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快遞業40年的發展歷程及啟示

2021-01-21 日中資本市場

歷經40年發展,日本快遞業進入成熟期。自1976年雅瑪多集團開展「黑貓宅急便」業務以來,日本快遞業經歷了1980-2000 年間快速成長階段(業務量複合增速達15%),期間市場競爭激烈,進入21世紀後,日本快遞業進入成熟期,業務量增速放緩(近15 年複合增速為2.4%),目前,日本國內前三家快遞企業業務量市場佔有率達92.5%,形成寡頭競爭格局。

對比中國,目前業務量排名前三的快遞企業市佔率僅38%,市場集中度仍處於較低水平,未來行業的整合將是趨勢,將由目前的多頭競爭向寡頭競爭過渡。無論是日本快遞巨頭黑貓宅急便,還是日本快遞整體情況,都對中國快遞業有所啟發借鑑。以下為相關報告:

●  日本快遞 看他們發展歷程概述

(一)行業發展歷程

1.日本快遞業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

在快遞業運營之前,日本的小行李包裹等貨物運送,一直是國有企事業的郵電局和國有鐵道的業務範圍,屬於公益性事業的獨家代理。由於小包裹屬於輕型貨物,量少且分散,收集貨物效率低、利潤較簿等原因,民間汽運業很少參與。但由於郵電局和國鐵貨物傳送速度慢、業務效率低,大和運輸在貨物配送速度與服務質量上找到了競爭的縫隙,向運輸省交涉並申請了C2C的營業執照,於1976年開始以「黑貓宅急便」為快遞名稱,對30公斤以下的個人和家庭之間的小行李貨物運送業務,拉開了日本快遞業的序幕。

2.快速成長階段(1980-2000年),市場競爭很激烈

經歷了大和運輸公司以快遞的形式參與小貨物市場競爭之後,其他各大運輸公司也開始參與這個市場,1977年日本通運和西農運送、1981年福山通運也開始快遞業務,特別是1998年1月參入快遞業務的佐川急便,增長率較為顯著,在1999年上半期就超過了第2位的日本通運。鼎盛時期日本全國有153家參與快遞事業的競爭。為了規範市場的有序競爭,1990年運輸省制定了「快遞業運費認可標準」,其中包括對重量、外形尺寸和業務範圍等標準進行統一。

3.成熟階段(2000年至今),增速放緩,寡頭格局形成

在經歷了半個世紀的發展後,日本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快遞行業。2000-2015年,日本快遞業務量年均複合增速為2.4%,增速較八九十年代明顯放緩。目前,日本國內快遞企業僅有21家,前三家市場佔有率達92.5%,形成寡頭競爭格局。全日本直營網點數1.2萬個,快遞行業從業人員約28萬人(不含非直營收派網點工作人員),日本縣級以上城市的快遞網絡覆蓋率達到100%。

縱觀日本快遞發展歷程,以及對比中美快遞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三國快遞興起的背景基本相同,即在傳統郵政體系無法滿足個人、企業對寄件時效與服務質量的需求下,快遞服務應運而生。

(二)市場競爭格局,寡頭壟斷,競爭集中在陸運

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日本快遞業務主要集中在大和運輸公司(雅瑪多集團)、佐川急便、日本郵政集團三大快遞公司,2015 年日本快遞業務量為 36.87 億件,這三家公司的市場佔有率達到了 92.5%。排在第一位的是大和運輸公司,佔 45.4%的市場份額;佐川急便位列第二,市場份額為 33.5%;日本郵政的郵包業務合併了日本通運的「鵜鶘便」業務後排在第三,市場份額為 13.6%。從市場佔有率情況來看日本快遞市場具有典型的寡頭壟斷市場特徵。在此競爭格局下,日本各快遞公司除提供標準的快遞服務外,會根據客戶需求提供高質量的、差異化的服務產品,以尋求擴大市場份額。

