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帶著「半壁江山」古詩文來了 第A04版:看點 20190830期 濟南時報

2020-12-15 濟南時報
  

  從今年9月秋季學期開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統編新教材將在包括山東在內的6個省市率先使用。新教材究竟有哪些變化?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本報記者採訪了濟南部分高中學校老師,為你解讀。
科目:語文 變化:古詩文佔比近半
  在高中語文新教材中,除了保留原教材中的《拿來主義》等經典作品外,還增加了《百合花》《喜看稻菽千重浪》等多篇作品。90後記者葉雨婷發表在中國青年報的新聞稿件《「探界者」鍾揚》也入選新教材,在新教材第五單元中還增加了《鄉土中國》整本書閱讀的「環節」。
  此外,新教材共入選古代詩文67篇(首),佔全部課文數的49.3%。新教材也收錄了一些國外優秀文化作品,像《哈姆雷特》、《致雲雀》、《復活》等,豐富學生的視野,提升文化鑑別力。
  在寫作方面,新教材強化了邏輯思維與邏輯表達的能力要求,這版教材內容選擇與編排,豐富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內涵,「語文不只是文字理解和表達工具,也是認知工具。」
  齊魯名師工程建設人選、濟南歷城二中語文教師白芳介紹,根據網上研修,她已經了解到新教材結構體例等變化,原來是必修和選修,現在是必修、選擇性必修和選修。新教材優秀傳統文化篇目增加,這與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一致的。新教材中關於整本書的閱讀,以及反映新時代題材作品的入選,是在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白芳認為,教材內容的變化最終是要引導學生通過課文去豐富閱讀、寫作等能力。
  山東省實驗中學語文教師李鴻傑則表示,新教材圍繞核心素養,強化了閱讀與寫作能力的要求,文學類、實用類、古詩文閱讀都更精更豐富,且增加了整本書閱讀,這是以往教材沒有的。
科目:歷史 變化:節點概念更明晰
  據了解,高中歷史新教材精選了很多英雄故事,讓學生們在探究中感悟認識這些英雄人物的精神。歷史新教材還對一些容易造成認知障礙的概念進行了釐清或糾正,如將第13課的「清朝入關」改為「清軍入關」;對一些容易誤解的時段明確分區,如第14課「清朝的鼎盛與危機」改為「清朝前中期的鼎盛與危機」,第24課時由「正面戰場、敵後戰場和抗日戰爭的勝利」變為「全民族浴血奮戰和抗日戰爭的勝利」,凸顯全民族共同抗戰。
  在山東省實驗中學歷史教研組長魏明看來,新教材必修(上)更體現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傳統、國家主權、海洋意識及愛國主義、法治、民族團結、生態文明這些內容。
科目:政治 變化:增加3個選擇性必修
  濟南第十一中學教師陳晶說,高中政治新教材模塊設置上變化挺大,原來是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現在必修教材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與社會》《政治與法治》《哲學與文化》4冊,選擇性必修教材分《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法律與生活》《邏輯與思維》3冊。
  必修4冊教材採取總分方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總覽和基礎,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和發展有總體的了解;《經濟與社會》《政治與法治》《哲學與文化》則分領域進行深入闡釋,讓學生具體理解如何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選擇性必修3冊教材則重在培養學生用全球視野認識人類社會發展大勢,用法律手段處理日常問題,用科學思維探索認識世界,從而增強國際視野、法治意識,掌握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
  「政治新教材更貼近學生生活,而且增加了原來沒有的邏輯學和法律知識。」 濟南第一中學政治教師齊納納說,原來是4門必修課,現在增加了3門選擇性必修課,除了合格考外,參加等級考的學生要學習這3門科目,這個變化還是比較大的。(新時報記者柴穎穎)
●敲黑板

@高二高三生:新內容不納入你們高考範圍
  高中新教材的變化引起了不少高二、高三家長和學生的擔心,有的家長表示,自己孩子今年上高三,會不會在高考中增加新教材中的內容?記者了解到,有的高中學校計劃給學生補充學習高一新教材的內容。
  對此,山東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2017級和2018級的高中生不用擔心,新教材內容不會納入其高考範圍。濟南一中副校長姜明稱,2017級和2018級執行的是山東省普通高中2017級學生課程實施指導意見,新教材的內容不會納入其高考範圍。不過,新教材的內容不少緊跟時代節奏,新選錄的課文也都是有「含金量」的,即使不納入高考內容,也可以當做學習中的「精神食糧」。
  (新時報記者柴穎穎)
●解疑惑

1.古詩文背誦壓力會增大嗎?
  新編高中語文教材古詩文佔比達到49.3%,學生背誦古詩文的壓力會增大嗎?8月27日,在教育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普通高中語文教材主編、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稱,高中收入古詩文有67篇(首),其中有一部分是課文,一部分是課外古詩詞誦讀,高中要求背誦的古詩文僅20篇,如果以三年來算,平均每個學年也就六七篇,並不是很多。

