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家的送宮花,為什麼只有林黛玉沒有道謝還出言相譏?

2020-12-20 子凡的書香視界

周瑞家的送宮花,只有林黛玉沒有道謝還出言相譏,將其尷尬處境表露無遺

作者:子凡shine

《紅樓夢》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宮花這一情節集中體現了曹公的生花妙筆,脂批曰「總是得空便入,可知一支筆作千百支用」。知微見著,小小的一件事端蘊含著無窮妙處。可是,歷來的讀者都糾結於送宮花的順序,為什麼最後送給林黛玉呢?指責周瑞家的見人下菜碟,狗眼看人低,認為她是瞧不起黛玉才有意為之。

事實究竟如何呢?本文無意為周瑞家的洗白,試圖從《紅樓夢》的寫作技法和世事人情兩個角度辨析送宮花一事,得出一個儘量客觀的,符合生活情景的結論。

首先,周瑞家的送宮花選擇的是最經濟的路徑。原文也提到「如今周瑞家的故順路先往這裡來」。

薛姨媽此時住在梨香園。「原來這梨香院即當日榮公暮年養靜之所,小小巧巧,約有十餘間房屋,前廳後舍俱全。另有一門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門出入。西南有一角門,通一夾道,出夾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東邊了。」梨香園西南有一角門,通一夾道,出夾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東邊了,因此周瑞家的從薛姨媽這裡出來,最先到的就是王夫人的住處。

「原來近日賈母說孫女兒們太多了,一處擠著倒不方便,只留寶玉、黛玉二人這邊解悶,卻將迎、探、惜三人移到王夫人這邊房後三間小抱廈內居住,令李紈陪伴照管」。

迎探惜三姊妹居住在王夫人這裡,因此周瑞家的順路先來到王夫人住處,給迎探惜三姊妹送宮花。

出了王夫人處,最先到達的是鳳姐處,然後才是賈母處。《紅樓夢》第三回介紹了王夫人、王熙鳳和賈母的住處。

林黛玉從賈母處去拜見王夫人,「便往東轉彎,穿過一個東西的穿堂,向南大廳之後,儀門內大院落,上面五間大正房」;從王夫人處回賈母處晚飯,經過了鳳姐的院落。「王夫人忙攜黛玉從後房門由後廊往西,出了角門,是一條南北寬夾道。南邊是倒座三間小小的抱廈廳,北邊立著一個粉油大影壁,後有一半大門,小小一所房室。王夫人笑指向黛玉道:這是你鳳姐姐的屋子」。鳳姐的住處在賈母住處和王夫人住處之間,從王夫人處出來,必先經過鳳姐處才可以到達賈母處。

因此,周瑞家的送宮花的路線圖是按照最省時省力的路線來的,先到王夫人處送了三春的,再到鳳姐處,最後到了林黛玉所在的賈母處。

其次,從宮花來說,本身沒有優劣之分。

薛姨媽說「這是宮裡頭的新鮮樣法,拿紗堆的花兒十二支」。堆紗是一種製作工藝,就是將薄絹等絲織品折迭縫製成花朵的樣子。這十二支宮制堆紗新巧的假花,應該是一樣規格、形狀的,沒有優劣好壞之分。

第三,通過送宮花,實際是相當於《紅樓夢》主要人物的一次集體亮相,每一言行都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和性格。這才是作者要表達的最重要的東西。

首先出場的是香菱,將裝宮花的小錦匣捧了出來。香菱問「奶奶叫我作什麼?」此時香菱還沒有正式過門給薛蟠作妾,名義上還是薛姨媽的使喚丫頭。

接著薛寶釵,「寶丫頭古怪著呢,他從來不愛這些花兒粉兒的」。 「唇不畫而紅,眉不點而翠」,穿的衣服也是半新不舊的。薛寶釵被稱為冷美人大概也和她不事雕琢有關係吧。

迎春探春二人正在窗下圍棋。二人忙住了棋,都欠身道謝,命丫鬟們收了。可以看出賈家女孩良好的修養和教養。

惜春正和水月庵的小姑子智能兒一處頑笑。惜春笑道:「我這裡正和智能兒說,我明兒也剃了頭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兒來,若剃了頭,可把這花兒戴在那裡呢?」這段話可以說照應了惜春以後出家為尼的命運。有其父必有其子,賈敬好道,喜歡和道士胡羼;而惜春向佛,獨獨喜歡和佛門中人玩笑。

