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麻城地名故事之:為什麼騎龍鎮要改名黃土崗鎮?

2020-12-10 西陵正濤話史

據《麻城縣誌》記載,明初麻城分四鄉:太平、仙居、亭川、孝感。而現今的黃土崗地處麻城北部,屬太平鄉區域。

麻城四鄉圖

民國時期1927年屬麻城自區第八區。1930年,麻城縣蘇維埃政府成立,下轄7個區蘇維,黃土崗是其一。

解放後,屬福田河大區。1957年屬福田河區,1995年設黃土崗公社,1987年設黃土崗鎮、長嶺崗鄉。1999年,長嶺崗鄉,併入黃土崗鎮。

黃土崗鎮位置

黃土崗曾名騎龍鎮,因此地風水極佳得名。最早名叫尹家崗,以尹姓居民建村於山崗而得名。傳說一堪輿先生(風水先生)來到該鎮北處的一處高高的山崗(今天的黃土崗鎮北嚴家畈小學),放眼一望,只見崗下一馬平川,四河交匯。

發源於兩路口的舉水河浩浩向南,嚴家畈洞河、桐梘衝河、鄔家河由東而西,與舉水河交匯,滾滾的流水,浪花飛濺恰似三支神箭齊射一處。再看遠方,兩座高山鬱鬱蒼蒼,好似兩大衛士,守護著這一方水土。那兩座高山乃是河東的鷹山和河西的碎石山。四河交匯處之東,一座小丘(今天霧港河出口處的觀音巖)好似一個龍頭,正在吸日月之精華小丘向西南逶迤,地勢略低一些,恰似龍頸:而後向東南隆起處,恰似龍身。

黃土崗鎮隨拍

龍身上房屋錯落,井然有序,乃是一繁華集鎮。鎮上人來人往,鎮下碼頭為當時西門巷碼頭,其貨物經新洲直達漢口,人聲鼎沸。山勢又向東延伸,地勢越來越低,恰似龍尾。堪輿先生大為驚奇,說此地是長龍臥波地脈,居其勢如騎龍,必定地靈人傑。該鎮民將地,遂更名為騎龍鎮。

然而,騎鎮又為何改名黃上呢?與家河九龍山子塔有關了。

話說大唐年間太宗李世民,有一天在大殿之中理髮,理髮師讓李世民躺下刮鬍子,剛躺下,就看見三隻神箭從東南急射而來。太宗不愧是馬上皇帝。一番閃轉騰挪躲過了三支神箭。

三支箭一支正中雕龍寶座上的頭部位置,一支正中龍椅的左心,一枝正中龍椅的右心,箭箭致命。太宗大吃一驚,說:此必是民間有人造反。

於是下令:天下所有的風水先生在全國上下查找。那些上查找的國師們找遍了天下,終於在麻城的閻家河鎮的九龍山發現了龍形地,那三支箭就是從那裡射出來的。

遠眺麻城柏子塔

於是,李世民帶大隊的人馬和禪師們浩浩蕩蕩趕往九龍山。他們出長安,過洛陽古都,經光山,沿著光黃古道,上界嶺(麻城地名),下福田河,來到騎龍鎮北。舉目觀望,不由贊「好一方風水寶地!」這時的國師輕聲說:「吾皇萬歲,明察秋毫。」太宗問。「此乃何地?」近臣小心翼翼:「回吾皇陛下,騎龍崗是也。」太宗呵呵一笑:果真名不虛傳。」

太宗笑聲未落,大雨驟然而至,頓時,地面濺起滿地的黃泥,近臣大驚失色,國師羽扇輕搖。轉瞬間雨停風定,兩座高山之間雙虹飛架,西南天空升起瑞氣祥雲。國師微微作揖「恭皇,恭喜吾皇、賀喜吾皇!」太宗不解,但鎮定從容:「愛卿,喜從何來?」

國師山呼頓首: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前方乃一青龍化身而成,今見吾皇真龍天子,及時行雨,酒水除塵:飛架雙虹,祝福我皇天下太平。」太宗一聽,勃然大怒:「朕不辭萬裡,風塵僕僕,所為何來?