從成熟快遞市場看,日本、美國前三家快遞企業業務量市佔率均超過90%,對比中國,目前業務量排名前三的快遞企業市佔率僅38%,市場集中度仍處於較低水平,未來行業的整合將是趨勢,將由目前的多頭競爭向寡頭競爭過渡。

競爭集中在陸運。日本空運件總體佔比較少,近年基本維持在 1%左右的水平,快遞競爭主要集中在陸運,這與當前中國快遞運輸結構類似,「通達系」快遞企業空運件佔比不 5%,我國整體空運件佔比約15%左右,對比國際快遞巨頭UPS與FedEx,由於其擁有龐大的機組規模,空運件佔比較大,超過50%。

我們認為日本空運件佔比小主要原因是其三大經濟圈(東京、大阪、名古屋都市圈)地理位臵相對集中,彼此間隔在 1000 公裡以內,公路運輸基本可以滿足時效需求。對比中國,由於疆域遼闊,三大主力經濟區彼此之間的距離都在一千公裡以上,未來隨著快遞時效的提高對航空運輸方式的需求將逐步加強,我們預計隨著資本的介入,以及 EMS、順豐、圓通等企業的進一步的帶動,中國航空快遞運量佔比將繼續提升。

●  雅瑪多集團,日本快遞龍頭

(一)雅瑪多集團發展歷程,百年企業成就快遞龍頭品牌

日本大和運輸(雅瑪多集團)的黑貓宅急便,是日本的著名快遞服務業品牌。雅瑪多成立於 1919 年,在 1976 年推出黑貓宅急品牌,縱觀其發展歷程,主要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起步階段(1919-1973 年),立足於大宗貨物運輸

1919 年,大和運輸用 4 輛貨車開始區域汽車貨運,當時日本全國約有 204 輛貨車。1929 年,大和運輸在東京開展定時,定路線的貨運服務,客戶多為東京的大型百貨店,將多個顧客的貨物混載運輸的新商業模式為顧客提供了嶄新的便利性。

2.發展困境階段(1973-1976 年),石油危機,引發變革思考

1973 年,石油危機使日本企業間的物流陷入低迷狀態,企業委託的貨物非常少,這對完全仰賴於運送大宗貨物的大和運輸來說,無疑是一大打擊。當時大和運輸的社長小倉提出了「小宗化」的經營方向,認為這是提高收益的關鍵。

3.轉型發展階段(1976-2013 年),首創黑貓宅急便,帶來飛速發展

1976 年,公司開始轉型發展,推出「黑貓宅急便」服務,開展 30 公斤以下的個人和家庭之間的小行李貨物運送業務。成立當年,宅急便共受理了 170 萬件貨物,同年日本國鐵受理包裹為 6740 萬件,郵局受理小包則達 1.8 億件。1988 年宅急便的市場佔有率已達 40%。1995 年,宅急便的受理件數多達 5.7 億件,營業額為 6000億日元,宅急便的員工人數增加到 5.8 萬人,擁有車輛增加到 2.5 萬輛。

4.新發展階段(2013 年至今),創造物流價值網絡

從 2013 年開始運營「羽田 CHRONOGATE」、「厚木 GATEWAY」、「衝繩國際物流 HUB」項目,將獨自的 LT(物流技術)、 IT(信息技術)、FT(金融術)、以及在日本與亞洲不斷擴大的「最後一公裡網絡」有機融合起來,不僅在個人顧客領域還在企業物流領域掀起改革。通過全面地提高速度、成本與品質,使物流發展為「創造價值的手段」。

(二)雅瑪多集團事業結構,以黑貓宅急便為主的7大事業

1.配送事業,提供黑貓宅急便

藉由各種交通工具的小區域經營及轉運系統,經營戶對戶小包裹的收取與配送,稱之為黑貓宅急便。並提供低溫宅急便、委託配送等高品質服務。配送事業是公司主要經營業務,2016財年公司實現配送收入1.11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725億元),營收佔比為78.5%。

2.B2B事業,提供企業間物流服務

致力於企業間的B2物流服務事業,通過提供創造性的物流服務,降低總成本,對客戶的供應鏈管理做出貢獻,以提供最佳物流系統方案為目標。2016財年公司實現B2B物流收入107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0億元),營收佔比為7.5%。

