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堡王對麥當勞是真愛?不!它只是麥當勞身上的寄生獸

2021-01-18 首席品牌官

最近聽說,品牌砍掉的預算都拿去做聯名了。


從現象和數據來看,好像確實如此。


根據CTR媒介智訊提供的數據,2019年上半年,中國廣告市場整體下降8.8%。其中,傳統廣告市場下降12.8%。


與廣告市場的低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品牌間跨界聯名的如火如荼。


旺旺、大白兔、馬應龍… 各種品牌各種跨界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做不到。


廣告預算的降低與跨界聯名的興起,預示著品牌主已經越來越聰明。意識到媒介投放就如同發射星際邊界探測衛星,白花花的銀子撒出去,換來的,卻是不確定的迴響。而小投入、大聲量的營銷策略,愈加受到關注。


那麼,什麼樣的營銷策略,算得上小投入、大聲量?寄生蟲營銷了解一下。



什麼是寄生蟲營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上映於1979年的美國經典電影《異形》。

一艘飛船在執行救援任務時,不慎將異形怪物帶上了飛船。

在一番搏鬥之後,船員們以為怪物已死。卻沒想到怪物已經將它的「卵」,植入到了受傷的船員身上。

叄爺至今記得,新生的異形怪物「破殼而出」的場景。

宿主窒息抽搐,一隻異形從他的胸腔破膛而出。粘液四濺、血肉橫飛,真真童年陰影。

寄生蟲營銷,顧名思義,就是如同生物寄生一般,將你的品牌寄生在其他品牌之上。讓大眾對其他品牌的關注,變成對於你的品牌的關注。讓其他品牌廣泛的品牌傳播點,變成你的品牌傳播點。

是的,萬物皆載體。

只要你願意,就連其他品牌,也可以變成你的品牌信息載體。

漢堡王對麥當勞的寄生,就是一個生動的案例。


漢堡王的品牌寄生之術

關於漢堡王與麥當勞的恩怨糾葛,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

漢堡王與麥當勞都成立於上世紀50年代。

漢堡王原本屬於相親市場的績優股,發展勢頭極好,憑藉自己獨創的「火烤漢堡」而廣受追捧。但在關鍵時期,其上市計劃被公司領導層因為資金短缺而否決,導致其被麥當勞迎頭趕上,並從此拉開差距。

此後,麥當勞與漢堡王,一個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大餐飲企業,一個身世飄零,遭到多次轉賣。

但在這之後的漢堡王,並沒有因此沉淪,而是憑藉著一系列高明的品牌寄生之術,讓自己成為了知名度比肩的知名餐飲企業。

那麼,漢堡王是怎樣對麥當勞進行寄生的?

首先是流量寄生。

流量寄生,簡單說來,就是蹭名氣。

作為世界第一大餐飲企業,麥當勞的知名度有目共睹。因此,漢堡王進行了一系列營銷策劃。可算是把麥當勞的名氣,蹭了個乾淨。

好比,打出「能和國王吃飯,為什麼去和小丑吃飯呢?」這樣「指桑罵槐」的標語,讓不關注漢堡王的人,也忍不住為了看看是誰在黑麥當勞,而「盯上」它。

 

拍攝趣味視頻,讓「麥當勞叔叔」喬裝一番,偷偷跑去漢堡王買漢堡吃,更是漢堡王逗樂大家,獲取關注的常規操作。

 

它甚至曾經在萬聖節的時候,把自己的店面cosplay成麥當勞。在自己的招牌和整家店面上蓋了一塊大大的白布裝作「鬼魂」的形象,在身上寫著「McDonald's」,還畫上一道黃色的 "M" 做眉毛,唯獨挖了的兩個做眼睛的洞,隱隱透露著它的真實身份。

