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毛主席的鄰居,不能給他丟人」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2019年8月27日傍晚,湯瑞仁走過湖南韶山景區內的南岸塘邊。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袁汝婷攝

  ▲湯瑞仁早年在田間勞作。(翻拍)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劉紫凌、袁汝婷、帥才

  在微信小遊戲「跳一跳」裡,90歲的湯瑞仁得了1117分。

  這是個測試專注力和靈敏度的遊戲,得分超過1000,意味著精準完成了近一千次手指操作,會被年輕的網民們稱為「遊戲大神」。

  湯瑞仁時不時輕點屏幕,小人兒翻轉跳躍,每一次都穩穩落下。「心要定,一心一意。輸了再來。」

  這位白髮蒼蒼的「遊戲高手」還有另一個身份——坐擁300餘家加盟店的毛家飯店創始人。

  1959年,一代偉人毛澤東在闊別家鄉32年後回到韶山,留下一張與鄉親們聊天的合影。照片裡,一位留著齊肩發的婦女抱著孩子,笑得歡暢——那就是湯瑞仁。

  她一生坎坷,卻從不言敗。傷痛與困苦,激發出她頑強而旺盛的生命力。

  「我是毛主席的鄰居,不能給他丟人。」這句話,她踐行了一生。

「鐵娘子」

  1930年,湯瑞仁出生於湘潭銀田寺鎮一戶貧寒人家,幼年討飯為生。1944年,她嫁給了同齡的毛凱清,住在了毛澤東舊居的斜對面。

  那一年,秋色爛漫的九月,14歲的少女乘著花轎,嫁進韶山沖,在這裡度過了往後人生的所有光陰。

  3年後,立志參加革命的毛凱清與弟弟毛凱文告別家鄉,加入解放軍隊伍,一走就是整整8年。

  在鬧饑荒的韶山沖裡,湯瑞仁扛起了養家的重任。那時土地貧瘠,一些青壯年將山裡的柴砍來送到集市上賣,換回糧油,一車柴大約有兩百斤。17歲的湯瑞仁加入了「送柴大軍」,一趟單程,爬嶺過坳20餘裡路,賣完柴再回家做飯洗衣,照顧老人。

  1950年,韶山的「土改」運動如火如荼地開展。儘管分了地,可丈夫杳無音信、公婆臥病在床,湯瑞仁一人要耕種4人的田地。

  當時,村裡還有兩個家庭面臨著相似困境,或丈夫參軍,或丈夫在外地。「我們說好相互幫助。男人種得好的田,女人一樣種得好。」湯瑞仁回憶,三姐妹決定要「多打糧食,支援前線!」

  就這樣,她和姐妹們組成了中國農村最早的婦女「互助組」。她們將種子、牛、農具等集到一起,互相換工支持,有了好收成。第二年,更多「女戶」加入進來。

  隨之,村裡建起了十餘個互助組。當年底,在韶山,常年互助組和臨時互助組達到348個。

  不久後,意外卻降臨了。一天晌午,湯瑞仁正牽著黃牛耕田,牛停滯不前,她揮鞭吆喝,竟惹得牛掉頭狂奔,一不小心,耙土的鐵耙齒將她的左小腿戳了個對穿。

  湯瑞仁咬緊牙關,將扎穿左腿的鐵耙齒拔出,再抓起一塊泥巴壓在傷口止血,用一根扁擔支撐著身體,一步步爬回了家。

  沒過多久,腿傷還沒好全,她又下地幹活了。

  那幾年,公公婆婆先後離世,家中僅剩一人。犁田耙土、灑谷插秧、擔糞挑土……日子一年年過去,她守著這個家,凡事從不落於人後。

  人們都說,韶山沖裡有了一位「鐵娘子」。

  1955年8月,離家8年的丈夫,終於寄回一封家書。她這才得知,毛凱清參加了湘西剿匪戰和抗美援朝戰爭,在朝鮮戰場榮立二等功,是最後一批歸國的志願軍,當時正在東北任教官。

