夾子展位。馬達加斯加展品。 齊魯晚報訊(記者範佳 崔巖 張泰來 實習生 單曉萍)俄羅斯套娃、胡桃夾子、南非手鼓……各種異國風情展品齊聚「國際集市」。俄羅斯套娃亮相 寓意美好受熱捧記者在現場看到,各種帶有異域風情的商品正在展出,其中俄羅斯套娃展位前人頭攢動、熱鬧非凡,人們都對這個新奇可愛的「小玩意兒」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 牽掛與詛咒 俄羅斯套娃的故事
    裝飾聖誕節,一個聖誕樹套娃是今年2月在俄羅斯淘得,新冠疫情全球大爆發之前的最近一次旅行。這個聖誕樹套娃三層,線條簡單,繪畫也不複雜。
  • 內蒙古遊記25:不出國也能體驗俄羅斯風情,遊覽滿洲裡套娃廣場
    聽內蒙古的朋友介紹說,這裡有全國唯一個以俄羅斯套娃為主題的地方,叫做套娃廣場,也叫套娃景區,具有濃厚的異域風情和俄羅斯特色,值得一看,便決定驅車前往了。在去套娃廣場的路上看到滿洲裡的義烏商貿城,建築具有鮮明的俄羅斯特色,高聳的尖頂和檸檬黃的牆面色讓人耳目一新,據說這裡是俄羅斯遊客最喜歡來的購物天堂,聽說有些男遊客會專程跑到那裡去看俄羅斯美女而不是去買東西,感覺像有些人去車展看車模而不是去買車一樣。
  • 自駕:在滿洲裡,遊套娃廣場、中蘇大街,見高大的俄羅斯女人
    遊完國門,開車去套娃廣場,套娃廣場和國門是滿洲裡的標誌性景點,必須一看!到了套娃廣場,見整個廣場正在整修和擴建。來到主題套娃面前,雖整修,也難以掩飾其精美。主題套娃高30餘米,三面各畫一漢族姑娘、俄羅斯姑娘和蒙古姑娘,很有創意。內部有一教堂和西餐廳。廣場上還有一在建建築,像一個套娃,從建築規模來看,應當比主題套娃更大。轉完一圈,開車去中蘇大街,時間已經是傍晚七點多。
  • 異國展品齊聚濟南大明湖畔,當俄羅斯套娃遇見胡桃夾子
    俄羅斯套娃、胡桃夾子、南非手鼓……各種異國風情展品齊聚「國際集市」。15日上午,濟南國際友城商品展在大明湖畔的超然樓廣場開幕,來自17個國家的27個友好省州、城市和相關機構參展,將一直持續到17日。精巧的俄羅斯套娃引觀眾圍觀。胡桃夾子展位。馬達加斯加展品。
  • 套娃:現在俄羅斯的象徵,深究歷史起源,卻與俄羅斯無關
    一談及俄羅斯的象徵,任何一個外國人都會提到套娃。人們會將這些木質的彩繪玩具當做紀念品帶回家裡,而每一個俄羅斯人從小就對套娃再熟悉不過了。 但很少有人會思考套娃的深層含義,以及為什麼傳統套娃一定是有七個娃娃。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個眾所周知的玩具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