3.家庭便利服務,提供生活服務

該事業以搬家業務、生活支援業務、流通服務業務3大業務為中心,致力於地域密集型生活服務事業。特別是提供了電氣化產品的安裝和配送服務,在全國率先展開帶有高附加價值技術的家庭服務。2016 財年公司實現家庭便利服務收入49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2億元),營收佔比為3.5%。

4.電子商務事業,輸出信息服務

面向電子商務企業提供ASP服務和信息系統開發等信息服務事業。靈活利用集團的資源,實現信息追蹤,包裹配送等服務。2016財年公司實現電商事業收入43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8億元),營收佔比為3.1%。

5.金融事業,金融結算服務

面向以通信銷售事業為主的企業和一般消費者,提供結算等金融服務。伴隨著近年來網上購物的普及,創建完善客戶能夠放心交易的環境,提供代收貨款等服務。2016財年公司實現金融服務收入72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7億元),營收佔比為5.1%。

6.自動化事業和其他,車輛設備維護設計

面向運輸行業的自動化業務。進行配送車輛維修、設備自動化設計。2016 財年公司實現車輛維修及其他收入32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1億元),營收佔比為2.3%。

對比雅瑪多的七大事業群,我們發現國內順豐的架構與其較為相似,2015 年,順豐開始將原有的業務系統制升級為事業群制,把現有的業務板塊重新劃分為速運、倉配物流、供應鏈、商業及金融服務五大事業群,以子公司形式獨立運行。五大事業群既獨立運作,深耕細分領域,又相互協作,進而提升集團運轉效率。

對於「通達系」快遞企業,由於目前主業單一(快遞業務收入佔比 95%以上),企業組織架構多以業務系統制為主,未來隨著快遞企業產品鏈的延伸以及多元業務的拓展,「通達系」快遞企業組織架構也有可能向適應於產品多元化的事業群制轉型。

(三)黑貓宅急便運營模式分析,「直營網絡+便利店合作」模式

黑貓宅急送年配送包裹超過16億個,擁有員工19萬人,車輛5萬多臺,宅急便服務網點30多萬家,其中直營的營業所4000多家,業務規模市場佔有率45%,排名第一。不同於中國快遞企業的直營或加盟模式,黑貓宅急便採取的是「直營網絡+便利店合作」的運營模式。

黑貓宅急便的快遞業務首先以關東區域為基礎,無論都市還是郊外,不斷的按配送區域增加直營的營業所,搭建貨物收集與配送的骨架結構;與此同時,以米店、酒店、24 小時營業的連鎖便利店作為貨物集中的服務網點,用作收件取件服務,形成了以點-線-面向全國擴張的配送網絡。通過建立貼近生活場所的,高密度的配送網絡,從而為消費者提供高效便捷的快遞配送及相關服務。

黑貓宅急便一部分依靠建設公司營業部(相當於國內加盟制快遞企業終端網點),一部分委託連鎖店、超市、百貨店、洗衣店等便利店收件,通過自營網絡(營業部、轉運中心、車輛倉庫)和聯合龐大的便利店,實現遍布全國的高效快遞配送網絡。

(四)黑貓宅急主營業務:「次日達」宅急便+「冷鏈」宅急便

黑貓宅急便主要為個人和企業提供宅急便服務,即小包裹的收取寄送和配套服務。宅急便服務主要有「次日達」宅急便和「冷鏈」宅急便。從寄送商品看,主要包括百貨商品、地方特產、企業文件、零部件、生鮮食品等;從使用對象來看,40%的使用者是個人,60%的使用者是企業;從送達對象來看,20%是寄向個人,80%是寄向企業。

1.「次日達」宅急便

24小時全天受理,次日送達:宅急便講究三個「S」,即速度(Speed)、安全(Safety)、服務(Service)。1989 年後,黑貓宅急便與711和羅森等大型便利店合作,實現24小時全天候受理貨物,第二天均能送達。從配送服務的產品範圍來看,主要是有百貨商品、果蔬生鮮、文件書籍、雜貨等。

