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並不是死了兩萬人或者八萬人這樣一件事,而是死了一個人這件事,發生了兩萬次。——北野武
眼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還在繼續,以前可能不知道瘟疫到底有多可怕,現在,它就赤裸裸的擺在我們面前,發病猛、死亡率高,社會極度恐慌、謠言橫行、越來越多的醫療人員和患者的死亡, 這種可怕是真真實實在於生命威脅上的恐怖。
但我們已經看到了各行各業,為抗擊肺炎作出的努力:支援武漢的醫療人員隊伍、七天建成的火神山醫院、甚至是門口村頭的站崗人員……種種場景讓人回想起03年的那場非典,雖然已經17年過去了,但是當時的經驗也促使現在的我們能更好的對抗新型冠狀病毒,在非典發生十周年也就是2013年,推出了一部電視紀錄片——《非典十年祭》,回顧所有國人不能忘記的那年非典,歷史相似的背後又會有什麼不一樣的經驗教訓。
《非典十年祭》
1、風平浪靜之下是看不清的黑洞:暗湧廣州,波濤洶湧
2002年的12月10日,患者黃杏初出現在廣州軍區總醫院,這也是上報的第一例患者。在此之前,他是距離廣州198km河源市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發熱,畏寒,全身無力愈發嚴重,在來到廣州治療時,他已發燒七天,全身發紫,患者當時這種情況引起了醫生們的高度重視。然而各種抗生素都不能抑制高燒,經過大約一個禮拜的治療後患者卻奇蹟般的出現康復跡象,當時的醫生就覺得非常奇怪,但誰都沒有多去想,又繼續投入到工作崗位上面。
面對怪病突然痊癒,人們還不知道,表面回歸風平浪靜的時候,卻是洶湧的非典病毒馬上就要來臨的前兆。
第一例患者
不久,河源市醫院的電話卻打了過來,與其接觸過的11位醫護人員都出現相同的症狀,並馬上將該事上報廣東省衛生廳。當時衛生廳立馬遣派專家考察,但由於病毒的時效性,並沒有採集到有用的結果,除此之外,也沒有任何新發病例。當時有過接觸的醫護人員也沒有任何明顯的不適反應,人們還天真的以為這只是一種未知病毒,在經過治療後患者就可以康復。
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河源市的居民大肆搶購板藍根,風油精等其他藥品,每家藥店門口都排起了長隊,並且還引發廣州一帶瘋狂搶購藥品的現象,謠言似乎在這個時候比病毒蔓延的更加的快。
被搶光板藍根的貨架
事實上,到現在為止誰快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在270km外的中山市也有相似的病症,而且負責診治的醫生和之前一樣也出現不同程度的症狀。歷史總是這麼的相似,那年也正好是春運的開始,大批務工人員返鄉過節,雖說病毒可怕但在過年的喜慶之下卻又被人們選擇性的遺忘它的存在。
街道上沒有昔日的擁堵,在廣州的各大醫院,卻出現了300多的感染人群,其中1/3是醫護人員,還在救治的同行護士長喊了一句過來幫忙的話,但就值班室,卻沒有一個人出來,火急火燎的護士長也管不了這麼多,直接和其他還在休息的護士一同接送病人,當被問及值班的人怎麼不出來時,值班的護士才告訴她,當時自己在撿地下瓶子,被護士長喊了一句嚇得雙腿發軟,站都站不起來,因為她知道過去接這些病人可能自己都會被感染,同行的今天會不會是自己的明天,這誰也保證不了。
勇敢的醫護人員
當病人出現呼吸困難的時候,護士就只能進行插管,以幫助病人減輕痛苦,管子一插進去肺部大量的血水奔湧而出,飛濺到隔離服上,遇到大小便失禁的患者,醫生們只好親手一次次更換,這不是電影的情節,這是現實,人在面對未知的事物時總會流露出膽怯之心,但有些事還是得做。
敬業的醫護人員
一位27歲的女士徐麗,當時想去廣州談生意,她已經聽到有關疫情的消息,不放心的她還利用當時不發達的網際網路上網搜索了相關信息,利用人脈關係網打探疫情的虛實,得到的答案卻是這種疫情是肺炎中最輕的一種,沒有致命危險,她也沒有在廣州看見大街上有人戴口罩,就放下心來。
最後,徐麗在2月23日回到山西後便高燒不止,醫生還安慰著說這不會是非典就是普通的感冒而已。25日徐麗高燒達到40°被送往一家大醫院檢查還是歸類於感冒症狀。27日,徐麗依舊沒有改善,這才引起了院方的重視。並在3月1日期間將徐麗送至北京301醫院,而丈夫因為護送妻子,自己也染上了非典,3月3日徐麗母親、孩子、弟弟、弟媳也出現了高燒現象,此外還有兩名護士相繼被感染。事情現在想來非常憤慨,因為徐麗已經做足了功課,身邊的關係網和網際網路都用上了,但還是被當時的民眾的不重視,而被感染。
又一位非典患者
更是在2003年的2月18日晚,近兩萬觀眾還聚集在天河體育館內觀看演唱會,羅大佑本人還表示"今年是羊年在廣州羊城舉辦這次演唱會,是一場意義非凡、來之不易的演唱會,大家能來看就是表明對我有信心,對這個時代還有信心的話語",人總是這麼矛盾的,一方面對疫情恐慌,一方面又滿不在乎。
羅大佑的演唱會
與此同時,新華社和中央電視臺公布說找到了病原隸屬於衣原體,而鍾南山院士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確實十分鬱悶,因為他已經用治療衣原體的方法去治療病人,卻沒有任何效果,鍾南山相信病原體不是衣原體,並和南方日報的通訊員取得溝通,當時南方日報頂著巨大壓力,發布了一篇《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體?》的文章,將對疫情的不同理解發布出來,後來我們都知道非典是屬於變種冠狀病毒,正是因為這種不同聲音的討論和探索,這篇文章獲得了中國新聞第14屆的一等獎。鍾南山院士不管是03年非典,還是如今的新型冠狀病毒,都是中國的英雄。
非典型肺炎病原是衣原體?