  湯瑞仁請人寫了回信:「家裡備好酒菜,等你歸來。」

「半邊天」

  回到家鄉的毛凱清,只匆匆停留20多天,又回到了東北部隊。

  1956年,走上集體化道路的韶山開始興修水利,在開山炮的轟鳴聲中,懷著身孕的湯瑞仁也走上工地,挑土擔石。

  那年的一個夏夜,獨自在家的湯瑞仁生下了兒子,取名毛新飛。

  1959年6月,毛澤東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韶山。據湯瑞仁回憶,一天,毛主席走進她家中,坐下聊天,問她懷裡的孩子叫什麼名字,又叮囑她,孩子是革命軍人的後代,長大了就去當解放軍。說完,還接過孩子抱在懷中。

  短暫的相聚,讓湯瑞仁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此後,她將兒子改名毛命軍。「希望他成為革命軍人,保家衛國。」

  1961年、1964年,湯瑞仁先後產下女兒毛桃芝、小兒子毛軍。與丈夫聚少離多的日子裡,她獨自撫養3個孩子長大。

  現齡58歲的毛桃芝記得,母親會把她背在背上除草、摘棉花,挑稻穀時,男勞力挑兩筐,母親也挑兩筐,「撒開大腳丫就往前趕,從不落後。」在韶山連續大豐收的那幾年裡,母親每年能掙下數千工分,是普通女勞力的兩倍。

  當時,韶山沖實行工分制,男勞力十分工一天,婦女七分工一天。「婦女能頂半邊天,男女應該同工同酬,做什麼樣的活,領什麼樣的錢。」湯瑞仁一席話得到大家的支持,生產隊由此改變了計工分方式。年底,她當選為村裡的婦女主任。

  20世紀70年代初,為抵抗乾旱災害,治理韶河攻堅戰打響,湯瑞仁帶領著韶山公社的「鐵姑娘戰鬥隊」走上工地,挑土打夯。

  大約也在此時,14歲的毛命軍參軍了。臨行前夜,湯瑞仁為兒子縫製了一個白布袋,繡上了「平安」二字,裝上乾糧。「當年你爸離家參軍,成了戰鬥英雄,你也要像你爸一樣,為毛主席家鄉爭光!」

  毛命軍先後進入了「黃巢嶺英雄連」「三八線尖刀英雄連」。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毛命軍參戰。他寫來家書告訴父母,「我不會給毛主席的家鄉人丟臉,已經做好了犧牲在戰場上的準備。」

  毛凱清和湯瑞仁含著熱淚,給兒子寫了回信。信中說道:「孩子,你是毛主席的宗親和鄰居,是韶山革命軍人,你要牢記毛主席的教導,不怕困難,不怕流血犧牲,要勇敢地上前線,多打勝仗……」

  毛桃芝記得,信寄出三天後,母親的一頭烏髮變得灰白。

「湯媽媽」

  20世紀80年代初,分田到戶開始施行,老百姓過上了溫飽日子,韶山也成了旅遊風景區。

  旅遊業越來越紅火,農忙之餘,人們在小山衝裡擺起了各式攤點。湯瑞仁也動了心,告訴老伴和兒女們:「聽說深圳在搞經濟特區,鼓勵經商。」

  丈夫卻喝止了她做生意的想法:「你要是敢去搞那個『資本主義』,就別回這個家門來!」

  湯瑞仁偏不信邪。1984年夏天,她用一塊7毛錢,買了兩斤綠豆、一斤白糖,熬了兩大桶綠豆粥,挑到村裡的小路邊。

  「覺得不好意思,我就躲在路邊的大樹後面。來了個遊客,問『稀飯賣嗎?』,我說『你喝吧,看著給』,第一天就賺了5塊多。」如今已至耄耋之年的湯瑞仁對那天的情景記憶猶新。

  漸漸的,她開始一邊賣稀飯,一邊擺攤賣紀念品。3年間,湯瑞仁成了韶山村的萬元戶,她毫不吝嗇地將經驗與村裡的姐妹們分享,勸她們奔市場。

  「我最開始做生意,就是搭幫湯阿媽(湯瑞仁)。她勸我自力更生賺些錢,還帶我進貨。」毛淑娥老人回憶,是湯瑞仁帶著她靠賣紀念品致富。

  緊接著,湯瑞仁又邁出一大步——

  1987年3月8日,「毛家飯店」開張了,就開在與毛澤東故居一塘之隔的自家老屋,幾張四方桌擺上農家菜,引來源源不斷的客人。

  生意起來了,流言也跟著來了。「她還是毛主席的鄰居,卻賺遊客的錢,真不體面」……面對議論紛紛的人們,湯瑞仁理直氣壯:「我就是要接待好『毛主席的客人』,不偷不搶,哪裡丟人?」