2.歷史教材裡英雄人物咋選的?
  開疆拓土的衛青、霍去病,精忠報國的嶽飛,抗倭英雄戚繼光,甲午海戰中的鄧世昌,抗日戰爭中的趙一曼、左權,抗美援朝中的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普通高中歷史教材總主編、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徐藍表示,高中歷史教材編寫組重視發揮英雄人物的育人作用,把中國歷史上有代表性的一些英雄人物體現在教材當中,例如必修課《中外歷史綱要》上冊,共有70多位英雄、近30個英雄群體。這些英雄人物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素材。 (劉丹整理)

相關焦點

  • 佔了高中語文新教材半壁江山的古詩文 應該怎麼學?
    對於語文新教材,大家最關注的就是其中的古詩文比重,以及有多少要求背誦。「高中語文新教材古詩文佔近一半」這個話題,還被大家推上了微博熱搜。在剛剛公布的普通高中《語文》全套5冊教材中,共選入古代詩文67篇(首),佔全部選文數(136篇/首)的49.3%。其中古詩詞33首,古文34篇。
  • 語文 第B08版:名師導學 20150526期 濟南時報
    劉 祥 :濟南實驗初中語 文 教師,市中區優質課一等獎,市中區第一屆班主任素質大賽一等獎,市中區優秀班主任。時間緊迫,任務繁重,如何在這有限的時間裡進行有效地複習,在語文學科上取得優異的成績呢?今天就以下幾個方面給大家提點建議,供大家參考。了解考點 關注變化  最後階段的複習,一定要把準中考的方向,緊扣考點進行複習,不要無謂外延,做無用功,浪費了時間和精力而無助於成績的提升。
  • 被古詩文餵大的孩子,總帶著別人沒有的靈氣。
    這並不是偶然,中國泱泱大國幾千年文化中,動人的古詩文就佔據了半壁江山,這裡面有祖國的名山大川,有歷史的星河浩瀚,能給孩子帶來更開闊的視野,更深厚的積澱。小時候,古詩文能讓他出口成章,充滿想像力,陶冶美感;長大後,關於古詩文的記憶,會成就他的氣質,讓他在面對現實中的一地雞毛時,仍有一顆「詩心」,心存柔軟,也有勇氣和力量去抗擊一切風浪。被古詩文餵大的孩子,總帶著別人沒有的靈氣。
  • 9月開學高中三科教材變臉 語文帶著「半壁江山」 古詩文來了
    8月2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經過兩年多的編審,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的統編教材,將於今年9月率先在包括遼寧在內的6省市普通高中投入使用。28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了解到,新教材將於近日發放到瀋陽高一新生手中。統編教材有何變化?瀋陽市第二十七中學三位名師進行了解讀。
  • 古詩文已佔浙江高中語文新教材半壁江山 六神磊磊在杭州講詩詞
    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高中語文統編教材的變動,古詩文篇目高達67篇(首),佔全部課文數(136篇/首)的49.3%。掐指一算,古詩文已佔高中語文新教材的半壁江山。「古詩文」既然這麼重要,怎麼學呢?昨天,因解讀金庸、唐詩聞名的六神磊磊來杭州講詩詞課,現場名額瞬間秒光,可見古詩詞的熱度。昨天(9月7日),六神磊磊帶著新書《給孩子的唐詩課》現身博庫書城文二路店。
  • 統編小學語文教材引爭議:古詩文增多加重學生背誦負擔?
    十年過去,蘇教版、北師大版等版本的小學語文教材退出歷史舞臺,「統編本」教材成為唯一,自全面投入使用以來,一直被廣泛關注與討論。諸如先識字後學拼音的教學模式、古詩文比重大幅增加等話題都曾佔據熱搜。對此,陳先雲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幾年來教材的編寫和修訂過程,就是持續不斷解疑、釋疑的過程。」
  • 京版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文將達到100篇
    原標題:京版小學語文教材古詩文將達到100篇  教育部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的講話要求 讓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真正嵌在學生的腦海中昨天,北師大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任翔表示,非常贊同習主席「要把經典詩詞嵌在學生腦子裡」的觀點。她透露,目前已經通過教育部審查的北京版語文教材,將會大幅增加古詩文的內容,小學學段篇幅將達到100篇,古詩文佔全部課文比例達到15%以上。  任翔表示,在古詩文的選擇上,都是選取經典的名家名作。
  • 大語文古詩文賞析:《山園小梅》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高啟)「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後來,梅花從山中移植家園,成為立在人們身邊的孤傲生命。王維就曾經這樣詢問家鄉來人:「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 九年級語文上冊古詩文背誦精選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表現詩人貧病衰老,但仍想著為國效力思想感的詩句是: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詩人巧借自然界的風雨把現實與夢境自然地聯繫起來,以夢述志的句子是: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37.《己亥雜詩》中,寫詩人辭官之後的離愁別緒的詩句是: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寫詩人雖然辭官,但仍關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的詩句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心情不好別只說「藍瘦香菇」 第A06版:熱點 20170213期 濟南時報