2、北京!北京!
在3月15日,北大附屬人民醫院急診科接收治療了一位患者疑似非典,去過香港探親回到北京,已經是70多歲的高齡,後來在百度百科中提及到過他並稱為"北京毒王",由於當時不清楚SARS病情,導致非常多醫護人員沒有足夠的防護措施從而受到感染,而高齡患者也沒能挺住病毒的迫害在3月20日不治身亡。在聽聞這個消息後,原本醫院有170多名臨時工紛紛辭職,最後只剩30人,期間在救治的患者中也有不少人隱瞞病情,說自己沒有過接觸史,直接導致15名醫護人員被感染。
那麼患者隱瞞病情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認為救治費用過高,而聽到說醫院不需要治療費用時,患者一個兩個都說自己有病,一窩蜂的都想得到救治的機會,人類最害怕的時候,也是人性暴露最徹底的時候。
戰鬥的第一線
3、回望小湯山
與此同時候,各地的村子的會在村子的通道,設立路障來阻擋一切外來人口的進入,並派有輪班24小時專人巡邏隊,還有村子會挖二三十米寬的溝來直接切斷路徑。在生命安全已經真實受到威脅的時候,人類的警覺不知道會不會顯得太后知後覺。
人類的警覺
2019年1月21日,微博用戶名為藍莓醫生的申請書在網上發布:不計報酬,不論生死。僅僅只是這幾個字,卻讓很多人難以平復複雜的心情,這不僅僅只是救治的問題,更多的是這個社會需要奉獻。
不計報酬,不論生死
回到3月4日,北京各大醫院床位全部告急,而作為療養院的小湯山則被徵用為抗擊非典建設的醫院,六大建築集團,7000多名建設者奮戰整整七天七夜,很多人都是15小時以上的負荷工作,終於建成小湯山。在這裡沒有領導,沒有階級,所有人都擰成一股繩拼命的工作,小湯山醫院迫在眉睫,病毒面前時間就是生命。
抗擊非典的小湯山
4、SARS之謎
建成小湯山後,四月底1300名醫護人員首先來到這裡,帶著來自不同醫院的患者,而對於醫護人員最大的挑戰則是要面對呼吸困難的患者進行插管疏通。但限於當時條件有限,插管時必須和病人離得非常的近,由於管子會經過喉嚨,病患往往會出現劇烈咳嗽和大量飛沫,這時一個民間大神就地取材,發明了一個雙管單向閥的裝置,病人戴上這個裝置可以有效的阻斷插管時發生的再度傳染現象,但這種裝置理論上是這麼說,實際上誰也沒有試過,其中有一名叫劉子軍的醫生申請使用了該裝置,最後安全的回到休息室,他把這一史詩級難題給成功克服。
雙管單向閥
在經過51天的高負荷運轉,2003年6月20日最後一批非典患者從小湯山康復出院,期間672人康復出院吧,8人不幸死亡,萬幸的是1383名醫護人員無一感染。非典也在夏季來臨前,突然的就消失不見。SARS突然消失的原因也成了謎,可能是有效隔離了患者,阻礙了傳染源,也可能是病毒是被夏季的"熱"給殺死,病原體究竟是什麼,它躲在什麼地方呢,到現在也沒有準確的結論。病毒只是暫時離去,必定換種形式再度捲土重來,今天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比起當初的非典病毒有過之而無不及,預言成真的那麼赤裸裸。
對病原體的採訪
5、十年迴響
人性有時候比病毒更可怕,康復的患者,回到家中還是會被家人趕出來,亦或是被鄰居排斥,他們有家不能回,沒有人歡迎他們,對他們避之不及,這從而導致自殺悲劇。此時非典病人隨後的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當初的非典病人可能一輩子都是病人,還會面臨身體的病痛和精神的折磨。治癒後的患者在未來可能出現了骨質疏鬆或者股骨頭等關節的壞死,遺留下呼吸功能受損的後遺症,經常會感到胸悶、氣短,這是非典肆虐過的痕跡,影響了一些人的後半生。
治癒的患者
2003年12月,廣州又出現疑似非典的病例,於是有關部門下列捕殺果子狸,僅僅兩天就有近2000多隻果子狸進行集中處理,而那之後非典就銷聲匿跡,無影無蹤。
被捕的果子狸
其實元兇究竟是誰都還有待考究,這種做法,更多的是希望告誡喜歡吃野味的人,桌上的口福只是一時之樂,最後會危害他人,大多數野生動物都屬於雜食,它們會誤食沾有傳染病毒糞便的果子或者其它東西,而這些野生動物又可能會被野味愛好者收入腹中,從而誘發疫情。
6、總結
非典病毒當時悄無聲息的消失了,如果還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的話,那麼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就是一場來勢洶洶的討伐,可能還有下一次,或者說必然還有下一次......
此次病毒過去之後,究竟病毒會不會在多年後又換了種形式和名字捲土重來,這就要靠人類的實際行動說話了,拒絕野生動物,別讓悲劇一再重演,一次一次血淋淋的教訓值得人們深深反思,所有歷史都是進行著的現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