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全國天氣氣候及清明節天氣狀況發布—新聞—科學網

2021-01-11 科學網

 

4月2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3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和清明節假期天氣展望。

     一、2019年3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2019年3月,全國平均氣溫5.6℃,較常年同期(4.1℃)偏高1.5℃。除青藏高原及其臨近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0.5~2℃外,我國其餘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東北、華北東部、黃淮、江淮、江漢及新疆北部、內蒙古中東部部、海南等地偏高2~4℃,黑龍江中部和內蒙古東北部部分地區偏高4~6℃。

3月全國平均降水量30.0毫米,接近常年同期(29.5毫米)。華南及內蒙古東南部、湖北西南部、青海中部、西藏中部等地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局地偏多2倍以上;西北大部、東北西北部、華北大部、黃淮、江淮、江漢東部及四川南部、雲南東部、海南等地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5~8成,其中華北南部、黃淮北部及新疆、甘肅西部、陝西中北部等地偏少8成以上

全國共發布預警信息16616條,其中,國家級發布74條,省級發布569條,市級發布2703條,縣級發布13270條;包括紅色預警91條,橙色預警1900條,黃色預警7048條,藍色預警7566條,未知級別預警11條。

二、3月氣象條件對我國農業生產的影響

(一)北方冬麥區大部光熱充足、墒情適宜,利於小麥返青生長;東北地區降水及時利於春耕備播

3月份,北方冬麥區大部氣溫偏高、光照正常或略多,土壤墒情適宜,利於冬小麥返青生長。19-24日和29-31日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對北方冬小麥影響不大。華北大部、黃淮北部降水明顯偏少,但由於灌溉及時,大部麥田墒情適宜。北方冬小麥長勢整體良好。

東北地區升溫迅速,大部氣溫偏高2~4℃,利於土壤解凍,11-14日和20-22日東北大部出現明顯降水,利於土壤增墒保墒和適時春耕備播。

(二)南方大部天氣較2月份明顯好轉,晴雨相間天氣總體利於在地作物生長和春播順利開展

3月上旬,南方地區仍持續多雨,截至9日持續陰雨寡照天氣結束。中下旬,南方天氣明顯好轉,光溫條件利於長江中下遊過溼農田墒情改善和冬小麥、油菜、露地蔬菜、經濟林果等生長;江南、華南、西南地區春播期多晴雨相間天氣,光溫正常,春播進展順利。月內,階段性強降水、局地性強對流天氣,造成南方部分在地作物倒伏、設施農業受損及春播作業短暫受阻等,但影響總體偏輕。

三、「清明節」期間天氣及未來十天天氣趨勢預報

(一)「清明節」假期天氣

北方地區:華北大部、黃淮、西北地區東部及遼寧等地主要為晴或多雲天氣,相對溼度較低,氣溫有起伏,華北和東北部分地區有4~5級風、陣風6級;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和吉林等地有小雨或雨夾雪,累計降水量1~5毫米。

南方地區:江南南部、華南及貴州等地有陰雨天氣,以陣雨或小雨為主,6日部分地區有中雨,局地可能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另外,5日,四川、雲南的部分地區有弱降雨,6日至7日天氣晴好。

另外,5-6日,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大部海域有5~6級、陣風7~8級的旋轉風,東海東部部分海域風力可達8級、陣風9級。

(二)未來十天(4月4—13日)天氣趨勢

1.江南華南有過程性降雨,並伴有強對流

未來10天,江南、華南有兩次較明顯降雨過程,主要降雨時段在4月3-4日和8-10日,累計降雨量有40~90毫米,部分地區有100~180毫米;上述大部分地區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2~6成,局地偏多1倍以上;貴州、廣西等地多局地性冰雹和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2.西北地區、四川盆地等地氣溫偏高

除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及青藏高原東部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2℃外,我國其餘大部地區平均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新疆北部、西北地區東南部、四川盆地等地偏高2~3℃。

3.華北等地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高

未來10天,華北大部降雨稀少或無降雨、氣溫偏高、相對溼度較低,四川南部、雲南北部等地也無有效降雨,上述部分地區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高或極高。

主要天氣過程:

3-4日,江南南部、華南中北部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並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4-5日,華北北部和東部、東北地區南部有4~6級偏北風;內蒙古東北部、東北地區北部有小雨或雨夾雪;內蒙古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沙塵天氣。

