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生的大學學習與生活——在臺灣的點點滴滴

2020-12-11 一根筋小殿下

時間已經過去快一年了,最近時常想起一年前在臺灣生活學習經歷的種種,看著過往拍的照片,以及合影留戀上那些還留在海峽對岸生活的朋友,真的很想有機會能再去見他們一次。

猶記得去年離開前和相識的朋友們道別,依依不捨只盼來年還能相見,不曾想剛回大陸沒多久,就得知了不再有赴臺灣個人遊的機會的消息。今年又因為疫情的關係,部分赴臺交換生也被取消了赴臺交流的機會,心裡想想甚是可惜。

從2月12日飛機到達臺灣那天,到最後6月28日回到大陸,這之間說長不長,只有短短的四個半月,但是這四個半月,成為了我獨特的記憶,使我每每想起,都沉浸一番。

在臺的生活開銷比在我家鄉的開銷大了很多,食品物價幾乎翻倍,雖然作為一名窮學生,生活成本高到有點吃土,但依然覺得體驗了臺灣的學習生活,一切值得,不負所往。這137天在臺灣經歷到的、感受到的、學習到的,都將成為我永久寶貴的記憶。

以下多圖預警

在臺灣留下的生活腳印

我參與交換的學校是臺灣中央大學(簡稱NCU),地址在臺灣省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離熱鬧繁華的臺北市是很近的,在中央大學交換學習的學生們,周末去去臺北逛吃逛吃,挺方便的。從大陸飛往臺灣中央大學可到的機場有兩個,分別是臺北的松山機場和桃園機場。

1.若是飛桃園機場的小夥伴,可以搭機場捷運到桃園高鐵站,再轉公交車132a就可以到學校內了。

2.若是飛松山機場的小夥伴,可以搭9025大巴車,到市區麥當勞後,再轉132到學校內。

對了,捷運指的是臺灣的地鐵

接下來簡要介紹我交換的大學吧。臺灣中央大學是一所坐落於臺灣桃園的綜合研究型公立大學,為桃園地區最具聲譽之學術、科學研究及學術網際網路之頂尖大學,是臺灣"教育部""五年五百億計劃"補助的十二所學校之一、臺灣"教育部"選定之七所研究型大學之一。這是學校的校徽。

校徽

這是學校校門前的草坪圖。俯視起來還是挺美的。

俯拍圖

學校在山上,環境綠化挺好的,空氣也清晰,和境內大學比起來,可能佔地面積沒有很大。然後因為是在山上,所以平時上下山有點不方便。不過公交車是有到校內的,公交車環整個學校一圈,學校隔一段位置就設置了一個公交車站點。比如男研舍前、依仁堂(體育館)旁、校門口左側、校門口右側都有設置站點。在這裡許多學生都買腳踏車(自行車)和機車(剛去時,我不知道他們口中說的機車機車是啥,後來了解,喔,原來就是我們說的摩託車),在整個市區內騎機車真的很酷很舒服。

尤其是晚上~

關於校園:

你能想像走在中央大學的校園裡,隨處可見毛茸茸的小松鼠嗎?

天哪!這也太可愛了吧!!

簡直擊中老夫的少女心~

中央大學真的是松鼠王國啊!

學校社團活動豐富,業餘活動很多,學習氛圍挺好,我比較喜歡的是同一個課堂上,能見到來自五湖四海不同國家的同學,有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同學、法國的同學、韓國日本的同學,大家互相之間語言不通,所以都是用英文交流,氛圍很好,能增進感情,很適合交朋友。由於篇幅過長,放在後續文章繼續分享。

po一張學校的圖書館,一樓
教室

學校有售印有學校名稱,或是可愛的小松鼠的紀念制服、書包、鑰匙扣等物品。制服有分季節。夏天的是體恤,冬天的多是衛衣。顏色圖案都可選。下面是部分圖片。

松鼠也印在校服上了呀!

學生宿舍:

宿舍條件蠻好的。我住的女十四宿舍,一樓有廚房設備,微波爐、電飯煲、電冰箱等都是免費使用的;廚房旁有水池和餐桌,餐桌旁有一個書架,每期都有新雜誌可以免費閱讀。宿舍一樓還有一片空地作為運動房,擺置了諸如跑步機、呼啦圈、瑜伽墊、運動單車等運動器材,也是免費使用的,但有限定器材開放時間。

運動小白覺得騎得好累……

樓上宿舍有桌球桌、洗衣機、烘衣機、甩幹機、飲水機等設備,飲水機冷熱溫水免費,甩幹機免費。洗衣機和烘衣機需要收費,需投入臺幣,一次10元臺幣。

學習的同時,我也沒忘了利用這四個多月的時間,來個小小的環島旅行

閒暇時間出來看看臺北:

在美麗的淡水看夕陽

基本上都是抽的周末和沒課的時間,時間不多的話就在臺北附近轉轉。如果有長假什麼的,就安排去高雄、臺東、花蓮、綠島、臺中、臺南等地方的旅行。在臺灣,如果節假日有出行計劃,一定一定要提前買好火車票!!親身經驗,因為如果你到節假日前才買,會發現火車票統統售空!第一次我真不知道呀,臨出行前一天才開始盤算去哪些景點,買票,結果,買啥啥沒有,無比絕望,又不能浪費這難得的假期吧,只好硬著頭皮買了站票。

