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藝堂說藝術,今天說一位歷史人物,名字叫「馬麟」,這個馬麟不是《水滸傳》中的「鐵笛仙」馬麟,而是南宋著名宮廷畫家馬遠的兒子馬麟。所謂虎父無犬子,這位馬麟也是一位當朝聞名的大畫家。
馬遠一家五代都是繪畫高手,一家五代都是宮廷畫家在中國歷史上都極為少見。畫家馬麟是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詳。他畫承家學,擅畫人物、山水、花鳥,用筆圓勁,軒昂灑落,畫風秀潤之處超過其父馬遠。宋寧宗嘉泰年間(1201-1204)授畫院祗候,頗得寧宗趙擴、恭聖皇后楊妹子稱賞,「楊妹子」還常在馬遠父子的畫上題句。「楊妹子」據說是中國美術史上第一位女性,畫風隨夫宋寧宗。馬麟的傳世作品有《層疊冰綃圖》軸、《橘綠圖》、《梅花圖》、《靜聽松風圖》軸等。
▲南宋 馬麟 《層疊冰綃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層疊冰綃圖》軸中繪有疏枝綠萼白梅,一枝吊首俏立,一枝低眉含笑。萼與花瓣先用細筆勾勒,再用淡綠色染出萼片與花瓣的底部,然後用白粉暈出層層疊疊的花瓣,生動地表現出白梅潔如綠素、潤若凝脂的風骨,顯得清香冷豔。花枝清癯如鐵幹,更增添了梅花「冰肌玉骨」的神韻。全圖用筆工巧精麗,構圖巧妙,畫幅左側有「層疊冰綃」四字,為當時宋寧宗皇后楊氏所題,用以形容白梅的冰清玉潔非常貼切畫幅上方又有七言詩一首,將梅花比作漢時美女,含著讚羨的感情色彩。此圖秉承馬遠的畫風,但用筆略顯秀潤清勁。
▲南宋 馬麟《靜聽松風圖》
《靜聽松風圖》軸是馬麟的傳世代表作,繪臨溪岸邊,巨石壁下,三株古松宛若蒼龍,盤曲偃仰。松下高士屈腿而坐,似乎在諦聽松濤,一小童侍立於前。畫面似有山風陣陣,枝葉搖擺,藤條飛舞,與高士凝神側身的專注神情相呼應,形成靜中有動、動靜結合的效果。整幅畫構圖別具匠心,遠山輕描,既拉開了視野,又突出了近景,用筆流暢勁利,風格秀逸清雅。
▲南宋 馬麟《靜聽松風圖》局部放大
▲南宋 馬麟《夕陽秋色圖》
《夕陽秋色圖》現藏於日本根津美術館,為宋理宗趙昀賜周漢公主之物。畫面著墨不多,且集中於下部,作者著意於秋色夕陽。遠山銜日,山石樹木籠罩在一片紫色雲霧之中;近景水面上,四隻燕子正低飛嬉戲。整個畫面雖用筆不多,但意趣橫溢。畫幅上題「山含秋色近,燕渡夕陽遲。賜公主」,為宋理宗親筆所書。
▲ 南宋 馬麟 《橘綠圖》
▲南宋 馬麟 《梅竹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