麻城九龍山上柏子塔

伴君如作虎,可憐國師不顧泥濘,三跪九拜:

臣即刻動手!」

國師於是就地作法,鎮住了青龍(今天龍頭處有一觀音廟,傳說就是國師命人所修)。幸虧那國師只是鎮住了青龍,沒有要其性命,否則就是生靈塗炭了。太宗看見匍匐地下的國師一身黃泥,「此地豈能號稱騎龍崗?即刻起駕,速離黃泥崗。」

近臣急忙慌慌張地說:

「起駕,速離黃土崗。」

太宗身邊的司禮太監見狀,扯起公鴨嗓:

「皇上有旨,此地名賜名黃土崗,起駕!」

一行人浩浩蕩蕩而去,前往閻家河九龍山去了。惜千年古鎮騎龍崗,只因李世民千年前一怒,近臣口誤,從此不再騎龍,而由黃泥、黃土了。

這正是:

千年古邑騎龍鎮,地傑人靈有遠聲。天顏驟怒曰黃土,古道光黃享盛名。

本文主要內容來源:《麻城地名故事》

版權聲明

相關焦點

  • 湖湘地理|湖北地名為什麼這麼美
    文/常立軍 湖北地名湖北地名為什麼這麼美▲自然地理與人文因素是地名的主要來源,湖北省的地名充分體現了這個特點。 藍色字:和水系有關的地名。 白色字:和山有關的地名。 黑色字:與政治意識形態相關的地名。紅色字:有黃字的地名。 撰文/瀟湘晨報記者常立軍 湖北的地名裡,自然類地形類地名最多,人文歷史類其次。
  • 麻城黃土崗鎮秀美鄉村:詩情畫意茯苓窩
    麻城黃土崗鎮傳統古村落、秀美鄉村:詩情畫意茯苓窩古樸自然的農家小屋麻城市黃土崗鎮茯苓窩康養農場,位於麻城市以北 25 公裡,緊鄰 106 國道,處於一條東西走向約 5 公裡長的小峽谷中心部位。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用來描述黃土崗鎮茯苓窩,再合適不過!
  • 湖北麻城人,你可知孝感鄉沈家莊、鼓樓望城崗等地名背後的故事?
    麻城地名文化獨具特色,內涵豐富。有的以地形地貌命名,有的以姓氏命名,有的以從事職業命名,有的以傳說故事、名勝古蹟命名,還有的以風物、科舉、數字、路程等命名。近年來,麻城市積極推進地域文化遺產的挖掘、研究和保護。
  • 麻城文史:為什麼很多四川人認為自己的祖先來自湖北麻城孝感鄉
    麻城文史:為什麼很多四川人認為自己的祖先來自湖北麻城清初四川巡撫張德地曾在奏章上對康熙說:"四川很多明朝遺民都說自己祖籍是孝感麻城,但我也不敢隨便相信這種無法考證之事。」那麼今天的四川人祖上是不是大多是由湖北麻城遷徙來的呢?據清末《成都通覽》記錄「現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廣佔25%,河南、山東5%,陝西10%,雲南、貴州15%,江西15%,安徽5%,江蘇、浙江10%,廣東、廣西10%,福建、山西、甘肅5%。
  • 湖北麻城人,你可知孝感鄉沈家莊、鼓樓望城崗等地名背後的故事?
    麻城歷史悠久。七千多年前即已開發,春秋為楚地,名柏舉,因吳、楚在此大戰(柏舉之戰)而名垂青史。秦屬南郡,漢為西陵。後趙大將石勒部下,麻秋築城以守,始有麻城之名。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設縣並正式命名麻城,屬黃州府,唐宋以後歷代相襲至今。1986年撤縣設市,由黃岡市代管,但財政和行政審批自主。
  • 首屆湖北·麻城鄉村文化旅遊節開幕九大村遊主題活動異彩紛呈
