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原創作者:小津曉歷史
基督教出現的世紀正是羅馬帝國發展近於頂點,而異教文化也發展到最高峰的時期。這是奧古斯都及其繼承者的「黃金時代」。對於智識的好奇十分活躍,教育也十分普及。儘管基督教是在一個小小的山陵地帶,在木匠和漁人中間創始的,然而在以後的2、3世紀裡它竟然傳布到所有的階級,不分貧富、貴賤和智愚。
(1)「羅馬治下的和平」基督教傳教士能夠廣泛旅行和到處傳教。(2)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希臘語已成為羅馬帝國大部分地方所熟悉的一種語言。《新約全書》是用希臘文寫的,無疑地大多數基督教傳教士都能說希臘語。(3)人民群眾的貧困使他們渴望人類兄弟般友愛的信息。(4)基督徒以一種堅定的信念,對許多已經開始懷疑舊宗教真實性的異教徒進行傳道。
但是基督教的取勝並不容易,也並不是立即取得勝利。最初,如我們所看到的,基督徒受到猶太人領袖們的迫害後來他們又遇到異教徒中間的敵人;不久,他們又感到羅馬當局的巨大壓力。
當時的基督徒被那些不了解他們的人誤解了因此也被錯誤地反映給那些當權者。基督教產生於下層人民這個事實,使許多有錢的和有文化的人對它懷疑。同時,基督教最初被認為只是一個猶太教教派;而猶太人是被許多羅馬人所憎恨的。另一件事,基督徒與人隔絕——他們不肯參加異教徒所普遍愛好的戰車競賽和格鬥表演。這是他們被鄰居們誤解的一個原因。基督徒不但不接觸異教徒鄰居所喜歡的許多事情,他們還把這些事情當作罪惡來加以尖銳攻擊。他們並沒有用武力來爭取信徒或和異教人爭鬥,但他們不屈不撓,絕不妥協。
以上情形很快地使基督徒遭到羅馬皇帝們的反對。皇帝們覺得能把國土掌握在一起的唯一辦法就是堅持他們自己是神聖的,而且只寬容那些承認他們是神聖的宗教。基督徒不願這樣做。他們說他們很願意給愷撒以他應得的那些東西,但他不是上帝,他們不願意崇拜他。因此,他們被控為背叛皇帝,背叛國家,遭到了反覆的、可怕的迫害。
此外,任何巨大的災難,如火災、地震或瘟疫,常常被歸咎於基督徒。異教神的發怒被認為是由基督徒的不虔敬引起的。例如尼祿在位時羅馬發生的那次大火災,被作為藉口,對基督徒施加殘酷的迫害。甚至有些好的皇帝,如馬可·奧勒留,也感到鎮壓基督徒是他們的責任,相信基督徒危害了公共福利。
照字義說來,殉道者就是見證人。在基督教文獻裡,殉道者這個名詞變成因信仰而被處死的人。保羅和彼得就是在羅馬被處死的。十二門徒的大部分和其他許多基督徒都是羅馬帝國各個地方的殉道者。有的被釘十字架,有的被殺頭,有的被焚,有的甚至被綁進大競技場和其他圓形劇場去餵獅子。然而這些殉道者連續不斷,前僕後繼。基督教衝過了種種狂風暴雨,依然倖存。
基督徒經常不得不秘密地集聚禮拜。在羅馬,他們往往進到地下很深的埋葬死人的隧道墓穴去做禮拜。在那些靜寂的黑暗洞窟裡,今天還保存著許多象徵基督教的畫像和雕刻。的確,早期的迫害是地方性的、分散的但迫害發生的地方,情況是很可怕的。到公元3世紀,基督徒的人數更快地增長,有幾個皇帝不斷努力在整個帝國裡根除基督教。成千上萬的基督徒被逮捕、被拷打,有的被殺,送到礦中奴隸般地折磨到死。無疑有些表白了新信仰的人受到死刑或拷問的威脅就放棄了信仰,但是沒有任何愷撒的權力或體系能完全達到根除它的目的。
基督教面臨一切反對,仍然在羅馬帝國內向前進展。1世紀結束時,帝國的所有主要城市裡都有基督徒。2世紀末,督徒已達到了帝國人口的5%到3世紀結束時,儘管基督徒仍佔少數,但他們已是一個組織完善、日益成長的少數群體。基督教和異教之間,最終決定勝負的是早期基督徒的熱誠信仰,以及他們所宣傳的雖然簡單,卻能使人心服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