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報創新中國訊( 田保慶 通訊員 龐圳 陳魁 )「唉,這個關鍵時候,我竟然堅持不住了,咱們的人可都瞧著我們呢!社區的工作就先交給你們了,你們一定要帶著大家把黨工委安排的任務落實好!」8月3日下午,一直在咬牙堅持的新城街道辦事處北海社區黨支部書記楊啟賢,因身體極度透支暈倒在創建一線,北海社區「兩委」班子去醫院探望他時,在病床前楊啟賢還一再叮囑著工作。
「放心吧!你安心養病,社區工作有我們頂上去!我們一定攥緊『接力棒』,把工作做好!」包社區幹部常路軍和社區主任劉濤代表「兩委」班子向楊啟賢表了決心。
「我們頂上去」是常路軍和劉濤帶領北海社區「兩委」班子繼續加油幹的鄭重承諾,傳遞出了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底氣。但是,他們卻面對重重困難。北海社區位於北海路與華夏路交叉口,轄區東至神火大道,西至華夏路,南與宋城街道辦事處、古宋街道辦事處毗鄰,北至香君路,總面積約2.2平方公裡,劃分了15個網格,有24個居民小區、3個城中村、1個農貿市場和289家沿街門店,居民4612戶約12752人,「兩城」聯創工作多個重點點位坐落其中,是創建國檢的「必檢點」。轄區內的雪苑農貿市場周邊,分布著萬和家苑、春天小區、龍泉公寓、劉莊新村、周莊新村等9個「三無」小區或城中村,普遍存在垃圾清運費收取難、車輛停放無序、毀綠種菜、道路破損、飛線充電等等問題。而且,那麼大的區域、那麼多的問題,只有22名工作人員和15名環衛工人,辦事處也一直沒撥經費,活多、人少、任務重、還沒錢,要想完成創建任務,可是難上加難了!北海社區「兩委」班子卻沒有退縮、沒有怯戰,而是個個主動請纓、信心滿滿。
「這邊牆根兒的草我們也得清理掉,這些細節我們都得考慮到!」北海社區黨支部委員史慧剛帶著兩名環衛工人把周莊新村的路面清理乾淨後,就又開始了清理雜草的工作。「那邊纏在線纜上的舊條幅我已經清理掉了,等會兒咱們分頭走,把這片區域裡的軟體廣告清除完!」北海社區居委會委員羅德光放下扛著的鋼梯子,幫著社區副主任王磊規整廢舊電話線。「大家要好好了解一下物業管理條例,我們依法依規選舉成立業主委員會之後,就可以參與制定小區管理方案、物業管理服務標準、聘請物業管理公司,決定物業管理項目檔次、資金使用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把咱們的小區管好!」北海社區黨支部副書記陳魁、居委會委員謝君靜帶著工作人員,向宋城花園小區的居民發放著小區管理「五部曲」的宣傳資料。「兩城」聯創正值決戰決勝的關鍵時期、關鍵節點,北海社區「兩委」班子成員既當指揮員,又當戰鬥員,結合小區管理「五部曲」工作,團結一致,勇於擔當,用自己的腳步丈量轄區、用自己的真心凝聚群眾,力求最大範圍收集社情民意、最大限度解決居民訴求、最大力度促進社區和諧,全力打通「兩城」聯創攻堅工作的「最後一米」。
「垃圾動手清理,地面自行打掃,雜物下手清運,小廣告用鏟子清掉,可是路面破損、維修道路這些還是得花錢呀!」「咱們想辦法動員商戶幫著出點資,也算是給大家辦好事!」「我估計咱們要把路修好,最少也得十來萬!」「不管有多難,咱都得想法把這些事辦好,咱們可是必查點!」北海社區「兩委」班子商議著下一步的工作。說幹就幹,他們做好初步預算,就分別帶著工作小組到商戶去「拉贊助」了。經過多方協調,「張家」出了一車水泥、「王家」出了一車沙石、「李家」支援了5000元……可算了一下總帳,還是有5萬元的資金缺口。隨後常路軍和劉濤二人一商量,乾脆倆人先分別墊付了25000元,把活幹好以後再說。資金問題解決後,他們馬上就對萬和南苑、周莊新村、劉莊新村等2000餘平方米的小區空地和破損路面進行了硬化,合理劃設了停車線,有效解決了居民通行不便、車輛停放無序、毀綠種菜等問題。
舍小家顧大家。常路軍的妻子、劉濤的妻子、陳魁的妻子也都在新城街道辦事處其他社區工作,「兩城」聯創進入攻堅期,他們全都開啟了「戰鬥模式」。每天,這個城市尚未甦醒,他們便要早早出門,深夜城市已然熟睡,他們才能回家。他們衝鋒在第一線、戰鬥在最前沿,無論什麼急難險重的任務,都帶頭不折不扣地迅速落實,成為居民的貼心人和主心骨,成為「兩城」聯創工作的中流砥柱。孩子無人照看,父母無法照顧,面對這些問題,他們總是說:「這點辛苦不算什麼,只要創建工作能成功,只要群眾對我們的工作滿意,這就值了!」
「楊書記病倒後,我們的『兩委』班子迎難而上、勇挑重擔,做到了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我們的工作一點兒也沒落下!」北海社區黨支部副書記陳魁說。
「兩城」聯創是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需要大家為之奮鬥和努力。要實現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的美好目標,不可能靠一個人的力量來實現,必須依靠堅強的團隊,去努力、去拼搏、去奮鬥。從北海社區「兩委」班子身上,我們感受到了強大的團隊力量,見證了勇敢的拼搏擔當,看到了創建必勝的曙光。8月20日,尚未痊癒的楊啟賢「歸隊」,毅然回到了他們共同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