    麻城信息港訊 7月28日,由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閻家河鎮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湖北·麻城鄉村文化旅遊節在閻家河鎮龍騰生態園開幕。市領導王波、葉麗萍、段晶、張星參加活動。集中參觀了麻城旅遊商品暨地標優品展。閻家河鎮、黃土崗鎮、龜峰山景區等重點鄉鎮和景區代表推介了鄉村旅遊資源,市旅遊協會與涉旅企業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幕演出精彩紛呈,舞蹈《米酒飄香》、《禮儀之邦》,展現了麻城老米酒的民俗風情和移民、孝善文化底蘊。男女對唱《不忘初心》、歌伴舞《我們的新時代》讚美祖國母親,催人奮進。
  • 2020湖北·麻城舉行菊花高層論壇暨招商推介籤約
    10月24日,第九屆湖北·麻城菊花文化旅遊開幕,2020湖北·麻城菊花高層論壇暨招商推介籤約同時舉行。劉英指出,此次是她第8次來麻城,看到麻城百裡菊花產業帶的發展,麻城菊花種植面積之大,菊花創新產品品種之多,內容之豐富,在全國的菊花行業裡首屈一指,福白菊脫毒苗長勢如此之好,只有「震撼」二字來形容,麻城作為中國菊花創新發展之城的稱號,當之無愧。
  • 湖北麻城菊花高科技產業園項目籤約 總投資1.6億元
    11月10日上午,黃岡麻城菊花高科技產業園項目籤約儀式在該市招商局會議室舉行,麻城市政府副市長童國鋒和中國菊花協會理事、河南開封大自然菊花有限公司董事長徐頌文在籤約本上簽字,麻城市委副書記、市長蔡緒安,麻城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馮向等現場見證籤約。
  • 湖北省內旅遊景點推薦,盤點湖北省內值得去的旅遊景點
    湖北省內旅遊景點推薦,盤點湖北省內值得去的旅遊景點有哪些,湖北旅遊景點十分之多,有氣勢磅礴的武當山,有風景宜人的三峽人家,有神農架風景區,堪稱「華中屋脊」,有九宮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有歷史悠久的荊州古城,數不勝數的湖北省內旅遊景點。
  • 尋根往事:湖北麻城「毛玠後裔聚居地」尋根之行
    公元2012年5月26日, 應湖北麻城毛氏聯誼會邀請,筆者以中華毛氏聯誼研究會理事、《枝江毛氏族譜》主編名義,前往湖北麻城毛氏聚居地尋根考察,並祭拜三國時期魏國重臣毛玠公。在宗親座談會上,筆者就三國重臣毛玠公世系定位、毛玠公墓遷址與保護、麻城華中毛氏研究會改名、麻城毛氏與湖廣填四川等問題,與麻城毛氏宗親進行溝通、交流與探討,並發表了自已的看法與見解
  • 湖北省內旅遊景點推薦,盤點湖北省內值得去的旅遊景點
    湖北省內旅遊景點推薦,盤點湖北省內值得去的旅遊景點有哪些,湖北旅遊景點十分之多,有氣勢磅礴的武當山,有風景宜人的三峽人家,有神農架風景區,堪稱「華中屋脊」,有九宮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有歷史悠久的荊州古城,數不勝數的湖北省內旅遊景點。
  • 湖北麻城古三臺八景之:柏子塔的傳說
    龜峰旭日,現今山上的杜鵑花海更知名其中麻城龜峰山、和麻城五腦山皆為省內知名的4A景點。在今湖北麻城市東張家畈鎮。據《元史·地理志》:麻城「兵亂徙治什子山,歸附後還舊治」。將近什子山上有建于于宋末的山寨。當年偏安南方的趙宋王朝為阻擋元蒙鐵蹄,命沿江制置使兼節制淮西各州府軍事吳淵在蘄黃各地的險要山崖上建城寨駐守。這些山寨在明清之季稱為:蘄黃四十八寨。
  • 慈谿有組織接返39名湖北員工回「公牛」上班
    經過10多個小時的行程,3月21日早晨6點,兩輛載著39名湖北麻城來慈務工人員的大巴車停靠在慈谿市觀海衛鎮廣義路上的恆豐賓館前。這也是慈谿市首批通過有組織接返的公牛集團湖北籍員工。「慈谿政府部門和企業太貼心了,用專車直接接過來,免去了我們自己坐車過來的擔憂和麻煩。」