李紈:穿夾道從李紈後窗下過,越過西花牆,出西角門進入鳳姐院中。李紈為孀居,不宜戴花,因此宮花並沒有說送李紈,但此處也略提了一下李紈居處。

鳳姐和巧姐:走至堂屋,只見小丫頭豐兒坐在鳳姐房中門檻上,見周瑞家的來了,連忙擺手兒叫他往東屋裡去。周瑞家的會意,忙躡手躡足往東邊房裡來,只見奶子正拍著大姐兒睡覺呢。……正說著,只聽那邊一陣笑聲,卻有賈璉的聲音。接著房門響處,平兒拿著大銅盆出來,叫豐兒舀水進去。鳳姐是已婚的年輕婦人,如此午休,讀來也頗覺鳳姐的風騷可人之處。

秦可卿:半刻工夫,手裡拿出兩枝來,先叫彩明吩咐道:「送到那邊府裡給小蓉大奶奶戴去。」次後方命周瑞家的回去道謝。這裡體現了王熙鳳和秦可卿的良好關係,連一枝花也想到與秦可卿分享。

林黛玉:黛玉只就寶玉手中看了一看,便問道:「還是單送我一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林黛玉的活潑、尖刻,口鋒伶俐簡直要從書中跳出來一樣。

送宮花一事,將金陵十二釵中的九釵悉數帶出,此外還夾寫了香菱、周瑞家的女兒女婿、水月庵中事、智能、迎探惜的丫鬟等等,真是各人有各人的神採,各事有各事的情理,不得不欽佩曹公的筆力千鈞。體會到這一點才是送宮花的深意所在,如果只是計較於周瑞家的送宮花的順序,是不是有點心境狹隘,因小失大了呢?

當然,以上是從作品創作手法和寫作技巧上來分析的,體現了送宮花一事在《紅樓夢》總體結構中的意義。從文本故事的發展來看,從世事人情的角度來考慮,指責周瑞家的也不是全無道理,但還是有些過於主觀了。

首先送宮花的場景是王夫人和薛姨媽閒話家常,那麼和王夫人關係最親近,最適合戴宮花的無疑是迎探惜三姊妹。因此,薛姨媽道:「昨兒我想起來,白放著可惜了兒的,何不給他們姊妹們戴去。昨兒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兒來的巧,就帶了去罷。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對,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兩枝,那四枝給了鳳哥罷。」王夫人的回答也是很客氣的:「留著給寶丫頭戴罷了,又想著他們。」因此在薛姨媽和王夫人的對話中,薛姨媽說給你家的女孩拿去戴,而王夫人謙讓說給你自家的女孩戴吧,都是以自家女兒為中心的。

其次,林黛玉的身份地位非常特殊,也非常尷尬。他是賈母的外孫女,而且是賈母最疼愛的小女兒的唯一的骨血,因此賈敏去世,賈母再三致意一定親自撫養林黛玉才放心。書中也寫到「如今且說林黛玉自在榮府以來,賈母萬般憐愛,寢食起居,一如寶玉,迎春、探春、惜春三個親孫女倒且靠後。」賈母在賈府裡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她對於林黛玉的格外疼愛,勢必會影響到其他人對於林黛玉的態度。不管是像賈寶玉一樣從心裡喜歡林黛玉,還是如鳳姐一樣善於取悅賈母的人,上上下下人等都會格外留意到林黛玉。因此薛姨媽說的,「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一對,剩下的六枝,送林姑娘兩枝,那四枝給了鳳哥罷」,雖然沒有毛病,挑不出任何失禮之處,但人與人之間的親疏遠近,人情的厚薄冷暖,一覽無餘。

