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就是這樣一位先賢,肯定也有生氣的時候,也有出口成髒的時候,當然,就像那句話說的一樣「流氓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氓有文化」,要是「文化人」流氓起來,也很可怕吧!
相傳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孔子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為儒教始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國家的祖先同等級別的「大祀」。這種殊榮除老子外萬古唯有孔子而已。
作為這麼一位具有很大影響力的人物,他的一生肯定也說過許多的至理名言,當然留下來的都是教育意義的偏多,但是也有這麼一兩句「罵人」的髒話流傳了下來,其中最為「狠毒」的估計就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老而不為視為賊」這幾句了吧!
我們先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兩句:腐爛的木頭無法雕刻,用來形容一個人始終無法改造或品質敗壞到極點,無藥可救,無可挽回,帶有糞便的牆,也是無法粉刷乾淨的。出自《論語》第五章第十句,全句翻譯: 孔子說:「腐朽的木頭無法雕刻,糞土壘的牆壁無法粉刷,對於宰予這個人,責備還有什麼用呢。
我們自己來體會一下這兩句話,要是當你真正的理解了這兩句的意思之後,他人還用這兩句來形容你,你會不會生氣,能不能「咽下這口氣」,把人比喻成朽木和糞土的牆,這誰受得了,更何況這是在古代,大家都注重「臉面」比生命的時候。
「老而不為是為賊」:是責罵老而無德行者的話,出自《論語·憲問》:"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四書》解釋: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待孔子。孔子罵他說:"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麼可說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說著,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其實這句話我們理解了之後也是挺「傷人」的,這不就是罵人「去該死」嗎。
流傳至今,這兩句話大家還是耳熟能詳的,現在我們理解了他的真正含義,那就希望大家在用的時候一定要「三思而後行」,不要在把這傷人的話當作玩笑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