  • 麻城孝感鄉部分古今地名對照
    >(一)、麻城古孝感鄉區域內沿用至今的地名麻城縣地名領導小組,1984年10月內部版《湖北省麻城縣地名志》現將該地名志記錄古今一直沿用的地名整理如下,供尋根者參考。從古至今,麻城的自然村、行政村幾乎都帶有如下字眼:衝、崗、咀、窪、河、院、園、鋪、套、樓、墩、坡、凼、嶺、邊、山、堰、垸、畈等字。作者本人,儘自己所能,搜羅儘可能多的地名,以方便查找。
  • 湖北麻城古三臺八景之:柏子塔的傳說
    龜峰旭日,現今山上的杜鵑花海更知名其中麻城龜峰山、和麻城五腦山皆為省內知名的4A景點。在今湖北麻城市東張家畈鎮。據《元史·地理志》:麻城「兵亂徙治什子山,歸附後還舊治」。將近什子山上有建于于宋末的山寨。當年偏安南方的趙宋王朝為阻擋元蒙鐵蹄,命沿江制置使兼節制淮西各州府軍事吳淵在蘄黃各地的險要山崖上建城寨駐守。這些山寨在明清之季稱為:蘄黃四十八寨。
  • 麻城孝感鄉移民始發地與麻城古今地名(二)
    二、麻城孝惑鄉古今地名 1.仙居鄉(含孝感鄉)所轄五十五區的名稱根據屈振奇主編的清朝康熙九年版《麻城縣誌》記載,明朝初期,麻城分為太平、仙居、亭川、孝感四個鄉。在明成化八年(1472)年,孝感鄉因人口消耗過大而併入他居鄉。仙居鄉鄉治設在鵝籠司,鵝籠司舊址位於今麻城市中館驛鎮陳大村鵝籠獅灣。
  • 文史夜話:上將許世友究竟是河南新縣人還是湖北麻城人?
    河南人說:「許將軍是河南人」;但湖北麻城人說:「許將軍其實是湖北麻城人。」麻城革命烈士陵園裡,至今還有許世友將軍的塑像和文史資料。那麼,許世友將軍究竟是河南新縣人還是湖北麻城人呢?我們認為:許將軍過去是麻城人,現在是新縣人。湖北麻城人和河南新縣人都應該以他為自豪。其實,這個已經不重要了!
  • 湖北麻城,熊氏家族的來源考證
    麻城熊姓源流:熊姓相傳為黃帝之後裔。厥後靳尚輩又譖之於傾襄王,王怒,遷之江南。遂戒其子曰:「我本楚之同宗,享先代地因姓屈,今果遭屈而不得伸,我身後,爾當復其姓,勿為人所屈也。」屈是地名,先秦以地為姓,以名為姓者頗多,如商鞅又稱衛鞅。據麻城《熊氏宗譜》,瑕為楚武王熊通之次子,瑕傳丐,丐傳重、完(屈完),重傳蕩,蕩傳巫,巫傳建,建傳生,生傳蓮,蓮傳慶,慶傳文,文傳續,續傳機,機傳辰,辰傳伯庸,伯庸傳原,歷傳十五世而至原公。郭沫若研究認為,「《史記》說他和楚同姓,那是不可推動的」,「他的父親據《離騷》上說是伯庸,那定然是號。
  • 地名趣談:為什麼平遙以前叫平陶孝感叫孝昌?你不知的5個改名法
    至聖先師-孔子避諱制度裡面首先表現在言論還有書寫時要避免君主和尊親的名字,要「畏大人(君主)」,這是公諱,任何人都不得違反。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裡,經常出現州郡縣名為帝王及其尊宗讓道、改名的現象,不過這些地名怎麼改,其中倒有不少學問,通過總結大量的現存的避諱地名,我們可以找到地名修改的規律!
  • 湖北麻城,熊氏家族的來源略考
    皇甫謐《帝王世紀》載:「黃帝,少典之子,姬姓也......有聖德,受國有熊,屬軒之丘。」後世亦稱黃帝為軒轅氏、有熊氏。其後世子孫中有部分群落即以熊為姓,稱熊氏。麻城熊姓鬻熊公像麻城熊姓以鬻熊為始祖。厥後靳尚輩又譖之於傾襄王,王怒,遷之江南。遂戒其子曰:「我本楚之同宗,享先代地因姓屈,今果遭屈而不得伸,我身後,爾當復其姓,勿為人所屈也。」熊姓來源現據郭沫若《屈原研究》:「屈,是楚武王的兒子屈瑕所封的採邑。」屈是地名,先秦以地為姓,以名為姓者頗多,如商鞅又稱衛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