  1990年夏天,一個外國記者到「毛家飯店」用餐,問湯瑞仁:「如果要割資本主義的尾巴,你這飯店還能開得成嗎?」

  「毛主席領導窮人求解放,就是想讓我們從貧窮走向富裕。」湯瑞仁回答。為了招待外國客人,花甲之年的她又學起了外語。

  1993年底,毛家飯店的第一家分店在北京開業。繼北京之後,店又開到西安、南京、廣州、重慶……湯瑞仁戲稱,這是「鄉裡妹子進城」。

  毛桃芝記得,毛家飯店在烏魯木齊開業時,母親趕到新疆,第一件事就是去孤兒院捐款,又邀請老紅軍到店裡相聚。這些年,毛家飯店有個規定,對老紅軍、全國勞模、烈士遺屬一律免費。

  在韶山沖裡,沒有人稱呼湯瑞仁為「老闆娘」「湯總」,大家都習慣叫她「湯媽媽」,如今又有許多人叫她「湯奶奶」。

  因為難忘幼年的討飯經歷,湯瑞仁近年來陸續資助了數千名貧困學子,全資助養了23名孤兒;早在1996年就拿出10萬元積蓄成立了教育基金會;捐資修好了韶山學校門前的路……她常常收到貧困學生寄來的感謝信,每一封都小心珍藏。

  身為軍屬的她,也與毛澤東故居警衛班戰士們結下深厚情誼。1987年,戰士黃一山的母親病重,她匯去400元錢;家境貧寒的戰士馬中生考上一所學校,她資助學費,為他添置學習生活用品;戰士張亞輝深夜急病送醫,交不上醫藥費,她讓女婿趕到醫院送錢救急;毛家飯店的廚房晚上從不上鎖,供值夜班的戰士們自行加餐……

  這些年,毛家飯店發展迅速,湯瑞仁立下店規,要求下崗職工、退伍軍人及貧困家庭子女在員工中佔比達70%以上。

  今年春節剛過,一位中年婦女來到店裡,見到湯瑞仁就一把握住了她的手。「湯媽媽,20多年前,我帶女兒到韶山,身上沒錢了,路過你的店,女兒哭著喊餓,你給我們做了紅燒肉。走的時候,還給了我們100塊錢。現在我女兒長大了賺錢了,我是來還錢的。」

  湯瑞仁沒有收下婦女還的錢,卻請她吃了一頓飯。臨別時,又叮囑她,「有空的時候,再回來看看。」

「90後」

  1999年,一場車禍讓湯瑞仁失去了小兒子毛軍,2005年,丈夫毛凱清因病去世,2012年,大兒子毛命軍患癌撒手人寰……接連失去兩個兒子和丈夫,毛桃芝曾擔心,悲痛欲絕的母親會不會從此一蹶不振?

  「可是,媽媽奇蹟般地振作了起來。82歲這一年,她迷上了書法和繪畫。她把悲傷、思念和堅強,都一筆一畫留在了鋪陳的白紙上。」毛桃芝說。

  她清楚地記得,2013年6月19日,母親從衣袋裡小心翼翼掏出了一封入黨申請書,遞給她。「桃芝,40多年前我就想入黨,可那時我不會寫字,請人寫的申請書不算數。現在我能寫了,你幫我好好看看,寫錯字了嗎?」

  申請書寫得很樸實,可一筆一畫端端正正,沒有錯別字。

  第二天,83歲的湯瑞仁鄭重地向韶山村黨支部書記毛雨時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014年7月1日,湯瑞仁成為一名正式黨員。

  「毛主席說,要為人民服務。我是個小小的個體戶,也是人民的服務員。」毛桃芝說,這是母親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老人最不喜歡被人稱為「企業家」。

