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今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的名字不重名可謂是良苦用心啊,因此現在很多父母為了不讓孩子重名也或許是彰顯夫妻恩愛的證據,現在都流行父親與母親姓氏結合在一塊的取名法了,然而這種新奇的取名法也是逐漸收到了大眾的喜歡,成為如今新潮流,雖然這種想法的初心是好的,也因此開闢了一種新的起名模式,但有利必有弊。
那我們接下來就來討論一些取名案例吧
聽朋友身邊說起她同事小希和她老公就給孩子取個名,就經常頭疼,而且兩人意見經常不在一塊,小希和老公可以說是甜甜蜜蜜恩恩愛愛的,兩人從學生時期就在一塊,現如今都已經大學畢業好幾年了,孩子都有了,兩人的感情依舊恩愛如初,他們都希望給孩子取的名字有些特殊意義。
但是由於兩人一個姓雷一個姓鄭,兩人取名就更頭疼了,如果結合夫妻姓氏來取名就有"雷震子",但是如果不結合兩人姓氏就感覺沒有了自己想要的那些意義。
所以他們就決定取姓氏結合為名,這名字說實話也挺朗朗上口的,但是卻不知,名字也可以成為小朋友間玩鬧取笑的理由,由於這個名字孩子沒少和夫妻兩鬧脾氣,還吵著要改名字,作為父母應該多考慮孩子的感受。
為何現在的父母都喜歡給孩子取姓氏名呢?這是否存在弊端呢?但是有因必有果,好處既然存在,那麼壞處也是少不了的。
①:姓氏結合,意義非凡,特殊象徵為何父姓與母姓姓氏結合會成為大多數人的潮流呢?其最重要的就是父母都追求自家孩子的名字能夠有特殊意義,不至於遍地都重名,也因此他們都選擇使用自己和妻子的姓氏取名,這個組合不僅可以減少重名的概率也能象徵夫妻恩愛的證據。
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他們希望名字也是他們愛情的象徵,而且這也是父母對孩子名字的一種美好寓意,所以這也是父母的一種祝福方式,只是這種方式有些孩子不太能接受。
②:諧音話如今父母在給孩子取名上比較講究朗朗上口,不再追究名字的筆數或者冷門的字,畢竟好叫的名字容易給人留下印象也利於孩子的日常交往。
所以現在父母取名字一般都追求"易讀",這樣不僅可以使人記住孩子的名字,也能有效避免叫錯字或者說不出名字的尷尬現象,畢竟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給人留下印象,也希望有人能記住自己的名字。
但是我們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取父母姓氏名固然好,但是我們缺忽略了姓氏名的狹隘性,現在父母取名都追求易讀,流暢,因此就容易讓孩子的名字更加諧音化,但是就很容易出現一些尷尬情況。
比如:父親姓:王,母親姓:鄭,為了追求諧音化,那麼孩子的名字很容易就取:王者榮耀,這中現象不是不存在。
③:有些姓氏明明不對口,但是父母偏偏東拼西湊取了個名現實生活裡,文字的魅力無求無盡,有些父母取姓氏名是因為合適,但是有些父母就不是因為合適了,為了取姓氏名,不合適的父母偏偏東拼西湊取了個沒有任何意義的名字,也沒有一點諧音化的意思,而是生硬的湊起來的。
這是因為父姓與母姓要想名字取得流暢有寓意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不適合的父姓與母姓湊在一塊錢,就會使名字讀的彆扭,難聽,這也就失去了其原本的寓意或祝福了。
所以如果只是為了彰顯夫妻感情和睦或者說是對孩子的祝福的話,合適的父姓與母姓固然好,但是如果不合適,那還是別東拼西湊了,讀起來不好聽就算了,畢竟對於孩子來說,一個名字多多少少都會受到影響的。
畢竟名字是孩子在人際交往中,給人的第一印象,如果名字沒取好,對孩子在人際交往中難免會有些影響的,也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呢,很多人會因為名字的問題,對你留下一些不好的或者好的印象,孩子名字的特殊性,很容易讓人對他名字的"可記度"降低。
雖然現在的父母給孩子取名出發的都是為了孩子考慮,但是所有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選擇父姓與母姓的取名法,可以讓孩子重名概率降低,但是這其中的利弊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名字的好壞對於孩子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影響的。
所以父母在選擇父姓與母姓的取名法時,父母還是多考慮一下孩子,或者從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畢竟都是存在一定現象的。
結語
我們給孩子取名,想要不重名,這個出發地點或者說這個初心是好的,但是我們卻沒有充分考慮到孩子的想法,或者說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過孩子的意願,名字雖然說是父母決定的,但是我們不能一意孤行,一味追求寓意或祝福,但是我們也要考慮一下孩子,畢竟這個名字是陪伴孩子一生的。
與你而言,你可能覺得一個名字而已,沒必要,隨便取取就好了,但是對於孩子而言,這其中存在的現象只有孩子自己能夠體會到。
名字是一個人的象徵,我們都說久名遠揚,這個成語裡的"名"就是對你稱呼的耳熟,每一個人成就一份事業,我們首先就是通過名字去認識的,也只有名字可以讓別人對你有印象,沒有人會直接介紹這個人的外貌或者成就,他們首先就是介紹你的名字。
所以說,名字對一個還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一個朗朗上口的名字,會讓人對你的第一印象就很好。
所以作為父母,給孩子取首字母姓氏法,固然可以,但是我們也別勉強的去取一個彆扭拗口的名字,對孩子不好,畢竟一個朗朗上口的名字可以讓人對你的第一印象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