林黛玉是寄人籬下的孤女,她不像薛寶釵、史湘雲一樣屬於客居的身份,經濟上可以完全獨立。這也是林黛玉內心深處的傷痛,時時觸及著她的敏感和自尊。林黛玉曾經和寶釵傾訴衷腸:「況我又不是他們這裡正經主子,原是無依無靠投奔了來的,他們已經多嫌著我了。如今我還不知進退,何苦叫他們咒我?……我是一無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紙,皆是和他們家的姑娘一樣,那起小人豈有不多嫌的。」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正是林黛玉真實處境的描述!並不是說賈母喜歡林黛玉,其它的人就一樣會喜歡林黛玉,會真心待黛玉好。雖然,賈府人視她和賈府迎探惜姊妹完全一樣,無論是日常行走坐臥還是生日宴慶等場合,林黛玉都和她們是一樣的待遇;但是那些客氣和笑臉之後又有多少是真情真意,有多少是虛情假意?

林黛玉畢竟不是賈府的女孩,除了賈母的憐愛,她還有什麼可以獲得其他人重視的資本呢?即使在王夫人、薛姨媽的內心深處,又何嘗不是將林黛玉和三春姊妹相區別呢?更別提周瑞家的這些下人了!從紫鵑為林黛玉的深深憂慮之中,從王熙鳳和平兒討論嫡庶之中,我們也為林黛玉而深深憂慮。一個沒有至親的孤女,是多麼的單薄,將來的幸福是多麼渺茫!那些早已參悟世事人情的大人一打眼,就看穿了、看透了林黛玉的無可依傍的未來。

具體到送宮花的事情:周瑞家的為人處事圓滑乖覺,很難說她日常趨炎附勢的行為沒有在林黛玉的心裡留下了不那么正面的印象;很難說周瑞家的骨子裡沒有對林黛玉的輕視甚至厭惡。當林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的時候,周瑞家的聽了,一聲兒不言語。這或許是被林黛玉說中內心陰暗之處的緘默。單單從送宮花一事來說,周瑞家的或許沒有想那麼多,林黛玉也沒有故意針對周瑞家的,她們的表現都只是她們日常思想、性格的具體體現而已。雖然她們之間沒有故意的針對和敵對,但是她們內心的真實的思想活動早已經從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不自覺地流露出來了,也不唯獨送宮花這一件事。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甄嬛傳、宮鬥片並不會每天都在日常生活中上演;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事,於情於理是那樣的自然而平淡,但樁樁件件的背後都是權與利的角逐與制衡。林黛玉是一個身份尷尬的主子,這一些些微小的差異,對於過於聰明敏感的林黛玉來說,可以清晰而深刻地感知並感受到其中的寒意,她無能為力,只有用鋒芒畢露的口角來維護自己的尊嚴。