  今年8月,記者三次來到韶山,與老人聊天。前些年,毛家飯店搬出了核心景區,擴展了總店面積,她如今住在總店樓上,每天仍堅持到店裡招呼客人。

  裝修樸素的房子裡,有一間畫室。書桌上鋪著宣紙,湯瑞仁彎著腰,低下頭,認真書寫著「不忘初心」四個大字。她的身後,是各種各樣的畫作,有壯碩的駿馬、開屏的孔雀、蔥蘢的草木、爛漫的鮮花……那些書寫著「學無止境」「美麗人生」的書法作品,一筆一畫規規整整……

  這些色彩濃烈、筆鋒飽滿的繪畫和書法,無一不在展示著旺盛的生命力,仿佛點亮了整間畫室,五彩斑斕、生機勃勃。

  她悄悄告訴我們,自己最喜歡夏天。她打開臥室衣櫃的木門,裡面掛著幾十件五顏六色的旗袍,說自己可以「一個月穿得不重樣」,臉上是孩子般的驕傲。

  如果看見她腳蹬高跟鞋健步如飛的身影,很難想像,這位90歲的老人,一生曾十次受傷、罹患癌症,至今身體裡還嵌著鋼板和鋼釘。

  她玩轉微信,每天都更新朋友圈,時而是與朋友、客人們的合影,時而是加了各種卡通濾鏡的小視頻自拍;她自學了鋼琴,憑著在琴鍵上標註1234567,敲出了《東方紅》的曲調;她說自己「雖然90歲了,但90歲也是90後」……

  2019年盛夏的傍晚,湯瑞仁身穿旗袍、腳踩高跟鞋,拄著拐杖,一步步走過灑滿夕陽餘暉的塘邊小路。火紅的旗袍,襯得她銀髮如雪。她忽然停下了腳步,凝視著不遠處的毛澤東故居,沉默了好一會兒。又回過頭,對我們說——

