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首個向中國免籤國家,國內隨處可見中文,還親切稱呼中國為「哥哥」!
隨著生活壓力的增加,人們也開始選擇在空閒的時候來放鬆自己。處在假期裡的人們,如果不想待在家裡,就會選擇出去走走,欣賞一下風景。在國內旅遊的話一般都比較方便,各地區的文化差異並不算太大,普通話普及率也非常高,不用擔心語言不通的問題。但是如果選擇出國旅遊的話,人們不僅要了解當地的習俗,學習一些日常用語,而且還要去辦理籤證等手續,可以說要準備的東西非常多,所以,很多人都會因這些繁雜的事情而打退堂鼓。
這些年,很多人出國旅遊都會選擇熱門的歐美地區,但也有一些人會選擇一些冷門的國家,他們可能是為了方便,也可能是為了一種情懷。在歐洲大陸上,有一個名叫塞爾維亞的小國家,比起其他發達的歐洲國家,它要顯得窮酸了許多。塞爾維亞的國土面積非常小,景點也相當有限,但近幾年隨著國家的發展和與中國之間的密切往來,也吸引了不少的中國遊客。人們到達塞爾維亞以後,除了會參觀當地的熱門景點以外,也會去在1999年北約轟炸南聯盟時犧牲的烈士的墓前,表達自己的哀思。
中塞之間的感情為兩國的交往構建了橋梁,為了讓中國朋友在塞爾維亞更好地遊玩,塞爾維亞政府特地為我們開通了免籤服務,這足以見得塞爾維亞對中國的重視。而且,如果有人去過塞爾維亞的話,就會知道,在那裡的街道上,隨處都能看到中文的身影,所以中國遊客在當地參觀的時候,能夠非常容易地找到目的地,可以說當地的服務非常周到了。而且,塞爾維亞也親切地稱呼中國為「哥哥」,可以看得出兩國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好了。
塞爾維亞既然給予了我們足夠的重視,那我們自然也不能辜負他們的好意,雖然選擇去當地旅遊可以拉動塞爾維亞的經濟,推動他們的發展,但是我們也要注意不要給他們製造太大的壓力。因為塞爾維亞的國土面積非常小,旅遊景點也比較集中,如果大量遊客湧入的話,會給當地的社會造成負擔,所以我們還是要理智一些。同時,出國遊玩一定要注意素質問題,不要損毀自己和國家的形象,給別人帶去一個不好的觀感。
在今年的疫情期間,我們也再次見證了中塞之間的鐵關係,兩國之間距離雖然遙遠,但彼此之間的關係,卻是血濃於水的。朋友之間互幫互助是理所當然的,在我們遭受詆毀的時候,塞爾維亞義不容辭地站出來為我們發聲,支持我們;而在他們遇到困難需要中國的時候,我們自然也不會袖手旁觀,會盡最大的努力來幫助他們。一切盡在不言中,兩國之間的關係是無法割裂的,中塞人民也是親如一家的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