統一貨箱與不同規格貨車:宅急便處理的包裹經分揀後,會裝入一個統一規格的貨箱內,一個貨箱中可以放進 70-80 件貨物。從基地往基地移動時是使用 10 噸級的大型車,可裝載 16 只貨箱;從集貨中心往基地,常使用可裝 8 個貨箱的4 噸車;專用來收集以及遞送包裹的是 2 噸車。由於採用了統一規格的小型貨箱和不同噸級的貨車,從而大大提高了運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

車輛分離與司機中轉:宅急便採用拖車運輸,牽引車每到一個轉運中心,交換貨車,保證周轉率最高。此外,宅急便採取設立中轉站的辦法進行司機交換。如從東京到大阪的長途運輸,在中間設臵一個中轉站,東京和大阪同時發車,從東京來的司機可以在中轉站開上大阪的車返回,減少人員費用。

2.「冷鏈」宅急便

在日本生鮮食品的輸送需求極其旺盛,黑貓宅急便提供「冷鏈」宅急便,貨物以蔬菜、水果、魚、肉等生鮮食品為主。「冷鏈」宅急便約佔黑貓宅急便業務的11%份額,其優勢是可以提供具有冷藏功能的不間斷的完整的冷鏈遞送服務,還可以根據客戶指定的時間段配送,同時提供代收貨款服務。

冷藏冷凍服務:提供3-5攝氏度的冷藏和-18到-10攝氏度的冷凍服務。

6個指定時間段配送:服務設計高度人性化,向消費者提供一天中 6 個指定的時間段配送。如果當天客戶不在家,宅急便還可為其提供當天第二次配送服務。

代收貨款:為客戶提供安全的代收貨款服務,保障商戶銷售貨款及時收回,也保障了消費者提供便捷的支付服務。

●  雅瑪多經營分析:業績增長放緩,單價下行,盈利維持穩定

(一)近十年營收、業務量增長緩慢

2016財年,公司實現收入1.42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924 億元),同比增長1.4%,宅急便業務量完成17.31億件,同比增長6.7%。由於日本快遞行業整體進入成熟期,2007-2016財年,雅瑪多集團營收以及宅急便業務量增長緩慢,近十年集團收入CAGR 僅為2.2%,宅急便業務量CAGR為4.4%。

(二)快遞單價呈下行趨勢,營業利潤率維持穩定

2016財年,公司宅急便業務實現收入10,05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656 億元),平均快遞單價為580日元(約合人民幣 37.8 元),通過比較近20年公司快遞單價走勢,我們發現儘管日本快遞行業較早進入寡頭壟斷,但是快遞單價並未隨著行業集中度的提升而提高(如美國快遞市場),而是呈現出下降的趨勢,1996-2016年快遞單價下降了28%,儘管單價下滑,但我們發現公司營業利潤率較穩定,基本維持在5%左右。

低價競爭策略以及良好的成本控制使公司在單價下行情況下仍能保持營業利潤率穩定。日本快遞巨頭由於擁有雄厚的競爭實力,規模經濟效益下,它們可以長期維持低價,從而獲得持續的市場份額。同時,這些優秀快遞企業應用先進的快遞技術,擁有先進的管理水準,使得經營運作保持了較低的成本,為降價提供了空間,也使得公司能夠保持穩定的盈利水平。1996-2016財年,公司營業收入與營業成本的複合增速分別為3.93%、3.89%,二者增速基本趨同。

與美國快遞市場進入寡頭壟斷後單價、盈利水平上行的走勢不同,日本快遞企業為我們提供了另外一個視角:行業集中度提高後,規模經濟效益使得成本得到良好控制,快遞企業仍能維持低價策略,並保持盈利能力穩定。