  「我經常做夢回到這裡。以前總說,站在韶山望北京,站在北京看世界。可走得再遠,這裡才是我的家。」

相關焦點

  • 「我是毛主席的鄰居,不能給他丟人」,毛家飯店創始人湯瑞仁83歲...
    「我是毛主席的鄰居,不能給他丟人。」這句話,她踐行了一生。據湯瑞仁回憶,一天,毛主席走進她家中,坐下聊天,問她懷裡的孩子叫什麼名字,又叮囑她,孩子是革命軍人的後代,長大了就去當解放軍。說完,還接過孩子抱在懷中。短暫的相聚,讓湯瑞仁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此後,她將兒子改名毛命軍。「希望他成為革命軍人,保家衛國。」
  • 一生坎坷卻從不言敗,毛家飯店創始人湯瑞仁:「我是毛主席的鄰居,不...
    2019年8月27日傍晚,湯瑞仁走過湖南韶山景區內的南岸塘邊。據湯瑞仁回憶,一天,毛主席走進她家中,坐下聊天,問她懷裡的孩子叫什麼名字,又叮囑她,孩子是革命軍人的後代,長大了就去當解放軍。說完,還接過孩子抱在懷中。  短暫的相聚,讓湯瑞仁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此後,她將兒子改名毛命軍。「希望他成為革命軍人,保家衛國。」  1961年、1964年,湯瑞仁先後產下女兒毛桃芝、小兒子毛軍。與丈夫聚少離多的日子裡,她獨自撫養3個孩子長大。
  • 毛主席故居西廂房的鄰居家是誰呢?
    西廂房鄰居家很多來湖南韶山旅遊的人,來到毛主席故居都會好奇故居西廂房的鄰居是誰,鄰居家與毛主席故居是整體的一棟,等於是兩家人共一棟土木房,鄰居家在西廂房,約佔故居面積的三分之一。鄰居家沒有向遊客開放,現在是作為執勤警衛室。兩家共用一間堂屋。
  • 1949年百萬雄師劍指香港,毛主席卻說:香港不能動
    然而,正當收復香港在軍事上易如反掌之時,毛主席作出了「暫不收回,維持現狀」的決定。毛主席為什麼沒有一鼓作氣拿下香港?絕不是害怕港內駐紮的一萬餘名英軍,而是有著更為深遠的戰略考慮。早在1949年初,毛主席在與史達林代表米高揚的談話中就曾指出:「中國還有一半的領土尚未解放。
  • 父愛如山——毛主席與共和國
    上網幾年,關於毛主席的文章寫了恐怕不下幾百篇了,與其說是興趣所在,倒不如說是信仰使然,或者說兼而有之吧。不管別人承認不承認,對我來說,毛主席就是共和國的國父,我們應該像愛戴自己的父母那樣愛戴他,那種愛戴既是情感的需要,更是精神的寄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四十多年過去了,毛主席獨有的感召力依然如磁鐵般吸引著中國人、指引著中國前進的方向。
  • 樓上樓下,鄰裡鄰居,我眼裡的鄰居故事
    我盛情難卻,記得是給了一大兜山芸豆,吃了好幾頓呢。我再次被她的熱情所打動。記得孩子是上初三的時候。他說需要耳機,要用來聽英語的聽力。幾乎每天都在上班的我,擔心耽誤孩子用,立馬想到我這鄰居是在電腦城工作的。是呢,問問他看能不能給捎一個。
  • 程汝明:從一窮二白到毛主席的專職廚師,一個手藝人的堅持
    我們今天要講的程汝明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絕不是所謂的「天才」,而且他也沒有相應的文化基礎和條件,因為他只是當時舊中國平凡的窮苦老百姓之一。但他後來卻實實在在的做了毛主席的御用廚師,被列為全國16位「國寶級烹飪大師」之一,這可以說程汝明已經步入廚師界巔峰了。從草根農民到廚界權威,程汝明究竟經歷了些什麼?
  • 韶山沖毛主席故居覓郵記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毛澤東」懷著對偉人憧憬的心情,2019年10月份,筆者利用年假的機會,坐飛機到韶山沖,到偉人故居拜謁,親身體會一下湖南風土人情;毛主席故居,位於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土地衝上屋場,坐南朝北,系土木結構的「凹」字型建築,東邊是毛澤東家,西邊是鄰居,中間堂屋兩家共用。總建築面積472.92平方米。
  • 毛主席紀念堂——我來了
    帝都畢竟是帝都,到處是湧動有世界各地各種膚色的人流,到處有享譽中外的文化古蹟,到處可見北漂者孤獨無助的身影,我安撫著心跳緊跟著人流,顧不著吃飯,第一站直奔毛主席紀念堂。因為是第一次到北京,生怕出差錯,我把它小心收好,出來又跨過人來車往的大馬路,這樣來回一折騰又耽誤我至少半個小時時間。本來六點能排進隊列,現在快七點了都。
  • 1976年毛主席逝世,身為元帥的他為何沒去守靈?
    1976年9月9日我們失去了最敬愛的毛主席,他的離世讓全中國所有的老百姓失聲痛哭。毛主席的一生中華民族苦難深重的近代史緊緊相連,也同中華民族崛起奮鬥的光輝歷史緊緊相連。毛主席的一生心中都裝著老百姓,而在老百姓的心中,對於毛主席的熱愛也是發自內心的。
