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的私家車駛入(汽車影院),爸爸媽媽坐在前排,我們小孩子在後座上穿著睡衣打鬧。這時,爸爸把車停下來,關掉引擎,轉身說:「別鬧了!電影快要開始了!」這是1978年,在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省,一家人等著看《外星貓》的情景。
2020年4月,德國科隆,一輛私家車駛入汽車影院。當年後座上的7歲男孩兒已經成為坐在前排的父親。這回,他告訴坐在後排的女兒們,別再打鬧、放下手機、快點兒坐好了,因為電影馬上就要開始了。
《好萊塢報導》生動地還原了這組頗具畫面感的對比場景,隨著疫情的影響,「汽車影院」這一看來過於「復古」的影院形式再次於多個國家躥紅。
多國汽車影院重迎商機
今年3月下旬,《好萊塢報導者》刊登了這樣一則消息,在北美絕大多數影院都處於關門和虧損期的時候,位於加利福尼亞州一家名為The Van Buren的汽車影院的票房收入卻逆勢上漲,在3月最後一個周末榮登全美票房收入第一影院的寶座。
對於這家汽車影院來講,這樣的成績放在往年任何一個正常年份都是難以置信的,甚至連影院經理都感到不可思議,在接受採訪時他表示「過去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這個影院,現在我卻24小時都在回復預訂位置的郵件」。
的確,受到疫情蔓延、傳統影院關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催生了汽車影院的再度走紅,尤其是人人「談疫色變」的當下,只需要待在自己的車內空間而不需要與陌生人接觸的觀影方式,成為了汽車影院的天然優勢。
自3月下旬以來,全美300家汽車影院總共開業了150家以上,而實體影院僅開業了50家左右。與實體影院近乎慘澹的經營狀況相比,50%以上的復工率顯然讓汽車影院成為了這場疫情中的最大獲利者。
除了美國外,疫情期間加拿大、德國、韓國等地的汽車影院同樣重回觀眾視野。疫情期間,最先看到汽車影院商機的亞洲國家為韓國。
在韓國,汽車影院本就一直是觀眾休閒娛樂的首選場所之一,即使在疫情暴發之前,韓國國內處於正常影業的汽車影院也接近50家,汽車影院的數量和規模都超過了絕大多數國家。
而今年疫情發生以來,韓國國內不少汽車影院的營業額都迎來了不同幅度的上升,其中位於大邱的Cine 80汽車影院票房收入相比往年增長了20%,位於首爾的Jayuro汽車影院票房則上升了30%。
中國汽車影院:起步晚、規模小
與很多人此前所了解的不同,汽車影院並非是疫情催生的新興產物,相反,汽車影院不僅有著不輸於傳統院線的悠久歷史,甚至曾一度成為影院產業的領軍者。
上世紀30年代於美國初次登場後,汽車影院在60年代曾迎來發展的鼎盛期,據統計,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北美汽車影院數量曾一度達到了20000家,並風靡至歐洲地區。
儘管曾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但對於很多中國觀眾來講,汽車影院這一影院形式卻依然十分陌生,究其原因,與國內汽車影院起步時間晚、發展規模小有著密切關係。
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末期,國內的首家汽車影院才正式開門迎客,這一時間點與美國首家汽車影院的誕生相差了足足有60年。換句話說,在美國汽車影院產業已經過了發展的巔峰期並逐漸從市場淡出後,中國的首家汽車影院才倉促面世。
汽車影院的優勢與弊端
相比室內影院,汽車影院可以提供幾乎全程無接觸的觀影體驗,既能自我隔離,也能享受超大銀幕帶來的視覺體驗和車內音響的聽覺衝擊。
還可以一邊看電影一邊吃自嗨鍋。
當然,汽車影院不僅只有汽車和電影。汽車影院的影音設備可以被充分利用,白天可以組織或出租演出場地舞臺,開展歌舞表演、車友會、新聞發布會等活動。同時,可以提升周邊設施,賽車、釣魚、歌舞、啤酒、燒烤……自駕一趟可不能只是簡單的看電影。
而且,汽車影院的投資成本小、建設周期短。由於不需要多聲道影院音響設備和高昂的裝修費用,汽車影院每塊場地的設備總投資相對較小,在設備和建設材料到位的情況下一般一個月左右就能夠達到放映條件。
不過,浪漫與麻煩同在。汽車影院受天氣影響較大,觀影效果很難保證。同時,汽車電影院一般按車收取門票,一車一票且一票通看,這就導致可能出現某一時間段出現前面的車長時間不出來,後面的車無法進入的狀況,並且後面車輛的等候時間很難估計。
隨著我國電影行業的成熟,在合適的地點選擇合適的建設模式及運營模式進行投資,汽車影院還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以往汽車影院受到運營成本、片源稀缺等問題的限制而難以為繼,但此次疫情卻為汽車影院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但是在此次疫情之後,汽車影院能否憑藉自身優勢留住觀眾甚至重回上世紀的鼎盛期,如今還不能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