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澳大利亞空軍一架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在跑道起飛時,飛機兩臺發動機中的一個發生故障噴口處有火焰噴出,兩名飛行員立刻彈射跳傘,但之後戰機自己繼續滑行衝出跑道停了下來,機體並未有大的損傷。這也引起網友的熱議,認為澳軍飛行員貪生怕死,戰機還沒怎麼樣就自己先跑了。
從表面看,澳軍戰機似乎並無大礙
飛機尤其是戰鬥機在飛行時發生事故往往留給飛行員的時間非常短,在這瞬間裡飛行員要作出最正確的判斷。相對外國飛行員偏向第一時間跳傘保護自己的做法,中國飛行員則截然不同,哪怕在戰機完全失去控制的極端情況下,也會堅持到最後一刻,轉盡全力保全戰機和下方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比如前不久,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員黃建東在駕駛殲-10C戰機起飛不足兩分鐘便遭遇低空撞鳥並導致發動機停車的嚴重飛行事故,因為殲-10C是單發戰機,在270多米的低空遭遇發動機故障根本沒有挽回的餘地。
王建東堅持將失事戰機駛離居民區方才跳傘,保全地面人員和財產安全
按理說,中國空軍飛行員在如此困難的條件下完全可以棄機跳傘保全性命,但黃建東並沒有這樣做,因為戰機下方就是密集居民區和重要工業區,一旦跳傘逃生,戰機必定墜地造成地面嚴重人員和財產傷亡。因此,王建東在短短37秒之內果斷採取22個動作,先後採取3次航向改變動作,確保失去動力的戰機墜毀在無人區,最大限度減輕地面傷亡。當然,我們並不能因此判斷中澳兩軍飛行員的人生境界高低。那麼戰機在遭遇空中事故時,飛行員的正確做法是什麼呢?
王建東因為處置特情有功被授予個人一等功
一是不能一跳了之。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空軍機場附近區域已經日漸繁華,居民點和工業企業分布密集。如果飛行員在遭遇空中故障時立刻跳傘,毫不顧及地面情況,毫無疑問會帶來災難性後果。比如2002年烏克蘭蘇-27戰機墜毀事故是迄今為止最為嚴重的一起航展事故。
戰機墜毀瞬間飛行員及時彈出
航展當天中午,一架烏克蘭空軍蘇-27戰機在低空做高難度俯衝特技動作,但突然失控,機身擦著機場跑道旁邊的樹林頂部掠過,撞上正靜態展示的伊爾76運輸機。由於速度過高,燃燒著熊熊烈火的機身連續翻滾,衝向人員密集的觀眾席,造成77人死亡,543人受傷。雖然得益於優秀的彈射系統,飛行員在飛機墜毀前及時彈射逃生,但由於飛行員跳傘前沒有及時調整航向,將飛機駛離觀眾席,仍然造成巨大傷亡,顯然是不對的。
烏克蘭航展戰機墜毀在人群瞬間,後果是災難性的
二是不能過度顧忌。雖然保全戰機和地面安全是很多飛行員的第一選擇,但是很多時候也不能過分拘泥,否則就會浪費寶貴的逃生機會,葬身火海。既使國家墜毀先進的戰機,又損失花費大量精力才培養出來的飛行員(飛機沒了可以再造,飛行員則需要大量的時間以及金錢才能培養),令人扼腕嘆息。比如中國海軍航空兵艦載機飛行員張超就因為一心保全飛機,錯過最佳跳傘時機,壯烈犧牲。
張超在戰機機頭朝向將近90度的時候才選擇跳傘,已經錯過最佳時機
2016年4月27日,張超駕駛殲-15戰機117號準備降落,戰機輪胎著地同時張超報告「電傳故障」!殲-15以240公裡時速失控,機頭急劇大幅上揚。張超奮力前推操縱杆,試圖壓低機頭控制戰機。發生故障4.4秒後,機身仰角已近80度,張超彈射出艙後降落傘來不及打開被重重摔到水泥地。戰機隨後尾椎著地,並爆炸墜毀。飛行員的操縱有失誤嗎?還原殲15墜機全程,他太想保住昂貴的戰機,選擇彈射太晚,不僅沒有保住飛機,還犧牲自己寶貴的性命。
錯失跳傘時機不僅不能保住飛機,還會犧牲飛行員寶貴性命
因此,澳軍飛行員在發動機故障時第一時間選擇跳傘並沒有錯(戰機在地面出故障也很危險,相當於零高度跳傘逃生),中國飛行員在盡最大努力堅持到最後一刻,竭盡全力想挽救戰機或將戰機駛離密集居民區更沒有錯,關鍵在於飛行員對戰機性能以及自己駕駛經驗都要有十足的自信,這樣才能在剎那間作出正確的抉擇。我國飛行員更應該適應新時代空軍發展,人比機重要,像上文中的澳大利亞飛行員一樣,在確保不傷及地面人員的前提下,班長寧願飛行員立刻跳傘。
最後願所有保衛祖國領空安全的飛行員們平安,你們是祖國的精英和驕傲,我們相信你們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