6-7日,華北東部、東北地區南部有4~6級偏北風;內蒙古東北部、東北地區北部有小雨或雨夾雪;江南南部和東部、華南有小到中雨。

8-10日,江淮、江南、華南及貴州東部等地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並可能伴有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北方大部分地區有4~6偏北風。

四、2018年全國生態氣象公報

(一)2018年全國大部水熱充足,植被生態質量好於常年和2017年

2018年全國大部地區水熱充足,乾旱、暴雨等氣象災害影響整體偏輕,氣象條件有利於草原、森林等植被和農田作物生長,全國陸地植被生態質量指數達68.2,高於常年和2017年。特別是2018年我國雨帶位置偏西、偏北,常年缺水的北方和西部地區2018年降水偏多,為植被生長提供了優越的水分條件。2018年全國平均降水量達673.8毫米,較常年偏多45.3毫米,≥0℃積溫全國平均為4382℃•日,較常年偏多5.2%,水熱充足,有利於植被生長。

(二)2000年以來全國植被生態質量實現「三級跳」升,2018年達最高

2000-2018年全國植被生態質量實現「三級跳」升,2012-2018年較2000-2001年、2002-2011年明顯提高,2018年達2000年以來最高。其中,2018年全國草原產草量、固碳量創2000年以來最高,森林固碳量達第二高,農田糧食平均單產達最高,糧食再獲豐收。全國植被生態質量的提升主要受益於2000年以來國家不斷實施的生態保護工程和同期全國大部地區降水量的增加,促進了植被生長和地表綠色程度的提高。

