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紅葉是巫山一道亮麗的風景,是巫山的旅遊名片。巫山紅葉是長江三峽紅葉中最具特色、面積最大、種類最多、景觀最美、觀賞周期最長、觀賞價值最高、景觀結合最好的景觀。
2020年10月31日,我同攝影家滿益德兄弟、陳亞明夫婦5人相約一起慕名來到巫山,在欣賞美麗的巫山紅葉同時,用鏡頭記錄下來。返程後,恩施詩人杜壽一、耿靜等見圖而感,也寫下了部分詩詞,編發出來,與君一起欣賞巫山紅葉的獨特魅力!
美麗的三峽本就魅力十足,與滿山的紅葉,形成獨特的巫山三峽風景,更讓人感嘆。恩施詩人耿靜的佳作《深秋浮影圖》如此感嘆:
山容騰紫氣,水意貫清風。
波蕩林留影,風搖樹煥紅。
雲蒸浮日出,霞彩映江中。
舟過三峽谷,又遊神女峰。
巫山紅葉紅時,也正是三峽秋冬季蓄水時間,水位高達170米以上,河床無祼露,與兩岸山體融合在一起,特別的美麗,與山中的紅葉交相輝映,無論是在雨霧之中,還是陽光的照射下,都顯得格外美麗。
神女天路景區,是欣賞紅葉與長江景致的理想之地,這裡生活著的人家,如居仙境,為此,恩施詩人龔和生描述:
巴裔長居三峽邊,
翠籠雲掩不知年。
紅楓怒展銀牆靚,
耕讀聽濤隱逸仙。
(此處紅楓為紅葉與楓葉交相輝映之意)
神女峰,是歷代騷人墨客必到之處,並為它寫了許多詩詞歌賦。唐代詩人劉禹錫遊神女廟後賦詩:
巫山十二鬱蒼蒼,
片石亭亭號女郎。
曉霧乍開疑卷幔,
山花欲謝似殘妝。
星河好夜間清佩,
雲雨舊時帶異香。
何事神仙九天上,
人間眸就楚襄王。」
李商隱在一首無題詩中,道此處為「神女生涯原是夢」。
面對燦爛的巫山紅葉,恩施詩人龔和生吟道:
紅葉深秋漫霓霞,
瑤姬裙幅曳如花。
峽江流綠飛虹影,
繞霧飄雲擁豔葩。
巫山紅葉景區與神女峰隔三峽而立,在其觀景臺上,俯視為碧綠的長江,對岸為巫山神女峰,山上山下均為紅葉成林,似彩霞一般繞在全部的山野之中。
巫山神女峰因其宛若綽約多姿的少女、縈繞著飄渺雲煙及其神秘浪漫的神話傳說而吸引了歷代無數文人墨客為其留下了燦若繁星的詩篇。歷代詩人的不絕詠唱,與浩浩長江一道,形成了環繞神女峰奔騰流淌的另一條文化江河,綿延不息,代代相傳。
漫步於神女天路,美景並不止「神女峰」,還有很多,如上圖形如燈盞,堪稱一絕,杜壽一的《峽江遊》如此寫道:
三峽秋山天盞燈,
花紅遍地掛心旌。
遨遊相憶騎鯨俠,
訴盡江湖風雨情。
巫山紅葉很多,據統計全縣有10餘萬畝紅葉,沿著三峽、掩映著山裡人家,原來較為落後的地方,在國家扶貧政策的支持與幫助下,都已脫貧走向了小康生活,面地紫陽小山村的美景,恩施詩人耿靜這樣寫道:
秋至滿山多秀色,
寒巒處處換紅裝。
爭鮮鬥豔經風雨,
潤色開顏傲雪霜。
圖像恰逢佳季節,
詩詞巧配好時光。
濃情一片朝春日,
致富脫貧奔小康。
神女天路景區全長12公裡,景區內電瓶車暢通於其間,讓我們能夠樂遊在旅途,劉祖現是我們此次景區內帶我們玩的的電瓶車師傅,服務很細緻周到,講解也十分完美。
黃巖觀景是巫山紅葉的最佳觀賞點,有索道上下,十分方便。
巫山雲雨掩映下的遊客服務中心,將我們從這裡帶入到一個新的意境,開啟巫山「滿山紅葉似彩霞」的旅程。為此,恩施杜壽一在《山野人家》中寫道:
秋山紅葉弄芳華,
寒樹疏林處處花。
為有行雲留海客,
炊煙嫋嫋伴清嘉。
旅者,沒有理由不去欣賞巫山紅葉,我無法形容她的美,但我認為:
三峽美景世界甲,滿山紅葉勝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