日本快遞業啟示

(一)兼併組合,寡斷競爭是大趨勢

目前,日本快遞企業只有21家,且快遞業務量的 92.5%都集中在大和運輸、佐川急便、日本郵政三家快遞企業,這些快遞企業無論是從營業網點的深度、廣度,還是企業的設施設備、各級轉運中心都具備競爭優勢,這為企業打造統一的、標準的服務質量,快速而高效幹支線運行和一體化的管理提供了支撐保障。

1.差異化、個性化服務吸引市場

黑貓宅急便之所以在日本能夠擁有最大的市場份額,與其提供的差異化、個性化服務密切相關。快遞企業準確把握消費者的需求,在某些細分領域,提供精準的服務。黑貓宅急便的高爾夫、滑雪板、機場、次日達宅急便、冷鏈宅急便、代收貨款、二次配送等服務吸引了大量客戶,巧妙地考慮到客戶個性化的需求,提供差異化的服務,獲得了市場。

2. 優化最後一公裡配送

遍及日本的幾十萬家米店、酒店、連鎖便利店、零售店成為快遞企業的收點,形成覆蓋日本全國的集收貨點、轉運中心、幹線運輸、末端配送的綜合物流網絡體系,以保證快遞服務質量的統一、高效、快速成為可能。我國快遞行業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快遞「最後一百米」的末端結點建設,雖然也有智能自提櫃、便利店、菜鳥驛站等末端設施,但明顯最後一公裡網點密度不夠,效率不高。

3.行業向自動化、智能化發展

先進的設施設備、信息技術的應用和一體化信息系統建設是日本快遞公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也成為支撐企業提供快捷高效、滿意的服務的重要保證。國內快遞企業在倉配一體化、自動化分揀、快件 RFID 識別技術和普及力度上仍需要提升。

4.規模經濟效益下低價競爭策略仍能保持穩定盈利

日本快遞企業為我們提供了另外一個視角:行業集中度提高後,規模經濟效益使得成本得到良好控制,快遞企業仍能維持低價策略,並保持盈利能力穩定。




                    

文章來源:頂眾物流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如來源標註有誤請告知,我們及時予以更正/刪除。     






 