  • 老外想灌醉毛主席,毛主席卻拿出了一樣東西,讓他再不提喝酒二字
    毛主席作為湖南人最喜歡吃的就是辣椒,每次吃飯也都是辣椒不離手,所以當毛主席代表中國共產黨去拜訪蘇聯的時候也是會在兜裡面裝些辣椒,在老外想要灌醉毛主席的時候毛主席從口袋拿出了一樣東西,老外試過之後,再不提喝酒二字,這東西就是辣椒。
  • 毛主席1個月回信58封:面對親友的求助,他在信中是怎樣回復的?
    毛主席如此講原則,連楊開智、楊開慧的哥哥都能拒絕,那還有什麼親戚不能拒絕的呢?相對於毛主席的權力來說,這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了,可毛主席只幫她申請了政策允許範圍內的資助,沒有為她搞任何特殊,律己之嚴,著實讓人敬佩。
  • 毛主席私人倉庫的驚天秘密
    毛主席的工資原來是六百一十元錢,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國家經濟嚴重困難的時候,毛主席的工資連降了三次,最後就是四百零四元八角,一直到他去世。  毛主席吃飯要花一百元錢左右。他吃東西不挑不揀不忌口,只要你安排做出來了他就吃,幾乎沒有他不吃的東西。我們一個月做兩到三次紅燒肉,另外包括醃肉、米 粉肉、東坡肉、燜牛肉、牛排我們也偶爾給他做。毛主席餐桌上不能離的就是魚,他最喜歡吃魚,不管是江河湖海的魚還是稻田裡、河溝裡的小魚小蝦,餐桌上必然 要有。小魚、魚雜、魚腦袋、魚骨頭、魚子、魚腸子、魚鰾,用辣椒炒了以後,他吃著很有味道。
  • 毛主席廚師:毛主席年夜飯愛吃的菜,這道菜必須有!
    毛主席是一個非常樸素的人,就算是請客頂多也就6個菜,保證大家可以吃飽,但是不可以浪費。團圓夜的毛主席的飯桌明顯要比往日多了一絲隆重,負責毛主席夥食的是叫程汝明,他給毛主席做了22年的飯,在他眼裡的毛主席是平易近人的,不喜歡鋪張浪費,所以每年的年夜飯毛主席都是準備自己愛吃的那幾道菜。
  • 在土窯洞為毛主席唱平劇
    毛主席在會上作了《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他在結論中說:這是一次很成功的會。20年來沒有解決的力量對比的優勢問題,今天解決了。那天,賀龍帶領我們一到楊家溝,就來看望毛主席。他向主席報告說:我這次來參加會,把平劇院也帶來了。我們白天開會,晚上看戲,輕鬆一點。
  • 毛主席私人倉庫的秘密,看哭了!
    毛主席吃飯要花一百元錢左右。他吃東西不挑不揀不忌口,只要你安排做出來了他就吃,幾乎沒有他不吃的東西。我們一個月做兩到三次紅燒肉,另外包括醃肉、米 粉肉、東坡肉、燜牛肉、牛排我們也偶爾給他做。毛主席餐桌上不能離的就是魚,他最喜歡吃魚,不管是江河湖海的魚還是稻田裡、河溝裡的小魚小蝦,餐桌上必然 要有。小魚、魚雜、魚腦袋、魚骨頭、魚子、魚腸子、魚鰾,用辣椒炒了以後,他吃著很有味道。
  • 帶國外朋友參觀韶山毛主席故居
    朋友來中國三年多了,他說沒去過韶山。於是,我這個土生土長的湖南人,肯定得義不容辭的帶他,去我們湖南人心中最想去的地方--韶山好好參觀一下。我告訴他在我們中國這叫「福緣」說明這裡很值得來一趟。小夥子問我,在一百多年前他們家兄弟姐妹,就每人都有一間單獨的臥室,他們家是不是很富有?為什麼還有半間房子?我說資料上說是富農,富裕程度在當時應該算中上。至於半間房,是不是有可能是和鄰居共用的應該有這可能。這個問題估計只有上了年紀的會比較清楚了。
  • 他是毛主席都敬佩的土匪頭子,死後副主席親自送花圈
    文/聚鑫老師(現/貨、外/匯、分析師帶你穩健盈利交流ccd89757)[摘要]就是在這延安期間,毛主席帶馬佔山參加晚會,在晚會上毛主席說,我們要和馬佔山將軍一樣要始終如一的堅持抗日,要一起抗戰到底,為中華民族的前途而奮戰。
  • 毛主席晚年回韶山異常神秘 養老「滴水洞」到底有多少秘密
    毛主席最喜歡孩子 第二次回韶山要讓孩子們去歡迎他楊建喬:校長把我叫到那個校長辦公室,我覺得叫我來挺神秘,就是一個初中生嘛,就也沒有講什麼,說你明天回家拿個東西我們到教育局去,可能要耽誤幾天,我首先不知道什麼事情。
  • 關於對毛主席評價和對毛澤東思想的態度問題
    小平同志還說過,毛主席「多次從危機中把黨和國家挽救過來。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在談到他晚年的錯誤時,小平同志說,不能把過去的錯誤都算成是毛主席一個人的,我們這些老一輩的人也是有責任的。我們今後還要繼續堅持毛澤東思想。小平同志的這些原則意見是代表中央講的,我完全贊成。我認為,所有的共產黨員都應該本著這些精神去考慮對毛主席的評價和對待毛澤東思想的態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