(三)2000年以來北方植被生態質量提升,植被防風固沙能力增強

2000年以來隨著我國北方植被生態質量的提升,易起沙塵的土地面積整體呈下降趨勢,其中高度和極易起沙塵的土地面積從2000年的48.1%降至2018年的40.4%,輕度和不易起沙塵的土地面積從30.3%上升至38.8%,植被防風固沙能力明顯增強。貴州和廣西石漠化區2000年以來植被生態質量也呈改善趨勢,2018年廣西植被生態質量達2000年以來最高、貴州達第三。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發布11月及秋季全國天氣氣候特徵—新聞—科學網
    中國氣象局今日(12月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廖軍介紹了今年11月及秋季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 氣象局發布8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9月上旬天氣展望
    中國氣象局2013年8月2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8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入汛以來全國天氣氣候總體情況、成因解析及對農業影響評估情況等。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新聞發言人餘勇主持發布會,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陳振林通報情況,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正研級高工王秀文、國家氣候中心總工程師李維京出席發布會。
  • 氣象局就4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5月上旬天氣展望等答問
    時間: 2015年04月30日 14時30分    主題: 中國氣象局2015年5月新聞發布會    【氣象局新聞發言人餘勇】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前來參加中國氣象局2015年5月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領導和專家
  • 2020年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央廣網北京12月31日消息(記者陳銳海)12月31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20年全國天氣氣候特徵。據中國氣象局新聞發言人王志華介紹,2020年以來(截至12月29日),全國氣溫總體偏高,降水偏多。全國平均氣溫10.4℃,較常年同期偏高0.7℃。
  • 中國氣象局舉行1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等發布會
    原標題:中國氣象局2017年1月25日新聞發布會  2017年1月25日14時30分,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1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國內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春節假期及未來十天全國主要天氣趨勢預報等。
  • 氣象局9月新聞發布會介紹8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等
    歡迎大家前來參加中國氣象局2011年9月新聞發布會。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領導和專家: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正研高工王秀文女士;國家氣候中心與氣候變化服務室首席專家陳峪女士。    今天我們的新聞發布會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第一,2011年夏季和8月份全國天氣氣候的特徵,主要天氣氣候的回顧。
  • 中國氣象局舉行2017全年全國天氣氣候特徵等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2018年1月新聞發布會    12月28日,中國氣象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17年12月及全年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國內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2018年元旦期間天氣及未來十天天氣展望等相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11月全國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顧
    中國氣象報記者欒菲報導 12月2日,中國氣象局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11月全國主要天氣氣候事件,主要有:  新疆北部發生雪災最大日降雪量:青河(29.3毫米)、裕民(36.3毫米)、霍爾果斯(26.3毫米)、尼勒克(26.6毫米)、鞏留(20.3毫米),均居當地11月歷史同期第1位;霍城(30.6毫米)、伊寧縣(27.1毫米)居11月歷史同期第2位。
  • 2020年汛期天氣氣候概況及國慶期間天氣形勢分析新聞發布廳
    2020年六安市汛期氣候特徵一、汛期氣候概況今年汛期(5-9月)六安市平均總降水量1370.1毫米,較常年(769.3毫米)偏多近8成,降水時空分布不均。時間上,呈現「中間多、兩頭少」分布特徵:6月、7月均較常年偏多,5月、8月偏少,9月接近常年。
  • 2016年12月全國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顧
    中國氣象報記者欒菲報導 2016年12月29日,中國氣象局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2016年12月全國主要天氣氣候事件,主要有:  16日至22日出現今年範圍最廣
  • 氣象局發布2月天氣氣候特徵及沙塵天氣預警服務
    2012年2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及沙塵天氣監測預警氣象服務    一、2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2月,全國平均氣溫為-3.2℃,較常年同期(-2.0℃)偏低1.2℃。    二、2月國內外重大天氣氣候事件    (一)2月國內重大天氣氣候事件    1. 雲南大部、四川西南部氣象乾旱持續或發展    入冬以來,雲南、四川南部降水不足25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3~8成。其中,2月以來,雲南大部、四川西南部降水量不足1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8成以上。
  • 氣象局召開發布會介紹一月份全國天氣氣候特徵等
    在新春佳節即將來臨之際,歡迎大家前來參加中國氣象局2013年2月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領導和專家。他們是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先生,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正研級高工王秀文女士,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與氣候變化服務室主任郭戰峰先生,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大氣成分研究所所長孫俊英女士。
  • 氣象局就4月天氣氣候特徵等答問
    歡迎大家來參加中國氣象局2016年5月份的新聞發布會,下面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領導和專家,他們是: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發言人張祖強國家氣象中心氣象服務室正研級高工王維國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正研級高工周兵今天主要內容有三項,一是4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國內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顧。
  • 中國氣象局公布2018年3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中國氣象報記者欒菲報導 4月3日,中國氣象局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2018年3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3月,全國平均氣溫歷史最高,全國平均降水量與常年同期持平。3月,新疆、內蒙古、寧夏、青海、山西和安徽平均氣溫均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甘肅、陝西、江蘇、上海、浙江、福建、江西、廣西、貴州、四川和重慶平均氣溫為次高。3月,全國共有73站發生極端日降溫事件,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山東、安徽和內蒙古等地,其中內蒙古圖裡河(22.5℃)、吉林羅子溝(20.4℃)和黑龍江延壽(19.4℃)等12站日降溫幅度突破歷史極值。
  • 中國氣象局發布會介紹7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等情況
    [餘勇]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前來參加中國氣象局2011年8月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領導和專家,他們是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陳振林先生,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正研高工王秀文女士,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與氣候變化評估室首席姜彤先生,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
  • 氣象局介紹2月份全國天氣氣候特徵和兩會天氣情況
    2月28日,氣象局舉行發布會,新聞發布會的主要內容有三個方面,一是2月份全國天氣氣侯特徵,和國內外主要天氣氣侯事件的回顧,以及今冬全國天氣氣侯的特徵。二是未來十天天氣展望,兩會期間天氣服務情況。三是乾旱和霧霾天氣的有關情況。
  • 中國氣象局公布2017年1月全國天氣氣候特點
    中國氣象報記者欒菲報導  2017年1月25日,中國氣象局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2017年1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總體來看,2017年1月,全國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為歷史第三高;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
  • 清明節前後天氣狀況早知道
    4月的綿陽陰雨天氣重新上線了~昨日早晨開始到傍晚各地一直都是陰沉沉的以陰間多云為主個別地方下午還落下小雨根據綿陽市氣象臺觀測數據顯示到昨下午5時綿陽城區白天最高氣溫19.5℃鹽亭氣溫最高,維持在20.1℃平武氣溫最低,只有13.8℃綿陽未來三天天氣2日白天到晚上陰轉小雨;3日白天到晚上陰有小雨;4日白天到晚上陰天,早晚有零星小雨。
  • 中國氣象局公布7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中國氣象報記者包寧報導 8月4日,中國氣象局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剛剛過去的7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主要表現為:降水偏多,雨帶位置變化明顯,暴雨過程頻繁,降水極端性強;初臺起編晚,強度強,之後颱風活動趨於活躍;下旬中東部出現大範圍持續高溫天氣。
  • 中國氣象局公布2018年2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
    2018-03-02 18:06 來源: 澎湃新聞 中國氣象報社 中國氣象報記者欒菲報導 3月2日,中國氣象局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2018年2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2月,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平均降水量偏少超5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