一路上擠在擁擠的車廂連接處,站了足足四個小時……我滴老天鵝啊!下車之後,我只有一個念頭,讓我去旅館睡覺吧……

旅行的心得和照片也會放在後續文章陸續分享給大家。

最後說一句,旅遊和在當地學習生活的感受真的是不一樣的。短途或跟團旅行,只能走馬觀花的看看這個城市的風景。想真實感受當地人的生活狀態、整個城市過著的日子,還是沉澱下來,感知一座城市的文化呼吸,若是能來個交流學習,學習的同時又能體驗生活,想必是極好不過了。

因此如果有機會去別的地方交換的你們,就帶上勇氣,收拾好行囊出發吧,這對你們未來的人生來說,都將是一份珍貴的寶藏。往後許多年再次回憶起曾經在某個城市交流學習的那段時間,依然覺得一切值得。

坐在大巴車上近距離地看學校的草坪
我的印尼舍友

你也有這樣一段難以忘懷的交流學習的記憶嗎?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分享( ` )

相關焦點

  • 通訊:聽大陸「交換生」講述在臺遊學生活
    中新社臺北1月22日電 題:通訊:聽大陸「交換生」講述在臺遊學生活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黃少華  來自中國海洋大學的「大陸交換生」鄭玉冰,22日和遊學了半年的臺灣海洋大學(簡稱「海大」)告別,從桃園機場啟程回大陸了。
  • 兩岸聚焦:赴臺交換生為學習 更為了解(圖)
    2006年9月,清華大學學生杜榕作為該校赴臺灣銘傳大學試點的第二批交換生遠赴寶島,那時大陸還沒有出現大規模交換生,更不用說後來的個人遊、學位生。「當時沒有其他正常渠道能去臺灣看看,所以,這種交換學習的機會,肯定是願意去的。」  2007年以後,兩岸高校之間互派交換生計劃才走上正軌。
  • 【交換生遊記】—— 臺灣屏東教育大學
    和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第一次去墾丁,那次也是來臺灣後第一次感受大海,墾丁的海是讓人醉心的果凍藍。墾丁行是教會組織的,說起教會,對於交換生來說是意義非凡的存在,從第一天的迎接,到之後的豐富活動,教會的阿姨長老都非常熱心,從他們那兒也學到了很多!
  • 【從未名湖到日月潭•人物】一個臺灣大學交換生的北大生活
    在臺期間,北京大學在臺灣大學隆重舉辦「北京大學日」系列活動,並參訪中研院、成功大學、政治大學、臺灣師範大學、中央大學、中山大學(高雄)、東海大學等臺灣高校和研究機構,籤署多項交流合作協議,拜會臺灣友好人士與機構。此外,北大學生藝術團的40名同學還將在臺舉行4場文藝演出。此次訪臺,無論是在人員規模、活動層次還是交流深度方面,在北大校際交流史上都是空前的,也為兩岸的高等教育交流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
  • 招了個「精日」「臺獨」交換生?武漢大學回應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7月11日,有微博網友爆料,武漢大學錄取的一名臺灣交換生疑似在社交媒體發表「精日臺獨」言論,並配有該臺生多張社交網頁截圖。對此,武漢大學12日凌晨做出回應稱,學校正核實該臺生的社交媒體言論情況,並表示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置,歡迎所有支持認同一個中國原則的臺灣同胞、海外華人華僑和國際友人來武漢大學交流學習。以下是回應全文:感謝網友對武漢大學臺灣交換生工作的關注。
  • 那一年,華商學子在寶島臺灣——詳解臺灣交換生項目
    我相信,肯定還有不少人想到了目前華商大熱的【臺灣交換生】項目! 那麼,說起臺灣交換生,你又想到了什麼?這是一個嚴肅的赴臺交流交換項目,請見下圖:然而,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此處省略一萬字)的腳步,感受他們的多彩學習生活之旅——校園篇
  • 臺灣交換生談大陸宿舍生活 被開放式澡堂震撼(圖)
    中新網6月14日電  臺灣《旺報》14日報導,到中國人民大學當交換生的臺灣女孩王馨瑩,在交換期間體會到兩岸大學宿舍生活的不同之處,王馨瑩提到,自己初到人大的第一天,便接受了洗澡的「震撼教育」。
  • 我的交換生活——臺灣輔仁大學
    如果讓你用三個詞來形容130天的臺灣交換生活,你會用什麼?經濟管理學院會計1601張耀文的答案是古樸、優雅、滄桑——古樸之息、優雅之文、滄桑之感。伴隨著亞洲四小龍的餘暉飛機降落於桃園機場臺灣由此映入眼帘……你可以說臺北古舊也可以說臺北現代化你可以說臺北的生活節奏很快也可以說它很慢你可以說臺北的生活壓力很大也可以說在臺北的生活很愜意
  •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短期交換生項目
