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綿陽市涪城區堅持把發展旅遊業放在突出位置,出臺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關於大力發展文旅經濟加快建設文化強區旅遊強區的實施意見》,努力打造都市旅遊基地,推動全域旅遊發展。今年1至9月,全區實現旅遊總收入 79.45 億元。
涪城區是綿陽市主城區、科技城核心區,在大力發展都市旅遊中,涪城區以歐陽修文化建設為核心,以涪翁、揚雄等歷史文化名人,「三線建設」「畫荻教子」等為代表的涪城文旅品牌初步建成;以馬家巷、躍進路、鐵牛古玩街等特色旅遊商業街區,構成休閒都市景觀群;以萬達廣場、富臨大都會等為代表的商業綜合體構成都市遊憩商業景觀群。
馬家巷地處綿陽中心城區,是綿陽最具代表性的老巷子,也是綿陽最負盛名的「小吃一條街」,吸引著不少市民遊客前來品味特色美食,探尋城市記憶。
「馬家巷有一種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 ,它的煙火氣息也是非常的濃厚。」正在馬家巷裡尋找美食的市民羅菲說,馬家巷是綿陽最接地氣的一條街,平時有朋友從外地來綿陽,她都會帶他們來轉一轉、走一走,吃小吃、感受當地的氣息。
與馬家巷相隔不遠的衛生巷,眼下正在進行環境改造。工作人員結合井蓋、牆面、牆體及消火栓等元素,在此進行街頭塗鴉藝術創作。
「我們希望把衛生巷打造成一個新晉的網紅打卡地,讓咱們綿陽的老百姓也擁有一條屬於自己綿州記憶的文創街區。」涪城區文廣旅局黨組書記、局長鄧吉介紹道。
除了街頭塗鴉,街頭藝人表演也在涪城悄然興起。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凱德廣場、鐵牛廣場、萬達街區、三江半島等地的街頭表演,總能吸引不少市民遊客駐足欣賞。
「街頭藝人表演很精彩。」市民李華東每天晚上吃完飯都要來凱德廣場觀看表演。「街頭藝人表演為綿陽的夜生活增添了很多新的元素和樂趣,為整個綿陽的文化藝術增加了一絲風採。」李華東說。
山夏市集的攤主王娟在凱德廣場門口已經擺了三個月的攤了,「剛開始,生意不是很好,後來有一些街頭藝人他們隨時在這裡唱歌表演,很多市民也會在這看表演,所以這裡人氣越來越旺。」王娟說,每天晚上市民們看看表演、逛逛街,不僅激活了夜間經濟的活躍度,他們的生意也慢慢好了起來。
除此之外,2018年,涪城創新線上「涪城雲」,將涪城故事搬上手機,真正實現「一部手機品涪城、一部手機遊涪城」的旅遊業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
離開綿陽城區,驅車前往涪城南部農旅融合區,用時不過半個小時,如畫的鄉村美景就呈現眼前。近年來,涪城區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大力發展都市近郊遊,將建成「千鶴桑田」蠶桑文化、「湖光山色」親水溼地、「蔬香綠野」蘆筍大健康三大農業主題公園,全力打造綿陽城市後花園和鄉村旅遊目的地。
涪城區文廣旅局黨組書記、局長鄧吉表示,三大農業主題公園經過三年建成以後,涪城旅遊將實現從落地遊到深度遊、 從景區遊到全域遊的轉變,屆時將呈現出四季有景的都市休閒農業景觀。
據了解,目前,《涪城區全域旅遊總體規劃》已編制出爐。按照規劃,涪城區將建設「一橫一縱」兩條城市漫遊休閒帶,努力打造文化特色突出、城市旅遊服務功能完備的「開放式景區」,打造「有文化、有時尚、有科技、有美食」的人文休閒城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