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臨渭區打造美好生活示範區訪中國老年醫學會醫養結合促進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王志綱
渭南日報記者 白冰濤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健康、愉快、長壽」的欲望越來越強烈,單純的養生養老已難以滿足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旅居康養成為一種趨勢。對此,近日,記者專訪了中國老年醫學會醫養結合促進會專家委員會委員王志綱。
記者:請簡單介紹一下旅居康養。
王志綱:旅居康養不只是旅行的快樂,更是一個真真切切的家的幸福。相較於傳統的純養老項目,旅居康養是一定時間內在一個旅遊目的地或宜居城市度假、旅行、康養、休閒、療愈,不是簡單的「酒店+旅遊或養老院閒置床位+旅遊」,呈現全齡化、家庭化的特點,更加注重服務、體驗、親情、家庭和身心全面療愈,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和幸福體驗。
記者:您如何看待旅居康養?
王志綱:我認為中國養老可定義為廣義養老和狹義養老,狹義養老泛指社區、居家以及機構養老三位一體的剛需介護,是一種護理醫療養老服務;廣義養老指高齡社會人們所需要的一切商業服務,包括物質及精神層面的各類服務。旅居康養屬於廣義養老範疇。
近年來,國家支持發展旅居康養。2016年,國務院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應積極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網際網路、健身休閒、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在我看來,旅居康養是一種趨勢,也是未來養老機構發展的方向,更符合現代人的消費需求和養老願望。
記者:臨渭區在發展旅居康養方面具有什麼優勢?
王志綱:臨渭區是渭南的主城區,臨近西安,在西安周邊來講,是一個比較好的城市。同時,它有很好的文化旅遊資源,具備發展旅居康養的先行條件,把這些旅遊資源導入,可以讓遊客留下來消費體驗。還有就是臨渭區規劃建設美好生活示範區,它的主要區域就在渭南南塬,南塬的高度、空氣品質狀況、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良好,適宜發展康養產業,是個「香餑餑」。
記者:為什麼說臨渭區規劃建設的美好生活示範區是「香餑餑」?
王志綱:從距離上講,臨渭區處在西安一小時經濟圈,可以吸引西安的目標消費群體。這裡已經投入4億餘元,基礎設施、環境狀況還都不錯。那裡的田茂村改造已基本完成,村上村民已經全部遷出去了,只是運營思路和運營團隊沒跟上。
記者:臨渭區發展旅居康養應該怎麼做?
王志綱:旅居康養很重要的一點是服務。臨渭區有很好的資源,要想辦法把這些資源打造成旅居康養的產品,賣的不是房產,而是租賃、康養社區等精細化服務。比如,自行車公園沿路廁所太少,沿路的遮擋也很少,這些細節需要考慮好,方便民眾。
目前臨渭區做了一些基礎性工作,包括綠化、房屋建設等,硬體還不錯,但是不能做成空房子,需要去挖掘比如秦商、國學、秦藥等文化,通過每個村落講故事,把軟體做起來。
記者:我知道您也是荷蘭貝克樂護管理諮詢有限公司中國區CEO,請問咱們公司有沒有在臨渭區投資的意向?
王志綱:在旅居康養方面,我們有很豐富的經驗,在全國也有很多客戶,比如,成都大嘉匯怡養園、雲間旅居等,在產品設計上都以全齡化環境為基礎,以康養生活方式的營造為核心,充分考慮康養度假客戶階段性長居的實際需求,更加突出安全性、方便性、舒適性。我們有意向和臨渭區深度合作。另外,現在老人患有「認知症」的越來越多,而能夠提供優質服務的社區很少,家庭照顧成本也很大。「認知症」療護中心能夠滿足市場需求。我們有意向在臨渭區建立一個「花園式荷蘭認知村」,在與社會連接的同時,讓這些老年人在專業服務下,生活得更有尊嚴,並且延長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