    建校於1883年,是紐西蘭一所最大的從事教學研究且擁有最多專業的綜合性大學,在紐西蘭綜合排名第一,被譽為紐西蘭的「國寶級」大學,享有極高的國際聲譽,是全球頂尖高校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Universitas 21、世界大學聯盟以及亞太國際教育協會的成員。奧克蘭大學以各類基礎學科研究聞名於世,有教育學、法學等18個學科名列全球50強。
  • 臺灣交換生在大陸的難忘時光
    臺灣交換生在大陸的難忘時光1/14) "← →"翻頁 林源智,臺灣屏東人
  • 學校舉辦港澳臺交換生系列迎新活動
    2月,中國人民大學迎來了2018-2019學年春季學期港澳臺交換生。在一周的時間裡,港澳臺辦公室組織策劃了一系列迎新活動,旨在幫助交換生們儘快融入集體,適應人民大學的學習生活。2018-2019學年春季學期共有64名港澳臺交換生進入學校學習,其中校際交換生54名,院際交換生10名。
  • 寶島臺灣,助力成長 ——政治大學交換生心得
    還記得去年八月底臨去臺灣的時候,路過上海,約了大學時期的好朋友吃飯,臨走時他調侃道:「以後鄉愁就是淺淺的海峽」。當時在機場就百感交集,帶著離別的傷感和對未來數月臺灣新生活的憧憬,開始了我的交換生之旅。飛機落地,臺北的城市、街道,政大的校園、寢室、食堂、師生,一切陌生卻又新奇。我和我的小夥伴們每天發掘著身邊的新鮮事,感覺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想跟大陸的朋友分享。
  • 那些走在路上的山理交換生
    他們以山理人的身份,生活在和你不同頻率的大學時代。今天,官微君就帶你一起去看看交換生的大學生活。信管1401 王丹蕾 臺灣 臺灣高雄大學Q1:當初為什麼想要去做交換生?主要是想多學習韓語,開闊一下視野,體驗一下在韓國的生活,而且績點也達到了做交換生的條件。
  • 臺灣義守大學交換生攻略與心得
    臺灣義守大學交換攻略1、攜帶物品篇其實搭飛機超重的事一直是我們首先考慮的問題。從臺灣回來每個航空公司都不一樣,一般在 20KG-23KG。旅行箱一定要大,回來肯定有很多物品。買機票時記得要買往返的,入臺登記時會查。寢室對面就是義大世界,生活用品可以在康世美、屈臣氏、大創,購買非常方便。衣服:高雄很熱,所以可以少帶幾件涼爽的衣服就夠了。
  • 臺灣交換生:最美的自己,在路上...
    我交換的學校是宜蘭大學,一所臺灣的公立學校。宜蘭,一個聽起來就很美的城市,位於臺灣的東北部,瀕臨太平洋,青山綠水,號稱是臺北的後花園。    不得不說,能在這裡學習生活一段時間實在是我的幸運。人少資源多,新鮮環境美,是我對學校的的第一印象。在這裡,我可以在明亮的教室和四五十人共享一位老師,在黃昏時分體育館四樓的陽臺俯瞰聖光降臨的校園。
  • 遊學生活:那些交換生的遊學經歷
    學習型:我和何鴻燊「同宿舍」   Jay 中山大學——香港大學交換生   時間:1年   「大一時聽輔導員說,交換生找工作比較有優勢,我就開始關注這個事情。」 Jay說。   爭取到了交換名額來到香港,剛開始總有些不習慣。最讓Jay「吃藥」的是,香港的公交車不報站,坐過站了都不知道。
  • 西大學生到臺灣做交換生 這些經歷讓他們自信(圖)-廣西新聞網
    到臺灣做交換生後,廣西大學的學生收穫良多 交換生的經歷讓他們更自信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記者 黃佔玲 文/圖 核心提示 近日,一篇名為《關於我們的四月一周又兩天》的文章在網絡上流傳,作者是廣西大學大三學生王詩藝
  • 大陸交換生:臺灣高校人文隨意,老師同學很熱情。
    9月,部分臺灣私立高校招錄的首批大陸生即將赴臺求學,975名同學中,219名來自廣東,其中廣州本地生74名。大學生活會像偶像劇裡演的那樣嗎?臺灣的同學好相處嗎?一系列的問題纏繞心頭。  自2005年以來,大陸已有上千名大學生以交換生的方式赴臺求學。他們一般在臺灣待一個學期左右,他們的經歷,或許能給這群即將赴臺求學的學生最為直接的回答。
  • 臺籍交換生被曝涉「臺獨」「精日」言論,武大回應
    7月11日,微博博主@臺灣那點事兒 稱,一名來武漢大學交換學習的臺灣學生柯筌耀,在社交媒體上發表過「精日」和「臺獨」言論。對此,@武漢大學 今日凌晨緊急回應稱,我校港澳臺事務辦公室正通過多種途徑核實柯筌耀社交媒體言論情況。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進行處置。
  • 國際交換生看臺灣:芭樂好吃、中文好玩
    國際交換生看臺灣:芭樂好吃、中文好玩 2017年05月26日 11:01:24  來源:中國臺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