相關焦點

  • 周瑞家的送宮花,為什麼只有林黛玉沒有道謝還出言相譏?
    周瑞家的送宮花,只有林黛玉沒有道謝還出言相譏,將其尷尬處境表露無遺作者:子凡shine《紅樓夢》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宮花這一情節集中體現了曹公的生花妙筆,脂批曰「總是得空便入,可知一支筆作千百支用」。知微見著,小小的一件事端蘊含著無窮妙處。可是,歷來的讀者都糾結於送宮花的順序,為什麼最後送給林黛玉呢?
  • 周瑞家的送宮花
    有許多人喜歡說送宮花,主要的興趣點在於,究竟是林黛玉失禮?還是周瑞家的失禮呢?如果這花兒不是薛姨媽送的,而是王夫人送的,黛玉還會不會吃醋呢?如果是別人送的,黛玉也許沒那麼在意,若是和寶釵沾上了邊,黛玉的小酸意就會表現出來。周瑞家的為什麼把黛玉放到最後?文中有交待,周瑞家的送宮花的路線,是按照每個人住的地方,順路送來,黛玉自然就是最後一個了。有人說,不管路遠近,就是要先給黛玉送,否則,就是輕視黛玉,欺負外來者。
  • 《紅樓夢》中周瑞家的送宮花,被林黛玉嘲諷,到底是誰的錯?
    《紅樓夢》第七回中,周瑞家的因為最後一個給林黛玉送宮花,被林黛玉冷嘲熱諷。這個情節一直被認為是林黛玉敏感、刻薄,也有讀者認為是周瑞家的故意怠慢林黛玉。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周瑞家的為何敢怠慢林黛玉呢?賈府的下人真的不懂規矩嗎?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 周瑞家的送宮花林黛玉反唇相譏,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紅樓夢》第七回通過周瑞家的送宮花,向我們逐漸展示了榮國府的人物關係。周瑞家的送宮花起因和過程都很簡單:打發走了劉姥姥,周瑞家的作為王夫人的陪房要向王夫人報告事情處理情況,所以去找王夫人,可是王夫人呢卻去找薛姨媽聊天去了。
  • 周瑞家的送宮花,林黛玉為什麼生氣?只因宮花背後另有寓意
    周瑞家的送宮花,兜兜轉轉一圈下來,背後有非常多值得說的環節,最引人注意的有兩個,一個是「賈璉戲熙鳳」,還有一個就是林黛玉「擲而不取」。關於林黛玉說「不是別人挑剩下的也不給我」,多數人認為是黛玉覺得自己被冷落,這是表面現象,其實還有背後深層原因,下面聊聊。
  • 周瑞家的送宮花這個情節,到底在整部《紅樓夢》中具有什麼意義?
    恰好王夫人正在薛姨媽處閒話家常,薛姨媽於是就委託周瑞家的把十二支宮花分別送給王熙鳳、賈家三位姑娘和林黛玉。送宮花這個情節之所以很著名,就是因為一直以來,有觀點認為,周瑞家的為人太勢利,才把最後剩下的兩支宮花送給黛玉;而剛進府的林黛玉毫不客氣地懟周瑞家的,一點情面也不留,這充分顯示了她刻薄小心眼兒的性格特徵。
  • 周瑞家的送宮花,林黛玉為什麼說「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會給我」
    比如周瑞家的送宮花被她奚落嘲諷:「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正常來說,有人送東西給自己,不管喜不喜歡,高不高興,不都應該面含微笑道謝嗎?就像迎春、探春和惜春那樣,為什麼到了「心較比幹多一竅」的林妹妹這裡,這麼失禮?
  • 紅樓夢:周瑞家的送宮花,為何林黛玉讓她當眾難堪
    《紅樓夢》中,都說林黛玉小心眼兒,最典型的一個例子,便是周瑞家的送宮花一回。本來是再平常不過的一件事情,卻因為一個順序問題,而搞得裡面大有文章。皆知,周瑞家的送宮花,是受薛姨媽的委託,說白一點,薛姨媽剛才賈府不久,託周瑞家的送時新的宮花給賈府姊妹們,多少有點「送人情」的味道。
  • 送宮花:給周瑞家的正名
    細想,還真是這樣。紅樓處處有爭議,幾乎每一處情節各人的見解都不一樣。幾處公認的爭論最大的情節,比如襲人進言是不是為了拆散寶黛,滴翠亭寶釵「金蟬脫殼」是不是存心陷害黛玉等等,基本上都是兩種觀點的激對決:是,或者不是。而惟獨這「送宮花」是個例外,不僅是公公和婆婆兩個人在理論,媳婦,小姑,甚至七大姑、八大姨都能站出來發表一下自己的不同看法。
  • 《紅樓夢》周瑞家的送宮花,林黛玉一句話懟她,讓她啞口無言
