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四處造謠被伊朗「打臉」,原因是鐵路大訂單,印度被中國擊敗

2020-12-09 123觀察室

據北京晚報報導,近日《金融快報》、「The Print」等之類的印度媒體紛紛撰文稱中國和伊朗籤署25年合作協議「影響」了伊朗政府作出正確判斷,究其原因就是因為伊朗從恰赫巴哈爾港至扎黑丹的鐵路大訂單被中國奪去。此前,這個鐵路承建項目共由中國和印度兩家競標,印度企業因為技不如人而被中國企業擊敗。本來是「甘願服輸」的結果,但卻引來了印度媒體的「不爽」,本著「不能再輸了」的心態,印度媒體開始四處造謠。

剛開始,印度媒體造謠稱印度和伊朗有著《恰巴哈協議》,這項協議賦予了印伊兩國在這個鐵路承建計劃上合作的權力。也就是說,《恰巴哈協議》的籤署意味著恰赫巴哈爾港至扎黑丹鐵路的項目歸印度「所有」,鐵路計劃所含有的4億美元經濟價值,也應該是印度所得。但是,由於25年合作協議的籤署,伊朗最後把這個訂單給了中國企業,中國顯然是「暗箱操作」,硬搶訂單。

不過,印度媒體的造謠引來了印度政府的「官方打臉」,伊朗港口和海事組織代表法爾哈德·蒙特塞表示「印度媒體的報導全是捏造的,伊朗沒有與印度籤署過任何協議」,這條總長628千米的鐵路之所以交給中國企業,完全是因為中國企業的技術更好,資金更充足,各項條件皆凌駕於印度之上。印度企業之所以會競標失利,完全是因為自身能力的問題。而且,印度企業就不該和中國企業爭奪鐵路方面的訂單,中國鐵路的基建經驗和建設速度在世界都是頂尖的存在,報價更低,能力更強的中國企業被青睞是很正常的事情。

以中國國內的鐵路建設為例,到2020年年底,中國營業鐵路裡程就可以達到14.6萬千米,城際鐵路和高鐵運營裡程則為3.9萬千米。發達的鐵路網絡給中國鐵路建設企業帶來了豐富的工程經驗。反觀印度,目前的營業鐵路裡程不超過7萬千米,高鐵裡程為0千米。預計在2022年以前,印度都不會出現高鐵。除此之外,印度施工質量和鐵路技術也差強人意。

以非高鐵動車為例,中國的火車均速能夠達到120千米~160千米每小時(不限速)。而印度火車的速度雖然能夠達到160千米這一級,但只是少數區段。但如果涉及高鐵動車組的話,中國的技術完全是印度無法企及的。所以,單從這些方面來看,伊朗選擇中國的理由無外乎就是中國的技術好,速度快,經驗豐富。當然,這也不排除恰赫巴哈爾港至扎黑丹項目交給中國企業,也是受25年合作協議所影響。因為按照協議框架,中伊雙方的合作範圍非常廣,涉及金額也高達4000億美元。