這一系列操作,都讓關注麥當勞的人,不得不看看這個不斷「碰瓷」的品牌要搞什麼。麥當勞的流量與熱度,也就為它做了嫁衣。

漢堡王對於麥當勞的品牌寄生,還不僅止於此。

就連麥當勞遍布全球的門店,也成為了它品牌寄生的溫床。

這就是漢堡王品牌寄生之術的第二個方法:品牌傳播點寄生。

去年12月,漢堡王在美國發起了名為「皇堡繞道」(Whopper Detour)的促銷活動。向更新APP後距離麥當勞不到600英尺的用戶提供1美分的優惠。

這項營銷活動具體是對美國14000個麥當勞門店進行地理定位。

當消費者進入其中一個門店區域並下載了漢堡王的應用程式,這位消費者將會得到1美分的漢堡王優惠。如果消費者接受優惠並下了訂單,應用程式就會把他們導航到最近的漢堡王門店去取他們的皇堡。

漢堡王推出一分錢漢堡,卻讓大家去麥當勞買。

這一招看似荒妙,實則高明無比。

據麥當勞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麥當勞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37,000家餐廳。僅在中國內地,就有超過3,100家麥當勞餐廳。

而漢堡王在2005年進入國內市場,但是入華後的7年內卻只開出52家門店。在2012年,漢堡王「痛改前非」積極擴張門店以後,截止至2018年,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及地區有17000家門店,在中國門店突破1000家。依然連麥當勞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2013年底,漢堡王決定重回巴黎的時候,還曾經因為巴黎門店極少,被麥當勞調侃一番。

 

麥當勞在公路的巨型指示牌上詳細羅列了如何驅車前往漢堡王,「你需要繼續開上258千米才能到達最近的一家漢堡王門店,而如果你找的是麥當勞,再往前開五公裡就到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漢堡王雖然同樣做了巨型廣告牌,以自身產品的分量對麥當勞進行回擊,但到底無法改變店面稀少的事實。

戴維·阿克曾經在其所著的《品牌大師》一書中,提到品牌接觸點理論。

消費者可以接觸到的一切與品牌相關的事物,線下店鋪也好,員工也罷,都是品牌的接觸點。消費者通過與這些接觸點的接觸,來了解品牌,建立自身對於品牌的認知。

而在叄爺看來,這些接觸點,實際上就是品牌信息的傳播點。

品牌可以通過其線下店鋪所營造的獨特體驗,進行品牌信息的被動傳遞。通過每一位員工,進行品牌信息的主動傳遞。

從這個角度來看,店面稀少的漢堡王,無疑少了不少傳播自身品牌信息的機會。而通過「皇堡繞道」(Whopper Detour)促銷活動」中的寄生蟲營銷策略,漢堡王不僅用這一詼諧的方式加深了用戶互動,製造了傳播話題,更是讓麥當勞為數眾多的店面,都成為了漢堡王的品牌傳播點。

在今年的坎城創意節上,漢堡王「皇堡繞道」營銷活動獲得6項大獎,可謂名利雙收。


寄生蟲營銷的底線與禁忌

寄生蟲營銷雖好,然而,就如同人們恐懼寄生於人體的寄生獸與異形一樣,這個方法是難以被世人所容,且充滿禁忌的。一旦逾越底線,就很容易惹來禍事。

因此,想要玩好寄生蟲營銷,還需記住以下宜忌:

① 寄生蟲營銷宜忌之:宜適可而止

2016年,「我看杜蕾斯的文案,但我用岡本。」這句話,突然在網絡上火爆起來。網友將這句話進行發散,衍生出「好男人我只服王寶強,但我用岡本」;「長鏡頭我只服王家衛,但我用岡本」;「新聞我只服今日頭條,但我用岡本」等段子。