    林黛玉是出了名了小性子多,刻薄,可是曹公的心意卻並非如此,林黛玉的真性情,乃是那個年紀的姑娘該有活潑率真和心思玲瓏。周瑞家的送宮花一事,便能一看究竟。林黛玉巧解九連環,周瑞家的來送宮花。原文第七回:「誰知此時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卻在寶玉房中大家解九連環頑呢。
  • 《紅樓夢》:看周瑞家的送宮花如何穿針引線
    送宮花看似是件小事,實則牽扯出了千絲萬縷的東西來,許多人物因著送宮花這一舉動而被推上了「舞臺」。那麼要送宮花的人是誰呢?她為什麼又要送宮花給別人呢?那送宮花的又是誰呢?香菱初到榮國府對一切都不熟悉,所以薛姨娘沒有派自己的人去送宮花,而是王夫人派了周瑞家的去送宮花,一則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算是王夫人的得力助手,送宮花這樣貴重的禮物算得上是體面的,二來周瑞家的懂王夫人的心思知道該怎麼送。
  • 周瑞家的送宮花,為什麼最後才送給林黛玉?
    周瑞家的送宮花,歷來是《紅樓夢》爭議最多的情節之一。有人認為是周瑞家的勢利,瞧不起寄人籬下的林黛玉,林黛玉眼裡不揉沙子奮起反擊,來維護自己的地位;有人認為是林黛玉多心生事,把一件小事弄得大了。說實話,從後文來看,周瑞家的確實是勢利。
  • 周瑞家的送宮花,林黛玉為何如此生氣?
    說真的,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感覺林黛玉很討厭,你只是在人家寄宿而已,哪來那麼多事。而且這宮花說是給你兩支,和別的三個姑娘一般無二,你生的哪門子氣?林黛玉生氣的理由是什麼呢?周瑞家說來送花,她就問:「還是單送我一個人的?還是別的姑娘們都有呢?」
  • 周瑞家的為什麼最後給黛玉送宮花?
    周瑞家的送宮花一節,但是周瑞家的忙完了劉姥姥一事,前去找王夫人回話。但是王夫人在梨香院和薛姨媽說話,薛姨媽就要周瑞家的將自己屋裡的十二枝宮花送給姊妹們去戴。周瑞家的拿了花就給眾人送去,而她最後一個去給林黛玉,惹得林黛玉不快,出言譏諷。
  • 紅樓夢:周瑞家的送宮花引出命運悲慘的十一釵 就應該少她
    按照薛姨媽的安排,是迎、探、惜三春每人兩支,林黛玉兩支,王熙鳳四支,周瑞家的送宮花的順序卻沒有按薛姨媽的要求,而是將王熙鳳和林黛玉的順序調換了。給迎春、探春、惜春送完宮花,周瑞家的沒有去給林黛玉送,而是去了王熙鳳的住處。
  • 送宮花事件中,站在薛姨媽的角度,林黛玉失禮了
    送宮花事件中,有人說薛姨媽不講規矩藐視黛玉,有人說周瑞家的趨炎附勢,當然也有人說黛玉太敏感了。首先我們看薛姨媽是怎麼分的,薛姨媽道:「這是宮裡頭的新鮮樣法,拿紗堆的花兒十二支。昨兒我想起來,白放著可惜了兒的,何不給他們姊妹們戴去。昨兒要送去,偏又忘了。你今兒來的巧,就帶了去罷。
  • 送宮花,林黛玉真的小心眼嗎?
    送宮花,林黛玉真的小心眼嗎?以前,真的就是這麼覺得的,但是隨著對古代禮儀文化的了解,以及對紅樓夢多次閱讀,發現林黛玉完全屬於維護自己,沒有半點不對。首先我們回顧一下原文中,薛姨媽是怎麼給周瑞家的安排送宮花順序的。
  • 在12朵宮花面前,由於周瑞家的自我迷失,把好事做成了壞事
    薛姨媽讓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送宮花,本來是件好事。薛姨媽交代時說得很清楚,賈家三位小姐每人兩枝,林黛玉兩枝,剩下的四枝給王熙鳳。如此簡單地事情,周瑞家的按照要求辦就好了。但是她在送宮花的過程中,因為自我的迷失,最後將剩下的兩朵宮花送給林黛玉,把一件好事辦成了壞事。
  • 周瑞家的送宮花,遭到黛玉譏諷,她錯在哪裡?
    薛姨媽分宮花,真沒有什麼用意。要是別有用心,就派自己家的奴才去了,讓周瑞家的捎,可見她就是隨便送個不用的東西。周瑞家的先送三春和王熙鳳,後送黛玉,也沒什麼用意。雖然從後文來看,周瑞家的的確是個勢利的人。
  • 《紅樓夢》周瑞家的送宮花,為什麼最後才送給林黛玉?
    你放心,絕對不是歧視林黛玉。送宮花發生在第七回。而在第五回中,剛剛提到「林黛玉自在榮府以來,賈母萬般憐愛,寢食起居,一如寶玉,迎春,探春,惜春三個親孫女倒且靠後」,黛玉正是賈母心頭肉,是「新貴」,下人們應該討好巴結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