    《中國詩詞大會》圈粉了眾多校園「00後」,詩詞熱、背詩潮一度被掀起來。咱濟南的學校對於古詩詞教學是什麼情況?學生該如何正確地學習古詩詞?對此,有語文教師稱,回歸真實生活才是打開古詩詞的正確方式。調查500首!小學畢業班學生也能背不少  《中國詩詞大會》湧現出不少古詩詞素養深厚的學生,如最終折桂的16歲女孩武亦姝,她的詩詞量達到2000首。
  • 二年級上冊語文:全冊古詩文注釋、譯文、賞析,值得收藏!
    二年級上冊語文要學習的古詩共有7首,它們分別是王安石的《梅花》、胡令能的《小兒垂釣》、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柳宗元的《江雪》、李白的《夜宿山寺》和北朝民歌《敕勒歌》。學習古詩要求學生掌握古詩注釋和譯文,還要多了解古詩賞析,詩人作詩的背景等。
  • 中小學「部編版」教材來了,新在哪裡?
    新學期開始後,濟南小學和初中新生將使用新教材。根據教育部要求,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科將統一使用「部編版」教材。這意味著三科「一綱多本」的時代將逐漸結束。記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省城小學一年級語文已經試用「部編版」教材,老師們對新教材紛紛點讚。相比「人教版」,「部編版」新教材究竟新在哪裡?
  • 語文 第B07版:名師導學 20150512期 濟南時報
    文學類閱讀:找準關鍵詞,有效答題  劉慶陽:濟南育英中學語文備課組長,市中區教學能手,市中區優秀教師但今年中考語文的變化也必須讓我們意識到:靈活應對,方能「百戰不殆」!說明文:梳理文章脈絡,注重修辭法  伊彬:濟南實驗初中教師,山東省中小學課程資源評比一等獎,市中區新秀教師,市中區書香教師,市中區優質課評比一等獎。  說明文又稱「科學小品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說明事物、闡述事理,從而給人以知識的文章體裁。它通過揭示概念來說明事物特徵、本質及其規律性特徵。
  • 新版《語文》古詩文增加 小學生們「備課」忙
    從下學期起,小學和初中的《語文》、《歷史》、《道德與法治》三門學科將統一使用統編版教材,像小學《語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詩文篇幅,家長和孩子們紛紛在暑期提前「備課」來適應。
  • 大語文古詩文賞析:《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大語文國學經典相關閱讀:大語文古詩文賞析:《得樂天書》大語文國學古詩文賞析:生死之交大語文國學古文賞析:《伯牙鼓琴》
  • 來了,它帶著「半壁江山」古詩文來了!還是熟悉的「背誦全文」哦
    目前,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教材統編工作已完成。今年9月秋季開學,將率先在北京、天津、遼寧、上海、山東、海南等六省市高中起始年級使用,其他省份也將陸續全面推開。語文教材:引導自主學習 古文將近一半普通高中《語文》全套教材共5冊,其中必修教材2冊,選擇性必修教材3冊。教材創新性地設計了人文主題和學習任務群雙學習線索,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促進語文教與學方式的轉變。
  • 王睿:臺當局為何要刪減語文課的古詩文比例?
    (圖片來自臺灣「中央社」) 蔡英文執政困境的反映 既然是政治議題,就無法在語文脈絡的範疇裡來討論出答案。臺當局在這時拋出大幅刪減語文課古詩文的議題,其實,是根本反映了蔡英文政府的執政困境。然而臺當局將漢語族系下的客語、閩語下的閩南語、以及南島語系下的先住民語都劃歸成「本國語文」,卻將現行的「國語」(共同語、普通話、北京官話)放到「華語文細學類」,使其形成兩組對立的語文命題。(參見李存智《語言文化與語文政策》,《國文天地》第33卷第3期,2017年8月號,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頁16-17。)
  • 復旦附中女生武亦姝走紅,該校語文老師卻擔憂古詩文教育
    她的一名同學稱,武亦姝在該節目中背誦的帶「月」字詩句,大多出自該校校本教材《中華古詩文閱讀》。面對讚譽,這套校本教材的主編之一、復旦附中語文教研組長黃榮華卻表達了對當下古詩文教育的擔憂。他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坦言,武亦姝只是個例,更多的與她個人愛好和積累有關。
  • 最新部編版小學語文1-6年級必背古詩文,和孩子一起挑戰100首古詩
    如果你認真觀察,就會發現,進入小學三年級後,"語文課本"中的"古詩"兩首變為"古詩"三首了,所以可以看出,對小學生的"古詩詞'要求也"越來越高",需要"背誦記憶"的也越來越多,作為家長,我們能背誦幾首呢?是不是覺得有些還是比較難呢?
  •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題彙編,學霸都偷偷列印
    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題彙編,學霸都偷偷列印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古詩文是必考的一個重點知識,並且分值不算少。那通過觀察大大小小的語文考試卷,我們可以發現,古詩文的考題常考的就是古詩文默寫、古詩鑑賞以及選擇題等等,這些題目看似簡單,但學生卻非常容易丟分。古詩文默寫題作為每次考試的必考題型,老師通常是要求得滿分的,但最終丟分的同學卻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