這一事件的發酵,無疑很是蹭了一番「品牌界網紅段子手」杜蕾斯的熱度,讓杜蕾斯勤勤懇懇積攢的流量,都轉化為了對岡本品質的關注。

雖然有不少蛛絲馬跡,可以看出岡本在這一事件中的運作。

△ 好比眾多品牌不約而同,異常默契的聯名海報

然而岡本卻從未正面承認過自己對這一事件的參與。

沒有痕跡的營銷,才是最高級的營銷,看來岡本深諳此道。他的克制,不僅可以在大眾心目中留下更好的品牌印象,也避免了惡意營銷的嫌疑,實在高明。

② 寄生蟲營銷宜忌之:宜合情合理

難道寄生蟲營銷,就註定只能藏在陰暗的角落裡嗎?也不盡然。通過正大光明的聯合,同樣可以達到借勢而為,事半功倍的效果。

實際上,我們都已快看膩了的跨界聯名,就同樣也是寄生蟲營銷的一種。並且,同樣可以像漢堡王一樣,將其他品牌的接觸點,變成自己的品牌傳播點。

周生生、屈臣氏等品牌,就曾與網易熱門遊戲陰陽師聯合,舉辦現世妖約活動。讓玩家去到現實場景打卡,收穫陰陽師遊戲禮包。從而將陰陽師遊戲所擁有的眾多玩家資源,變成自身的現在用戶資源。

自古以來,人們似乎都對各種生物寄生的故事樂此不疲。

這一類故事,攜帶著關於靈魂本源的無限哲思,與生物入侵帶來的濃濃危機感,滿足了人類最原始的死亡衝動。使得《寄生獸》、《異形》等生物寄生的電影長盛不衰。

然而,生物間的寄生血腥而恐怖,品牌間的寄生,卻是一個可以讓初創品牌四兩撥千斤地獲取較大關注與傳播的方式。

弱勢品牌不僅可以藉助強勢品牌的規模,擴大自身的品牌傳播點,還可以藉助強勢品牌的流量與熱度,擴大自身品牌的聲量。

但是辦法雖好,盜亦有道,寄生蟲營銷怎樣玩比較好,還需諸君諸多考量。


也許你還想看

👇


☞  治瘙癢的皮炎平、養菊聖手馬應龍,為什麼扎堆出口紅?


