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植物有著密切的關係,比如蓮花就是佛教的吉祥之物,很多菩薩的寶座都是蓮花,日常供佛的香也都是來自植物,還有各路神明手持的寶物,有的也都是植物。還有很多膾炙人口的禪語,「一花一世界」,「禪房花木深」有都和植物有關。還有很多植物是佛教用來治療的藥物,佛學對我國的中醫學也是影響巨大的,孫思邈的《千金方》就是汲取了龍樹的藥方。最開始佛學進入東方的時候,龍樹的很多醫學著作都被翻譯了出來,其中有《龍樹眼論》等。
很多植物和佛學有著神秘的聯繫,佛祖釋迦牟尼的一生也和不少神奇的植物有著特殊的關聯。
首先是佛祖降臨人間的時候,是摩耶夫人在無憂樹下生下了太子。據說,摩耶夫人被無憂樹的美麗所吸引,於是就去摘樹上的花朵,結果就動了胎氣,她的右肋骨下出生了悉達多太子。無憂樹是一種非常高大的樹木,樹幹能達到十多米,葉子也很大,開的花也很大,無憂樹,自然是無憂無慮的意思,人間煩惱太多,這種樹能幫助人消除煩惱。
菩提樹大家一定不陌生了,佛祖就是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所以菩提樹還有一個高大上的名字「成佛樹」,「思維樹」等等。古代的印度人對這種樹非常的崇拜,崇拜到了什麼程度呢?菩提樹要比人尊貴的多,大家稱之為神木。
因為佛祖釋迦牟尼是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的,所以菩提樹也被常用來比喻菩提心。比如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裡就有這樣的記載,佛祖普度眾生,消除煩惱,用菩提心香就能消除貪嗔痴,讓人內心清淨。
《大唐西域記》記載說,菩提樹高四五丈,枝幹黃色白色,常年青翠,只有在佛陀涅槃日,葉子菜全部凋落。
佛祖在菩提樹下成佛之後,經常居住在竹林精舍弘揚佛法。所以,竹子和佛教也有很密切的,最出名的就是竹林精舍了。在這裡,佛祖的很多弟子有了固定的居所,大家聚集一起修行說法,漸漸的成為越來越大的僧團。在這之前,佛陀和弟子沒風雨飄零,沒有居所,所以,竹林精舍對佛教來說,就是寺院形成的雛形,成為僧團的活動中心。
佛祖的寂滅也和樹有關,生的時候是在無憂樹下,寂滅的時候是在娑羅樹下。
娑羅樹是一種非常高的樹,大概有十多丈,葉子很小,開著淡黃色的小花。釋迦牟尼在傳教了49年後,前往拘屍那羅,在娑羅樹下安然寂滅,原本開著淡黃色小花,有著嫩綠色葉子的娑羅樹,在佛祖寂滅的時候全部變成了白色。
由此可見,佛教經典處處可見以上說的樹木,這些植物也見證了佛陀從出生到入滅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