相關焦點

  • 《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報告(2019-2020年)》
    10月23日,在2020年中國郵政快遞業生態環保研討暨綠色供給展會上,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報告(2019-2020年)》。2020年是「十三五」時期收官之年,同時也是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報告系統梳理了「十三五」時期以來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歷程,重點總結了2019年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成效,並對未來綠色發展態勢進行分析和展望。
  • 荷蘭溫室百年發展歷程及對我國的啟示
    從發展溫室的角度來看,四季的溫度條件有利於溫室的氣候調節,但冬季光照弱、日照時間短的明顯缺陷,卻是溫室發展的關鍵制約因素。經過近100年的努力,荷蘭人硬是憑藉自己超凡的智慧,充分發揮氣候溫和的優勢,克服光照資源的不足,把溫室園藝產業做到了世界最好。荷蘭溫室技術的成功有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時代特徵,了解其發展歷程,或許能對我國溫室技術的發展會有所啟示。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快遞服務從無到有 成世界第一快遞大國
    vid=540991   新華網北京10月12日電(記者 李志強)11日下午,國家郵政局召開2018年第四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總結回顧改革開放40年以來郵政業的改革歷程和發展成就。  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主任沈鴻雁指出,改革開放40年以來,我國郵政基礎設施建設成果卓著,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傳統業務得以鞏固發展的同時,快遞業等新興業務也快速崛起,成為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的新動能。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郵政業業務總量年均增速達到36.8%,業務收入佔GDP比重從0.37%提高到0.8%。
  • 啟示:日本快遞發展史給中國的啟示
    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2016年(日本2017財年)日本的快遞業務量已達40.2億件,總量雖不及中國同期的15%,但其2016年人均快遞使用量為31.6件,略高於中國2017年人均28.8件的水平。除了大和運輸,1977年日本通運和西農運輸、1981年福山通運、1998年佐川宅急便也開始快遞業務,小貨物市場競爭加劇,鼎盛期全國有153家公司參與快遞事業的競爭。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網上商店等零售業態出現,B2C業務量激增,1998年至2000年快遞市場業務量增速加快。綜合來看,1984-2000年日本宅配便業務量年複合增速為12.6%;其中,1999年增速最高,達28.6%。
  • 日本地方報紙業外經營現狀及啟示
    據日本新聞協會的統計數據,2002年至2012年,加盟日本新聞協會的報紙數量從99家減至93家,不少地方性小報被迫停刊退出市場;報紙總收入從2002年的23721億日元降至2012年的19534億日元,年均降幅為1.89%,11年間縮水2成以上;賣報收入從2002年的12747億日元降至2012年的11526億日元,11年間縮水1成多;廣告收入從2002年的7709億日元降至2012年的
  • 日本現代數學發展歷程及其啟示
    其中小平邦彥獨中兩元,成為日本首位雙獎得主。由此可見日本數學近一百年來得到了長足發展,也收穫了巨大的成果。更難能可貴的是,這些獲獎數學家本科之前的教育幾乎都是在日本本土完成的,而且大部分沒有移民或更改國籍。由此我們不得不感嘆,為什麼我們的數學會與一衣帶水的鄰國產生如此大的差距?或許可以從日本數學的發展歷史中可以尋找到一些啟示。
  • 重磅發布|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 《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
    「 10月23日,在2020年中國郵政快遞業生態環保研討暨綠色供給展會上,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報告(2019-2020年)》。
  • 日本快遞是這樣做的 中國快遞有的學了
    歷經40年發展,日本快遞業進入成熟期。自1976年雅瑪多集團開展「黑貓宅急便」業務以來,日本快遞業經歷了1980-2000 年間快速成長階段(業務量複合增速達15%),期間市場競爭激烈,進入21世紀後,日本快遞業進入成熟期,業務量增速放緩(近15 年複合增速為2.4%),目前,日本國內前三家快遞企業業務量市場佔有率達92.5%,形成寡頭競爭格局。
  • 《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在京隆重舉行
    「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會場 (攝/黃楊)為探尋兩岸關係發展規律性特徵,堅定踏實地推進祖國統一進程,「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與啟示」學術研討會暨《兩岸關係40年曆程(1979—2019)》新書發布會於12月16日在北京隆重召開