☞  Low到極致就是潮?椰樹牌椰汁的奇葩品牌人設打造


☞  杜蕾斯敗了!衛龍才是品牌界的交際花



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獲取更多品牌情報


相關焦點

  • 麥當勞跟漢堡王較上勁了 肯德基怎麼辦?
    哇,到底還是人間有真愛啊!麥當勞漢堡王互黑史,這才是真愛第一回,小男孩的故事你黑我,我黑你,相互黑了這麼多年,也只是停留在廣告層面,線下沒打起來也是不容易大男孩們對漢堡王不感興趣,都走開了。小男孩默默從漢堡王袋子後拿出麥當勞薯條!終於可以安心的吃了!
  • 漢堡王把麥當勞強吻了!麥當勞:?
    也當屬他們這對「CP」最熱鬧,漢堡王每隔一段時間就diss一下麥當勞,好不歡樂~最近他又來搞事情了,漢堡王的國王竟然把麥當勞叔叔強吻了~漢堡王的國王抱著只露出背影的麥當勞小丑叔叔,忘情地吻了起來。不過目前麥當勞並未對此次活動表態,大概是對漢堡王的騷操作,已經見怪不怪了吧~如果說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是優雅地互掐,那麼漢堡王對麥當勞則是從不手軟。畢竟漢堡王的「碰瓷」行為可是有一段歷史了。
  • 漢堡王把麥當勞強吻了!麥當勞:???
    也當屬他們這對「CP」最熱鬧,漢堡王每隔一段時間就diss一下麥當勞,好不歡樂~最近他又來搞事情了,漢堡王的國王竟然把麥當勞叔叔強吻了~對,你沒看錯,就是「吻」!對與漢堡王的騷操作,像極了調皮的搗蛋鬼,有事沒事總喜歡「@」一下麥當勞。不過目前麥當勞並未對此次活動表態,大概是對漢堡王的騷操作,已經見怪不怪了吧~如果說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是優雅地互掐,那麼漢堡王對麥當勞則是從不手軟。1997年漢堡王廣告:麥當勞叔叔喬裝,偷偷買漢堡王的漢堡。
  • 麥當勞&漢堡王:握手言和了?
    在快餐界漢堡和麥當勞這對老冤家一直是不分伯仲,在營銷界雙方也是也從來都不缺少話題和奇思妙想。算起來麥當勞和漢堡王這對好基友了在營銷上已經是相愛相殺了近60年,我們每每談起「互撕」的品牌,必然不會忘了這倆。
  • 漢堡王大戰麥當勞
    你沒有看錯,這是一個 Twitter 的主頁,還有一個麥當勞的大 logo,然後,這個主頁屬於漢堡王。據 Business Insider 報導,漢堡王的官方 Twitter 帳號於 18 日被攻擊,攻擊者將帳號名、logo 等信息全部替換成了麥當勞的相關信息,然後瘋狂發推。
  • 漢堡王與麥當勞的相愛相殺
    最近漢堡王和麥當勞又推出了不少新廣告對於這兩家,有不少人調侃漢堡王的發展,全靠蹭麥當勞的熱度,並且漢堡王不是在黑麥當勞就是麥當勞的路上,其實漢堡王和麥當勞的梁子早在半個世紀前就結下了。當時漢堡王憑藉招牌皇堡,拿下行業第一,但是苦於資金短缺,被麥當勞反超,至此,漢堡王就開始了碰瓷之路。1973年,漢堡王揪住麥當勞的弱點先是說麥當勞的漢堡口味單一,無法滿足顧客的需求,麥當勞的優勢就是快,要快就必須採用機械化操作,所以口味單一。
  • 你選漢堡王還是麥當勞?
    麥當勞的窘境漢堡王取得這樣的業績,很大程度是由於公司關閉了一些業績不佳的直營店——3G資本一向以注重削減成本而著稱。因此,蒂姆·霍頓斯的員工對這個交易的唯一的擔心就在於收購後,公司會不會大規模裁員。而巴菲特肯為漢堡王出手,除去漢堡王的發展勢頭不錯以外,大概和麥當勞的窘境不無關係。
  • 麥當勞、漢堡王回應
    10日,針對有消息稱在麥當勞、漢堡王及Wendy's等主要快餐店的食品包裝中發現有毒物質PFASs一事,漢堡王、麥當勞作出回應。
  • 漢堡王整天都在「黑」麥當勞,但它在中國其實不怎麼火
    在國外,漢堡王整天都在「黑」麥當勞,一會又說人家不會烤肉,一會又要給人家送烤箱等等。之前品牌君還在微博上看到有人說漢堡王和麥當勞是最佳CP,幾十年前就開始「互黑」。但是,雖然漢堡王經常「黑」麥當勞,可在中國市場,漢堡王完全不是麥當勞的對手。為什麼?這其實和漢堡王在中國的營銷模式有關係。
  • 強吻麥當勞,漢堡王再現教科書式「碰瓷」!