相關焦點

  • 印媒提醒莫迪政府:印度不是中國
    ,因為印度被排除在伊朗一項重要鐵路建設項目之外。有印媒報導稱,因為害怕美國制裁,莫迪政府遲遲不敢參與該項目的建設。拉胡爾·甘地周三援引新聞報導稱,由於資金遲遲不到位,伊朗已將印度排除在恰巴哈爾-扎黑丹-薩拉赫斯鐵路項目之外。他發表推文說,印度的全球戰略支離破碎,但莫迪政府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去做。《印度教徒報》稱,國大黨成員周二也就此事對政府提出批評,認為政府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
  • 印度正成為南亞棄兒,卻仍在造謠中國「入侵不丹尼泊爾」
    有雄心壯志是好的,只不過超出了自己的實力就變成了「志大才疏」,讓人恥笑,但是印度有些人還是找到了「替罪羊」,要問是誰,除了中國還能誰能讓印度這般羨慕嫉妒恨!為了渲染所謂「中國威脅論」、打壓中國在南亞地區的聲望,印度媒體已經進入了一種莫名其妙的「亢奮狀態」,編造各種謠言,最新的謠言就是所謂「中國入侵尼泊爾和不丹」。
  • 印媒稱伊核專家被殺或誘發三戰,美日澳印將在南海「包抄」中國
    雖然每次談判印度都會到場,但是談判過程中印度顯得十分地隨意,絲毫沒有儘快解決兩國邊境問題的意願,貌似還有故意拖延的嫌疑。據環球網12月5日報導,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在2021環球時報年會上表示,中國和印度至今仍未達成撤軍協議,其主要原因在於印度。
  • 印媒又在挑撥鄰國與中國關係,尼泊爾外交部:不要散布假新聞
    印媒又在挑撥鄰國與中國關係,尼泊爾外交部:不要散布假新聞 印度今年可謂是內憂外患,不僅國內新冠疫情達到了不可控階段,在邊境和多國同時發生事端,跟隨美國身後,不是污衊、抹黑,就是挑撥造謠離間別國的關係,莫迪政府為了推卸抗擊疫情不力的消息,不斷在邊境挑起事端。
  • 印媒:中國將助印度鐵路信號系統大升級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9月12日訊,印度媒體Free
  • 伊核專家被殺,印媒臆想或爆發三戰,美日澳印聯手在南海對抗中國
    據印媒稱,印軍從美國租來的2架「捕食者」無人機已經就位,不日將會部署在中印邊境。與此同時,印度海軍陸戰特種部隊也已部署至班公湖附近。目前中印邊境地區印度一側,印海陸空三軍特種兵已經聚齊。
  • 印媒分析:1962年中印衝突印度失敗的5大原因
    印度軍隊1962年10月20日至28日是戰爭的第一階段。在東段,中國西藏的邊防軍佔領了藏南和達旺地區;在西段,中國新疆邊防軍驅除了37處據點的印軍。10月24日,中國政府發表聲明,提出停止衝突、重開談判、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三項建議,提議雙方從戰前邊境線各自後撤20公裡。印度表示無法接受,宣布印北地區進入「緊急狀態」,並在東線的藏南及達旺地區大力增援士兵。印軍在中印邊境東側的瓦弄發動進攻。11月16日至21日中方轉入反擊,為戰爭的第二階段。
  • 伊朗核科學家身亡!印媒:三戰有可能爆發,四國出發南海包圍中國
    伊朗核科學家身亡!印媒:三戰有可能爆發,四國出發南海包圍中國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最近在伊朗這個國家發生了很多事情,先是伊朗名將蘇萊曼尼被暗殺,然後伊朗的核科學家也被暗殺了。接二連三的暗殺事件讓伊朗人民非常憤怒,要求嚴懲兇手。
  • 印媒:幾年後 印度要在國民收入、嬰兒死亡率等5方面都贏過中國
    文章認為,面對這一情況,印度需要在國民收入、嬰兒死亡率和預期壽命、教育和城市化、鐵路和航空網絡、工業能力5個方面努力作為,爭取在幾年後超越中國,打贏這5場「戰爭」。讓印度人再次富裕在收入方面,印媒指出,1980年,中國的GDP為1910億美元,僅略高於印度的1860億美元。
  • 敏感時刻,印媒警告稱或爆發三戰,美日澳印將在南海「包抄」中國
    同時中印邊境衝突仍在持續,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也存在著矛盾,購買軍備也可以對中國和巴基斯坦威懾。據悉,中印雙方已經進行了八輪軍長級別會談,不過雙方目前所達成的協議只是克制一線部隊行動,並且不再向邊境地區增兵,何時脫離接觸何時撤軍,目前仍是未知數,不過印度似乎已經做好了僵持數年的準備。