  • 日本融資租賃業發展歷程與現狀
    日本融資租賃業發展歷程與現狀       一、日本融資租賃業發展歷程       租賃業由美國傳至日本。1963年,「日本國際租賃株式會社」成立,標誌日本現代租賃業開始。日本租賃是以融資租賃為核心發展起來的,發展過程大致分成以下幾個階段:       (一)1963年—1968年是「發展初期」。60年代是日本經濟高增長時期,企業設備投資意欲旺盛,資金出現短缺,租賃作為新的設備投資手段應運而生。
  • 日本民宿發展研究及對我國的啟示
    日本民宿真正興起於1960年, 至今已發展半個多世紀, 無論是傳統的和式溫泉民宿還是位於東京、大阪、京都等都市中心區的洋式民宿, 都以其完善的配套服務設施、暖心周到的服務、多樣的主題文化、精緻的日式生活美學等吸引著世界各國的旅遊愛好者。2018年6月15日《日本住宿宿泊事業法》 (簡稱民宿新法) 的實施, 標誌著日本民宿經營合法化, 在新法下, 日本民宿市場勢必會良性蓬勃發展。
  • 國泰君安:日本化妝品70年發展對中國的啟示?
    要聞 國泰君安:日本化妝品70年發展對中國的啟示? 2019年8月19日 15:35:58 國泰君安證券本文源自微信公眾號「猛哥看商業」,作者為訾猛,彭瑛。序言不同於大多數日本化妝品行業研究,本文分四個階段回顧了1946年-2018年日本化妝品行業70多年的發展歷程,並對比中日人均GDP水平、家庭收入和消費支出、化妝品行業增速等指標,提出當前中國化妝品行業類似於日本1974-1984年的黃金十年,是產業和巨頭崛起的關鍵時刻。
  • 日本融資租賃業發展歷程與現狀--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日本國大使館...
    日本融資租賃業發展歷程與現狀       一、日本融資租賃業發展歷程       租賃業由美國傳至日本。1963年,「日本國際租賃株式會社」成立,標誌日本現代租賃業開始。日本租賃是以融資租賃為核心發展起來的,發展過程大致分成以下幾個階段:       (一)1963年—1968年是「發展初期」。
  • 河北局與承德市委、市政府共商促進承德郵政業發展
    近日,河北省郵政管理局局長到承德市調研郵政業發展情況,分別會見了承德市委書記周仲明、副市長丁偉和市政法委副書記、市綜治辦主任、市禁毒委副主任李海健。河北局介紹了近年來郵政體制改革的歷程和行業發展整體情況,並對市委、市政府長期以來對郵政事業發展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希望承德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做大做強特色產業,推動農特產品品牌化、產業化、市場化。
  • 英國「立頓」品牌發展歷程對我國茶文化的啟示
    英國「立頓」品牌發展歷程對我國茶文化的啟示100年前,立頓是一個人的名字;100年後,立頓是一個世界聞名的品牌。1992年,立頓進入了全球喝茶歷史最悠久、飲茶人數最多的中國。5年之後,立頓在全國百家商城系列調查中獲得茶包銷售額第一、市場佔有率第一。茶成為聯合利華的主要產品類,緊隨強勢品牌創建模式。2000年,立頓成為聯合利華食品的重要品牌之一。
  • 臺灣郵政業發展概況
    臺灣郵政業發展概況 時間:2005-11-09 13:06   來源:中國網   臺灣郵政由「交通部」下設的「郵政總局」經營管理。「郵政總局」下設北、中、南三區「郵政管理局」及「郵政儲金匯業局」。
  • 【探索經營】日本百貨業10年蛻變轉型歷程借鑑!
    自2005年開始提出整體轉型任務,日本百貨業一直在嘗試探索經營轉型,包括自營、整合兼併、跨業經營、海外拓展等等。改造投入600億日元,預計到2015年回收。2012年10月29日,二期全面開業。開業當日,客流量20萬人,銷售18億日元。年度客流量設計目標為5000萬人。2012年11月21日,一期改造後開業,即一、二期全面開業。到2013年底,改造後每個月同比都增長40%~60%。在經營能力上號稱日本百貨雙雄:東新宿伊勢丹,西梅田阪急。伊勢丹本店和阪急本店簡單比較
  • 日本兒童文學發展歷程
    包括角野榮子在內,截止到今年,已有3名日本作家和2名插畫家分別獲得國際安徒生獎,這從側面反映出日本已經躋身兒童文學發達國家的行列。回眸日本兒童文學跌宕起伏的百年發展歷程,借鑑其中的經驗與教訓,或可為我國兒童文學「走出去」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示。
  • 2019年全省郵政業發展公報發布:快遞業務收入佔行業總收入的55.65%
    本報太原6月11日訊(記者張劍雯)近日,省郵政管理局發布的2019年全省郵政業發展公報顯示,全省郵政行業業務總量完成116.35億元,同比增長23.69%;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完成88.79億元,同比增長19.72%。
  • 激蕩四十年 · 中國郵政快遞行業大發展
    激蕩四十年 · 快遞業郵政開途快遞先,民營潮湧更超前。外資準入風雲起,優勝雄出強者關。【環球網 記者 徐娜】40年春風化雨,40年跨越騰飛。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經濟百廢待興,尋求加快經濟發展路徑成為當時一代人的努力目標。快遞業也經歷了從無到有穩步發展,市場潛力巨大。40年前,書信、報紙等函件快遞為主到現在形形色色的各種物品的郵寄,與時俱進的中國經濟發展更使得快遞業在中國大地風起雲湧,快遞業的年增長率遠高於同年GDP的增長率。圖為1981年,時年61歲的郵遞員艾鑫在送報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