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朋友來廣州旅遊,興奮地問我北京路遊玩的攻略。
不是天河正佳,不是小蠻腰,外地朋友率先想去的地方,是北京路。
這裡不及CBD高大上,也不如文創園懷舊別致,卻有著最原汁原味的廣州。走到北京路上,仿佛能與廣州對話。
斑駁的青磚石板,連綿的嶺南騎樓,大市中的橫街窄巷,樸實卻依然延續舊有商業繁華光景的老字號,共同組成了廣州最具代表性的街景。
在廣州,恐怕再難找到一條囊括如此多嶺南元素的步行街了。
不知從何時起,北京路上雖依舊人流洶湧,卻少見了廣州人的身影。我們反而經常從外地朋友口中了解北京路的變化,聽他們讚嘆北京路的古樸和嶺南韻味。
這條陪伴廣州走過兩千多年歷史的街道,本該是廣州人最熟悉的道路,如今,它的故事就由外地朋友們向我們轉述。
廣州人,你有多久沒去過北京路了?
去北京必有前門大街,到上海必逛南京路,我們心底清楚,我們廣州也同樣擁有這樣一張城市名片——北京路。
說到底,比起千城一面的虛高繁華,能真正代表廣州的,始終只有騎樓趟櫳、青磚石板、粵人粵音。
騎樓街一次次的維新保護,街區內的青石板街和古井亦在逐年恢復。我們希望這些最能代表廣州的特色元素依然存留著,完整地向所有人展示豐富包容而最具本土韻味的廣州。
廣州人心中的廣州,沒有燈紅酒綠、車水馬龍,只有綿綿騎樓街,平常市井情。
「小時候,大人們總是喜歡圍坐在榕樹頭下,談天說地、家長裡短。而小孩子們在街道上圍著晃晃悠悠的雞公欖,一邊吃著清甜爽脆的雞公欖,一邊嬉笑著學雞公佬叫賣吆喝。」要說牆畫的設計就要說起兒時的經歷,手繪牆的設計師王大欣是一位廣州本土的80後畫家,「我選取小時候隨處可見的日常生活場景,通過俏皮簡約的漫畫方式來展現,既是記憶更是生活。」
✎王大欣:「大話國」團隊總策劃、主筆,廣州著名繪畫家,曾參與設計策劃廣府廟會,其代表作《老廣新遊》繪本被評選為「廣州十大手信」。
設計師將一樓通往二樓的整個樓梯變成了完整的手繪牆,「以廣州景點建築畫面為主體背景,結合廣府人文和非遺元素,期望為顧客展現『一步一景』的畫面:進門遠看是一副大氣的廣州人文景觀圖,走上樓梯時又可以看到不同角度的有趣細節,如越秀山下的騎樓街、雞公欖、越秀山上的鎮海樓與五羊雕塑、榕樹下的粵語講古人、大佛寺和城隍廟前的廣東醒獅等。」
作為羊城不可缺少的「年味」載體,王大欣將廣府廟會時的民俗文化巡遊場景繪成了一幅精彩的「廣府巡遊圖」,讓熱鬧的廣府廟會「躍然牆上」。
「近年來,一年一度廣府廟會已經成為廣州人民過年必看必趕的熱鬧了,而畫上這個主題,也是希望顧客就餐時能感受到那份喜悅與喜慶。」
曲折蜿蜒的鑊耳屋,是嶺南民居的代表,是祖孫幾代的共同回憶,是歷經百年屹立不倒的歷史見證者。
當鑊耳屋與象徵吉利永長的中式回紋結合,傳統的建築藝術巧變為創意十足的隔斷屏風,淵長綿延的弧形與方正迂迴的紋路,恰是相互輝映的一柔一剛,雖隔斷了空間,但成就了經典。
因一年四季花卉常開,廣州素有「花城」的美譽,花更是廣州人們的鐘愛之物。
剪紙大師李秀枝原創設計作品「廣府彩雲肩」則是將四大非遺項目創意融合的作品:粵劇的紋飾、廣州戲服的雲肩造型、迎春花市的四季花,最後通過嶺南剪紙的精湛技藝融合創作而成。
✎李秀枝:國際(OPC)工藝美術大師,剪紙高級技師、大師,曾作為廣州使者參加國際藝術節進行剪紙表演,並有多幅作品成為國家外交禮品贈送美國、加拿大、法國等國家及民間機構收藏。
春有燦爛殷紅的木棉,夏有清雅高潔的蓮花,秋有秀麗飄逸的菊花,冬則有明霜傲雪的梅花,四季之花如幻似真地綻放在斑駁深沉的青磚牆上。
趟櫳門每道橫梁,剪紙的每道鏤空都充滿了廣府味的聲色情調,既滿足了大眾對藝術的精神食糧,又點出了「花城」人民的高雅品味。
我們喜歡廣州,因為這裡有最樸實真摯的街坊情。橫街窄巷中,有人拖著裝滿菜的小籃車靜默地走在石板路上;街坊四鄰遇見,張口就用熟悉的粵語攀談;夏日裡一家人肆無忌憚坐在家門前乘涼,談笑風生。
這些動人的舊時光,在這裡化為靜止的光影藝術,悄然靜置在牆上,紀念著那份獨一無二的珍貴回憶。在這個聒噪的世界裡,廣州人更願意沉下心來專注過日子、享受生活。
曾經的雙門底,如今的北京路,它一直是廣州的建城原點、千年中軸線、城市名片,廣州以此為基點,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發展成如今的千年商都。
我們一路拼搏開拓,但也要時刻記得我們的根——廣府文化,讓文化得以弘揚,讓傳統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