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家族為何第一代退位了,家族地位還能如此穩固,很重要的一點是,財產分配得好。因為第一代人經過艱難打拼後,第二代人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守住財富,在穩定中加快擴張。如果第一代人不把家產問題搞清楚,子女們很容易陷入家族紛爭,根本沒有精力去發展企業,那麼家族產業何以壯大?
四大家族這一點做得都比較好,李嘉誠的兩個兒子性格差距大,一個沉穩,一個張揚,李嘉誠最終把所有企業控制權交給長子李澤鉅,3000億現金交給李澤楷,兩個兒子都很滿意。李兆基的兩個兒子性格溫順,於是他給了兩個兒子不同位置,讓他們共同掌管5000億的恒基帝國。
郭得勝分配財產更絕,大兒子出任公司董事長,二兒子、三兒子分別擔任董事總經理,3個兒子一起打理公司,並且相互監督。另外他還把公司股權交給了妻子,子女只有分紅權,沒有所有權,不能變賣股權。不過這一套設計最終還是未能避免家產爭奪,3個兒子爭得你死我活,不把權力交出去,兒子們總是不安心的。
其實香港還有一位富豪,他的設計比郭家還要巧妙,不過也未能避免家族紛爭,一爭就是十幾年,到現在都沒停過。這個符號就是霍英東,甚至在他去世的7周年忌日上,幾個兄弟還在打官司。
外界都認為霍家很和諧,但背地裡波濤洶湧,2007年霍英東去世後,兒子們更加肆無忌憚。
1978年,霍英東55歲時就開始籌划子女分家,他認為這筆財富可以會搞得子女不和,所以吸取了很多豪門家的教訓,不過再怎麼精心設計,仍然沒能避免家族紛爭。
外界媒體只知道霍英東的正房太太和3個兒子,其實霍英東有3房太太,13個子女。子女越多就越麻煩,這在香港豪門中很常見。
霍英東在1978年分家時,明令自己的二房和三房太太的子女們不準經商,更不能繼承家族生意,只能去做律師、醫生等工作。後來霍英東的二房和三房太太的10個子女們,確實也沒再進入商界。
除了二房和三房子女外,正房太太的大兒子霍震霆也不能經商,因為他要繼承霍家的體育事業,成為家族的形象代言人。體育事業對霍家也非常關鍵,因為霍英東為中國體育做過不少貢獻,包括申辦奧運會,霍英東出錢出力,做了很大努力,而他的兒子霍震霆也在當中打理不少關係。
因此,霍家只有正房的二兒子和三兒子繼承了家族事業,成為了集團總經理。另外霍家留下的所有遺產都歸到家族基金裡,由正房的二兒子和三兒子,以及霍英東的妹妹、妹夫作為執行人,家族裡所有成員,都可以從家族基金裡每月領到零花錢。
霍英東的這個設計看似合理,卻存在一個很大問題,正房的二兒子和三兒子權力太大,霍英東去世不久三兒子就把二兒子告了,理由是二哥私吞家產,這個案子經過7個月才和解。後來雙方又因為南沙項目鬧翻,又打了幾年官司,很多商界前輩都來調解霍家家事,均沒有解決爭端。
一世英名的霍英東,怎麼也想不到自己去世後,家裡子女鬧成這樣。當時如果人人有份,及時把財產分掉,可能還不會有那麼多麻煩。對於百億富豪霍英東,你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