  • 經過50年建成一條鐵路,連接伊朗與阿富汗,直接打臉美國
    提到伊朗和阿富汗,相信很多人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動蕩或戰亂等場面。事實上也是這樣,這兩個亞洲中西部的內陸國一直都不怎麼安分,前不久的伊朗科學家遇害事件,以及阿富汗遭受澳軍的暴行等又將兩個國家推向了風口浪尖。
  • 印度想拉俄羅斯一同對抗中國?印媒:他們不是蘇聯不能信賴
    眾所周知,俄羅斯作為北方大國其盟友眾多,其中俄羅斯與中國互為合作夥伴,俄羅斯與印度又是軍事夥伴。對此肯定會有人表示,為何印度不拉攏俄羅斯一起對抗中國呢?事實上,這一想法很快遭到了印媒的打臉?因此有部分印度人士認為,在面對印美不斷加強的大環境條件之下,印俄之間的友誼似乎快要走到了盡頭?同樣印度的一些激進人士更是表示,在中印之間的衝突俄羅斯根本就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因為在中印衝突期間俄羅斯沒有選擇力挺印度,因此俄羅斯是一個不值得印度信賴的國家。
  • 日媒稱印度欲借新幹線重回「鐵路大國」:各國將爭搶訂單
    參考消息網11月10日報導日媒稱,印度首條高鐵建設計劃已經啟動。該項目將連接印度西部製造業發達的古吉拉特邦與商業城市孟買,採用日本的新幹線技術。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1月9日報導,印度的鐵路總裡程超過6萬公裡,在全球少有。不過由於線路老化,導致事故頻發。
  • 抵制中國商品?印媒:印度不能靠砸電視機來擊敗中國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不得不一再重複中方觀點,是印軍「跨越實控線蓄意挑釁」,並「暴力攻擊」中方官兵,我軍不得不進行反擊,「進而引發激烈肢體衝突,造成人員傷亡」。言外之意是,你首先破壞規矩,打死你的人是自找的。
  • 印媒:印度現在距離戰爭越來越近,第三次世界大戰將在亞洲爆發
    據印度《亞洲時報》報導,現在世界正在「距離戰爭越來越近」。第3次世界大戰爆發,將會在亞洲。印度和以色列將是戰爭爆發地。印媒認為,以色列是無條件支持印度的,印度和以色列有著長期的共同利益。同時,印度認為印度和美國的關係正在加強。
  • 印媒:印度和中國差距越來越大,西方把印度當冤大頭和搖錢樹
    印媒:印度和中國差距越來越大,西方把印度當冤大頭和搖錢樹 2020-12-10 10:28:15
  • 印媒:印度獨立日向中方發出邀請 尚未收到答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今天是印度獨立日,是該國獨立70周年的紀念日。14日,印度媒體很忐忑地猜測:今年中國邊防軍的代表還會不會像往年一樣,與印度邊防軍一起來過獨立日?印媒稱,印軍已經給中方發了邀請,但今年8月1日,他們並沒有像往年一樣收到中國人民解放軍「一起來過建軍節」的邀請。
  • 中國鐵路在印度破局成功,印媒輿論集體失聲
    由於歷史原因和國家利益所在,印度一直在謀求從地區強國成為世界大國。而在他的北方,卻有個強大的鄰居讓印度坐臥不安。所以,印度一向視鄰國為對手,各種領域都想和鄰國競爭。眾所周知,印度邊境一直是個地區熱點,印度政府時不時地就要挑起一些事端。自從去年的衝突事件後,印度就一直想「找回面子」。
  • 同樣是挑釁,為啥土耳其四處出擊,印度卻只碰瓷中國?
    近幾年,總是能看到印度不斷挑釁碰瓷中國的消息,一次兩次的我們也就當個笑話看了,次數多了大眾心裡都有同樣的疑惑:哪來的自信?同樣喜歡以小博大的還有土耳其,不過它是四處出擊,挨個挑釁歐盟、俄羅斯。 自信從何來?
  • 大量晶片供應中國,印度抱怨被聯發科歧視,印媒:將普及牛糞晶片
    目前莫迪政府仍然在和聯發科緊張交涉,不過印媒認為聯發科確實無力供應印度廠商,除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聯發科晶片供應緊缺的另一大原因就是中美貿易摩擦,由於美國頒布的對華晶片出口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