    對於此次的營銷創意,漢堡王表示儘管作為競爭對手,但雙方主張平等、傳遞愛意這樣的價值觀是一致的,漢堡王希望通過和麥當勞接吻的畫面告訴大家「愛能戰勝一切」。除了這一次的熱吻,在與麥當勞的相愛相殺中,調皮的漢堡王就曾用各種搞怪的方式來內涵麥當勞,完美上演了只要是「黑」麥當勞的地方,都能看到漢堡王的身影。
  • 漢堡王和麥當勞又打起來了
    而在這家麥當勞旁邊不遠處,也開著一家漢堡王,兩家相互競爭了數年。當然,這對於早期的漢堡王來說也只是一個含蓄的開始。2002年的漢堡王廣告則更鋒芒畢露,直指麥心——內容是麥當勞叔叔偷偷溜進漢堡王買東西吃。
  • 麥當勞與漢堡王的區別
    麥當勞做的風生水起,影響力不斷擴大,也成為了美國快餐行業的領導者。此時的麥當勞調整了戰略方向,不再是大肆擴張進攻,而是漸漸的走向了防禦階段。而此時戰略轉變,行業老二漢堡王開始了全新的戰略進攻。仔細分析麥當勞不難發現,其強項就是漢堡,標準統一,流程快速,價格便宜。那麼麥當勞強勢中的弱點是什麼呢?很明顯就是其統一的流程下靈活性不夠,消費者想要其他口味的產品,必須要到指定的櫃檯等待服務人員重新調整機器設備流程,再進行製作產品。
  • 漢堡王和麥當勞又槓上了,這次主動的是麥當勞
    記者 | 劉雨靜漢堡王和麥當勞這對歡喜冤家在市場營銷上的對壘已經是數不勝數,我們寫過漢堡王潛入麥當勞前高管後院,在院子裡放了漢堡王的肉餅烤爐,也寫過漢堡王讓消費者用自家App的AR特效燒掉麥當勞的海報,這麼做就能得到免費的皇堡
  • 漢堡王,你這是在「玩火」!盤點漢堡王與麥當勞那些年的相愛相殺!
    而1955年誕生的麥當勞在剛成立時,還只能跟在漢堡王背後追趕,靠著主打低價的產品搶佔低位市場。但隨著店面越來越多,漢堡王遭遇到了嚴重的資金問題,上市計劃的失敗更是給了漢堡王當頭棒喝。而麥當勞則在這段時間完成了彎道超車,到了70年代初,麥當勞的店面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漢堡王。曾經的快餐大鱷漢堡王自然不願意了,迫切地想要奪回自己的龍頭寶座。
  • 我要是麥當勞,都告漢堡王800遍了!
    最近,漢堡王又拿麥當勞開刀了!總是被各種diss的麥當勞,它為何不強烈反抗呢?漢堡王瘋狂diss麥當勞過去一年,漢堡王在英國投放了很多戶外廣告,城市的大街小巷幾乎隨處可見。這些廣告看上去也就是很普通的漢堡宣傳圖,比較簡單粗暴,看起來沒什麼特別的。
  • 漢堡王燒掉了麥當勞的廣告牌!
    可謂是一對「相愛相殺」的固定「冤家組合」, 隔那麼一段時間就能看到它倆的廣告「互掐」。 漢堡王已經熟練地將「火」作成為不尋常的營銷手段 漢堡王在巴西搞了個App小把戲 邀請用戶一起打擊競爭對手
  • 麥當勞、KFC、漢堡王,漢堡大盤點
    先看麵包的差別,麥當勞的麵包更鬆軟,漢堡王的麵包芝麻灑的密集,味道與麥當勞基本沒差。肯德基的麵包現在都換成了燕麥麵包,麥香更濃鬱然後看肉的區別麥當勞選了新出的巨無霸,這是麥當勞最經典的一款,雙層的牛肉餅證明麥當勞漢堡快餐也是地道的。漢堡王的天椒皇堡也是赫赫有名,牛肉餅煎的多汁,咬一口汁液與麵包融洽。
  • 漢堡王和麥當勞又打起來了-虎嗅網
    而在這家麥當勞旁邊不遠處,也開著一家漢堡王,兩家相互競爭了數年。當然,這對於早期的漢堡王來說也只是一個含蓄的開始。2002年的漢堡王廣告則更鋒芒畢露,直指麥心——內容是麥當勞叔叔偷偷溜進漢堡王買東西吃。
  • 漢堡王強吻麥當勞
    漢堡王芬蘭品牌經理Kaisa Kasila在社交媒體上稱,這次創意正是為了聲援這一群體,用「不可能的吻」證明愛可以橫跨一切。她同時補充說道:「而且我們知道麥當勞也支持我們所代表的價值觀。」與以往一樣,這個海報創意還是漢堡王的主動「碰瓷」,藉助與競爭對手的互動來增加關注與討論熱點,不過以前大多是扯頭花式的針鋒相對。
  • 營銷案例分享|漢堡王與麥當勞的廣告大戰
    而事實上,自1969 年漢堡王憑藉著「瘦身漢堡」這一廣告奪得坎城國際創意節銀獅獎之後,漢堡王就成為了坎城廣告節的常客:迄今為止他們已經獲得了76項坎城大獎。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則是漢堡王在2015年8月發起的「McWhopper計劃」。 在介紹該計劃前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漢堡王與麥當勞相愛相殺的故事,眾所周知在國外漢堡王和麥當勞是一對死對頭。