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上海全市社會面保持平穩。全市共超過5萬名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及7萬名平安志願者走上街頭,參與街面巡邏、重點人員幫扶、重要目標值守、危險物品管控及煙花爆竹安全燃放等安全管理和服務工作。
寺廟周邊強化安保確保平安
昨晚9時,在徐匯區的龍華古寺前,前來燒香拜佛的香客絡繹不絕。寺廟門前已有不少公安民警和武警官兵值守,入口處也專門搭起了鐵馬,對香客進行分流。在寺廟內,消防戰士也三人一組,在重點部位值守。消防部門介紹,當晚在龍華寺內共有兩個戰鬥班的消防員待命,寺外還有一輛消防車隨時應對突發狀況。
在靜安寺,安保力量同樣較以往有所增強。靜安區動員了機關黨員幹部、綜治社保隊員和社會組織成員積極參與對南京西路、靜安寺地區的安全管理工作。靜安寺專門在入口處安裝了電子閘機,確保進出人員分流。位於普陀區的玉佛寺也在除夕夜增派了義工,協助現場執勤的民警一同維持秩序。
很多居民和商戶改放電子菸花
「今年對煙花爆竹實施管控措施後,火警情況較去年有著明顯的下降。」據上海市消防局指揮中心主任鄭群安介紹,截至昨天23點,公安消防部門累計接處警277次,出動消防車輛449輛次,出動官兵1928人次,其中火警178次(出水11起),應急救援15次,社會救助84次。
煙花爆竹燃放量的減少,也與市民環保意識不斷增強有著很大的關係。位於靜安區的華業小區,是一個有著多幢歷史保護建築的老小區。今年春節期間,居民們採取了將煙花爆竹替換為電子鞭炮的辦法,既減少了煙花爆竹的燃放量,也能過一個熱鬧祥和的節日。民警汪洋說,從去年開始,在他聯繫的社區裡,很多居民以及臨街商鋪都選擇不放煙花爆竹;還有一部分商戶,用電子菸花代替傳統煙花;鄰裡之間因為煙花爆竹可能產生的糾紛也少了。
「今年除夕爆竹聲明顯少了。」這是昨夜很多市民的感受。家住中心城區的市民朱先生告訴記者,往年家裡一到24點必定要在公房樓下放煙花,街道上、小區裡也瀰漫著一股火藥味。今年家裡沒有買煙花爆竹,主要原因是支持環保,「煙花也會加劇霧霾,空氣品質下降,人也難受。」
5萬公安民警武警和7萬平安志願者保平安
為確保春節期間上海安全穩定,上海公安機關除夕夜啟動社會面防控一級勤務等級,包括所有機關警力在內的全體民警全員上崗,共逾5萬名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及7萬名平安志願者走上街頭,投入安保工作,確保最大警力壓到街面、壓到一線,切實提高見警率與管事率。昨晚,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姜平與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白少康帶隊前往徐匯、靜安、普陀等中心城區進行檢查指導,並慰問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公安民警、消防戰士、居委幹部和平安志願者等。
姜平強調,廣大公安幹警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克服麻痺鬆懈思想,堅決打贏城市安全的保衛戰;值班在崗的單位職工要做好應急處置準備,確保各項安全管理措施紮實有效;全市平安志願者要及時發現報告各類情況信息,形成安全管理人人參與的工作合力;各地區各部門要落實工作職責,加強支撐保障,維護好春節期間城市安全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